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每天一堂北大历史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郁海彤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华夏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北京大学的历史课在古老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经过那些饱含诗书弘扬国家历史的文化大师们之口,将苦心沉淀下来的历史知识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

郁海彤编著的《每天一堂北大历史课》,汲取北大历史课程精华,以每天一堂的形式,让你受益终生立足历史真相,还原历史事实,汇聚百家智慧。是一部可读、可研究、可学习的历史宝典。

内容推荐

郁海彤编著的《每天一堂北大历史课》借助北大历史课程的精华与史学大师的智慧,立足社会现实。旨在让读者从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和风云变幻的历史故事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成功的哲学。从本书中,也许你无法领略中国历史的全貌,也许无法达到北大史学大师的大境界,但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你完全可以从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通晓世事变幻的规律,从古代的帝王将相身上,学习到为人处世的大手法。

目录

第1章 夏朝、商朝的历史发展

 第1天 “三皇五帝”的巨大贡献是什么

 第2天 黄帝是男人还是女人

 第3天 第一个成功治理黄河水患的人是谁

 第4天 中国历史上的夏朝真的存在吗

 第5天 商朝最强盛的时期在什么时候

 第6天 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家是谁

 第7天 商朝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怎样的

 第8天 商朝的比干是“文财神”吗

 第9天 商纣王到底是不是暴君

 第10天 妲己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样的

第2章 西周、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11天 西周王朝的兴盛与衰落

 第12天 “百家宗师”姜子牙是神仙吗

 第13天 “兵家始祖”姜太公的兵家韬略是什么

 第14天 春秋五霸都有谁

 第15天 为什么说“春秋无义战”

 第16天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管仲改革

 第17天 孟姜女真的哭倒了长城吗

 第18天 勾践真的“卧薪尝胆”了吗

 第19天 “商圣”范蠡是反派人物吗

 第20天 “太上老君”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吗

 第21天 孔子是个文弱的儒者吗

 第22天 商鞅变法解救了弱秦吗

 第23天 中国封建社会里后妃掌政的鼻祖是谁

 第24天 屈原为什么要投江自杀呢

 第25天 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会输给秦国

 第26天 “一代军神”李牧之死

 第27天 荆轲刺秦王的行为真的值得称颂吗

 第28天 苏秦的“合纵”与张仪的“连横”讲的是什么

 第29天 韩非子法家思想的智慧

第3章 封建帝国的第一朝——秦朝

 第30天 秦始皇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

 第31天 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

 第32天 吕不韦究竟是不是秦始皇的生父

 第33天 李斯的政治经济学为什么被称为“老鼠哲学”

 第34天 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的将领是谁

 第35天 秦始皇“焚书坑儒”都是他的错吗

 第36天 中国第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是谁

第4章 两汉历史的发展繁荣

 第37天 为什么在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

 第38天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皇后是谁

 第39天 为什么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40天 什么是“萧规曹随”

 第41天 汉文帝为何不重用贾谊

 第42天 谁才是杀死晁错的真正凶手

 第43天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第一”

 第44天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意义

 第45天 司马迁为什么会被处以“宫刑”

 第46天 “飞将军”李广为何没有封侯

 第47天 张骞通西域没有达成目的依旧成功的原因

 第48天 为什么说刘弗陵是睿智之君

 第49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监狱成长的皇帝是谁

 第50天 “汉室柱石”霍光是忠臣还是野心家

 第51天 “昭君出塞”对历史的贡献是什么

 第52天 王莽为何不应该背负千载骂名

 第53天 集“中兴之君”和“定鼎帝王”两项头衔的皇帝

 第54天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为何马援未入图画

 第55天 谁被称为“中国历代贤后楷模”

 第56天 东汉著名的“四大家族”

 第57天 东汉著名的“四大外戚”

 第58天 “神医”华佗究竟是怎么死的

 第59天 为什么汉献帝并非亡国昏君

第5章 三国两晋历史风云

 第60天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第61天 刘备是英雄还是枭雄

 第62天 为什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63天 关羽“刮骨疗毒”是真的吗

 第64天 后主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第65天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否真有其事

