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类的故事/大师经典系列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美)房龙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作家房龙(1882-1944)的《人类的故事》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它的名字听起来很象是一本历史书。是的,它确确实实是一本介绍人类文明史(侧重于西方文明史)的著作,并且曾经一度被美国的中学采用为历史教科书。不过它获得的最高荣誉奖并不是历史学类的,而是美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奖“纽伯瑞奖”!颁奖者显然认为,它的文学成就甚至高于其他候选的文学作品。

内容推荐

《人类的故事》是著名通俗历史作家房龙最富盛名的著作。文字清新睿智、叙述轻快流畅,极具阅读价值。历史是巨大的经验之塔,是登上这座古老建筑的峰顶获取全面的教益并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那里没有登高之梯,但是年轻的脚步充满活力,是可以达到目的的。

从人类的起源,到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精辟论述,房龙的这本《人类的故事》,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和俏皮睿智的文笔,展示了人类历史的浩荡长卷。其中有节奏明快的“大历史”叙述,也不放过任何真正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件和细节,无论是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或是通读过浩繁巨著的专家,都可以在这本经典的通俗人类史中,获得启发和阅读快感。

目录

第一章 人类舞台的初建

第二章 人类的始祖

第三章 史前人类

第四章 象形文字

第五章 尼罗河流域

第六章 埃及的兴衰

第七章 美索不达米亚

第八章 苏美尔人

第九章 摩西的故事

第十章 腓尼基人

第十一章 印欧语系的波斯

第十二章 希腊人

第十三章 古希腊的城邦

第十四章 古希腊人的自治

第十五章 古希腊人的生活

第十六章 希波战争

第十七章 雅典和斯巴达人的战争

第十八章 亚历山大大帝

第十九章 罗马和迦太基

第二十章 罗马帝国的兴起

第二十一章 罗马帝国的黄昏

第二十二章 穆罕默德

第二十三章 查里曼大帝

第二十四章 北欧人

第二十五章 封建制度

第二十六章 教皇与皇帝之争

第二十七章 十字军东征

第二十八章 文艺复兴

第二十九章 表现的时代

第三十章 佛陀和孔夫子

第三十一章 英国革命

第三十二章 力量平衡

第三十三章 俄国的兴起

第三十四章 俄国与瑞典的战斗

第三十五章 普鲁士的崛起

第三十六章 美国革命

第三十七章 法国革命

第三十八章 拿破仑

第三十九章 神圣同盟

第四十章 反动势力

第四十一章 民族独立

第四十二章 机器时代

第四十三章 社会革命

第四十四章 奴隶解放

第四十五章 科学时代

第四十六章 艺术

第四十七章 新世界

第四十八章 结束语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人类舞台的初建

人类一直生活在一个巨大问号的阴影之下。

我们是谁?

我们来自何方?

我们将去向何处?

虽然很缓慢,但是,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勇气激励下,我们能够不断地将这个问号推向越来越遥远的边际,那超越地平线的边际正是我们找到答案的期望所在。

而眼下我们才刚刚迈出探索之步。

我们对世界还知之甚少,但是已经有事实表明,至少我们可以在相当精确的程度上推测出很多事情来。

在这一章里,我将给你们讲述人类活动最初的舞台是如何搭建起来的。

假如我们用一定长度的线段来表示生命活动在我们这个星球存在的时间的话,那么其中只有非常微小的一段是表示人类生活的时间的。

人类是最后出现但却是最早使用大脑有意识地进行征服自然活动的生物。我们之所以要对其进行研究,而不是将猫、狗、马或其他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但是,就这些动物自身的发展来说,它们的身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非常有趣的历程。

起先,在我们生活的星球表面是巨大的球状悬浮物质,而它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团云雾。经历了千万年的演变,它在自身的燃烧中渐渐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薄薄的一层岩石。这些没有生命的岩石表层经受着雨水永无休止的侵蚀,坚硬的花岗岩剥落成尘埃并被冲刷到山谷中,这些山谷则藏在云雾弥漫的地球上的悬崖峭壁之间。最后的时刻来临之际,太阳穿透厚厚的云层,看那几个小小的坑凹如何点缀这颗星球,而这几个小小的坑凹则将形成分布于东西两个半球的巨大而有力的海洋。

