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建筑装饰精品读解/精美艺术赏析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王谢燕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建筑装饰是建筑的组成部分。而古典建筑的装饰美,往往都以雕刻、绘画等传统的美术与工艺手法予以呈现。与西方古典建筑相比较,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手法更是突出色彩的运用,在装饰件与结构件的结合上,也极富民族特色。中国古代的建筑装饰已经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本书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优秀装饰实例。在建筑的类型上,包括宫殿、陵寝、寺庙、石窟寺、民居、祠堂、园林、牌坊等各种建筑种类。从地域上,作者注意将南北方的优秀实例都收集起来。在年代上,作者既选取了早期的古典优秀建筑,又大量展示了明清时期留存于世的作品。希望读者能喜欢。

内容推荐

中国建筑装饰是中国建筑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装饰手段包括玻璃、彩画、雕刻、漆涂和雕塑等多种形式,表现出人们对于一些美好事物的期盼和追求。本书精选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建筑装饰精品实例,图文并茂地进行了生动的解读。书中所涉及的建筑类型包括宫殿、陵寝、寺庙、民居、祠堂、园林等。本书内容精到,可读性强,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读物。

本书读者对象为工艺美术专业的大、中专师生,同时也包括对工艺美术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目录

前言

北京故宫大门

北京故宫铺首装饰

北京故宫脊兽装饰

北京故宫琉璃装饰

北京故宫殿前铜兽装饰

北京故宫御花园钦安殿台基栏杆

北京故宫石雕御路

北京故宫金砖铺地

北京故宫匾额装饰

北京故宫殿堂隔扇

北京故宫室内屏风

北京故宫木雕花罩

北京故宫博古架

北京故宫毗卢帽

北京故宫木雕天花

北京故宫天花装饰

北京故宫盘龙藻井

北京故宫御花园藻井

北京故宫和玺彩画

北京故宫旋子彩画

北京颐和园琉璃装饰

北京北海九龙壁

北京天坛石栏杆装饰

北京天坛藻井

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雕刻装饰

北京东岳庙琉璃牌楼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石雕装饰

北京银山塔林石塔装饰

北京四合院大门

北京四合院抱鼓石

北京四合院砖雕墀头

北京四合院砖雕影壁

北京四合院垂花门

北京四合院屏门

北京四合院什锦窗

沈阳故宫殿堂装饰

承德普乐寺旭光阁藻井

山西晋祠圣母殿木雕檐柱

山西介休后土庙建筑装饰

山西民居铺首门环

山西民居拴马桩装饰

山西常家庄园砖雕影壁

晋中民居砖雕墙体壁画

山西民居木雕门楼

曲阜孔庙石牌坊雕刻

曲阜孔庙大成殿龙柱浮雕

徽州石牌坊雕刻装饰

安徽歙县呈坎祠堂石栏杆

安徽黟县民居石雕漏窗

徽州民居宅门罩砖雕装饰

徽州木雕装饰

江南园林石栏杆

江南园林山花装饰

江南园林砖雕漏窗

江南园林砖雕门匾

苏州园林门楼装饰

江南园林隔扇门窗

江南园林木雕挂落

江南园林木雕花罩

苏州园林太师壁

苏州园林栏杆

江南园林铺地

浙江东阳民居木雕梁架

浙江东阳民居木雕隔扇

重庆湖广会馆脊饰

四川峨眉山寺院石柱础

四川成都武侯祠栏杆

云南大理照壁

新疆维吾尔族民居装饰

广州陈家祠堂陶塑装饰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须弥座装饰

陕西唐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画装饰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北京故宫御花园钦安殿台基栏杆

房屋建造的位置叫基地,而使基地加高有意筑成的台面,就称作台基。

台基有高有低,都对建筑起到衬托保护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这些台基大多都是用石料筑成,坚固牢靠。而石基大片的空白则成了匠师们展示雕刻才艺的地方。这些经过匠师们巧手雕琢的名色石头雕刻,使原本厚重朴素的石台基变得极富观赏性,也使台基之上的整座建筑气势更壮观,气质更为典雅。同时,不同内容题材的雕刻装饰对体现建筑的性质也起一定的烘托作用,因此,这些石台基便成了建筑装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宫殿、庙堂,还是石碑、石柱,往往都用台基来衬托其形象。

