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纯粹的红(切·格瓦拉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陶竦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活跃于20世纪60年代的阿根廷裔古巴革命者埃内斯托·切·格瓦拉是历史赠与当下人类的一面明镜。通过这面镜子,崇高与卑下、勇毅与怯懦、正义与邪恶,无不立现。本书讲述了埃内斯托·切·格瓦拉的人生传奇。本书对格瓦拉的定位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三位一体的英雄。

内容推荐

“纯粹的红”是本书的书名。切·格瓦拉是席卷世界的红色风暴中的一位超级偶像。他之所以能跨越信仰、意识形态、种族、文化等等鸿沟,在全世界人民,尤其是青年人中间赢得普遍而恒久的崇拜,乃是因为他性格中有一种特殊的过滤机能,滤尽一切世俗杂念,纯一地秉持着理想与善愿:他纯粹地善良,一生耿耿于世间的不公;他纯粹地行走,从不停歇疲惫的步伐;他纯粹地战斗,困顿牺牲决不退缩;他纯粹地帅气,是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俊朗的政治英雄。他的纯粹,即是佛界所谓的“执着”:面对邪恶与不公,他永远金刚怒目;面对苍生,他绽放迷人的微笑。

本书对格瓦拉的定位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三位一体的英雄。对于后两个主义,恐怕没有多少人反对。而对于第一个主义,即“理想主义”,却有人提出异议。按照他们的理解,理想主义是狂热、无知、乌托邦等等的同义词。我们并不否认,人类曾经深受理想主义灾难之苦,20世纪更是理想主义灾难的“高发期”。但如果换个角度,人存在的动力即在于“理想”的牵引。没有理想,何以为人?耻谈理想,才是真无知与真怯懦。乌托邦是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乌托”总比无所寄托为好。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阿根廷岁月

 一、痛苦

 二、哮喘

 三、母亲

 四、微风

第二章 上路吧

 一、4500公里:寻根之旅

 二、探索之旅

 三、战士之旅

 四、目标古巴

第三章 情种

 一、女神

 二、相知无言

 三、在爱与欲之间

第四章 从军医到少校司令

 一、“格拉玛”号

 二、枪

 三、少校司令

第五章 最完美的混战

 一、第四纵队

 二、摧枯拉朽

 三、举世无双的切·格瓦拉

第六章 领导古巴

 一、铁腕

 二、挑战风车

 三、加勒比旋风

 四、游击大师

第七章 三巨头

 一、猪湾战役

 二、导弹危机

 三、裂痕

 四、神秘离去

第八章 幻灭

 一、刚果河畔

 二、布拉格的摇滚

第九章 血色星空

 一、基地

 二、玻利维亚日记

第十章 从英雄到符号

 一、死亡之美

 二、他的事业

 三、安息

 四、从偶像到符号

试读章节

阿根廷女作家图努娜·麦卡多曾撰文指出:“阿尔塔格拉西亚这一被西班牙流亡分子的微风吹拂过的神秘的城市,法里雅和阿吉拉尔的传奇故事曾使它出名。大学改革、西班牙战争、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是这里人民生活的背景,是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他们同政治长期而自然联系的背景。”

这段描述精确地反映出格瓦拉一家在阿尔塔格拉西亚生活时,当地复杂的政治生态。在麦卡多提到的诸多政治背景中,对小格瓦拉及其家人影响最大的是西班牙内战和庇隆在阿根廷政坛的崛起。

当年,正是法西斯主义席卷大半个世界的时期,拉丁美洲幸运地免受战火洗劫。但作为数个世纪欧洲殖民地的拉丁美洲,震动不可谓不大。

1936年,西班牙发生了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发动的军事政变,企图颠覆共和政府。共和党人带领全国人民,拿起武器,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就在正义力量即将取得胜利时,德意法西斯派军队直接干涉西班牙内战。双方在马德里展开了长达两年零八个月的鏖战。

西班牙内战导致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班牙人居住区“五月大街”上的人们分成两派,每天都进行口诛笔伐;而在科尔多瓦,人们分成了共和派和佛朗哥派两大阵营,互相攻讦。一向积极参与政治的格瓦拉一家,自然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他们都是坚定的反佛朗哥的力量。