随之而来的一天,伟大的奇迹发生了。过去已经死亡了的东西竟然产生了新生命。

最先出现的活细胞开始漂浮于海洋中。

几百万年来,它漫无目的地随着水流游荡。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进化,它也许可以比较容易地生存于并不好客的地球上了。一些细胞极其高兴地定居在幽深漆黑的湖泊中,它们植根于从高山、丘陵顶部伴随流水而下的黏性沉积物中,并逐渐演变成为植物。另外一些细胞则喜欢到处流浪,它们长出了形状怪异的有关节的腿,像蝎子一样,开始穿行在海底的植物和类似水母的淡绿色物体之间。它们中的一部分长有鳞片,靠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不断游动寻觅食物,渐渐地它们成为海洋中无处不在随处可见的鱼类。

与此同时,植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它们不得不去探寻新的栖息地。海底世界再也没有能力提供给它们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它们极不情愿地离开海水,在沼泽和山脚下的淤泥中安置了自己的新家。潮汐每天两次用盐水浸润着它们。其他时间里,这些植物都在努力适应并不舒适的新环境,争取在空气稀薄的地球表面生存下来。在经过长期训练之后,它们学会了如何生活得舒服自在,就像它们当年在水中生活一样。它们的体形也越来越大,形成了灌木和森林,最后,它们还学会了如何开出可爱的花朵来吸引繁忙的大黄蜂和鸟儿们,让它们将自己的种子带往遥远辽阔的大地,直到地球上遍布碧绿的草丛和大树的浓荫。一些鱼类也开始离开它们生活的海洋,并且学会了用肺与腮来进行呼吸。我们称其为两栖动物,这意味着它们在水中和陆地上都同样能生活。第一只与你相遇的青蛙就能够告诉你两栖动物在两种生存环境中享有的全部乐趣。一旦离开了水中的生活,这些动物们就会逐渐使自己越来越适应陆地上的环境。一些动物演变成为爬行类,它们与昆虫共同享受着森林的宁静。它们可以迅速地穿过松软的土地,四肢日渐发达,形体也逐渐增大,最终凭借巨大的身躯占领了整个自然界(它们就是生物学手册中称之为鱼龙、斑龙、雷龙等的恐龙)。它们和大象在一起玩耍的情形类似于健壮的成年猫戏弄自己的小猫崽。

爬行类动物中的一些成员随后开始了上百英尺高的树木顶端生活。它们不再需要用来行走的腿脚,但是它们需要具备在树枝间快速转移的本领。为此,它们身体两侧和脚趾间的皮肤逐渐变成降落伞似的肉膜,肉膜上逐渐生出羽毛,而尾巴则具有了平衡方向的能力,使它们能够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并进化成为真正的鸟类。

一件奇异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所有硕大无朋的爬行类动物在很短的时间内遭到了灭顶之灾。我们迄今尚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灾难。也许是瞬间剧变的天气所致,也许是它们过分庞大的体积使它们既不能游泳,也不能行走,甚至不能爬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近在咫尺的肥美蕨类和树叶坐以待毙。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巨大的爬行类动物统治数百万年的王国终结了。

现在,我们的世界开始被一些与此前截然不同的生物们占领。它们是爬行类动物的后裔但又绝不同于爬行类,它们的母亲用“哺乳”的方式喂养下一代,现代科学称这些动物为“哺乳动物”。它们已经褪掉了鱼类身上的鳞甲,也没有了鸟类的羽毛,而是全身上下布满了浓密的毛发。哺乳动物还改进了它们的生活习性,使它们这个物种比其他动物更具有生存的优越性。有些物种的雌性动物将受精卵存于体内,直至孵化。而同时期的其他动物仍将它们的孩子置于严寒、酷暑或野兽袭击的危险之中。哺乳动物则会在幼小的后代还没有能力抵御敌人伤害的时候把它们留在身边待很长一段时问。通过这种方式,幼小的哺乳动物得到了更多的生存机会,它们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假如你曾看到过猫是如何教它们的孩子学会自我照顾、如何洗脸以及捕鼠的,这一点就容易理解了。

