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和鲁迅“一定要实现目标”的理由是如此的充分、如此的刻骨铭心、如此的合情合理。正是这个刻骨铭心、合情合理的理由,正是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把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责任,才使他们成为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达到了梦寐以求的目的。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你把什么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你能说清楚吗?任何人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责任和使命是你奋斗的动力!
其实,责任和使命是与生俱来的,就看你是否意识到它的意义,是否愿意将责任和使命履行到底。
你生为人子(女),你就应对自己的父母尽到责任,将自己的使命履行到底。如果你不赡养父母,不尽心尽力,你就会给双亲带来痛苦和悲剧。
你生为人父(母),你就应对自己的子女尽到责任,将自己的使命履行到底。如果你不抚养子女,不培养教育,你就会给子女带来不幸和精神空虚。
你生为公民(社会的一员),你就应对自己的社会、民族、国家尽到责任,将自己的使命履行到底。如果你不会创造,只会索取;不会劳动,只会消费:不顾别人,只顾自己,你就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和不利。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离开集体。否则,在你参加工作之前,谁来养活你?谁来保护你?谁来教育你?社会(包括你的上辈人)把你养大成人,难道你不应该为社会尽点力?
你生为人夫(妇)、生为人兄(弟)、生为人友等,都应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履行到底。
这里的关键在于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把“责任”二字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如果不履行责任(如不抚养子女),就觉得自己愧对天地。
从这个意义上讲,责任和使命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必须履行的,否则,你就是一个不讲道义、不负责任的无赖或地痞。无论你爱好什么,做什么工作,都可以与责任和使命联系在一起。当总统并不等于就不要父母兄弟,当经理并不等于就不要妻子儿女,当伟人并不等于就不要朋友邻居。
目标指明人生的方向,责任赋予人生的意义,履行使命才能使你的人生快乐、幸福、出人头地。现在太多的年轻人是事业有成,反而感到孤独空虚;成名成家,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东西;飞黄腾达之后,却使自己走向更加悲惨的结局,甚至被亲人挚友垂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蒙蔽良知,逃避责任酿成的悲剧。如果你意识到它的意义,把人生的目标与人生的责任和使命结合在一起,你就会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将目标实现到底。
做人只有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才能唤起良知,注入活力,无愧于人生,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天地!
一个人的天赋潜力是非同凡响的,你所拥有的潜力几乎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你自己的最大任务就是花上足够的时间,彻底弄明白自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得到那个东西”以及“如何得到那个东西”。你把它弄得越清楚、越明白,你就越能充分释放自己的潜力,达到成功的目的。
那么,怎样锁定你的人生目标呢?
一、运用“十大目标法”,提高自己选定目标的能力。选定目标的能力,是人生的基本能力。很多年轻人没有目标,没有业绩,并不是不想明确目标,而是因为没有选定目标的能力。掌握了选定目标的能力,就掌握了改变一生的能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原理:一个人无论接受了什么,他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你在自己潜意识深处规划的东西,早晚是会在你的外部世界(行动)中表达出来的。 心理学研究显示:21天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一旦好的习惯成为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就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力”。
“十大目标法”就是运用这个原理,提高你选定目标的能力。人生目标是自己选定的,如果你能立即确定你的人生目标,那是最理想的。如果你暂时还没有搞清楚你的人生目标,也不要着急。请你每天做一页活页笔记,写出10个你认为最重要的目标,并按照目标的大小排好先后顺序。每天依此行事,不要间断自己的笔记。一个月之后,你的目标就会越来越清晰。三个月之后进行对照,你会发现自己每天写的都是一样的目标、一样的顺序。只要你坚信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并坚定地朝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努力进取,“十大目标法”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十大目标法”的效力,你必须遵守以下规则:一、必须句句用“我”字开头,突出个性化的语气。二、必须运用肯定句式,使目标坚定有力。三、必须用积极的、向上的、具有时间界定的语句,再加一个惊叹号,增加实现目标的动力!比如,不要写“我争取当一个科学家”,而要写“我在38岁以前,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中国著名的化学家!”:不要写“我要当一个企业家”,而是写“我在某年的12月31日以前,管理一个年产值10亿元的企业,成为某市的著名企业家!”;不要写“我的目标是每年挣10万块钱”,而是写“我每年挣10万块钱!”……并把目标制成卡片,每天早晚两次进行温习,同时竭尽全力,解决问题。只要你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目标的实现只是个时间问题!
二、运用“扪心自问法”,挖掘自己最本质的东西。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思考,人与人的区别也在于思考,只有彻底弄明白人生奋斗的目的。才能找到深刻的驱动力。“想要得到什么”就是你的人生目标。“为什么想要得到它”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你的人生哲理。不管你是否认识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
比如,你的人生目标是当一个富翁,想得到很多很多的钱,这个目标无可非议。但是为什么要得到这么多的钱,是为了自己?为了母亲?为了乡里?为了祖国的腾飞?还是为了战争?杀人?赌博?吸毒?独霸一方天地?
比如,你的人生目标是当世界冠军、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这同样无可非议。但是为什么?同样的目标却会相差一个天地!
P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