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知心姐姐卢勤成功家教秘诀
分类
作者 卢勤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21世纪的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全攻略,里面有最新的家庭教育财富观,由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儿童教育专家卢勤亲自编著。

本书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孩子的实例,提供了富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以近两年卢勤在各个城市的讲演内容为主,采用了大量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与家长孩子面对面做节目的精彩内容,全面体现了卢勤几十年家庭教育的思想精粹,经典的家教理念和成功的实用秘诀。

本书是新时代父母的家教指南。

内容推荐

本书是卢勤的最新力作。

在具体的家教过程中,家长们有很多难题,所有的家教难题卢勤都有办法。本书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孩子的实例,提供了富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以近两年卢勤在各个城市的讲演内容为主,采用了大量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与家长孩子面对面做节目的精彩内容,全面体现了卢勤几十年家庭教育的思想精粹,经典的家教理念和成功的实用秘诀。其中的“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快乐人生三句话”、“成长比分数更重要”、“妈妈‘弱’一点,孩子会更强”、“走进孩子的心灵”等精辟论断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家教理念,成为家教的热门话题。

卢勤是当代国内最懂孩子心的家庭教育专家,她开创了有中国特点的家庭教育,影响了新一代家长的教育理念,本书是新时代父母的家教指南。

目录

第一章 家庭教育新概念/001 

一 做孩子喜爱敬佩的父母/002

二 用孩子易于接受的家教/004

三 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007  

第二章 家教——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收获/012

一 好父母的言传身教/012

二 徐力母亲的催逼教育/014

三 赏识教育如温暖阳光/019

四 哈佛女生的家教启示/021

第三章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026

一 教孩子学会关心学会爱/026

二 教孩子懂得回报/028

三 接受孩子的爱/030

四 我向父母学尊重/031

五 教孩子树立远大理想/035

六 人和人比什么/036

第四章 成长比分数更重要/042

一 成长比成功重要——输得起的孩子最成功/042

二 经历比名次重要——过分溺爱造成孩子无能/043

三 对话比对抗重要——别跟孩子较劲/044

四 付出比给予重要——给孩子爱你的机会/045

五 激励比指责重要——欣赏孩子,告诉他“你能行” /046

第五章 教育孩子关键词/048

一 告诉孩子“你真棒”/048

二 告诉孩子说“太好了”/053

三 父母感悟“太好了”/058

四 让孩子喊出“我能行”/064

五 告诉世界我能行/070

六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075

七 快乐人生三句话/078

第六章 智慧父母的教育细节/080

一 要做人中人,不做人上人/080

二 多传正信息,少给负信息/082

三 要陪孩子成长,不要替孩子成长/083

四 多用肯定式,少用否定语/086

五 维护孩子的尊严/088

第七章 今天的孩子缺什么/090

一 缺失童年快乐/090

二 缺失学习动力/092

三 缺失精神文化/093

四 缺失亲情沟通/096

五 缺失成就感/098

第八章 良好习惯早养成/100

一 一年级很重要/100

二 家里规矩有方圆/101

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03

四 教孩子学习爱思考/105

五 爱,从讲卫生做起/106

第九章 引导孩子爱学习/108

一 孩子为什么厌学/108  

二 父母不要拿自己的“当年”比孩子/110

三 找找学习的成就感/112

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115  

五 “我是在帮你们学” /120

六 怎样做孩子才努力/121 

七 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122

八 要严守时间/124  

九 把时间交给孩子/125

第十章 怎样帮助孩子的学习/128

一 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128  

二 培养孩子的勤奋努力/132

三 训练孩子的想像力/136

四 每天阅读十分钟/140

五 教孩子集中注意力/143

六 请别打扰孩子/145

七 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147

八 为什么孩子学习有困难/148

第十一章 平时抓紧,考试不慌/151

一 考前怎样缓解紧张/151

二 家长的满意度决定孩子考试紧张心理/153

三 考前要做好三个准备/155

四 不能改变考试,那就改变心情吧/156

五 如何对待孩子的考试失利/157

六 父母过分看重分数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159

七 良好的心态才能保证考场的发挥/161

第十二章 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164

一 成长需要梦想——“放飞你的梦想”/164

二 成长需要尊严——“把头抬起来!”/171

三 成长需要包容——“我已经原谅你”/174

