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恋歌,第一拍是炫极的浪漫,第二拍是深沉的苍茫,第三拍是妩媚的旖旎,第四拍是凄绝的冷静……剥落华美情诗的外衣,拼接起悠长岁月的断片,凝视诗句中的惆怅往事,重温字里行间隐藏许久的些微真心,一曲曲恋歌像极了四月里飘飞的柳絮,只管恼着却是推不开也躲不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恋歌十八拍(追忆古典诗词中的惆怅往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杜柯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诗人的恋歌,第一拍是炫极的浪漫,第二拍是深沉的苍茫,第三拍是妩媚的旖旎,第四拍是凄绝的冷静……剥落华美情诗的外衣,拼接起悠长岁月的断片,凝视诗句中的惆怅往事,重温字里行间隐藏许久的些微真心,一曲曲恋歌像极了四月里飘飞的柳絮,只管恼着却是推不开也躲不去。 内容推荐 古典诗词中,情诗最动人。恋爱往事中,入诗的多不堪。能写缠绵动人诗句的未必情深似海,看似轻薄的往往晚令人同情。文姜、息夫人、刘细君、蔡文姬、鱼玄机、朱淑真、仓央嘉措、苏曼殊……由古到今,才子佳人多为“情”为困。爱情在他们的诗中,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有关他们的一切往事里。 目录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齐文姜的婚恋及其政治后果 风波恶。红颜何曾误国侯——被命运拨弄的飘零桃花息夫人 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风流夏姬和她的情人们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汉武帝后宫的薄命美人 裂之有余丝,吐之无还期——远嫁公主的离歌 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乱世红颜蔡文姬的悲歌 人间自是有情痴,风月何处是归程——《洛神赋》背后的故事 青苔秘空关,曾比群玉山——大唐女宰相上官婉儿 待月西厢下,问君愁若何——元稹的多情与薄情 仙籍人间不久留,片时已过十经秋——鱼玄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故事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虚凰假凤黄崇嘏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的惋怅往事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断肠诗人朱淑真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仓央嘉措的情殇 少守三从太认真,读书误尽一生春——袁机的金锁记 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顾太清的悲喜人生 半是脂痕半泪痕——畸零诗僧苏曼殊的红尘孤旅 试读章节 岂其娶妻,必齐之姜 齐僖公生了两个貌美如花、风华绝代的女儿,长女宣姜,次女文姜。这两个小女子将夫家搅得天翻地覆。在进入文姜故事之前,先简单说说其姐宣姜的事迹。 宣姜本来是要嫁给卫国公子急子(他的母亲夷姜名分上是其父亲的庶母),好色的卫宣公是见了美女就走不动道的家伙。他不但烝后母,还扒灰。在迎娶宣姜的必经之路,他筑起高台(比曹操铜雀台早建将近一千年),抢走美人。齐王既没对本来是老亲家的卫宣公发出公开谴责,也没有将女儿接回齐国,而是默许这桩事实婚姻:只要政治目的达到,女儿嫁给谁不是嫁呢? 卫宣公得了宣姜,欢喜得不得了,将旧爱抛诸脑后。几年后宣姜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寿和朔,世子急子(本应该是宣姜的老公)成了她们母子的心头大患。在世子争夺战中,急子、寿被杀,后来好事者还演绎出一段兄弟仁爱的故事。宣姜的小儿子朔为人阴险,一直在父亲跟前说异母兄长急子的坏话,卫宣公渐渐对急子疏远起来。后来朔更起杀心,派杀手埋伏在急子出使的必经之路。这件事被寿知道,姬寿跟弟弟不一样,友爱仁厚,先劝急子逃跑,急子不听。寿灌醉哥哥,换上大哥衣服等待杀手,杀手也没看清是谁,杀死姬寿。急子醒来,赶过去看到弟弟的尸体,跟杀手说我才是你们要杀的人,杀手又把急子杀死。仔细算算,那时候公子寿年龄不会超过14岁,能灌醉30多岁的老大哥真是天赋异秉。卫宣公连折二子后深受打击,不久去世,公子朔即位为国君,史称卫惠公。国内贵族不买小国君的账,发生政变,卫惠公逃到了母亲的娘家齐国求救,舅舅齐襄公联合诸侯出兵平息卫国内乱后,逼迫卫宣公的庶子硕娶寡居的宣姜为妻,以此巩固齐卫关系。宣姜后来生了子女五人:公子齐子、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又演出眼花缭乱的政治丑闻。 