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一句“良言”,可以给孩子指明方向,由“平凡”变为“不凡”;而父母的一句“恶语”,会将孩子推入险境,由“天才”堕为“庸才”。是点亮孩子的一生还是让孩子在黑暗中痛苦地挣扎?看完本书,你就会找到答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 |
分类 | |
作者 | 梁乃元 |
出版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父母的一句“良言”,可以给孩子指明方向,由“平凡”变为“不凡”;而父母的一句“恶语”,会将孩子推入险境,由“天才”堕为“庸才”。是点亮孩子的一生还是让孩子在黑暗中痛苦地挣扎?看完本书,你就会找到答案! 内容推荐 本书汲取了国内外众多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的实际,列举了生活中很多父母常挂在嘴边教育孩子的话。这些话,无论是夸奖还是批评,从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本书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对这些话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阐释,希望父母们能够通过此书有所领会。同时,也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父母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自查和反省,找出教育子女的最佳方式。需知:在这个世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目录 1.这孩子不是那块料!/1 2.别给自己找借口,你还有理了!/5 3.今天咱们新帐旧账一起算!/9 4.你怎么就那么笨呢?!/13 5.语文成绩再好也弥补不了英语的不足呀!/18 6.只想当个工人,没出息!/22 7.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28 8.你怎么敢用这种态度跟我讲话!/35 9.连父母的话都不听吗?/39 10.谁打你,你就打他!/44 11.除了学习,你什么事都不用管!/48 12.这种事只有你做得出来!/53 13.你就不能像××一样?!/60 14.你是最聪明的孩子!/64 15.又是“为什么”,你有完没完?/71 16.都怨桌子,打它,打它……/77 17.如果你考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82 18.爸爸好还是妈妈好?/87 19.都怪爸爸没本事……/89 20.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94 21.你再不听话,我告诉你们老师去!/99 22.你才考了这么点儿分,对得起我吗?/102 23.听老师说,你的表现很不像样!/106 24.你太不专心了!/110 25.我这也是为你好!/114 26.看这些闲书干什么,考试又不考!/119 27.别多管闲事,管好你自己就行了!/124 28.爱玩的孩子没出息!/128 29.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133 30.一点礼貌不懂,还不快叫阿姨!/136 31.你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140 32.你怎么这么没良心呀!/143 33.你自己看着办吧!/146 34.别逞能,你还小呢!/150 35.才知道错了,早干吗去了?/154 36.不承认错误就别吃饭!/159 37.你还有没有自尊心了!/164 38.你就不能把心思花在学习上?/168 39.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儿子!/173 40.妈妈求你了……/178 41.你太让我失望了!/184 42.千万别给我丢脸!/19l 43.那有什么了不起的!/196 44.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20l 45.这几天又做什么坏事没有?/204 46.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再管你了!/209 47.跟你说过多少次了……/213 48.你怎么能自作主张!/217 49.你还敢撒谎,你以为我不知道?/222 50.你还敢顶嘴?!/227 51.怕什么,真是个胆小鬼!/231 52.你整天就知道异想天开!/236 53.你们老师的水平太差了!/241 试读章节 家教现场: 露露已经有好几天放学没有准时回家了。今天又回来晚了,刚进家门。妈妈就批评开了:“去哪里疯了!放了学不马上回家,就知道玩!靠玩能考上重点吗?” “我没玩,我……” “别给自己找借口,你还有理了!”妈妈不等露露把话说完,就打断了她。 露露一肚子委屈说不出,眼泪在眼眶里面打转,但还是礼貌地跟妈妈道了歉,并保证:“我以后都准时回来。”晚上,露露饭也没吃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妈妈并没有理会。 第二天,露露果然早早地就回了家。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几天后,妈妈接到老师的表扬电话:露露利用放学时间给班里出的板报在全校得了第一名。 原来如此。 妈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真的批评错了。 父母学堂: 批评,是对孩子不良的行为举止给予否定的评价,使孩子感到惭愧和内疚,从而促使孩子改正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是批评孩子不能全凭着父母的主观判断,也不能道听途说,在批评前,应该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孩子,更容易犯错误。作为父母,当孩子犯了某些错误时,应多问一问原因,多给孩子一些解释的机会,孩子可能另有苦衷。在人格上,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孩子的自尊心也是极其敏感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批评一通,很可能会犯露露妈妈一样的错误。虽然露露表面承认了错误,但是心中仍有委屈,所以连晚饭都没有吃。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露露是个懂事的孩子,虽然委屈,但还是礼貌地跟妈妈道了歉,并保证以后都准时回家。如果故事的主人公不是露露,而是其他个性更强的孩子,试想一下会发生什么事呢?也许孩子会因为觉得被冤枉了而跟父母顶嘴,或者第二天干脆回家更晚以示自己的不满,到了这个时候事情岂不是变得更加棘手? 不管孩子是否做错了事情,不去问清楚事情的真相,就一味地批评和处罚孩子,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父母不喜欢什么,他偏要去做什么。因此,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做了不顺自己心意的事情就劈头盖脸地斥责孩子。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一定要首先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然后再下结论。 一所教育咨询机构曾经对两千名在校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住口!”两个字,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听到父母说的话之一。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孩子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单凭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申辩和解释的时候,父母就会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孩子大喊一声:“住口!”