哺乳动物中很特别的一支似乎在觅食和找寻安身之所方面独具才能,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动物。它学会了用前肢捕食猎物,在不断的演练中它进化出了类似手掌的爪子。经过无数次尝试,它还学会了如何用两条后腿直立并保持身体平衡。这种半猿半猴而又超越于二者之上的生物渐渐成为最成功的捕猎者,它们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生活。为安全起见它们常常成群结队活动。它们学会用奇怪的咕噜声警告自己那正面临危险的孩子,经过几十万年的发展以后,它们终于能够用这种喉咙发出的声音进行交谈了。

尽管你也许会觉得难以置信,但这种生物确实就是最初的“类人”祖先。

P10-13

序言

知识的声音与色彩

侯长生

阅读时,当历史的画卷在我们的意识中拉开,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一处风景、每一样事物、每一个人物都以定格的姿态展现,此时,我们的想象就会插上翅膀,为它们营造一个又一个连续的环节和故事。

在我们试图复原历史或回望历史的过程中,知识转变成了形形色色的文字。对历史的想象从文字转化成图像,然后再在图形之间进行拼接,文字叙述则成了旁白。于是,知识便有了声音与色彩。

这里的知识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人类世界的知识,另一类则是关于动物世界的知识。同样是出自人类眼光的知识总结,将两个不同属性而又在共用着一个世界的生命纳入关注的视野,我们会发现,他们在共同分享着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翠绿的森林、原野……他们互相依存又互相作用,相互窥察又相互警觉。然而,只有人类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与生存世界的关系,只有他们用思想和智慧改造着自己,创造着新的生活世界。

人类有思想,所以他们当中会产生思想的精英,创造出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号称“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选取了十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最后一刻……铁血杀伐与惊世绝情、盛世哀歌与帝国神话等让人心灵震撼的历史场景中,一个个历史上的思想精英们登上了舞台。

人类有智慧,所以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前进的脚步,一步步地改变自己的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房龙的《人类的故事》展现了人类思想进步的脚印,通过一次又一次思想桎梏与反抗之间的斗争,反省着人类自身思想解放的艰难历程,时光岁月的沧桑巨变重现着人类世界的历史,字里行间的脉脉温情透露出对人类自身的深切关怀。

人类有明确的目的和动机,在他们的努力下,世界的色彩可以为之而改变。我们看到了人类改变自身生活方式的技术进步,人们可以上登绝顶、下及深渊;可以与鹰共翔、伴鱼入海;可以日行千里、升天入地;可以遥视千里、细察秋毫……兰辛的《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时刻》和房龙的《发明的故事》关心的都是技术上的突飞猛进,只是在布里奇斯眼中看到的更多是那些有着改天换地、扭转乾坤力量的发明,而房龙则以他一贯的人文理念深刻地认识到一针一线、锅碗瓢盆,乃至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一根绳子、一座桥都是弥足珍贵的创造。

人类有广阔的视野,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不仅仅生存着人类,这个世界上还有鸟语花香,有高山深水,有鹰击长空,有鱼翔浅底……人类科学的触角探寻到的领域在布封的笔下化作了《动物素描》,在法布尔的手中成了《昆虫记》,二者稍有不同的是,《动物素描》一改布封往日高颂“优胜劣汰”自然法则时的严肃面孔,而是充满了普世情怀地让动物们回到了自己的领地,让人类与动物有了亲切的对话。法布尔曾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他用人性去体味昆虫的世界,又透过虫眼来反观人类社会,昆虫世界充满了趣味无穷的知识。

今天看来,这些大师们描述的已是“过去”,或者是更遥远的过去的人类及其周围世界的生活。然而,大师和经典的意义就在于他们不但是过去,他们还意味着现在和将来,甚至永恒。

知识不过是生活的总结和预测,所以它天生就有声音和色彩。

大师经典系列,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历史图画,一行行娓娓道来的语言解说,让我们听得见知识的声音、看得到知识的色彩。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来自大师,这些经典饱受时间的考验,他们的联姻,缔结出了无与伦比的华美果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