 第66天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第67天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傻子皇帝”吗

 第68天 不可不知“傻子皇帝”的丑皇后贾南风

 第69天 才貌双全的美男潘安因何被灭三族

 第70天 晋朝第一美男卫玢是被看死的吗

 第71天 才女左芬为何不及哥哥左思幸运

 第72天 融合族群、缔造东晋的宰相王导

 第73天 “东山再起”的名臣谢安

 第74天 《兰亭序》不是王羲之写的吗

第6章 南北朝时期

 第75天 “定乱代兴之君”刘裕

 第76天 世界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奴隶皇帝

 第77天 前秦皇帝苻坚为何不能统一江南

 第78天 世人为何多知谢安,而不知王猛

 第79天 “和尚皇帝”梁武帝萧衍

 第80天 不善骑射的人也可以做将军吗

 第81天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到底是怎么死的

 第82天 拓跋弘为什么被称为“悲情皇帝”

 第83天 冉闵的“杀胡令”时间历史真的存在吗

 第84天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的大事

 第85天 北齐文宣帝高洋真的患有“精神分裂症”吗

 第86天 高纬为什么要杀有功的兰陵王

 第87天 北齐的女宰相陆大姬是陆贞的原型吗

 第88天 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男皇后”的概念

 第89天 为什么说陈叔宝被历史埋没了

第7章 隋唐——开放的封建帝国

 第90天 隋文帝对世界的影响超过了李世民吗

 第91天 隋文帝被儿子迫害夺位了吗

 第92天 隋炀帝真的昏庸无能,毫无建树吗

 第93天 科举制度的创立

 第94天 被称为“大隋铁帽子王”的是哪位将领

 第95天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是怎么回事

 第96天 唐朝名将张士贵为什么会被丑化

 第97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女人

 第98天 “唐室砥柱”狄仁杰可不仅仅是“神探”

 第99天 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碑之谜

 第100天 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儿

 第101天 哪位皇帝被笑称为“六位帝皇丸”

 第102天 我国最早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是谁

 第103天 唐玄宗为何不杀李白

 第104天 藩镇割据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第105天 郭子仪为何功高盖世而主不疑

 第106天 唐代宗为何不算“贤君”

 第107天 自居易为何一首诗害死了名妓关盼盼

 第108天 元稹就是张生的原型吗

 第109天 为什么唐宣宗被称为“小太宗”

 第110天 牛李党争的牛李两派是如何形成的

第8章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第111天 朱温是“流氓”皇帝吗

 第112天 爱表演的皇帝“李天下”是白痴吗

 第113天 后晋高祖石敬瑭是“汉奸”吗

 第114天 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荣

 第115天 南唐《韩熙载夜宴图》是政治情报画吗

 第116天 女人裹脚来自南唐后主李煜吗

第9章 科技最为繁荣的两宋

 第117天 “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

 第118天 宋太祖赵匡胤是赵光义杀死的吗

 第119天 刚正清廉的“无第宰相”寇准

 第120天 “狸猫换太子”是真事吗

 第121天 乾隆皇帝为何会佩服宋仁宗

 第122天 “大宋的判官”包拯

 第123天 真实的“杨家将”与传说有多远

 第124天 司马光和他的《资治通鉴》

 第125天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第126天 苏小妹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

 第127天 “潘仁美”的原型潘美是北宋的奸臣吗

 第128天 范仲淹为何在大灾之年大兴土木

 第129天 《清明上河图》中隐藏着宋朝的“军事机密”吗

 第130天 秦桧是奸臣吗

 第131天 岳飞的母亲是否给岳飞刺字了

 第132天 “傀儡皇帝”张邦昌称得上是“千古奇冤”吗

 第133天 巾帼英雄梁红玉是否存在

 第134天 才女李清照真的改嫁了吗

 第135天 文天祥为什么值得称赞

第10章 马背上征服世界的元朝

 第136天 为什么成吉思汗被称为全人类伟大的帝王

 第137天 成吉思汗席卷欧亚用兵制胜的秘诀

 第138天 元朝真的近百年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吗

 第139天 少数民族的政治家——耶律楚材

 第140天 忽必烈为什么是让世界都震颤的帝王

 第141天 大元帝国建国蓝图的总设计师是谁

 第142天 推动历史发展的“元朝一人”许衡

 第143天 郭守敬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第144天 “守成之君”的元成宗失败在何处