四 成长需要自由——“你的奇思妙想真不错”/179

五 成长需要宣泄——“我听你说”/184

六 成长需要肯定——“孩子,你真了不起”/185

七 成长需要磨难——“跌倒了,爬起来”/189

八 成长需要沟通——学会倾听,学会倾诉/192

第十三章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195

一 让孩子有成功的信念/195

二 让孩子有自信心/198

三 让孩子有快乐观/201

四 让孩子有坚强意志/206

五 让孩子有责任感/208

第十四章 给孩子成功的力量/215

一 赏识的力量——相信你能行/216

二 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218

三 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221

四 评价的力量——你做得真好/224

五 合作的力量——朋友需要你/226

六 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228

第十五章 我们应该怎样爱孩子/233

一 榜样胜过言语——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233

二 亮点要放大——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236

三 鼓励要及时——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239

四 娇生不能惯养——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242

五 自作必须自受——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245

六 独立必须自主——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248

七 爱是不能忘记的——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250

第十六章 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254

一 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254

二 爱的冲突——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256

三 交往的冲突——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259

四 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264

五 评价的冲突——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267

第十七章 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271

一 盲目变清醒——有舍才有得/271

二 变以分为本为以人为本——成长比成绩重要/273

三 导演变观众——该放手就放手/275

四 施爱变受爱——在乎孩子的爱/279

五 唠叨变忠告——励志的话终身受益/281

六 相同变不同——为孩子喝彩/284

七 对抗变对话——从相互欣赏开始/287

第十八章 做最好的妈妈/291

一 不做鸡妈妈/291

二 不要分数妈妈/295

三 你是怎样的妈妈/296

四 最好的妈妈/302

第十九章 爱的教育/304

一 发现爱,感受爱/304

二 播种爱,传播爱/305

三 需要知恩更需要感恩/306

四 爱的麻痹症/309

第二十章 培养孩子好形象/311

一 文明礼貌三句话/311

二 父母如何包装孩子/313

三 文明行为三件事/313

四 帮助孩子管住自己/315

五 待人接物三原则/316

六 把热情传递给孩子/318

第二十一章 妈妈“弱”一点,孩子会更强/320

一 母亲的口头禅: “有儿子就是不一样。”/320

二 享受有儿子的快乐/321

三 教孩子顾及别人的感受/324

四 对女儿说:“有个女儿真好。”/325

五 享受女儿的善良和贴心/327

六 保护女孩儿/329

七 警惕男孩入团伙/331

第二十二章 家庭教育的误区/334

一 误区一:只抓学习/334

二 误区二:溺爱、包办/335

三 误区三:不约束,不责罚/337

四 误区四:棍棒底下出孝子/338

第二十三章 方法总比问题多/341

一 孩子对父母说“请勿打扰”/341

二 我的孩子在叛逆/346

三 女儿为什么变神秘/349

四 孩子上网不要堵,要疏导/350

五 孩子,你没被“网住”吧/352

六 把“早恋”变成“早练”/355

七 校园侵害,家庭预防/357

第二十四章 磨难是人生的财富/361

一 特日格勒的苦难和快乐/361

二 少年叶锋的理想/363

三 困难和挫折是最好的大学/365

试读章节

一 做孩子喜爱敬佩的父母

杰出的父母并不一定要有多高的学历,而在于他们懂得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孩子。

几年前,上海浦东三林镇妇联的“母亲素质大调查”调研活动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边是母亲盼子成才的沉甸甸的爱,一边却是孩子对这份母爱的排斥和抗拒。

这个以全镇近千名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结果令母亲们大吃一惊。认为母亲缺乏魅力、语言粗俗、思想平庸的占31.5%;认为母亲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的占75.8%;希望母亲改变教育方式,和他们多交朋友的占80.2%;要求母亲尊重个人爱好,给予独立成长空间的占80.2%。而另一方面,仅有3.7%的学生能接受母亲现行的教育方式,认为母亲能令自己敬佩、仰慕的仅占接受调查者总数的7%。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心目中理想的母亲形象,远远超过传统的“慈母形象”。他们理想的“现代母亲”可以概括为五个一点:懂一点电脑,化一点淡妆,少一点说教,露出一点微笑,多给一点空间。有气质,爱学习,像个朋友一样。