你能想像孩子这个时候会有多么委屈吗?即使事后你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对他的伤害仍然无法弥补。 经常被喝令“你不用解释”的孩子,会渐渐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他们背负着很多的委屈,选择一个人默默承受,而这样的负担可能会造威严重的心理问题。 多听听孩子的解释,让孩子有辩解和申诉的机会,是孩子应得的基本权利,也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父母认为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要急于做出判断和结论,而要首先倾听孩子的解释,以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孩子为自己找理由辩护,目的无非是为求得父母对自己的谅解,这科心理很正常,并不代表孩子的品质就是坏的。这个时候父母要懂得用正砩的方法进行引导,帮助孩子勇于自己承认错误。这不仅使孩子能够明辨是非,同时也教会孩子敢于承担责任,具有责任心。如果父母武断地打断孩子,对孩子进行训斥,并无助于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真正的错误所在,根本性的问题其实没有真正解决,反而会在孩子心理造成这样的印象:犯了错就会受到父母严厉的对待。以后再犯错误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想尽办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隐瞒,以期逃避父母的批评和责难。 对于犯了错而确有隐情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听解释,粗暴对待,孩子虽不敢言,但心不服,时间久了,不良的影响就会表现出来。因为对于一个已经有自我主张和能力的孩子来说,失去说话的权利或者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委屈和不满埋藏在心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对抗情绪,以致双方相互不信任,产生沟通困难,家庭教育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现代文明社会中,绝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倍加呵护,但真正将孩子看作有独立人格尊严、认识到孩子也有自己独立主张的父母却并不多。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影响孩子性格发展的重要方面。孩子的说话权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孩子会变得内向、与外界交往能力差,甚至会产生自闭倾向。所以,如果父母们能对孩子多一点耐心,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急于打断孩子的话,父母与孩子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互相信任,家庭教育才会向良性方向发展。 P5-7 序言 一句话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请先看这样一个故事: 约翰虽然只有二十四岁,可是却已经在监狱中度过了两年。两年前他因抢劫入狱,被判了刑,于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阶段将在狱中度过。好在,他还年轻,只要改过自新就还有希望。 一次,监狱组织犯人们去外面修路,约翰意外地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看似是一大笔钱。约翰没有数那究竟是多少,事实上,他并不关心,他只想赶快把钱包交给狱警。在服刑的这两年间他已决定痛改前非。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当他把带有那笔钱的钱包交给狱警的时候,换来的却是粗暴的质问:“老实说,你拿了多少?你这个混蛋!我可不相信一个犯人的觉悟能有这么高尚!” 约翰心灰意冷,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人相信自己了,痛改前非一点用处也没有!当天晚上,约翰没有出现在犯人的队伍里,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逃跑的。在逃亡的途中,他重操旧业,大肆抢劫,夺得足够的钱财后,就登上了开往边境的火车。火车上太挤了,他只得站在厕所门口。这时,有位十分漂亮的姑娘想要如厕时,却发现厕所的门坏了。 “先生,您能为我把门吗?我认为你是个好人!”姑娘很有礼貌地对他说,带着善意的微笑。 约翰一愣,看到姑娘充满信任的目光,他庄重地点了点头,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下一站,约翰下了车,因为他突然改变了越狱流亡的想法,他要去自首。 狱警粗暴的质问,差一点儿让一颗良知尚存的心灵彻底毁灭;而姑娘一句充满信赖的话语,又使一个正在沉沦的灵魂得到拯救。可见话语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话,就是孩子成长道路中的指向标,将深深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的一句“良言”,可以给孩子指明方向,由“平凡”变为“不凡”;而父母的一句“恶语”,会将孩子引入险境,由“天才”堕为“庸才”。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父母的希望,孩子的成败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莫大的关系。俗话说“言传身教”,教育总是通过话语和行为榜样的形式展开。在这一过程中,父母的一些话语会在不经意间成为教育的关键,对孩子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 “你怎么这么笨!” “你是最聪明的孩子!” “除了学习,你什么事都不用管!” “你太让我失望了!” ……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高频率话语,无论是批评、夸奖还是关心,都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但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很多父母却并不自知,而本书将会给出答案。 本书汲取了国内外众多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的实际,列举了生活中很多父母常挂在嘴边教育孩子的话。这些话,无论是夸奖还是批评,从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本书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对这些话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阐释,希望父母们能够通过此书有所领会。同时,也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父母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自查和反省,找出教育子女的最佳方式。需知:在这个世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编者 书评(媒体评论)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宋庆龄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 ——陶行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