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先生的这本书共9章,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第二部分着重研究货币及金融市场,主要从总需求的角度对“大萧条”的成因进行了研究,伯南克认为,总需求的下降是“大萧条”的重要原因,造成总需求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则是世界范围的通货紧缩。伯南克将通货紧缩的原因归结为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建的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先天不足。第三部分着重研究劳动力市场,主要从总供给的角度对“大萧条”进行了研究,伯南克认为,20世纪30年代名义工资对总需求下降的调整不够完全,且这种调整不能解决持续性的失业问题,从而导致了国民经济大大偏离了充分就业状态。
“解释大萧条是宏观经济学的‘圣杯’”,这是学者伯南克在《大萧条》一书中写下的第一句话。他紧接着写道,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们还是根本没有碰到 “圣杯”的边儿。而如今的危机,却像“大萧条圣杯”正从天而降。这对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来说,是福,是祸?既往的研究和他今天的使命是巧合,还是天意?
第一部分 综述
第1章 大萧条的宏观经济学:一个比较分析
第二部分 货币和金融市场
第2章 金融危机在大萧条传播过程中的非货币影响
第3章 大萧条中的金本位、通货紧缩与金融危机——一个国际比较
第4章 大萧条中的通货紧缩与货币收缩:一个简单的比率分析
第三部分 劳动市场
第5章 行业劳动市场的周期性行为:战前和战后的比较
第6章 大萧条时期的就业、每周工作时数和收入:对八个制造行业的分析
第7章 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失业、通货膨胀和工资——对欧洲的启示
第8章 顺周期的劳动生产率和各种经济周期理论:来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制造业部门的证据
第9章 大萧条中的名义工资黏性与总供给
译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