孩子们的要求并不过分。时代在变,孩子在变,孩子衡量父母的尺子也在变。

可是让传统的父母一下子变为“现代父母”,难度还是挺大的。当孩子们向我诉说对父母的“不满”时,我常常让他们对父母多一点体谅和宽容,可孩子们有时并不服气。

我的一位女友和上中学的儿子关系闹得挺僵,请我去调解。一天,我去她家,单独会见她的儿子。这个大男孩上小学时参加过我组织的夏令营,对我很热情,也很乐意和我聊。

“我妈对别人客客气气,对我却总是大发脾气。每天我妈下班一回来,我打开门,只要见她脸拉得老长,我便立刻跑回自己的房间,把门关紧,省得挨骂。”说着儿子举出几件实例。

“你妈也不容易,她在单位是领导,操心的事不少,她回家又要做饭,照顾你,够累的,爱发脾气可能是到了更年期……”

“更年期?”没等我讲完,男孩就迫不及待地接过话头,“自打我上学,我妈脾气就这么坏,更年期怎么这么长?您给我来个倒计时,更年期哪天结束?我也好有个盼头!”

我忍不住笑起来。

我很同情这个男孩,事后我对他妈妈说,我们不能怪孩子不理解我们,我们也该改变改变自己了,尽管改变自己不容易。平时,我们很在乎孩子的物质要求,注重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却忽视了孩子内心情感世界,特别是忽略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定位。

女友听到儿子对她的看法,说了句:“如今当父母真难,我们小时候哪有那么多事!”可她还是答应,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

新世纪当父母真难,可从另一个角度看,新世纪当父母真好。

孩子离现代化近。家里有一个上学的孩子,就会时常带进来现代化的气息,使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

时代在变化,今天与昨天不同,明天与今天也不同。尤其当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这些新的名词和新的概念闯入我们的生活后,我们天天都能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包括我们所使用的许多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使用周期越来越短,也包括我们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它的贬值越来越快。我们祖祖辈辈沿袭的教子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今天的孩子。特别是当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后,生活方式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到那时,我们身上只带一张卡片,就可以走遍全球。人们将越来越感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没有学习能力就寸步难行。

专家建议父母们不妨学会在孩子面前“化化妆”——用新知识,新技能包装自己,“演演戏”——每天花上几十分钟,学点新知识,设计一些“脚本”,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用新鲜的话题引导孩子。

做父母的首先要注意沟通方式方法。先反思一下:您是否唠叨?您是否开口就讲学习方面的事?您是否喜欢窥探孩子的隐私,并作为话题教训他?您同孩子讲话是否总是居高临下,不断提要求?您是否经常倾听孩子说话?您训斥孩子时是否听他的辩解?您是否经常暗示自己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孩子采纳了您的部分要求您是否认为他听话?之所以请您反思,是因为孩子在长大,或多或少会表现出逆反心理,我们越是要求他们,他们越不听。最好的做法是改变我们自己的做法,打开与孩子交流之门,缩短与孩子的心灵距离。

孩子们天天在用现代化的眼光审视我们,逼迫我们去学习新东西,督促我们朝现代化靠近,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在21世纪,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变是常态,不变是病态。因此,作为21世纪的父母,我们不妨改变一下自己,用21世纪的尺子来量量自己,学点新知识,变个新形象,努努力,当好“现代父母”!

二 用孩子易于接受的家教

几年前,一位年轻的妈妈曾向我讲述了一件让她困惑的事。

女儿上初中了,整天蹦蹦跳跳,爱吃爱玩,对东西很不爱惜。新买的衣服,穿几天就不喜欢了,扔到一边不予理睬,对家人也漠不关心。

妈妈准备对女儿进行一次“忆苦思甜”教育。她花了400元,买了两张票,陪女儿去看芭蕾舞剧《白毛女》。

看后,她问女儿有什么感想,女儿想都没想就说:“喜儿去当白毛女,我看是让她爸逼的。借债还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杨白劳借了黄世仁的钱,为什么不早点儿还给人家,逼得女儿躲进山里?喜儿也够傻的了,黄世仁那么有钱,嫁给他算了,干吗要到深山老林去当白毛女?”

