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感悟中国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咏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知识领域的宽广为宗旨,涉及到了历史、地理,政治、民俗、宗教、文化和艺术等知识。随处都追溯到久远的历史,都会遇到厚重的文化,也会涉及到深刻的道理。用一篇篇美文引领读者游走中国的山山水水,用一幅幅图片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

阅读本书,让我们感悟了中国,对于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对于祖国的山川风物,做了一次认真的巡礼,增广了自己的见识,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

内容推荐

这部书以名家读名城、胜迹的经典之作为依托,以地理空间为线索。以政治、历史为解读背景,用文学的笔触绘制的一幅文化中国的历史画卷。相信读者会因所选篇目的经典以及整部书的构架的厚重而享受一次视觉的盛宴,体验一次精神之旅。

《感悟中国》收获的是一个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感悟中国》提升的是一种沟通融合、整合拓展、实践应用的能力;《感悟中国》培养的是一种自主钻研的探究精神;《感悟中国》获取的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目录

想北平

长城秋雨夕

悠然把酒对西山——颐和园

我们的母亲六百岁

——为天津建城六百周年而作

津门十景(选三)

漫步古城保定

北戴河海滨漫步

佛国人间——游五台山杂感

难老泉

杏花村访酒

草原放歌

冰灯与冰雕

镜泊湖

美人松

大连印象

想起上海

城隍庙礼赞

苏州漫步

扬州的夏日

秣陵春

宁波神话

西湖的雪景

听雨听风入雁山

一墨乌镇

徽州如梦如醉

烟雨醉翁亭

黄山绝壁松

纯情山水

移山填海话厦门

井冈翠竹

庐山

滕王阁记

一些印象(节选)

青 岛

《泰山石刻》序

细雨台儿庄

牡丹赋

嵩阳书山少林寺

武汉话题

洪湖水,浪打浪

亲近长沙(节选)

再到凤凰山

花城

深圳(节选)

柳侯祠

桂林山水歌

漓江情韵

海南杂忆

重庆印象

都江堰的神

跑马山

仙境般的丹巴藏寨

黄果树瀑布

花溪一日间

滇行短记(节选)

丽江即景

名楼赋

聆听西藏

藏羚羊跪拜

离太阳最近的树

西安散记

今日咸阳桥

敦煌游记

阳关雪

昆仑飞瀑

雪中六盘

南疆:一枚金色的书签

天池

春临太平山

澳门,融合之门

阿里山观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地图

试读章节

我们的母亲六百岁

——为天津建城六百周年而作

冯骥才

我们在城市的怀抱里出生长大。城市是我们的母亲。如今我们的母亲六百岁了。这意味着什么,我们要为她做些什么?

六百岁是六个世纪啊!这是怎样久远和漫长的历史长度?如果拿人的生命来衡量,至少有二十五代人从生到死,代代相传,用不停歇的双手与无穷的智慧,才在海河两岸原本荒芜的大地上创造出的这个举世闻名的都城。天津不仅是当今八百万人的。它是二十五代人的,二十五代人是多少人?

祖祖辈辈所创造的,不仅是它宏大的规模、雄厚的实力和广阔的影响,还有它非凡而独特的历史。对于任何城市,历史都是最具个性的无形遗产。这遗产的精华是包蕴其间的独自的历史精神。历史精神不在历史书上,而是活生生地表现在这“一方人”的集体性格中。

城市的文化分做三个层面。表层的文化是可视的城市形态,包括建筑:中层的文化是种种特有的习俗、艺术和方言:深层的文化是这地域的集体性格。天津人的性格异常鲜明。它爽快炽烈、急公好义、人情浓厚、逞强好胜、机智幽默、大大咧咧、务实守矩,等等。表层而可视的文化似乎可以再造。深层而无形的文化却是历史的专利。一个城市一旦生养出这种深层的文化——形成了人的地域性格。这个城市便有了灵气,有了精神,有了真正的不变的魅力。

