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听李叔同讲人生哲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铁成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生就像案上的一杯美酒,不论是浅尝,还是深品,都有一番特别的味道。那么人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呢?李叔同本着入世的精神做出了出世的事业,让我们走近弘一大师李叔同,听听他的人生哲理吧!

人生哲理是心灵的启迪,是生命的诗,是大彻大悟的人生感悟!这是一次走访弘一大师的人生之旅,或许会改变你的一生!

内容推荐

人生就像案上的一杯美酒,不论是浅尝,还是深品,都有一番特别的味道。那么人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呢?李叔同本着入世的精神做出了出世的事业,让我们走近弘一大师李叔同,听听他的人生哲理吧!

弘一大师李叔同的人生大戏已经落幕,希望这本经过浓缩而成的人生精华,对每个人都是一次思想洗礼,对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种品质的提高。

目录

第一章 拥有好心态,潇洒人生任你行

相由心生,做人要心态平和

常怀一颗宁静致远之心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知足者常乐

豁达胸怀,超然达观

习惯叫苦的人苦就来找他

看淡反而清浓,放下即收获

积极乐观,人间处处好时节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骤时立得定

把得意当无意是高手,把得意当失意是圣人

第二章 度量如海涵春育,气概如乔岳泰山

面对人生的过程,最正确的态度是学会“忍辱”

愤怒是愤怒者的坟墓

以“众生皆仙”的态度包容他人

度量大如海,得饶人处且饶人

生气毁人心

以宽容的心对待他人

闻谤不辩,宠辱不惊

吃亏是福

埋怨一句,埋藏十人

人一忍成圣,不忍成魔

第三章 善言不如慎言,慎言不如沉默

多看多听少说

不要贸然吐露心声

不要随意说人长短

坐势端庄,胜过说话

赞扬的话也要少说

处难处之人要知而无言

说话要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第四章 非淡泊无以名志,不妄求则心安

无欲则刚,无刚则入

远离虚妄,生活真实

看得破名利才是名人

一切诱惑的本质是诱杀

不贪婪自会有众星围绕

天堂地狱一念之间,要守住自己

刻意求名反而坏名

赏花看到半开,凡事见好就收

俭朴生活,乐在其中

第五章 低调做人,守拙安愚自成境界

忘记自己才能得到自己

藏起来的才是货,露出来的未必是宝

先收敛,再出击

炫耀是做人的最大障碍

承认无能便有无限可能

搞活之前不妨假死

大智若愚,不玩弄聪明

勿让“矜”字侵蚀人心

谦虚处世是为隆重之德

第六章 行脚下之路,不好高鹜远

不要幻想,幻想才实现

未来不来,今天还有天

不再做梦,鼓起勇气实干

定下来才能生根,事业才能做大

空谈就会谈空,空想就会落空

好高骛远,栽倒眼前

等待时机就像等待结局

梦幻进攻不如进攻梦幻

惜福便有好归宿

时时自重,处处自畏

第七章 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审视自我,认识真我

想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是做人前提

超群脱俗,不顺人情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随波逐流者,堪立千古品格

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大丈夫的信条:以不变应万变

凭信念一生做一件永久的事

第八章 风雨中历练自己,横逆困穷中领悟人生

用坚定的志向搭起通天路

逆境才能跃起,顺境方便趴下

想上“天堂”,必先下“地狱”

修炼自己直到自己修炼

学习无止境,艺多不压身

不依不靠,自己的路何须他人代步

光阴似箭,何物是靶

专注成就大业

做人做事,善始善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九章 从李叔同的人世精神,悟管理之道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领导应注重个人修养

以慈悲心为出发点开导别人

善待员工等于成全自己

尊敬员工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无情无意,反有一番天地

鼓舞士气,事情就成

职业道德重于做事能力

加强员工间的互相监督

信任员工,下放权力

第十章 人生无论成与败,立世姿态要好看

念佛不忘救国

慈悲之心怎可图利

救苦救难,远胜过个人声名

以善良的爱心行善

献出自己得到自己

人生在世,多行救济

常怀一颗“贤德孝心”

善待所有生命

第十一章 中华民族著名高僧李叔同

悲欣交集的人生

忆尘世情缘

其淡如水的淳厚友情

细说李叔同出家

专攻律学,名气大振

美术界的先驱者

书法造诣,高人一筹

主张量力持戒,编绘《护生画集》

李叔同的人生哲学:做一行,像一行

以入世的精神,做出世的事业的一代宗师

试读章节

相由心生,做人要心态平和

原文: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守正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大意:

在这无常的世界,变故的来临是理所当然的事,面对变故一定要冷静、不烦躁。即使没有办法使它向好的方面转变,只要你志向坚定,虽然事情没法解决,但是冷静观察自己的心,安心立命,就没有什么不平和不满了。否则就会导致身败名裂的后果,这不应该是处世的应变之道。

在这世间行走,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每个人都有他的难处与脆弱之点,所以,每个人也都必须要具备自己面对问题最基本的化解招式。在修习佛法的过程中,所培育出来的禅定与智慧,便是我们面对变故之时,处理问题最好的利器。因为有智慧,我们便能明确地判断何者为是,何者为非;何者该弃,何者该守。因为有定力,我们便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与阵营,不会被外界的诽言诋语所打倒,更不会为了争取他人的谅解与认同,而奴颜婢膝,谎言讨好,以至于完全失去自己原有的立场与操守,更为有识者所不齿。

我们常说,人该为自己而活。这个“自己”并非是贪图享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自己”,而是有觉性,能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自己”,一个能在六道轮回之中,以苦为师,不断提升自己生命境界,终至成佛的“自己”。因此,在一世又一世的生命历练中,我们确认,无常与变故,是生命中的必然现象,所可忧虑者,乃是自己对佛法的认知不够,奉行的决心不够彻底。只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信佛之语,奉佛之教,又何愁不能度过生命中的风风雨雨,惊涛骇浪?

李叔同经常告诫弟子:做人要心态平和。佛家说:“相由心生。”我们之所以会有嫉妒、不满、愤懑的情绪,全是因为自己的眼界和心胸不够开阔。如果我们能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心,安心立命,就不会有什么不平和不满了。

心态平和的人能看淡生死,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面对世事。庄子的妻子病死了。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看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惠子仍愤愤不平,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庄子说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竞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惠子说:“理虽如此,情何以堪?”庄子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于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它而成为生命的东西,不过是尘垢。死生犹如昼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气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乐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况且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庄子一生没有入仕,但他却始终给人逍遥快乐的印象,就是因为他看得圆满,他在《庚桑楚篇》中也说:毁除意志的干扰,解脱心灵的束缚,遗弃道德的牵累,打通大道的阻碍。高贵、富有、尊显、威严、声名、利禄六种情况,全是扰乱意志的因素。容貌、举止、美色、辞理、气调、情意六种情况,全是束缚心灵的因素。憎恶、欲念、欣喜、愤怒、悲哀、欢乐六种情况,全是牵累道德的因素。离去、靠拢、获取、施与、智虑、技能六种情况,全是堵塞大道的因素,这四个方面和六种情况不至于震荡于胸中,内心就会平正,内心平正就会宁静,宁静就会明澈,明澈就会虚空,虚空就能恬适顺应无所作为而又无所不为。大道,是自然的敬仰;生命,是盛德的光华;禀性,是生命的本根。合乎本性的行动,称之为率真的作为;受伪情驱使而行动,称之为失却本性。知识,出自与外物的应接;智慧,出自内心的谋划;具有智慧的人也会有不了解的知识,就像斜着眼睛看,所见必定有限。有所举动却出于不得已叫做德,有所举动却不是为了自我叫做治,追求名声必定适得其反,而讲求实际就会事事顺应。

有什么样的心态,便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把心态放宽,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活就会更美好。

心境平和的人,面对危机可以坦然面对,不会惊慌失措。他从心底散发出来的祥和之气可以感化凶暴的人。弘一大师还讲述过下面一段来自《世说新语》的故事,以证明保持平和心态所产生的力量和裨益。

P3-5

序言

李叔同,法号弘一,世称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还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高僧、艺术家、音乐家、书画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主要佛学著作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地藏法门》、《晚晴集》等。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生活本身就是一条河流,它需要激流,但更多的时候它得平静向前。人也是历经或目睹了坎坷之后才知道其可贵的。谁都无法避免来自生活、工作、社会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个人的处事方式、生活态度、工作习惯、思维方法等都可能决定你一生的成败。也许在借鉴大师人生经验的基础上,人生之路会更加顺畅。

弘一大师的艺术与禅学吸引着人们寻找他传奇一生的答案,本书就是对李叔同人生的深刻感悟,书中分为十一章,有条理、有系统、全方位地展示了李叔同人生的智慧,并与时俱进地引发了相关的人生哲理。全书引用了古往今来各个领域大量的典型事例,以更贴近生活的方法,引领读者在鲜明的客观性、内在的规律性、复杂的矛盾性中认识人生的本质。本书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晚晴集》及《律学要略》中弘一大师抄录的佛家格言并予以释义,使读者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

我们希望,读过本书的有缘之人,能从书中感受佛学的心灵关怀,将李叔同的智慧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拥有一颗更加宁静平和的心,收获幸福美好的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