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新华社总编室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全面展示中国人民抗震救灾斗争的首部纪实图书《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和大型宣传展览图片《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2008中国抗震救灾纪实》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充分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心系人民安危,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决策部署。

内容推荐

本书与图片充分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心系人民安危,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决策部署;展示了灾区各级党委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组织干部群众奋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的情景;展示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匿名工作者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感人场面;展示了各地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抢救受伤群众,努力为恢复灾区交通、供电、通信等提供支持的真实图景,以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共克时艰的顽强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精神的灿烂光芒。

目录

5月12日,第1天地震突如其来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

 温家宝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温家宝抵达四川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

 成都温江、都江堰震区见闻

 汶川强震波及都江堰都江堰通往汶川的公路已完全中断

 四川省都江堰一中学教学楼被震垮

 快!快!快!目击震后大动员

 四川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党和政府与震区人民心连心

 一切为了震区人民的安危——紧急救援向汶川集结

 全军和武警部队紧急驰援灾区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中央组织部通知要求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5月13日,第2天全力抢险救灾

 温家宝要求迅即打通通往震中灾区的道路

 温家宝看望受灾群众要求尽快解决地震灾区突出问题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

 温家宝看望德阳、绵阳部分受灾群众鼓励大家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渡难关

 在灾难中学会坚强——温家宝看望绵阳受灾儿童纪实

 郭伯雄赶赴灾区一线指挥部队抗震救灾

 北川县城成为一片废墟

 没有哪一户的房子可以住人——四川省青川县姚渡镇灾区见闻

 都江堰市城区大量建筑物垮塌全城在停电中救灾

 汶川,汶川——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多路兵力挺进汶川

 “解放军来了,我们就不怕了!”——汶川县一名地震幸存者讲述逃生经历

 救灾在“破难”中推进——四川党政军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纪实

 为生命撑起保护伞——记“5·12”地震中的成都市民

 大地无情人有情——都江堰社会各界雨夜抢救伤员实录

 “自己的妈顾不上救,先救学生吧!”

 ——记都江堰市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

 揪心的痛,无尽的爱——川北地震灾区见闻

 一切为了生命——四川绵竹地震重灾区见闻

 重灾下的坚强抗争——四川省绵阳市干部群众抗震救灾纪实

 平凡的他们都是英雄——三名抗震救灾普通人物剪影

 时间就是生命“快”字尤为关键

 飞向灾区——新华社记者灾区采访手记之一

 新华社记者徒步赶到汶川县境军警正组织冲锋舟进入中心震区实施救援

 生死营救——目击武警水电官兵抢险救灾

 警徽在灾区闪耀

 中国地震局值班室见闻

 “叔叔,我要喝口水”——四川绵竹县汉旺镇学校救援见闻

 “我们不放弃一丝希望”——都江堰聚源中学搜救仍在继续

 从“死神”手里抢夺生命——北川县抢救被困群众纪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踊跃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

 温情涌向千里之外——上海各界支援灾区纪实

 “同胞的情谊,哪里能被震碎”——台湾同胞牵挂汶川地震灾情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5月14日,第3天打通生命通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带头捐献

 温家宝到四川北川县察看地震灾情要求继续抓紧时间尽最大努力救人

 温家宝到震中汶川察看灾情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

 李克强主持召开会议进一步部署抗震救灾保障工作

 贺国强在中央纪委常委会上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一切为了救灾——民政部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35小时生死大营救