女儿的回答让妈妈目瞪口呆。

“我女儿好像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怎么什么也不懂,真拿她没办法!”

这位妈妈困惑了。自己小时候看《白毛女》电影时,为喜儿流了那么多眼泪,恨死了黄世仁,可今天同样的故事,孩子怎么看不懂了呢?

我对她说,孩子不懂历史,又没有体验,她不知道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当然会产生这么幼稚的想法。

让孩子们了解历史,了解父母所经历的风雨,是孩子理解父母、宽容父母的前提。

别怪孩子不懂事,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科学、民主应该是适应时代的家庭教育观念。

父母要用科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等理论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对别人的经验和常识要进行分析,对孩子要因材施教。

我们常常不约而同地以一种思维模式教育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把他揽在怀里说:“那儿有很多小朋友和玩具,不要哭,妈妈会早早来接你。”

孩子上小学了,我们会摸着他的头说:“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争取做个好学生。”

孩子上了高中,我们也没忘记嘱咐他不要贪玩了,或者说:“不要熬夜,要劳逸结合。”

孩子考上了大学,我们说:“学会照顾自己,需要什么给家里写信。”

孩子走向社会,我们又说:“不是在父母身边了,性子要收一收,和同事处好关系,好好工作。”

总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直画好了框规范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做,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和爱。

然而,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位母亲不这么做,她从孩子懂事起就告诉他:你要坚强,坚强得足以认识自己的弱点,你要勇敢,勇敢得足以面对恐惧。你要堂堂正正,在遇到挫折时能够昂首而不卑躬屈膝;你要能面对掌声,在胜利时能够谦逊而不趾高气扬。她告诉他:真正的伟人直率真诚,真正的贤人虚怀若谷,真正的强者温文尔雅。并且她和他一起向上帝祷告:请赐予他足够的幽默感,让他尽可能庄重而不盛气凌人,让他在拥有未来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过去。

这位母亲就是林肯的继母——萨利·布什。她是用勇气和坚强铸造孩子的心灵。

在家教中,我们应注意在家庭中不能包办代替,减少孩子的依赖性。当孩子断然做出某个决定或承诺时,告诉他,要对自己的做法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负责。这样可以避免事后不必要的埋怨和牢骚。卡尔威特有个教育细节:如果在星期天孩子执意要9点以后起床,那么在午饭前不能给他吃任何东西。因为吃早点的时间已经过了,如果想吃早点,就必须在8点钟以前起床。

我们应该向孩子指出,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家长要弄清孩子为什么不同意某个行为准则,然后耐心疏导,以理服人。如有必要,可以坐下来与孩子一起讨论这些准则。

当您的孩子抱怨您处理某件事情不当或有误时,您应该放下架子认真反思和敢于对孩子说声“对不起”,这不但不会失去尊严,反而会增加您同孩子的感情。

家长要注意在生活中尊重孩子,不羞辱孩子,不求全责备,多鼓励孩子。

家长还应注意不偷听孩子电话,不拆孩子的信,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

什么是“现代家庭教育”?李岚清同志曾作出过科学的论述:“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孩子正确做人转变,由单方面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

呆板的、单一的、简单的家教已经行不通了,父母要在人格魅力、学识素养各方面得到孩子的敬佩与爱戴。

看来,我们要重新学习了。

P2-6

序言

我做“知心姐姐”已有几十年了,每天与孩子、父母打交道,于是,我更容易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更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我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写成了书,很多家长都读过,说是得到了很多启示,有的家庭从此“阴”转“晴”,一路阳光灿烂。可是,有的家庭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家长到处打听,求助,要我“帮帮忙”,我桌上的两部电话从未歇息过,我每周都应邀到全国各地作讲座,我在央视及其他电视台、知名网站做的节目也一直在继续,但家教问题就像被揭开盖儿的汤锅,一些细节源源不断地冒出。——与家长通上话后,往往首先是对孩子的一番“控诉”,然后是一把辛酸泪,说明自己多么不容易,最后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她),可他(她)还这样,我简直没法活了!”

