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标准教程
分类
作者 欧阳波仪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笔者总结了多年工作实践和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编写了本书,以期为从事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人员提供参考。本书前4章主要介绍了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与应用,冲压和自动送料设备,以及模具设计流程和图纸绘制方法;通过实例演示排样设计,详细分析了排样设计的原则和技巧,以及一些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阐述了级进摸结构组成和类型,及其结构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先进模具技术介绍了多工位精度、速度、可靠性和寿命设计的经验要点,为读者迅速掌握设计要领提供理论和经验基础;此外还介绍了多工位级进模工作零件、定位装置和卸料装置的结构设计、尺寸计算、精度确定和安装方法,通过介绍经验和方法,为读者准确设计可靠的多工位级进模打下基础。后4章结合实例分析,分别介绍了多工位冲裁级进模、多工位弯曲级进模和多工位拉深级进模的设计方法,每章列举了4个经过实践检验的设计实例,讲解了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步骤、内容和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学习范例。附录中收录了来自一线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师设计的15个典型模具结构,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性,对读者有很好的启示和帮助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特点和应用,详细分析了排样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并进一步通过实例的讲解,阐述了多工位级进模结构的组成和类型,以及多工位级进模结构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和技巧。本书还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出发,结合经过实践生产检验的具体实例,介绍了多工位冲裁级进模、多工位弯曲级进模、多工位拉深级进模的设计过程和要点,并汇集了来自一线工程师设计的15副多工位级进模典型结构,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性,对读者有很好的启示和帮助。

本书可供从事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技术人员和职业院校模具专业的师生学习使用。

目录

第1章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基础

 1.1 多工位级进模概述

1.1.1 多工位级进模的含义

1.1.2 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

1.1.3 多工位级进模的分类

1.1.4 多工位级进模的应用

 1 2 多工位级进模冲压设备

1.2.1 冲压设备概述

1.2.2 典型冲压设备选用

 1.3 多工位级进模自动送料装置

1.3.1 钩式送料装置

1.3.2 辊轴自动送料装置

1.3.3 气动夹板式送料装置

 1.4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流程

 1.5 多工位级进模的图纸绘制

1.5.1 装配图与排样图绘制

1.5.2 零件图绘制

 1.6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2.1 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原则

 2.2 多工位级进模排样的类型

2.2.1 无载体排样

2.2.2 边料载体排样

2.2.3 单边载体排样

2.2.4 双边载体排样

2.2.5 中间载体排样

 2.3 多工位级进模排样的方法

2.3.1 产品公差确定

2.3.2 产品尺寸展开

2.3.3 排样设计原则

 2.4 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实例

2.4.1 工艺分析

2.4.2 工序安排

2.4.3 排样设计

 2.5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设计

 3.1 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组成

 3.2 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类型

3.2.1 固定导料板多工位级进模

3.2.2 半弹压板多工位级进模

3.2.3 整体弹压板多工位级进模

3.2.4 分段弹压板多工位级进模

 3.3 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零件设计

3.3.1 模架设计

3.3.2 模架的导向零件设计

3.3.3 模柄设计

3.3.4 支撑零件设计

3.3.5 弹性元件

3.3.6 紧固件

3.3.7 限位装置

3.3.8 安全装置

3.3.9 微调装置

3.3.10 间歇切断装置

 3.4 多工位级进模的间隙参数设计

3.4.1 冲裁间隙设计

3.4.2 成形配合间隙设计

3.4.3 导向间隙设计

3.4.4 下模镶嵌间隙设计

 3.5 多工位级进模的精度参数设计

3.5.1 多工位级进模零部件制造及装配精度设计

3.5.2 多工位级进模导向精度设计

3.5.3 多工位冲压工艺精度设计

 3.6 多工位级进模的速度设计

3.6.1 多工位级进模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3.6.2 多工位级进模速度设计的原则

