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博士文丛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李永鑫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详细综述的基础上,编制了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中国工作倦怠问卷[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并在教师、警察和医护人员三个不同的职业样本中对CMBI的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包括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的工作倦怠三因素结构模型具有最优的拟合指数。在参考Maslach等的诊断标准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制订了CMBI的诊断标准,创造性地将工作倦怠分为零倦怠、轻度倦怠、中度倦怠和重度倦怠四种不同的倦怠水平。最后,我们还在三个职业样本中,考察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工龄、性别和婚姻状况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内容推荐

依据Maslach&Jackson的定义,工作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情感耗竭指的是由于人际工作的要求导致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人格解体指的是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负性评价的趋向。

虽然在过去的30余年中,工作倦怠已经逐渐成为国外众多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中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进行工作倦怠研究,不仅能够丰富管理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促进新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职业健康心理学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而且还能为应激管理、情绪管理和员工支持计划等管理实践活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详细综述的基础上,编制了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中国工作倦怠问卷[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并在教师、警察和医护人员三个不同的职业样本中对CMBI的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包括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的工作倦怠三因素结构模型具有最优的拟合指数。在参考Maslach等的诊断标准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制订了CMBI的诊断标准,创造性地将工作倦怠分为零倦怠、轻度倦怠、中度倦怠和重度倦怠四种不同的倦怠水平。最后,我们还在三个职业样本中,考察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工龄、性别和婚姻状况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其次,本研究在教师、警察和医护人员三个不同的职业样本中,考察了工作倦怠的前因变量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中的前因变量包括工作应激(工作负荷、缺乏控制、奖赏不足、共同体瓦解、缺乏公平和价值观冲突)、人格特征(心理控制源、精神质、内外向和神经质)和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结果发现,前因变量与工作倦怠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具有典型的职业特异性,与此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跨职业稳定性。

再次,本研究还在教师、警察和医护人员三个不同的职业样本中,考察了工作倦怠与其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中的后果变量包括心理健康、离职意向和工作绩效(工作奉献、任务绩效和人际促进)。结果发现,工作倦怠对于后果变量的预测作用,既具有较高的跨职业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职业差异。

本研究的显著特色在于采用比较的方法,在三个不同的职业人群中,对工作倦怠的结构与测量,工作倦怠与其前因变量、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但所得的研究结果还需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在更多种类的、更大规模的职业样本中加以检验。

目录

第一章 工作倦怠概述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工作倦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工作倦怠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工作倦怠研究的实践价值

 三 工作倦怠的概念

(一)工作倦怠的静态定义

(二)工作倦怠的动态定义

(三)工作倦怠的综合定义与常用定义

 四 工作倦怠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一)工作倦怠与工作应激

(二)工作倦怠与抑郁

(三)工作倦怠与疲劳

 五 工作倦怠的测量

(一)Mauslach工作倦怠问卷

(二)MBI的新发展

(三)倦怠测量问卷BM

第二章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一 工作倦怠研究简史

(一)工作倦怠的“发现”

(二)工作倦怠研究的先锋时期

(三)工作倦怠的实证研究时期

(四)工作倦怠研究的最新进展

 二 工作倦怠的结构研究

(一)基于MBI的工作倦怠结构研究

(二)基于MBI—GS的工作倦怠结构研究

(三)基于BM的工作倦怠结构研究

 三 工作倦怠的前因变量研究

(一)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倦怠

(二)工作应激与倦怠

(三)人格与倦怠

(四)社会支持与倦怠

(五)应对策略与倦怠

 四 工作倦怠的后果变量研究

 五 工作倦怠的干预研究

 六 工作倦怠的理论模型研究

(一)Spaniol&Caputo的模型

(二)Calamidas的模型

(三)Golembiewski的阶段模型

(四)Farber的发展模型

(五)Cherniss的倦怠模型

 七 Leiter&Maslach的模型

 八 中国的工作倦怠研究

(一)中国台湾地区的工作倦怠研究

(二)中国香港地区的工作倦怠研究

(三)中国大陆地区的工作倦怠研究

第三章 研究构思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构思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假设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工具

(二)取样与被试

(三)统计处理与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一):工作倦怠的结构与分析

 一 工作倦怠问卷的编制与结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与分析

(五)小结

 二 工作倦怠的诊断标准与人口统计学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果(二):工作倦怠的前因变量研究

 一 工作应激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五)小结

 二 人格变量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与分析

(五)小结

 三 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与分析

(五)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三)工作倦怠的后果变量研究

 一 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和离职意向的相关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与分析

(五)小结

第七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

 一 本研究的选题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总结

 三 研究的总讨论与总结论

 四 研究的创新之处

 五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

 外文

附录

 附录一 工作调查表

 附录二 工作倦怠及其测量

 附录三 工作倦怠结构研究进展

 附录四 工作倦怠问卷(MBI)简介

 附录五 工作倦怠的测量与诊断

 附录六 教师工作倦怠及其干预

 附录七 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附录八 警察工作倦怠及其:于预

 附录九 中国台湾地区的工作倦怠研究

 附录十 工作倦怠的结构研究

 附录十一 工作倦怠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附录十二 倦怠、应激和抑郁

 附录十三 工作倦怠诊断标准的初步探讨

 附录十四 护士工作应激与倦怠的关系

 附录十五 应激、倦怠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附录十六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倦怠的交叉滞后相关分析

 附录十七 护士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