而三层文化融混一起,便是这座城市特有的气息。这气息如同直沽老酒,烁烁发光,醇厚醉人。

一代代天津人在这种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中朝朝夕夕,耳濡目染,熏陶其心,浸润其骨,连血液里都带着这种文化因子。这是城市母亲馈赠给我们的一种基因。

我们每个天津人身上都有这种文化基因。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平时发现不到它神奇的效力,可是往往身在异乡异地,碰到老乡,开口一说天津话,一股乡情热烘烘涌上心头。乡情是一种在一个怀抱中养育出来的亲情。再往深处说,也包含着我们对乡土共同的与生俱来的爱。

十年前,我在日本东京的日中会馆举办画展,其间东京的一些文化人邀请我做演讲,题目是《关于天津的文学》。其中几位听众是东京“天津地域史研究会”的成员,他们还出版过一本分量很重的《天津史》。我演讲一停,他们的一位成员——一位女士便问我:“你很爱天津吗?”我笑一笑说:“你们也很爱天津。但我比你们更福气一些——天津也很爱我。”

我没同他们故弄玄虚。

城市就像母亲那样,不仅为我们遮风挡雨,供给我们衣食住行,还给我们天光水色,四季的风,迷人的城市景观,以及许多亲朋好友,难忘的往事和如画的人生片段。在城市网状的街巷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过往的路,个人弯弯曲曲的历史。在岁月蹉跎中,我们都遇到过挫折与不幸,我们的城市母亲绝不会弃之不顾,因为你生活中的转机、曙光、幸运、贵人、福祉,以及种种珍贵的人间真情,也都是在这里获得的。而城市母亲全都有心地为我们记忆下来,一点一滴也不会漏掉。不信,就去生活过的老街老巷老屋里转一转,连自己也忘却的细节,她却会帮你记住,再现,复活。这便是城市母亲爱我们的方式。

爱是需要用心体会的,尤其是那种默默无言的爱。

只有感受到城市对我们的爱,我们才会加倍地去爱她。

当然,任何城市、任何地域的性格都有缺欠。但是,如果你连它的缺点也宽容了,那才是真正的爱。爱不是只爱它的优点,而是爱它的全部。因为有缺欠的事物才是真实的。

可是,我们对自己城市是不是所知极其有限?我们只知道自己有生以来短短几十年中的母亲,并不清楚她遥远的过去。她的诞生、童年、青年与成年。她的经历与遭遇,光荣与屈辱,幸运与危难。她曾经是否妩媚迷人?是否一度辉煌?或者饱受风雨的摧残而遍体鳞伤?甚至整个城池陷入过一片火海,一片地震后的瓦砾,一片漆黑一团的压抑中。我们不能无视她的历史。这历史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于是在城市母亲六百岁的日子里,我们怀着庄重的情感面对她的全部历程。追寻她的过去也探询自己的由来,引她的光荣为我们的自豪,将她难忘的苦难转化为激励我们奋进的动力。弄清楚怎样去爱惜她的遗产,坚守她的气质,超越她的缺欠,将未来的灯接通在深厚的历史根脉上,而不是在全球化和一体化中迷失自我。让我们母亲清晰的形象消失在当今世界流行的千篇一律的靓丽又单一的面孔中。

我们的母亲六百岁。一个人一百岁已经很老,一个城市六百岁却能够依然年轻。因为我们一代代人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地让她充满活力,永葆青春。应该说今天的天津处在一个空前的兴旺期。但历史的机遇从来都是与责任联在一起的。我们既是城市的享受者,也是城市自觉的创造者;爱和被爱是情感生活的两面,它们合在一起,才是一个美好的整体。于是我们找到了纪念母亲六百岁的最好方式:主动地去爱我们的城市,心中永远放着她,并为她而奉献。

P18-22

序言

由李咏梅副教授主持编写的这部《感悟中国》一书,我虽只是匆匆看过其《编著意图》、《出版说明》和一份样稿,却留下了两点深刻的印象:一是知识内容的宽泛性;二是表述的趣味性。