 3.7 多工位级进模的可靠性设计

3.7.1 可靠性设计原则

3.7.2 废料回跳技术处理

 3.8 多工位级进模的寿命设计

3.8.1 压力设备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3.8.2 模架寿命设计

3.8.3 模板寿命设计

3.8.4 冲裁剪口刃磨寿命设计

3.8.5 内导向组件寿命设计

3.8.6 其他成形类零件磨损寿命设计

3.8.7 重要弹性元件寿命设计

第4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工艺零件设计

 4.1 工艺零件的设计原则

 4.2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4.2.1 模的结构设计

4.2.2 凸模的工作长度设计

4.2.3 凹模的结构设计

 4.3 侧向冲压机构

4.3.1 斜楔、滑块的配置设计要求

4.3.2 斜楔、滑块的配用形式

4.3.3 斜楔、滑块在模具中的安装形式

 4.4 多工位级进模的导料装置

4.4.1 导料零件的设计原则

4.4.2 导料零件的主要结构形式

4.4.3 托料柱或浮顶器的设置要求

 4.5 定距与定位

4.5.1 工位间距基本尺寸的确定

4.5.2 工位间距的定距方式

4.5.3 工位定位方式

 4.6 多工位级进模的卸料装置

4.6.1 卸料装置的结构形式

4.6.2 卸料装置的设计原则

4.6.3 卸料装置的润滑

 4.7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多工位冲裁级进模设计

 5.1 多工位级进冲裁模设计方法

5.1.1 少废料或无废料排样级进冲裁模

5.1.2 使用成形侧刃和落料侧刃的连续冲裁

5.1.3 切废料冲裁

5.1.4 冲裁级进模凹模尺寸计算

 5.2 定子转子冲裁级进模设计

5.2.1 工艺分析

5.2.2 排样设计

5.2.3 工艺计算

5.2.4 模具结构设计

5.2.5 主要零、部件设计

5.2.6 自动叠装技术

 5.3 IC引线框架冲裁级进模设计

5.3.1 工艺分析

5.3.2 排样设计

5.3.3 模具结构设计

5.3.4 主要零件设计

5.3.5 IC引线框架冲模发展方向

 5.4 精密端子冲裁级进模设计

5.4.1 工艺分析

5.4.2 排样设计

5.4.3 模具结构设计

5.4.4 模具详细设计

 5.5 电脑机箱挡板级进模设计

5.5.1 工艺分析

5.5.2 排样设计

5.5.3 模具设计

 5.6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多工位弯曲级进模设计

 6.1 多工位级进弯曲模设计方法

6.1.1 连续弯曲工艺设计

6.1.2 弯曲级进模冲压排样示例

6.1.3 弯曲级进模的载体选择

6.1.4 弯曲级进模的弯曲方向设计

 6.2 机芯自停连杆级进模设计

6.2.1 工艺分析

6.2.2 排样设计

6.2.3 模具结构设计

6.2.4 主要工艺计算

6.2.5 主要零部件设计

 6.3 温控器簧片级进模设计

6.8.1 工艺分析

6.3.2 排样图的设计

6.3.3 模具结构设计

6.3.4 主要计算

6.3.5 主要零部件设计

 6.4 支撑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6.4.1 排样设计

6.4.2 模具结构设计

6.4.3 工作零件设计

 6.5 壳盖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6.5.1 工艺分析

6.5.2 排样设计

6.5.3结构设计

 6.6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多工位拉深级进模设计

 7.1 多工位级进拉深模设计方法

7.1.1 连续拉深的分类及应用

7.1.2 料宽和送料进距

7.1.3 工艺切口形式及应用

7.1.4 多工位拉深级进模的设计要点

 7.2 挡盖零件多工位拉深级进模设计

7.2.1 工艺分析

7.2.2 排样设计

7.2.3 模具结构设计

 7.3 不锈钢连接器外壳多工位级进拉深模设计

7.3.1 工艺分析

7.3.2 排样设计

7.3.3 模具设计要点

 7.4 电位器接线片多工位级进拉深模设计

7.4.1 冲压工艺性

7.4.2 拉深的计算

7.4.3 排样设计

7.4.4 模具设计

 7.5 端盖多工位级进拉深模

7.5.1 工艺性分析

7.5.2 工艺计算

7.5.3 排样设计

7.5.4 模具结构设计

 7.6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多工位级进模典型结构范例

 8.1 密封条双桥钢芯多工位级进模

 8.2 转子片多工位级进模

 8.3 14脚引线框多工位级进模

 8.4 隔离片多工位级进模

 8.5 阳极接触片多工位级进模

 8.6 弹簧钩多工位级进模

 8.7 细长簧片多工位级进模

 8.8 收录机机芯的开门推板多工位级进模

 8.9 传真机支架多工位级进模

 8.10 传真机支架多工位级进模

 8.11 多件混合多工位级进模

 8.12 撕拉盖多工位级进模

 8.13 压簧圈多工位级进模

 8.14 隔离罩多工位级进模

 8.15 管帽多工位级进模

 8.16 电位器外壳多工位级进拉深模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7: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