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煤炭是一种组成结构十分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和多种无机矿物质的混合物,因而了解煤的基本性质及其加工利用的途径对提高每个煤质管理、煤炭营销和煤炭化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根据广大煤炭生产和电厂等部门的有关煤炭管理人员、营销人员以及化验人员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需要,结合编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编著而成。主要内容包括:煤、煤灰和煤岩成分等的基本性质,煤的采样、制样、化验和煤质分析结果审核等的基本要求,煤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数理统计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煤质营销及化验员培训教材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煤炭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于煤炭是一种组成结构十分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和多种无机矿物质的混合物,因而了解煤的基本性质及其加工利用的途径对提高每个煤质管理、煤炭营销和煤炭化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根据广大煤炭生产和电厂等部门的有关煤炭管理人员、营销人员以及化验人员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需要,结合编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编著而成。主要内容包括:煤、煤灰和煤岩成分等的基本性质,煤的采样、制样、化验和煤质分析结果审核等的基本要求,煤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数理统计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等。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煤、煤灰和煤岩成分等的基本性质,煤的采样、制样、化验和煤质分析结果审核等的基本要求,不同工矿企业对煤炭质量的需求以及不同类别的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泥炭、油页岩和石煤等固体可燃物的洗选、焦化、气化和液化等各种加工利用的特性。同时还介绍了煤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数理统计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等。 本书除了可作为煤质管理、煤炭营销和煤炭化验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以外,还可供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专业人员参阅。 目录 1 煤的基本知识 1.1 煤炭的形成过程 1.2 中国不同聚煤时期的成煤植物 1.3 中国主要聚煤期的聚煤条件 1.4 中国煤的形成过程 1.5 中国主要煤田的分布 1.6 中国对煤炭储量的划分方法 1.7 煤炭分类 1.8 生产矿井和选煤厂煤的牌号(类剐)核定 2 用煤企业对煤质的要求 2.1 不同厂矿企业对用煤的质量要求 2.2 煤炭的分级 2.3 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3 中国商品煤的品种和质量 3.1 中国商品煤的品种 3.2 中国商品煤的质量 3.3 中国主要煤矿区商品煤质量 4 煤的可选性 4.1 煤的浮沉试验 4.2 可选性曲线绘制与应用 4.3 煤炭可选性的评定 5 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的煤质工作 5.1 煤炭地质勘查的目的和任务 5.2 勘探煤样的代表性 5.3 化验项目的合理选定 5.4 怎样编写地质勘探报告中的煤质部分 6 生产矿井及选煤厂的煤质工作 6.1 生产矿井的日常煤质工作 6.2 生产矿井的煤质基础工作 6.3 生产矿井的长远煤质工作 6.4 生产矿井煤质资料的积累、整理和汇总 6.5 矿区煤质台账和报表的建立 6.6 生产矿井的煤质研究工作 6.7 煤质化验管理信息系统 6.8 矿井选煤厂的煤质工作 6.9 建立矿区煤炭资源数据库 7 非煤固体可燃矿物 7.1 石煤 7.2 泥炭 7.3 天然焦 7.4 油页岩的特性加工利用 7.5 炭沥青的特性、用途及其分布 7.6 我国某些特殊煤种的性质及其分布 7.7 低质煤和低质燃料的性质和用途 7.8 风化煤的特性及其用途 8 煤的风化、氧化、自燃和贮存 8.1 煤的风化 8.2 煤的氧化 8.3 煤的自燃 8.4 煤炭储存方法 8.5 煤炭储存管理 8.6 煤的氧化性及自燃倾向性的测定 9 煤的采样和制样 9.1 煤炭采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9.2 采样的基本原理 9.3 各种煤样的采取方法 9.4 煤样的制备 10 煤的工业分析 10.1 煤的工业分析的意义 10.2 煤的水分 10.3 煤的矿物质与灰分 10.4 煤的挥发分 10.5 煤的固定碳和燃料比 10.6 燥的全硫和各种形态的硫 10.7 煤的发热量 10.8 利用工业分析结果计算中国煤的高位发热量(Qgr,ad)的经验公式 10.9 工业分析方法的新发展 10.10 煤中碳酸盐:氧化碳 11 煤的元素组成 11.1 煤的元素组成的含义及其结果的表示方法 11.2 我国各种煤的元素组成 11.3 煤中元素组成的正确计算 11.4 我国主要动力煤矿区的元素成分 11.5 利用元素组成计算煤的发热量 11.6 利用元素分析结果计算各种煤的发热量 12 煤灰特性 12.1 中国分煤种的煤灰成分 12.2 中国国有重点煤矿不同类别煤的煤灰成分 12.3 不同时代典型矿区的煤灰成分 12.4 中国煤的灰熔融性 12.5 利用煤灰成分计算煤灰ST和FT 12.6 煤灰的黏度 13 煤质分析结果的审查 13.1 浮煤与原煤工业分析结果间的相互关系 13.2 浮煤、原煤硫分与发热量结果间的相互关系 13.3 浮煤与原煤元素分析结果间的关系 13.4 煤质分析结果的综合审查 13.5 煤炭筛分试验结果的审查 13.6 煤的浮沉试验结果的审查 14 煤中伴生元素和有害元素 14.1 煤中微量元素的来源 14.2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况 14.3 煤中微量有害元素对环境的影响 15 煤的岩相组成 15.1 宏观煤岩组成 15.2 煤的显微组成 15.3 烟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分类系统 15.4 蝶的无机显微组分分类 15.5 堞的镜质体反射率 15.6 炼焦煤的荧光特性 16 数理统计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 16.1 数理统计常用基本术语 16.2 总体平均值的推断 16.3 实验数据整理和处理 16.4 频率分布与正态分布 16.5 方差和总体方差 16.6 实验误差 17 煤的物理机械性能 17.1 煤的常规物理性质 17.2 煤的热性质 17.3 煤的电性质 17.4 煤的弹性和脆性 17.5 煤的抗碎强度和硬度 17.6 煤的磁性质 17.7 煤的光学性质 18 煤的结焦性和结焦机理 18.1 煤的结焦性和黏结性 18.2 煤的热分解过程 18.3 烟煤的高温成焦机理 18.4 影响高温炼焦的主要因素 19 煤的气化特性和气化工艺 19.1 煤的主要气化指标 19.2 煤炭气化概况 20 煤的液化特性和液化技术 20.1 煤的液化和液化用煤 20.2 煤炭液化的基本要点 20.3 煤液化的主要技术与工艺 20.4 国内外直接煤液化技术发展状况 20.5 国内外间接煤液化技术发展状况 20.6 煤直接液化的工艺路线 20.7 煤液化油品市场分析 20.8 利用煤的间接液化原理制取甲醇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