 第145天 赵孟頫与管道升的经典爱情

 第146天 亡国之君元顺帝的历史贡献

 第147天 死心塌地保元朝的汉人——王保保

第11章 汉人的最后一个封建帝国——明

 第148天 为什么朱元璋被称为“劳模”皇帝

 第149天 燕王朱棣为什么起兵造反能成功

 第150天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灭十族”的人是谁

 第151天 历史上唯一“一夫一妻”的皇帝是谁

 第152天 “风流才子”唐伯虎真的有那么得意吗

 第153天 “潇洒帝”朱厚照真的很昏庸吗

 第154天 文武全才的大圣人王阳明

 第155天 挨了“干刀万剐”的大太监刘瑾

 第156天 严嵩是个奸臣吗

 第157天 嘉靖帝为什么不杀海瑞

 第158天 张居正为何有“万历首辅”之称

 第159天 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第160天 魏忠贤是怎样从市井无赖变成九千岁的

 第161天 袁崇焕是好人还是坏人

 第162天 为什么说崇祯帝“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

 第163天 李自成为什么失败了

第12章 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

 第164天 顺治皇帝真的出家当和尚去了吗

 第165天 孝庄太后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

 第166天 吴三桂是力主降清的叛徒吗

 第167天 鳌拜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第168天 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人是谁

 第169天 有“天下廉吏第一”之称的于成龙

 第170天 康熙临终前钦定的接班人是雍正吗

 第171天 雍正为什么和自己的舅舅隆科多翻脸

 第172天 名将年羹尧为何被雍正赐死

 第173天 乾隆皇帝与张廷玉之间有什么矛盾

 第174天 乾隆皇帝的“五大之最”

 第175天 乾隆皇帝为什么喜欢大贪官和砷

 第176天 刘墉真的是“罗锅”吗

 第177天 纪晓岚、刘墉与和坤真的是死对头吗

 第178天 乾隆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平庸的嘉庆呢

 第179天 道光节俭却为何下人屡贪不止

 第180天 “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

 第181天 咸丰皇帝的三大失误

 第182天 关于“叶赫那拉氏”的诅咒是真的吗

 第183天 左宗棠是“罪人”还是“伟人”

 第184天 慈安太后是缺乏政治才干的女人吗

 第185天 慈安太后是因为慈禧谋害而死吗

 第186天 “囚徒天子”光绪帝对于历史的贡献

 第187天 曾国藩是“中兴名臣”还是“卖国贼”

 第188天 李鸿章被骂“卖国贼”到底冤不冤

 第189天 张之洞的历史贡献

 第190天 慈禧太后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贡献吗

 第191天 “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

试读章节

第95天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是怎么回事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最牛的外交官,他一个人就灭了一个国家,他的名字叫王玄策,是唐朝时期的河南洛阳人。有人曾说:“王玄策远赴天竺之旅这个难度比起汉代常惠用异国军队攻匈奴还难,王玄策事迹的精彩程度不亚于好莱坞大片,而从这段史实中也可以看出唐代前期国家之强盛和国际影响力。”那么到底怎么传奇到一人灭一国呢?

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但是此时中天竺发生政变,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2000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天竺,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

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王玄策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天竺。王玄策报仇心切,运用唐军攻城的各种办法,猛攻月余。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天竺兵将三千,天竺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天竺。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天竺,并发誓要尽灭天竺。

王玄策、蒋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灭亡。由于东天竺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天竺,东天竺只得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太宗皇帝非常高兴,下诏封赏王玄策,授散朝大夫。

