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眼于现代科技进步,弘扬科学精神,可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大学生、研究生使用,作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教科书;同盹也可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科技意识的知识读本。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科学与技术概论,20世纪基础科学的革命性发展,当代高技术,当代软科学。
本书着眼于现代科技进步,弘扬科学精神,可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大学生、研究生使用,作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教科书;同盹也可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科技意识的知识读本。全书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编《科学与技术概论》,共五章。从总体上研究科学技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考察科技进步的历史进程,把握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尤其是较深入地阐述了社会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阐明了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明确了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第二编《20世纪基础科学的革命性发展》,共七章。内容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板块构造学说、系统科学、现代宇宙学、基本粒子理论等重大科学发现。
第三编《当代高技术》,共八章。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新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等。
第四编《当代软科学》,共七章。阐明了软科学的基本内涵及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论述了软科学的功能与地位,辨析了软科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方法体系,并对作为软科学研究基本内容的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深入讨论。
前言
第一编 科学与技术概论
第1章 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1.1 什么是科学
1.2 什么是技术
1.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3.1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历史和发展
1.3.2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3.3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第2章 历史上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2.1 对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科学革命
2.1.2 技术革命
2.1.3 产业革命
2.2 历史上的两次科学革命
2.2.1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
2.2.2 20世纪的自然科学革命
2.3 历史上三次世界性的技术革命
2.3.1 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2.3.2 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2.3.3 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第3章 当代科技革命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3.1 当代科技革命即第四次技术革命
3.2 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
3.2.1 主导技术以技术群落的形式出现
3.2.2 主导技术群落整体相关
3.2.3 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
3.2.4 对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空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3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3.3.1 科学技术呈加速化发展趋势
3.3.2 科学技术呈综合化发展趋势
3.3.3 科学技术呈社会化发展趋势
3.3.4 科学、技术、生产呈一体化发展趋势
第4章 “第一生产力论”与“科学技术动力观”
4.1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
4.1.1 “知识就是力量”,对科学技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4.1.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科学技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4.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科学技术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4.2 关于“科学技术动力观”
4.2.1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的社会发展观
4.2.2 全面地强调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4.2.3 完整地把握了科学技术的多重职能
4.2.4 唯物史观的现代拓深形态
4.3 以自主创新为基点,建设创新型国家
4.3.1 以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4.3.2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3.3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规划与战略
4.3.4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契合
第5章 关于社会科学技术
5.1 社会科学技术体系纵向结构
5.2 社会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
5.3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
5.4 “四个同样重要”“两个不可替代”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编 20世纪基础科学的革命性发展
第三编 当代高技术
第四编 当代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