引起他们对这场战争格外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1937年,塞莉亚的姐夫,也就是卡门的丈夫卡耶塔诺·科尔多瓦·伊图尔布鲁被派往马德里,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批评报》的通讯员。卡门带着两个孩子费尔南多‘科尔多瓦和卡门·科尔多瓦住到了格瓦拉家。卡耶塔诺的每一篇报道和每一封来信,塞莉亚和卡门两姐妹都要反复阅读。小格瓦拉则在卡耶塔诺寄来的照片上标注出共和党人由胜转败的线路,这可视作他最早的政治和军事训练。

随着战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西班牙难民涌人阿根廷。格瓦拉家向这些无家可归者敞开了大门。这个家庭原本热烈的政治氛围,因为他们的到来,愈发浓厚起来。他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是战争的一面镜子。通过他们恐慌的眼神和苍白的面容,西班牙内战的全景逐渐明晰起来。

在格瓦拉家收留的难民中,包括西班牙共和国卫生部部长胡安·贡萨雷斯·阿吉拉尔博士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儿子。两家人同为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者和西班牙共和政府的支持者。

崇尚行动是格瓦拉一家的特点。他们以在阿尔塔格拉西亚的家为核心,联络朋友们,共同成立一个旨在援助西班牙共和政府的“阿根廷行动”委员会。委员会吸引了一些左翼自由派人士,并与科尔多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其他委员会建立了联系。他们积极组织公开集会、游行等活动,为共和政府的战士们募集资金。塞莉亚意气风发,总是站在队伍的最前列,像一面旗帜。作为斗士,她反抗的矛头还指向了教会。“塞莉亚不去做弥撒”是当时人们指责她的一条理由。另外,她还常常开着一辆旧车,载着小格瓦拉和他的穷人小朋友,在大街上奔驰,引得富人侧目,穷人喝彩。

1939年3月28日,佛朗哥的军队攻占了马德里;4月,控制西班牙全境,建立了独裁政权。西班牙内战拉上了悲惨的幕布。与此同时,格瓦拉家也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1940年,他们卖掉了卡拉瓜塔伊的土地,招致塞莉亚家族的又一次指责。

 世界在继续沉沦。一场更大的灾难降临到人类头上。随着1939年德国战车轰隆隆地开进波兰,一时间,除了少数几个国家狂热的人群在弹冠相庆,全人类都对未来感到一片茫然。

1940年,巴黎沦陷,法国作为一个国家从版图上被抹去了。法国是塞莉亚和格瓦拉母子情有独钟的国度,法国的悲剧大大激发了他们反法西斯的政治热情。此时,戴高乐在法国组织了“自由法国”运动,喊出了著名的“法国只是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是并没有输掉整场战争”的口号,极大地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林奇夫妇联络志同道合者,在阿根廷成立了戴高乐委员会,塞莉亚任主席。他们组织了一系列援助活动,塞莉亚经常登上讲台,就法国问题作政治演讲。他们甚至在家里亲自动手制造炸弹……在这样的家族氛围中,小格瓦拉强烈政治意识的养成完全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纵观20世纪人类历史,随着民族、区域、国家间互相联系与影响能力的大大提高,人类间的距离迅速缩短,人类命运越来越趋向一体化。作为曾经的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欧美大陆上大行其道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以及法西斯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乃至马克思主义等等思潮,无不在拉丁美洲地区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拥有各自的信仰人群,并深刻改变着拉丁美洲的政治生态。而一战后沉闷的政治氛围,以及法西斯主义的异军突起,进一步加深了拉美人民政治信仰的危机。与此同时,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拉美人民又产生了新的政治信仰与利益诉求……凡此种种,导致了当时拉丁美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乱象,带来了强烈的社会动荡。

P19-22

序言

人类未来之命运,取决于其过去与当下的信念与作为。

播善恶之种,收苦乐之果。这在佛界叫作结缘。人类当下的一切俱是结缘。

结善缘的过程艰苦而缓慢,绝难立竿见影;结恶缘的过程同样艰苦而缓慢,恶果兑现却往往急速而暴戾。人类史上多少辉煌文明就这样毁于一旦。

当下的作为如何确保善缘的累积和恶缘的消弭?恐怕要从过去求解。这便是历史的价值。人类当下所经历的一切千奇百怪,历史上皆有不同形式的发生;人类当下遭遇的一切难题,历史上皆有隐喻的答案存在。这便是历史研究的价值。