首先是这部书知识内容的广泛性。以我的感受来说,本书似以知识领域的宽广为宗旨,因此它涉及到了历史、地理,政治、民俗、宗教、文化和艺术等知识。一部书能同时容纳如此多的指示本属不易,而能使之融为一体,就更为难得。这种全方位、多视角的观察问题的方法,从作者的方面看,既表明了知识的丰富和兴趣的多样,又表明了驾驭多元文化和整合总体的能力;而从读者的方面谈,既扩展了视野和思考空间,有充实了生活领域。

其次是这部表述的趣味性。其趣味性不仅来源于常见的文图并茂上,还体现在语言风格上。本书随处都追溯到久远的历史,都会遇到厚重的文化,也会涉及到深刻的道理。而凡此种种,本书编著者都能以浅显的文字和趣味化的语言予以表达,使读者乐于接受。这也当是本书编写成功的地方。

以上浅见,愿与著者、编者和读者交流。

朱绍禹

2007年7月

后记

《感悟中国》终于截稿。这是我们多年来对于新课程综合性学习探索的结果。

成书前我们做了市场调研,形式上类似的书很多,但或是以介绍各地景点风光为主,地理色彩很浓的,或是单纯编选的名家游记.偏重文学味道;或是用诗词勾划的文学地图,虽然体现了文学、地理和历史的综合,但却是以地理、历史为主,文学为辅的。我们这部书以语文学习为探索主体,意在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融合。它是以名家读名城、胜迹的经典之作为依托,以地理空间为线索,以政治、历史为解读背景,用文学的笔触绘制的一幅文化中国的历史画卷。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理解不难,付诸实践难,本书欲对这一理论和实践进行双重的探索。作为探索的途径,我们引领读者在跟随大师们饱览祖国名城胜迹中,开阔语文学习的渠道,使读者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增厚底蕴。至于成果如何,自然有待评说。我们只是愧疚于我们无法让《感悟中国》臻于完美,只能自我解嘲:给亲爱的读者以足够的解读张力吧。

《感悟中国》收获的是一个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感悟中国》提升的是一种沟通融合、整合拓展、实践应用的能力;《感悟中国》培养的是一种自主钻研的探究精神;《感悟中国》获取的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相信读者会因所选篇目的经典以及整部书的构架的厚重而享受一次视觉的盛宴,体验一次精神之旅。

在此,我要向参与搜集资料及校对工作的杨国荣、朱红权、陈佳、藤雷、姜峰、马秋姣、张宏滨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我要感谢人民出版社的抬爱,感谢编辑字斟句酌的辛苦付出,使我多年的实践成果有机会同读者互动;我更要深深地感谢我的老师——我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一直以来对我的引领与教诲,尤其感谢他86岁高龄给本部书作序并亲笔题签!感谢所有关心、厚待我的同行们!

此刻,让我们捧出我们的虔敬之心,期待读者的赐教!同时期待更多的心手相连,收获更丰沛的解读资源!

李咏梅

2007年7月26日

书评(媒体评论)

经历了沧桑的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借助名家读名城、胜迹的经典之作,在享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传神之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杨国荣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每每游目骋怀,都感喟于华夏山水的灵秀俊美:颖悟于九州人文景观的巧夺天工。

——朱红权

通过编辑本书我们感悟了中国,对于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对于祖国的山川风物,做了一次认真的巡礼,增广了自己的见识,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位。

——滕雷

感悟中国,感悟激情,感悟人生!

——姜峰

感谢《感悟中国》,是你让我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我相信这奇妙的中国之旅一定会让读者感悟良多的!

——张宏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本书都有它或多或少的“容”,这本书提供给我们的独特的解读方式更是其内容之外的“大容”。相信它会使每一个读者的内涵为之一扩,变成有容的“大”人。

——马秋姣

我们编著《感悟中国》,期望用一篇篇美文引领读者游走中国的山山水水,用一幅幅图片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我们的课程改革需要吸纳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但更需要立足于本土国情,更需要继承和发展我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与文化。

——陈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