 打开救援“盲点”的生命通道

 飞,飞,飞,为了灾区群众的生命——空军部队抗震救灾纪实

 决战汶川——新华社记者跟随救灾部队奔赴汶川目击记

 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四个学生

 ——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的最后奉献

 北川教师刘宁:地震来临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

 水陆并用到汶川——新华社记者奔赴震中汶川映秀镇沿途见闻

 为废墟下的师生撑起生命的蓝天——消防救援队北川中学营救记

 飞赴汶川亲历记——新华社首名进入汶川县城记者灾区采访手记

 “我的亲人啊,你们好吗?”——新华社记者徒步8小时赴汶川见闻

 甘肃灾区“孤岛”文县目击记

 与死神抗争四十多小时三岁女孩宋欣宜终获救

 情所系,心相连——香港迅速掀起为地震灾区捐款赈灾热潮

 救灾木鱼镇

5月15日,第4天黄金救援时间

 温家宝辗转赶到川北重灾区看望受灾群众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时强调

 抗震救灾工作必须举全国之力

 周永康赶赴宝成铁路109隧道塌方现场指导抢险工作

 生命通道上的开路先锋

 ——最先到达汶川的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和他的挺进小分队

 震区三日,废墟中闪耀着人性光辉

 花季之恸——四川什邡蓥华中学生命营救纪实

 生死竞速72小时——四川汶川大地震救援纪略

 抢救伤员6万多人救援人员向58个重灾乡镇挺进

 ——15日抗震救灾进展情况

 空中大援救——记中国空军史上最大强度的非作战应急空运

 生命的守望——目击汶川映秀小学被埋小学生获救

 全国交通系统全力投入抢通攻坚

 “愿我们的血尽快流向灾区!”

 为了病人,她们忘记亲人

 ——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全力保障少数民族产妇、新生儿纪实

 真情无疆界大爱越时空——中国各地支援地震灾区纪实

 汉旺镇的爱与坚韧

 宁愿相信72小时后的坚持

5月16日,第5天最是危急时刻

 胡锦涛总书记赶赴四川省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胡锦涛在绵阳一线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胡锦涛前往重灾区北川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吴邦国会见外宾时表示: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大地震灾害

 温家宝离川返京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强调

 举全国之力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

 贾庆林强调:抗震救灾是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李长春看望慰问抗震救灾新闻工作者

 周永康深入甘肃省陇南重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震后100小时连线三大抗震救灾指挥部

 在最危急的时刻,抢救争分夺秒! 

 汶川,有多少颗心为你跳动

 震区,那些感人的事

 “救不出你,我们就不走!”——新华社记者亲历北川灾区大搜救

 拯救生命的接力——救助震中映秀镇受伤群众纪实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全力去搜救!”

 ——武警宜宾支队在北川的救援故事

 危难时,她们带领游客死里逃生

 地震90小时幸存者搜救记

 100个小时的生命奇迹

 “吉祥鸟”,为生命飞翔——记空中生命线上的直升机群

 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通道——记10万投身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武警官兵

 见证抗震救灾中的无数个“第一”

5月17日,第6天救生奇迹不断

 胡锦涛在四川召开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胡锦涛深入四川特大地震震中区汶川县等地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

 映秀:慈母千里寻亲竞遇儿子五日生还奇迹

 因为责任,强忍悲伤

 ——北川县民政局长王洪发失去15位亲人后的抗震记录

 什邡一名被埋100小时群众获救纪实

 13小时火速救援104小时幸运生还

 ——河南消防官兵成功救出一名幸存者

 不懈努力唱响生命赞歌——四川什邡被埋124小时的幸存者成功获救纪实

 生命的对话——俄罗斯救援队成功救出一位被困127小时的幸存者

 四川什邡:10余名民警冒死从废墟中救出23名学生

 青川的惨烈之夜——目击日本救援队在四川灾区展开搜救

 灾难有多大,中国人就有多坚强!——数字背后的故事

 危急时刻唱响生命赞歌

5月18日,第7天救援仍在继续

 “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特大地震灾区什邡市

 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

 温家宝在中国地震局召开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

 要求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李长春等出席《爱的奉献》——2008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

 李克强深入四川地震灾区指导协调救援救治防疫工作

 快,再快,一切为了“抢”字头列车

 相信政府,就有生的希望

 ——四川北川县陈家坝乡陈家坝小学师生惊险逃生记

 “废墟下,爱让我们超越死亡”