中国古代的建筑,尤其是官式建筑,多建在高高的台基上,其目的不外乎防潮,使房屋耐久坚固,而且越是等级高的建筑,如皇家的宫殿、寺庙的大殿等,下面的台基就越高。

钦安殿坐落在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是花园内的主体建筑。大殿基座是汉白玉石的须弥座形式,具有象征意义,突出了大殿的性质。殿前带有宽阔的月台,四周是汉白玉石栏杆,栏杆的栏板和柱头上分别布满精彩的雕刻纹样。栏杆上栏板中部雕有对龙,深浮雕手法,蟠龙形象突出。在这个二龙戏珠雕饰的外部,四周是云龙浮雕,与栏板中间的深浮雕形成对比,构图鲜明。除栏板外,栏杆的望柱头上也有深浮雕云龙图案,形象生动,精致华美。栏杆下、须弥座的上部向外设有大型的螭首装饰,圆雕手法,螭首形象颇为生动。

钦安殿基座设制与装饰,极力营造出皇家内廷宫殿建筑的高贵气质和富丽形象,大量的龙纹雕刻,气势凶猛的螭首装饰,使整座建筑更具有结构的完整性和形象的统一性,深刻地体现了装饰的意义和内涵。

北京故宫石雕御路

石雕御路指的是在御路上安排高浮雕形式的石质装饰,使其在视觉上更加豪华。尽管石雕御路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使用功能,但却大大增加了皇家建筑所特有的奢华、高贵气质,在视觉功能上对建筑的威严气势起到相当大的烘托作用。

御道往往是和须弥座形式的石基座一起使用的。作为石雕御路是设置在台阶的中央部分的,两侧另有带阶梯台阶,以供人行走。台阶的两侧相应地设置栏杆。而栏杆的形式一般都比较固定,石栏板、望柱,以及最下方石鼓形式的柱顶石。

说御道是给皇上走的道,一点不错,臣子官员皆不能由此经过。然而,这个御道其实也只是象征性的,皇上何时走过这么长的道。皇上去大殿上朝的时候都是由太监抬着的,太监抬着辇走在两边的台阶上,皇上坐着辇就从这中间的御道上经过。仅仅因为如此,就要特别为他修筑一条这么华丽的道路,想想也只能感叹中国封建帝王至高至尊的地位和他们生活奢侈的程度了,同时,这也反映了建筑装饰的意义和皇家建筑的装饰理念。

故宫太和殿前的御道为云龙浮雕图案,御路石两边雕刻卷草纹样,中央是精美的龙纹和祥云雕刻,底部雕刻的是海水江崖高浮雕。九条龙在密密层层的云雾问时隐时现,气势非凡。

故宫保和殿后面有一条更为精美的石雕陛石,堪称故宫之最,也是全国之最。一段长达16.6米、重约200吨的石雕陛石镶嵌在宽大的台阶中部,长长的御路上雕刻的是“九龙戏珠”的图案,大气磅礴,精美万分,既衬托着保和殿的非凡气势,又显示了它的重要地位,也使整个紫禁城更加恢宏壮观,将皇帝九五至尊的高贵气质释放无遗。此外,据说高浮雕的巨大石料是明代的艾叶青石,后于乾隆年间将明代雕刻的花纹凿去,又对其进行了重新的雕饰,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御道的形象。

北京故宫金砖铺地

金砖墁地的做法十分讲究,要经过十分复杂的工序。将各种所需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制作,既费工又费时,最重要的是金砖墁地不用泥,而是用干砂或纯白灰衬底;如果是用于砂铺墁,则要用石灰把砂层封住,以免外流;另外,还要将普通铺地的钻生做法改为特殊的“钻生泼墨”做法。不仅要经过多层工序,而且做起来还要十分细致。

故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初称“奉天殿”,是紫禁城内最重要、最尊贵的建筑,位于故宫的中心部位,显示了其作为封建皇权最高统治核心的地位。它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和其他重要庆典的地方,也是我国目前现存的最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

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是皇家建筑的最高代表,室内的各类装修均为大式做法,粗大的红木柱子,精雕细琢的高台栏杆,栏板上的雕刻极其华丽,高台阶旁置有高台香炉,装饰极尽豪华、气派。大殿的铺地为地道的金砖铺地,地面光滑闪亮,涩而不滑,亮如明镜,将整个大殿映衬得更加富丽堂皇,气势宏伟。金砖铺地的做工精细,程序复杂,用金砖铺成的地面装饰效果十分浓厚,然而也只有皇宫大殿才会有这样的地面。

