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他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奴隶宣言》,维护了美联邦统一,为美国在19世纪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使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他被称为“伟大的解放者”。在逆境中,林肯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带领美利坚民族向着恢复国家统一和解放黑奴的伟大目标稳步前进。在胜利之时,他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终保持着谦虚质朴,宽厚仁慈的平民本色,以维护美联邦大业和民族国家的长远利益为己任。最终他功成身亡,成为正义事业的伟大殉道者。
本书以其感人至深的笔触,描述了这位平民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本书采用“以图读传”的形式,辅以专题、名人名言栏目,并与内容同步配以生动、有趣、丰富的“知识链接”和“资料链接”,精选大量与林肯紧密相关的各类图片,以简洁大方的版式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再现了林肯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林肯,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伯拉罕·林肯于1809年2月诞生于美国的肯塔基州。
提到“肯塔基”,就会令人想起福斯特所做的那首动听的世界民谣《肯塔基老家》。但是,在林肯出生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开垦地。
美国的东部,濒临大西洋,包括弗吉尼亚州及宾夕法尼亚州等在内,早在北美十三州仍为英国殖民地时,就有许多来自欧洲的移民,在此开垦。
这块平原的西侧,有东北一西南走向的阿利根尼山脉,虽然称不上是高山,但山脉的东侧却以险峻、景色宜人而闻名遐迩。山脉的西侧有一片辽阔的高原,一直延伸到密西西比河的大平原,此地就是肯塔基州。
19世纪初期,在这个州的东方内陆,有一个叫做“哈定”的郡,虽然称之为郡,但其只不过比一般村落稍微热闹一点而已。在这个城镇附近,有一片辽阔的原始森林。
住在这里的人,大部分务农,郡中的许多商店,都贩卖杂货、农具、衣服、食品等,可说是应有尽有,而且,这种商店多数座落于房子稀疏的路旁。
早期的移民,砍伐原始森林,开垦成小块的耕地,过着孤寂的生活。后来,因为移民不断增加,所以,不仅设立了学校,而且也建造了简陋的教堂。
每逢礼拜天,人们都会前往教堂听牧师布道。
当时的学校并未受到大多数人的重视,为了帮忙农事,大人们往往不让孩子上学,何况大部分的孩子也不喜欢读书。
亚伯拉罕·林肯诞生于哈定郡附近叫诺林克里克的开垦地,而且是在一间称不上是家的破陋小屋内呱呱坠地的。
从林肯的画像上,我们可以发现他有着极为削长的面孔,额头上深深地刻画着的皱纹,说明他饱经世故。他的眼神,看起来有点孤独,不过嘴边却经常浮现温和的微笑。
他丝毫没有官架,就像那些在田里工作的农夫一样,慈祥而朴实。
林肯身材魁梧,腕力强劲,而且,像一般千粗活的人一样,手特别大,所以与他握过手的人,都对他那强有力的手留下深刻的印象。
林肯和大多数的新大陆开拓者一样,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在艰苦环境下锻炼出来的健康体魄,所以能在人生旅途上,坚强、自立地向前迈进。
尽管他在青少年时代一直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然而,他那率直的本性及强健的身体,却未遭受丝毫的损伤。
要叙说林肯的一生,我们就得先了解这片新大陆的历史。
林肯出生的时代,适逢美国即将步入强国之列。美利坚合众国自1776年脱离英国独立以来,已经过了三十余年,最初的版图只有今天的八分之一。
北美本是英国的殖民地,最早的一批英国移民于1585年抵达。这已是哥伦布(1451-1506)发现新大陆九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率领这批移民团前来的,就是欧塔·罗里(1552-1618)。他们在现在华盛顿南方的海岸登陆,并把这块土地命名为弗吉尼亚。他们不辞辛劳,一心一意地想在此建立殖民地,却不幸失败。这是因为这批移民缺乏在此建立久居之地的坚强意志。
至于比英国人更早抵达新大陆的西班牙人及葡萄牙人,情况也都是如此。
当哥伦布发现大西洋沿岸的新大陆时,西班牙一些喜爱冒险的人,纷纷横渡大西洋前来。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21年后(1513年),巴波亚(1475-1517)也横过巴拿马地峡,抵达太平洋东岸。
在同一时期,以可尔特斯为首的一群亡命之徒,也凭借武力,把墨西哥犹加敦半岛的马雅帝国歼灭了。此外,毕撤浴也征服了南美秘鲁的印加帝国。
马雅及印加人都具有相当卓越的文化,可是葡萄牙的冒险家却蔑视这些。他们一味破坏皇宫和神殿,目的只在抢夺金银珠宝。
后来,当西班牙人知道这些国家蕴藏着丰富的银矿后,就陆续前来,驱使当地土著人大量采掘银矿,以便运回本国。因此,西班牙变成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英国是一个岛国,也是一个不畏海洋的航海民族,可是在向海外扩展势力方面,在当时却显得落后些。直到16世纪末期,伊利莎白女王一世即位之后,才开始向海外扩展。英国的海盗活跃在大西洋上,经常袭击西班牙及葡萄牙的船只,抢夺船上的金银财宝。英国也像西班牙及葡萄牙一样,想拥有广大的殖民地,然而,葡萄牙已占领东方国家,西班牙的势力则遍及中美洲及南美洲,仅剩下欧塔·罗里发现的北美洲,尚未被任何国家占领。