 ——北川县医生唐雄被埋139小时后获救纪实

 超越“黄金救援”时间的生命奇迹

 爱,永不言弃——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震救灾

 灾难中,我们众志成城

 ——“2008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侧记

 国务院公告

5月19日,第8天举国同悲共悼

 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0次会议

 要求继续做好人员抢救、灾区防疫和善后处理工作

 习近平赴陕西省地震重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李克强在四川地震灾区指导协调救援防灾工作时

 强调安置好灾民生活严防次生灾害

 贺国强赶赴重庆地震灾区慰问灾区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全国各地各族群众深切悼念汶川大地震的遇难同胞

 当汽笛鸣响的那一刻

 汶川,遍地英雄——记录在汶川大地震中履职守责的普通人

 抗震救灾,奇迹是这样创造的

 中国地震局:修订汶川地震震级属正常

 受领主席命令之后——空降兵官兵徒步紧急救援麻柳坪受灾群众目击记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试读章节

快!快!快!目击震后大动员

新华社记者孙闻、田雨

2008年5月12日,20时02分,北京南苑机场,两架满载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伊尔一76军用运输机,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重托,相继腾空而起。

灾情就是命令!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武警总医院医护人员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由近40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现场工作队,紧急驰援四川地震灾区——

救援人员先上

“现在登机,救援人员先上!”12日19时30分,当最后一件物资装入机舱后,现场指挥一声令下,救援人员跑步趋前依次登机。

当记者与地震局的专家最后一批登上飞机时,狭小的机舱内已经拥挤不堪,大伙站在机尾的升降台上,是在机舱关闭时被升降台“抬”进飞机的。机舱两侧的折叠座椅全部留给一线救援队员,其余人无论年龄一律席地而坐。

机门一关,引擎的轰鸣声好似电钻钻透了耳膜。救援队员们立刻冲着我们这些新手儿大喊着“坐稳,扶好,背靠机舱!”“抓紧时间吃点东西,下一顿饭还不知什么时候开!”“飞机上没有厕所,尽量少喝水!”

那些参加过伊朗巴姆地震、巴基斯坦地震和印度洋海啸救援的老队员们已经抓紧时间就地打盹小睡,他们深知,到灾区现场后也许再没有从容休息的时间了;而且,现在多留一分体力,到了灾区就可能多挽救几条生命!

还有许多队员仔细地再次检查自己的装备,背包在身上紧了又紧。

随机搭载的还有12只搜救犬,救援队员们顾不上自己,一路上净惦记照看爱犬有没有不适反应了。

空中指挥部

颠簸、昏暗的机舱内,中国地震局的专家们一直没合眼,东倒西歪地围成两堆研判灾情,讨论方案。

围笼在中国地震局应急司司长苗崇刚周围的是几位地震灾情分析专家,他们拿出绘有震区海拔等高线的地形图、交通图和人口密度分析图表等,认真分析地震可能在哪里造成最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副主任黄宝森身边聚集的是一帮经验丰富的救灾专家。他们传阅着出发前收集的一份份国内灾情地震快报,以及汶川等震区的基本情况,涉及了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95.78人、当地平均海拔约3300米等一系列数字。

“震源深度30公里左右,震级7.8级,当地人员伤亡和房屋损毁情况相当严重。先救人,再修房,应该是这次救援工作的铁律。”地震台网中心主任刘杰告诉记者。

现场搜救、伤病医护、灾害评估……两个半小时的飞行中,这个空中指挥部围绕这些最直接最急迫的工作,一直地紧张运转,为了救援队伍抵达灾区现场后,能够分工明确重点突出,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