现在的家长压力太大了。回想我们的父母辈,每个家庭四五个子女,很少听说哪个父母常去寻找夜不归宿的儿女,四处给子女请家教,倾家荡产也要送儿女上重点中学,也没听说哪家子女一辈子不工作不劳动,只在父母身边做寄生族,哪家子女用刀子逼家长要钱。

过去的家庭,一家人住在一起,同甘共苦,相互帮助,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朴实真诚。现在的家庭,物质上丰富了,独生子女出现了,家庭教育问题相继出现了。

独生子女的教育意味着100%的成功或失败,孩子几乎成了大人的全部。殊不知就是这个“全部”、“一切”,会剥夺孩子的快乐,会让父母失去希望!因为孩子从来就不是父母的“全部”、“一切”,他从脱离母体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现在的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的太多,在精神上给孩子的却又太少,要知道给他金钱让他挥霍、留下遗产让他继承,都不能足以让孩子一生幸福,让自己晚年快乐,把财富留给孩子很容易,但把孩子变成财富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我呼吁广大的父母,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还不如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首先是父母的人生观要摆正,什么样的人生是财富?快乐健康,积极向上,有成就感,有事业心,劳动、创造、享受,生活幸福,家庭和睦,孝敬长辈,这样的人生是社会的财富,也是父母最大的精神财富!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首先要从盲目变得清醒,要明白成功的最佳目标未必是你认为最有价值的,而是你的孩子最可能实现的;不是要选最好的,是选最合适的。

教育的核心应该是首先成人然后才能成才,然后才能成功。望子成龙没有错,但没有做人这个基础,这个龙也飞不起来。要培养孩子有健康的人格,真诚对待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具有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而拥有最多物质财富和考取好大学不一定就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怎样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赏识孩子,给他自信。每一个孩子都像一个未被开发的宝藏,而如何挖掘,让他们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探索。盲目地爱和家长式地训斥、指责,只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你真棒”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它不仅仅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而是一种和孩子沟通的方法,一种看待孩子的角度,它体现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中。

夸孩子一定要夸得具体,由衷,告诉他哪儿棒,比如,孩子给你倒水喝了,你就要告诉他,你倒水这件事是关心父母,很棒。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了一个难题,你要告诉他这就是独立思考,很棒,以后继续这样,什么困难都能解决。孩子都不了解自己,需要大人给他指出棒在哪儿。  要规范孩子,让他长得正。家长要学会向孩子说“不”,要有规范,有批评。没有挫折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没有经历挫折会变得脆弱异常,因此,要让孩子在生活中有禁区,他们犯了错误要受到惩罚,要让孩子懂得有些规则是无法动摇的,有些过失是要自己承担后果的。

家庭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要耐心,细心,有智慧。有的父母最初是溺爱孩子,之后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他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帮他们实现,但却不去考虑孩子的能力与感受,当孩子没有达到预定的期望值后,父母又没有很好的引导,有的甚至对孩子丧失信心,从希望到失望再到气急败坏、无可奈何。一步错,步步错,问题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激化。

还有重要的一点: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一个孩子长大要经受人们无数次评价,不管别人说什么,父母的评价永远是基石。家长切记孩子的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种种细节,都在这本书里,奉与广大读者。

2006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她,永远的微笑、永远的耐心。她,总是在倾听、解答,不知疲惫。为什么孩子那么信任你?

——我有一双爱的眼睛,5分钟之内就能发现这个孩子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在我眼里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

为什么你那么爱孩子?

——对我来说,孩子就是大地,孩子就是太阳,我付出了自己的爱,也得到了许许多多孩子带给我的爱。这让我觉得自己是最富有的,当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就是天底下最有魅力的事业。

她就是卢勤,亿万家长的导师,几代少年儿童的知心姐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3: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