罗里率领的那群人,也像西班牙人一样,想寻找银矿,以图一本万利。不过弗吉尼亚一带根本没有金、银矿,只有一片被原始森林覆盖的大平原。
于是,他们不得不去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然后,试图栽植菸草。可是,对梦想成为暴发户的人来说,这实在是件苦差事,生病倒地的人、意志动摇的人愈来愈多,而且菸草的栽培也不顺利,所以到了第四年,就不得不放弃开拓事业了。
18年后。又有无数英国人来到弗吉尼亚。这批移民是由约翰·史密斯率领的。
这批移民并不像过去的移民那样一心只想致富,相反的,他们想在此永远定居下来。
对来自文明国家的人来说,在野兽及印地安人的威胁之下,要砍伐原始森林、开辟土地,需要相当强的毅力。而这些人都能将遇到的困难一一克服,终于建立出一个久居之地。
P10-14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是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拯救了美联邦并结束了美国奴隶制度。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父母是社会低层,是具有勤劳、俭朴、谦虚和诚恳品格的英国移民后裔。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西南部,他们以种田和打猎为生。
九岁时,林肯的母亲去世。一年后,父亲与一位寡妇结婚。继母慈祥勤劳,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林肯自幼参加劳动,做过雇工,乡村邮递员等工作,此后步入政坛。林肯学习刻苦,品德高尚,为人善良,做事谨慎而又坚定,得到人们的赞扬。
林肯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他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就在土沙地上和木板上练习写字,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玉米饼子,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灯下常读书读到深夜。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都干,但始终没忘记学习,他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攻读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等著作,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林肯青年时期就痛恨奴隶制度,因为他当水手时,多次运货到南方,亲眼目睹了奴隶主的野蛮残暴和黑奴遭到的残酷折磨。他当了议员之后,经常发表演讲,抨击蓄奴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林肯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坎坷,是在接踵不断的磨难中度过的。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抑郁是他个性的特征。但林肯还是挺了过来,直到最后一刻!
他入主白宫后,在奴隶制等问题上,政界发生倾轧,国家出现分裂,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日常工作中他不顾个人安全,每天挤出大量时间接见群众,听取申诉,尽力解决他们的问题。在他任职期间,由于各种反动势力的影响,政策上有过踌躇和动摇,但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推动下,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在四年国内战争中,他领导联邦政府同南部农场奴隶主进行了坚决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林肯主张反对黑人奴隶制,领导了被称为继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林肯成为黑人解放的象征。战争初期的妥协政策一度造成北方失利,林肯在人民推动下颁布《宅地法》和《解放奴隶宣言》,解决了当时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从而扭转时局。促使北方最终取胜。但奴隶主却对他万分仇恨。1865年4月14日晚,他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突然遭到枪击,次日清晨与世长辞。
林肯由于在内战的最危急关头,能够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以革命的方式摧毁奴隶制,并解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因而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后人尊敬,成为继华盛顿之后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革命导师马克思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作者
2009年7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