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一本古老的启蒙读物,关乎教育、历史、学习的主题,被称为蒙学经典。本书为中央电台10套《百家讲坛》的四十三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的同步书籍,分为上下两册,分时推出,本册为下册。
让我们跟随钱文忠先生重新认识、解读了这部蒙学经典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钱文忠 |
出版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三字经》是一本古老的启蒙读物,关乎教育、历史、学习的主题,被称为蒙学经典。本书为中央电台10套《百家讲坛》的四十三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的同步书籍,分为上下两册,分时推出,本册为下册。 让我们跟随钱文忠先生重新认识、解读了这部蒙学经典吧! 内容推荐 钱文忠先生对《三字经》的解读,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的情怀,他所举例证皆是现实的、实际的,深入浅出,到位而生动,体现着独特的“钱氏魅力”。 本册为下册,包括了从“周武王,始诛纣”、“周辙东,王纲坠”等到“苏老泉,二十七”、“谢道韫,能咏吟”等的二十一讲内容。 目录 第二十二讲 周武王,始诛纣 第二十三讲 周辙东,王纲坠 第二十四讲 始春秋,终战国 第二十五讲 赢秦氏,始兼并(上) 第二十六讲 赢秦氏,始兼并(下) 第二十七讲 高祖兴,汉业建 第二十八讲 魏蜀吴,争汉鼎 第二十九讲 北元魏,分东西 第三十讲 迨至隋,一土字 第三十一讲 唐高祖,起义师 第三十二讲 二十传,三百载 第三十三讲 梁唐晋,及汉周(上) 第三十四讲 梁唐晋,及汉周(下) 第三十五讲 炎宋兴,受周禅 第三十六讲 至元兴,金绪歇 第三十七讲 明太祖,久亲师 第三十八讲 传建文,方四祀 第三十九讲 迨崇祯,煤山逝 第四十讲 昔仲尼,师项櫜 第四十一讲 头悬梁,锥刺股 第四十二讲 苏老泉,二十七 第四十三讲 谢道韫,能咏吟 《三字经》全文 编辑手记 心中自识《三字经》 试读章节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商纣王,腐败、荒淫、昏聩,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当然,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只有内因不够,还有外因。比如一幢楼再烂,如果不用外力把它推倒,它依然还能矗立一阵子呢。那么,谁灭了商?当然我们都知道是周。《三字经》里讲:“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就更加明白地告诉我们,是周武王灭掉商纣王的。周武王摧毁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周王朝统治800年,是历史最长久的朝代。 周的前身也是一个小国,崛起于中国西北,而商地处东部。它为什么叫周呢?因为它建国于周原,所以就以这个地名作为国名。周人的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如此,周人和早期的商人一样,也拥有特殊的声望。 什么声望呢?第一,周的祖先是尧的农官,即管农业的后稷。周人是后稷的后代。后稷是中国的农业神,而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所以后稷的地位很高。周人的农业水平也很高,在中国古代这就意味着国力强盛。农业水平高,收成好,人民可以吃饱,国家就有积蓄。 第二,在周的祖先身上还发生过一些非常让人称道的事情。周的原始居住地在西北,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周当时的首领叫古公亶父,他认为:对侵扰者,一般说来,是我跟你打,但这样的话,双方一定有伤亡。那我就不跟你打,把原来的地方让给你。于是迁到了后来的周原。周围的小国十分佩服古公的气度,纷纷来投靠。古公有三个儿子,小儿子季历最。贤能。古公就打算把自己的王位传给小儿子。但是,老人家又担心小儿子的两个哥哥,即老大、老二不服,这会很麻烦。一般情况下,兄弟会反目成仇,这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那么,古公的三个儿子会怎么样做呢?这两个哥哥知道了父亲的心思以后,居然为了不让父亲为难,自愿跑到当时非常荒凉的南方去谋生了。 任何一个王朝的兴衰,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周在灭商之前只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渚侯国,但周国农业发达,民风淳朴,国君仁爱,兄弟相让。正是这些因素,使得这个诸侯刚渐渐强盛起来。那么,当时的商纣王对于日渐强盛的周国,会采取什么态度呢? 商纣王在位的时候,周朝正好是赫赫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政。《三字经》前面讲的“周文武,称三王”里面,周文武是两个王,即周文王、周武王。周和商还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不陌生,周和商世代联姻、通婚,他们是亲戚。所以,商王就将管理西北诸多小国家的责任交给了周围的首领。因此,周文王当时还有个名字叫西伯。周文王对商纣王的行径实在看不惯,就在背后悄悄地发了一点牢骚和说了点批评的话。商纣王很厉害。古代帝王都有一种控制、钳制部下的手段。商纣王也不例外,他有一套信息传递系统,类似于特务机构。