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国家教委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1987年审订通过、经国家教委批准的《高等工业学校机械设计基础(原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
在编写中,吸取了各校1987年以来试行“教学基本要求”的经验,并结合煤炭系统高等工科院校非机械类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实际情况,共分十四章,内容包括:绪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渐开线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带传动和链传动、轴和轴毂联接以及联轴器、轴承、弹簧、机械的调速和平衡、起重机械零件。
本书是煤炭系统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系列教材编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机械设计基础》三本系列教材之一。
该书共分十四章,内容包括:绪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渐开线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带传动和链传动、轴和轴毂联接以及联轴器、轴承、弹簧、机械的调速和平衡、起重机械零件。
本书作为高等工科学校非机械类各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1 机器、机构、构件与零件
§1-2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1-3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
§1-4 机械零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一般步骤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组成及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1 平面机构的组成
§2-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2-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
§3-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应用
§3-2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其应用
§3-3 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
§3-4 平面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传动角、死点和连杆曲线
§3-5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第四章 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4-2 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4-3 按给定运动规律绘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4-4 间歇运动机构
第五章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5-1 螺纹的基本参数、类型和应用
§5-2 螺纹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5-3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元件
§5-4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5-5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和受力分析
§5-6 单个螺栓的强度计算
§5-7 螺旋传动
第六章 渐开线齿轮传动
§6-1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6-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6-3 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
§6-4 齿轮各部分名称及标准直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6-5 一对齿轮的啮合传动
§6-6 轮齿加工原理
§6-7 轮齿的根切、最少齿数及变位齿轮
§6-8 常用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6-9 轮齿的失效形式及强度计算准则
§6-10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
§6-1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6-12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6-13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6-14 齿轮的结构
§6-15 齿轮传动的润滑
第七章 蜗杆传动
§7-1 蜗杆传动的特点
§7-2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7-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及材料选择
§7-4 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7-5 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
第八章 轮系传动
§8-1 轮系的分类
§8-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8-3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8-4 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8-5 轮系的应用
第九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9-1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类型及应用
§9-2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9-3 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
§9-4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类型及应用
§9-5 链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9-6 传动链及链轮
§9-7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9-8 链传动的布置和润滑
第十章 轴、轴毂联接和联轴器
§10-1 轴的分类及轴的材料
§10-2 轴的结构设计
§10-3 轴的强度计算
§10-4 轴毂联接
§10-5 联轴器与离合器
第十一章 轴承
§11-1 滑动轴承的类型、结构及应用
§11-2 滑动轴承的润滑
§11-3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11-4 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及代号
§11-5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选择计算
§11-6 滚动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11-7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第十二章 弹簧
§12-1 弹簧的用途及分类
§12-2 圆柱螺旋压缩和拉伸弹簧
§12-3 其他弹簧简介
第十三章 机械的调速与回转体的平衡
§13-1 机械产生速度波动的原因及其调节方法
§13-2 回转体的平衡
§13-3 回转体的平衡试验
第十四章 起重机械零件
§14-1 钢丝绳
§14-2 滑轮
§14-3 卷筒
§14-4 吊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