真正的历史研究,绝不是为当下的一切恶行提供强词夺理的阐释。历史是一面明镜,为人类照彻当下的真实。因而,历史是无情的。但从更高的层次看,历史又是善意的。

活跃于20世纪60年代的阿根廷裔古巴革命者埃内斯托·切·格瓦拉是历史赠与当下人类的一面明镜。通过这面镜子,崇高与卑下、勇毅与怯懦、正义与邪恶,无不立现。有意味的是,这位明镜式的人物本身绝非萨特所谓的是“我们时代最完美的人”。他是不完美的,因而是真实的。但如果将真实当做完美的标准,则他又确是完美的。

“纯粹的红”是本书的书名。切·格瓦拉是席卷世界的红色风暴中的一位超级偶像。他之所以能跨越信仰、意识形态、种族、文化等等鸿沟,在全世界人民,尤其是青年人中间赢得普遍而恒久的崇拜,乃是因为他性格中有一种特殊的过滤机能,滤尽一切世俗杂念,纯一地秉持着理想与善愿:他纯粹地善良,一生耿耿于世间的不公;他纯粹地行走,从不停歇疲惫的步伐;他纯粹地战斗,困顿牺牲决不退缩;他纯粹地帅气,是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俊朗的政治英雄。他的纯粹,即是佛界所谓的“执着”:面对邪恶与不公,他永远金刚怒目;面对苍生,他绽放迷人的微笑。

本书对格瓦拉的定位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三位一体的英雄。对于后两个主义,恐怕没有多少人反对。而对于第一个主义,即“理想主义”,却有人提出异议。按照他们的理解,理想主义是狂热、无知、乌托邦等等的同义词。我们并不否认,人类曾经深受理想主义灾难之苦,20世纪更是理想主义灾难的“高发期”。但如果换个角度,人存在的动力即在于“理想”的牵引。没有理想,何以为人?耻谈理想,才是真无知与真怯懦。乌托邦是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乌托”总比无所寄托为好。

这正是阅读格瓦拉的意义所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30岁前不曾读过切·格瓦拉,你就不懂得什么叫作“青春激荡”;30岁后还在读切·格瓦拉,说明你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2002年,《完美的人:切·格瓦拉传》一书的出版带给我意料之外的荣誉。今天,文汇出版社再版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重新解读切·格瓦拉,同时也是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基于近年来格瓦拉史料的日见丰瞻,以及本人知识结构的相应调整,本书对《完美的人》作了极大篇幅的修订,甚至对一些政治观点也作出修正,因而完全可以视作一部全新的切·格瓦拉传。尤其是本书的策划张衍先生及责任编辑乐渭琦先生为本书付出了大量心血,并以独具的慧眼,终使6年前的一本老书蝶变为全新的《纯粹的红》。

将自己的精神产品比喻为怀胎十月的孩子稍嫌老套了些。我对于这本书的期待,或许可以比拟为将本就眉清目秀的孩子精心打扮一番,送上“六一”节的舞台,希望有更多的人给予她注视,为她鼓掌,像我一样地喜爱她。这算是另一重的结缘吧!

书评(媒体评论)

1967年10月9日,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遇害。他的双手随即被残忍地砍下,一时尸骨无觅,真身化为永恒。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过了切·格瓦拉,不啻是和一种精神的失之交臂。时间已证明一切!

——网友“剑侠”

这是我床头常放的一部人物传记。每当遇到挫折与困难时,我都要翻一翻这本书,它驱除了我的烦恼与困惑,给了我力量的源泉。

——网友“程晓晖”

在钢筋水泥的窒息的包围中,如果你想喊,就请和我一起喊:切!切!切!……

——网友“泉山脚下”

真正打动我心的,是人类崇高的灵魂。在这些英雄面前,我流下了热泪。

——网友“林俊南”

风呼啸,路迢迢。“红”尘弥漫,蓑草连天。一柄重剑,兀立旷野,“切”进云霄。

——网友“切鸿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