他得知周文王在说他的坏话后,就立即把周文王抓起来,关了整整七年。怎么办呢?老办法。周文王的臣子赶紧向商纣王的亲信行贿,花钱买命,终于将周文王救了出来,并且官复原职。后来,周文王又主动向商纣王献出一大块土地。但是,他提出一个条件,就是请求商纣王废除那些特别残忍的酷刑。这一招很绝,商纣王接受土地并答应了条件。周文王则是为民请命,美名为天下传扬,很多人就来投靠周文王。虽然周文王被释放以后不久就去世了,但是,他给继位的周武王留下了足以和商朝对抗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财富。所以,一般按照中国历史传统,将周文王视作周朝的开国君主。实际上,周朝的第一个王应该是周武王。可是,中国历史上历来把文武二王相提并论。《三字经》也是这么提的,所以才会出现“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周文王给后来的周武王留下来的最珍贵的财富就是杰出的人才和仁义的名声。这些人才当中最有名的有两个:周公,也就是周公旦,以及中国老百姓都知道的姜太公。这两位也受到后来儒家学者的高度赞扬。那么,这两位究竟是何等人物?P1-3 后记 心中自识《三字经》 《三字经》是一本古老的启蒙读物,关乎教育、历史、学习的主题,被称为蒙学经典。小的时候读过,全文却早已忘却,烂熟于胸的只是前面“人之初,性本善”那几句。 2008年的冬季,我们温暖地与《三字经》相遇。那时的京城寒冷异常,在大风降温和金融危机的侵扰下,滑落的不只是气温,也不只是那些高挺的象征经济发展水平的数字标记,似乎还有那些曾经贮藏在人们内心的信心与力量,也正因为此,对即将到来的2009年,一切变得莫测、寂静了。而《百家讲坛》在这个人心忐忑的时刻,策划了开年大戏——四十三集的《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拟于2009年春节期间连续播出七天,之后每周六日播出。《百家讲坛》邀请钱文忠先生来解读《三字经》,是将他作为2009年开年的第一枚“重磅炸弹”倾力推出的。钱文忠先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新潮学者,他的崇拜者们自称“潜艇”。早在2007年夏天,钱文忠先生就已在《百家讲坛》开讲《玄奘西游记》,取得了巨大成功。随即,《百家讲坛》开始录制由钱文忠先生主讲的《我的老师季羡林》,经过一番争取,也南于我社与《百家讲坛》合作出版《于丹<庄子>心得》等书的成功经历,使我们很快便与钱文忠先生达成了《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一书的图书m版协议,后来,节目的播出被搁置下来,这本其实已经完成了编辑排版工作的书稿,也就被延缓至今才隆重推出。正是基于此次合作的愉快经历,也承蒙《百家讲坛》和钱文忠先生的厚爱,《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一书的出版亦交付我社,于是,就有了工作人员们连续数月的不问断的工作,也就有了眼下的这套《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下)。与《百家讲坛》的新年寄望一样,我们相信,这本书是我社2009年开年奉献给读者的礼物,也必定是图书市场一抹亮丽的春色。 为了与播出同步,我们在策划中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分为上下两册,并分时推出。数月的忙碌中,我们跟随钱文忠先生重新认识、解读了这部蒙学经典。从接到稿件的那一刻,我们竟然感到宛若踏进一个仪式,重拾孩提时的旧缘,突有一点认祖归宗的味道。在浮躁多年之后,从2009年的这个春节开始,我们平心静气地回到了老祖宗这里,在这里我们重新了解历史,重新开始一个启蒙的过程,并于这启蒙中,寻找足以支撑我们的精神力量,寻找我们文化当中那些最核心的价值。我们相信,这样的一种形式,应当是颇具意味、温暖人心的。 钱文忠先生对《三字经》的解读,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的情怀,他所举例证皆是现实的、实际的,深入浅出,到位而生动,体现着独特的“钱氏魅力”。但正如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钱文忠先生也曾这样谈到过《三字经》,他说,简短的《三字经》其实只是一些关键词。也就是说,每个人心中对《三字经》都有不同的理解。的确,用寥寥千字来诠释处世为人的道理,这不是《三字经》的轻淡,而恰恰显示了它的博大,它提供的只是一些供人们记忆、联想和阐释的“关键词”,经由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一样的词句,我们得以切人中华文明的肌理,得以传承我们古老的信念,当然,这种切人,一定是从当下的角度、现实的角度。这才是《三字经》数百年传承下来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们阅读《三字经》也好,我们聆听钱文忠先生讲解《三字经》也好,那一定是因为我们心中都早已有了一部自己的《三字经》,一定是因为我们在今天仍然有意无意地遵循着祖先传承下来的那些传统,一定是因为我们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仍然保持着敬畏。对于《三字经》给予我们的这种深刻影响,也许我们如今并不自识,但那恰恰是因为其坚同的存在着,它溶解在血液里,隐匿于日常生活之中,无形中给我们的行为以暗示和指导。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心中的《三字经》,对它的解读缘起于自识。 2009年4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