再说嫁到鲁国的文姜,命运比乃姐更为波折。齐国的公主,都要嫁到姬姓侯国,齐僖公先把比姐姐更美的二女儿许配给郑国能征善战的公子姬忽。姬忽是春秋早期郑国最有出息、风评最好的贵族少年。他英武敏健,气度不凡,与其它世子的文弱斯文相比,更多了一份男子汉的阳刚。 齐郑结亲,本是一桩人人称羡的好亲事,待嫁的文姜好像春日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身上,里里外外都暖暖的。每每称为定局的事情总是更容易发生变故。姬忽竟然毁婚!他的理由冠冕堂皇:人人都有合适的配偶,齐国强大,不是我的良偶。《诗》说:求于自己,多受福德。靠我自己就是了,要大国做什么?(《左传·桓公六年》里说:“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大臣祭仲劝他说:“您应该迎娶齐国女子,要知道国君姬妾很多,您如果没有有力的外援,将来恐怕不能继承君位,其它三位公子都可能做国君的。(《左传·桓公十一年》里说:“取之。君多内宠,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姬忽没听,娶了小国陈侯的贵族女子。《诗经·陈风·衡门》说: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根据宗法制度,姬姜世代通婚,虽然陈国公主血统也很高贵,但还是不如姜姓女子,所以姬姓公卿能够娶到齐国有身分的公主,很大程度上为以后争权夺利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姬忽的智囊劝他娶齐女。但姬忽考虑问题角度不同,他更看重女子的品行。这位文姜公主闺门名声不好,人们盛传她与异母兄长诸儿有私情。姬忽守礼自持,文姜再美,齐国实力再强,他也不能接受她。几年后,郑国内乱,姬忽为避免兄弟阋墙的悲剧,主动避位,可见这位公子是难得一见的君子。恰在此时,登位不久的鲁桓公来求婚,齐僖公闻之大喜,马上就答应了。为了防止兄妹间风流事再惹出祸端,他不仅亲自护送文姜出嫁,还下令嫁出去的女儿不得回娘家——这道命令也牵连了齐姜可怜的姐姐宣姜(也可能担心宣姜回国后不愿再回卫国),虽然没有犯错,却同样不能再回齐国。 重色轻德的鲁国公子娶了文姜,结果未必比郑国公子好。 P2-4 序言 是谁在深情吟唱恋歌?带着古典的忧伤和美丽,乘着诗词的方舟,穿越历史的丛林,如泣如诉,听得人黯然神伤。 《诗经》时代是恋歌的春天。阳春三月本就是恋爱的季节,桃花开得正好,就像那娇艳的美人。在春天,少年人在河边唱着情歌,美少女在城墙边等候爱人。那一首首求爱的歌谣,听得人脸红心跳。 然而先民们纯朴而自然的情感,也会遭到现实的冷雨凄风,真爱被欲望击碎,有情人为政治婚姻拆散……灰色的历史,美人如织,很难想象,没有褒姒、息夫人、夏姬、西施等等,西周怎能进入东周,春秋又如何来到战国。 在那个相对开放的年代,《诗经》《左传》里的恋歌,更接近人的本性,而情欲,被诗人们唱得那么理直气壮,那么直截了当。 《古诗十九首》时代是恋歌的暮春初夏。山盟海誓,地老天荒,如夏日里初开的水莲,清新得似乎还沾着晶莹的晨露。 爱的誓言能抵得上外来的诱惑吗?人生若只如初见,蓦然回首却发现已换了人间。爱人的心若能永远停在热恋的时刻,该有多好啊。爱人不能时刻相伴,伤离别,是汉代诗人无法抹去的伤楚。真想把电话、手机、电脑、英特网一股脑送到低唱离歌的人儿那里,问题是,有了现代通讯手段,就能彻底解决因离别带来的相思吗?汉魏六朝的诗人们总为无常的命运折磨,为爱坚守,还是及时行乐,这矛盾的二重奏到今天依然演奏着。 《唐诗三百首》时代是恋歌的火热夏季。大唐气象,雍容大度,那时的女子,多是相爱就相爱,离开就离开,干脆利索,雷厉风行。大唐的恋歌,火辣辣的,催得人心慌,这个时代不流行柏拉图似的精神恋爱,情欲才是主题。上官婉儿、鱼玄机,甚至包括崔莺莺和薛涛,对感情,拿得起放得下,相对于恼人的等待和思恋,快乐才最重要。 有情有欲的情爱才是爱的全部吧,如果爱情都那么简单乏味,人们还会为之奋不顾身吗? 到了两宋,思想禁锢渐渐延伸到个人生活领域,恋歌也唱得越来越萧索,像秋天的树叶,做着最后的挣扎。失去欲望的恋歌总是少了一点味道,越来越柔媚软弱,闺怨说来说去,只有那么一点点。稍稍过界,就会遭到毁灭,被删削的《断肠词》只余悲悲啼啼,女人的情思果真都那么纯情,那么纯粹?那时的恋歌,有着柔柔的哀伤,悠长的无奈。 再唱到后来,情和爱成了回忆,歌谣更为空洞苍白,就像大雪覆盖的大地,素净得只有冷寂。 然而,白雪冰川覆盖下,爱的河从未断流。被深藏的情,被压抑的欲。总要找到发泄的出口。这也许就是诗僧们的爱情诗写得更动人的原因吧,灰色僧袍下,积压在身体内的欲望一瞬间爆发,催生出感天动地的缠绵诗句。 剥落华美情诗的外衣,拼接起悠长岁月的断片,凝视诗句中的惆怅往事,重温字里行间隐藏许久的些微真心,这一曲曲恋歌像极了四月里飘飞的满天柳絮,只管恼着却是推不开也躲不去。红尘中的痴男怨女谱写吟唱恋歌,为我们庸常琐碎的生活平添几抹亮色,为寂寞的灵魂点燃一盏灯火。 听,是谁在深情吟唱恋歌,莫笑歌者傻,莫笑听者痴,漫漫人生路,因为恋歌而摇曳多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