连夜分赴灾区现场

12日22时23分,飞机降落在成都太平寺机场。

远处市区里已是万家灯火。

舱门打开,当所有人都在贪婪地呼吸着舱外的新鲜空气时,中国地震局资深专家袁一凡指着远处闪亮的灯光大喊一声:“有电!情况比我想象得要好!”随着机场指挥的号令,救援队员们接续跑出机舱,迅速分成若干方阵。在等待卸载设备的“空当”,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总工程师曲国胜要求救援队员“用最短的时间”整理行装,随时准备分乘军用卡车直接赶赴受灾一线。

“注意,别掉队!”走在前面的队员提醒后面的队友。  经历了近两个半小时的高分贝噪音后,大伙儿已习惯了高嗓门“吼”话。

十万火急,刻不容缓!实际上,救援队员和专家们的心,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早就飞到了灾区一线。那里就是他们的战场,因为,他们的同胞正在流血牺牲!“哪怕早到一分一秒,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分损失和伤亡。”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李亦纲说。这是每个救援队员此时最想说的话。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四川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新华社成都5月12日电(记者杨三军)记者12日晚22时50分从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汶川地震给四川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目前四川省上下正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境内大部分地区通讯中断,供水、供电、道路交通等均受到很大影响,损失十分严重。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南充震感明显,南充一家医院将新生儿转移到空旷地带避险。据国家地震台网最新测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

新华社发(成潮生摄)

灾害发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当日15时30分,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带领12支医疗队赶赴灾区一线,指挥组织抗震救灾工作;省长蒋巨峰、省军区政委叶万通、司令员夏国富等省领导乘直升机赶往震中灾区;副省长李成云、张作哈分别带领救灾工作组赶赴德阳市和绵阳市;其余省领导各司其职,分工负责指挥部协调、值班及通讯维修恢复和水、电、气的运行指挥、调度等工作;成都军区和武警部队也派出数千人前往灾区,协助抗震救灾。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灾区通讯中断,道路交通受阻,抗震救灾及灾情统计工作面I临巨大困难。特别是成都通往震中汶川县的公路因塌方中断,省地震局现场工作组等救灾人员受阻。有关部门正在紧急抢修道路。

12日下午,四川省卫生厅发出“关于做好抗震救灾的紧急通知”,紧急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派出28支医疗队并携带相关器材、设备,紧急赶赴汶川、绵竹、德阳等地,全力救治伤员。同时,组建了一、二、三级医疗卫生救援梯队,随时待命。

截至12日17时28分,震区共发生余震313次,最大震级为6.0级,其中5.0级至5.9级5次,6.O级地震2次。目前,四川各地仍余震不断。

有关地震的详细灾情仍在进一步调查了解之中。P12-17

序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注定成为中国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一刻,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8级地震,地震影响到全国十多个省区市,造成数十万人伤亡。

四川汶川,北纬31度、东经103.4度,转瞬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危急关头,党中央发出了紧急号令!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慰问受灾群众。

风雨之中,数万人的救援大军火速向灾区挺进;

大江南北,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抗震救灾的最强音。

一条条绿色的生命通道,在奋力救助中打开;

一个个脆弱的生命,在众人协力下获得重生。

灾情就是命令!新华社记者在第一时间动员起来。肩负重任、火速赶赴灾区的新华社记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将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凝聚成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瞬间,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对这场伟大斗争忠实而悲壮的记录。

这场举全国之力的抗震救灾斗争——

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昂扬奋发的钢铁意志;

全面展示了党和政府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崇高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著追求。

13亿中国人民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国际友人参与的救灾行动,还在紧张有序地持续。新华社记者的笔触仍在忠实记录着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瞬间。

灾难正在过去,胜利正向我们走来!

我们从新华社记者采写、拍摄的大量新闻作品、照片中遴选出部分精品,汇编成书。谨以此书,献给致力于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的中国人民!

抗震救灾还在继续,我们的记录也在继续……

书评(媒体评论)

谨以此书

悼念在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

并献给抗震救灾斗争中的英雄们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摘自胡锦涛总书记在汶川地震灾区的讲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