除皇家建筑大殿内的金砖铺地以外,大多数宫殿建筑的室内铺地都是采用方砖平铺而成,其铺地的方法也有两种形式,一种叫实铺,一种叫空铺。实铺就是在室内的原生土上进行加夯,上面铺上一层砂,砂上再平铺一层方砖,方砖之间的缝隙用油灰填平,然后再磨出光滑的表面。而空铺则是在方砖下面砌石砖或是地龙墙,然后再在上面铺砖。这样可以防止室内生潮,但做起来既费工料,而且由于地面下是空的,也不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很少采用。P17-21

序言

建筑装饰是建筑的组成部分。而古典建筑的装饰美,往往都以雕刻、绘画等传统的美术与工艺手法予以呈现。与西方古典建筑相比较,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手法更是突出色彩的运用,在装饰件与结构件的结合上,也极富民族特色。中国古代的建筑装饰已经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表现手法多样,主要可以分为雕刻、彩绘、琉璃、漆涂、堆塑等多种形式。这其中的每一种手法又可以具体细分为不同的亚种类。仅以雕刻为例,在民间建筑中,就有木雕、砖雕、石雕这三种主要的形式。而通过分析其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又能够找出一些与其他手法相同的共同性的规律。

中国建筑装饰从传统观念到具体手法,都有自己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离不开中国绘画的形式,也就是以线纹为主,在雕塑、彩绘等装饰作品中取得画意。除了疏密关系、计白当黑等一些基本技法之外,中国传统装饰特别注重表现虚灵的空间。也正是中国造型艺术所注重的气韵生动,才形成了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独特风格。

在介绍中国古代优秀建筑装饰作品的时候,最需要提到的是传统建筑的装饰题材。传统装饰及纹样题材,大都借用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段,通过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人们对于一些美好事物的期盼和追求。但是也有少数的建筑装饰内容是以镇鬼、避祸和驱邪为内容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旧时人们的世界观不同于我们现在。过去人们认为上面有天堂的天界空间,下面有地狱的阴曹地府,而人们生活在中间的人界空间。因此美好的装饰是欢迎神明来访,而震慑的装饰是防止厉鬼妖怪。我们今天欣赏这些装饰的时候,还是要与一些旧时的社会背景与民俗联系,不可孤立相视。

这本书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优秀装饰实例。在建筑的类型上,包括宫殿、陵寝、寺庙、石窟寺、民居、祠堂、园林、牌坊等各种建筑种类。从地域上,我们注意将南北方的优秀实例都收集起来。在年代上,我们既选取了早期的古典优秀建筑,又大量展示了明清时期留存于世的作品。希望读者能喜欢。

王其钧

中央美术学院

后记

在中国古代建筑的调研过程中,建筑装饰始终是我的兴趣点之一。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在开篇就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而《黄帝宅经》的第一句话也说:“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这说明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很重视思想教育的时期。换句话说,旧时人们的思想道德准则是被限制得相当严格的。这一点从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严肃题材中能够深刻感受到。像《二十四孝图》之类的较极端内容,在旧时的建筑装饰中十分常见。尽管如此,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们所共有的基本愿望,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还是有相当多的生动题材体现了人们的自然理想。

由于文革对于传统文化的严重破坏,使得绝大多数传统建筑的装饰都被毁掉。这也使我们今天在调查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尽管如此,由于我和我丈夫20年来调查中国古代建筑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因而在所剩不多的保存较好的实例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工匠作品,便成为可能。

在本书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先生王其钧对我多年的支持。他不仅是我的生活伴侣,也是我的老师。在艺术历史的学术领域,他将他自己多年的研究积累,逐一耐心地教给我。 参与本书工作的我们的学生很多,因为从插图绘制、资料整理到照片修调、版式制作都依靠他们的辛勤努力,在此表达我万分的谢意。他们是:吴亚君、暴彦丽、张瑞清、王晓芹、李文梅、史文静、王国平、邓小蕾、刘杰、刘慧、苏少英、冯伟、陈琛、朱春华、易萌、张爽、胡永召、唐琼慧、任正阳、刘景波、王丽霞、薜乐、郝升飞、陈奎、李秀云、刘薇(刘桂华)、王雪辉、张名萃、王乐乐、李玉华、吕怀峰、黄宏英、熊青云、王祥珍、赵东芳。

王谢燕

于北京方舟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