第96天唐朝名将张士贵为什么会被丑化

张士贵是通过小说《薛仁贵征东》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的。民谚所谓“薛仁贵征东,张士贵得功”,就来源于这部小说。张士贵也因为民间的流传和影视剧的演绎,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奸臣”、“小人”。实际上历史上的张士贵不仅仅不是奸臣,反而是与秦琼、尉迟敬德、魏征、程咬金等人齐名的忠臣名将。根据史料记载,张士贵本名忽嶂,后更名士贵,字武安。张士贵曾在李世民的率领下渡过黄河,在山西击败勾结突厥的刘武周割据势力,取得了山西会战的重大胜利。后来又多次随李世民征战,屡建战功。于是被授为秦王府将军,成为李世民的嫡系和心腹。

张士贵变成奸臣的说法来自于征辽。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九》中记载:“辛未,以张士贵为龚州道行军总管,使击反辽。”张土贵果然不负太宗厚望,次年春,即“讨东西王洞反辽,平之”。当他凯旋而归的时候,太宗赞叹不已,给了他很高的评价:“闻公亲当矢石;为士卒先,虽古名将,何以加也?”另外还说“联尝闻以忠报国者不顾身”,“但闻其语,未见其实,于公见之矣”。正是由于张士贵对唐室的忠心和战功,才有“后累迁右领军大将军,改封虢国公”。从这些史料上丝毫看不出张士贵有夺薛仁贵之功的迹象。

后来明朝的《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中却记载,也就是著名的《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之计的故事,薛仁贵献策,张土贵引荐。其实如果没有张士贵的引荐,薛仁贵哪还有什么机会献策呢?而且在这里面,薛仁贵和张士贵之间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哪有什么张士贵冒功之说呢?但是在明朝的永乐之后,张士贵就慢慢地被演变成了奸臣。在《薛仁贵征东》的小说中,还给了张士贵一个荒谬的结局:造反,欲自立为帝,最终被尉迟敬德用鞭打死在午朝门外。

在《唐书·张士贵传》中,张士贵不仅仅不是什么所谓的奸臣,而且是地地道道的李唐王朝的忠臣,他出身将门,本领出众,知人菩任,爱护士卒,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兼之能文善武,堪称唐初一代名将。而且,在1972年,陕西省文物考古队发掘了张士贵墓葬,里面张土贵的墓志铭就是著名的文学家上官仪撰文的,《张士贵墓志铭》在记述张士贵征辽时说:“超海之力,气盖三军,横野之功,胆雄百战。”这篇墓志铭系统而又公正地对张士贵的一生作了极高的评价。可见他并不是现在人们口中所说的那个奸臣。

P143-P146

序言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钱穆先生认为,只有具备一定的国史知识才是合格的国民。既然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就应当了解和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否则将不是一个合格的国民和有知识的国民。钱穆先生的这句话,向现代的人们展示了读历史、学历史的重要性。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不仅记录着兴盛与衰退、辉煌与悲怆,还演变着交替与更新、成功与失败。

在北京大学历史课的课堂上,钱穆先生说:“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史悠久,不间断,并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与我们民族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亦可说中国民族性擅长政治,故能以政治活动为胜场。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可见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让我们了解到古代帝王君臣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以及中国古代历史上,人们所崇拜的那些历史名人的原型,同时还原各朝代的民风民俗,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让一切精彩的片段都能放映出人类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所展现出不同的历史文明。“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古代的帝王将相,凡是成大事者,无不具备治世之经略,治国之谋略。他们能够站在历史的顶端,都是聚集了人类的大智慧,拥有为人处世的大手法。

中国华夏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北京大学的历史课在古老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经过那些饱含诗书弘扬国家历史的文化大师们之口,将苦心沉淀下来的历史知识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北京大学历史课让我们了解到历史不只是枯燥的年份、数据,还有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从小学习的历史,几乎每个朝代的灭亡都是因为昏君误政,佞臣当道。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朝代中,很多朝代的更替在中期就已经埋下了灭亡的伏笔,有的皇帝不是亡国之君,却处在亡国之运的状况,不能扭转乾坤,却终结生命和朝代的气数。

钱穆先生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所以“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读历史可以增长智慧,从历史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成功的哲学。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大智慧就是一部大的百科全书,积聚了百家的智慧,是一部可读、可研究、可学习的人生宝典。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3: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