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贸易战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贸易冲突与摩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吕博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贸易战争和军事战争都以利益争夺为目的,区别主要是手段不同。军事战争主要是武装力量的对抗,贸易战争主要表现为国际间非暴力的贸易摩擦和冲突。贸易战争也很难有真正的赢家,最终结果也往往是两败俱伤。在国际经贸合作不断加深的今天,追求双赢成为各国努力的方向,避免战争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任务。

本书取名《贸易战争》,就是想通过回顾历史,分析贸易摩擦和冲突的一些基本特征。值此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有关经济危机和贸易战争的关系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另外,本书也试图对中国外贸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加以了分析。

内容推荐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面临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困难的局面。很多国家为了自保,挥舞起了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当前这种贸易保护的趋势,它是糖水还是毒药?它能帮助经济走出困境,还是会使危机更加恶化,这成为2009年初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各位商界领袖最热衷于讨论的焦点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危机进一步蔓延,贸易保护是否会进一步演化成为贸易战争、军事战争?这影响着全球的经济走势,也将决定你我未来的生活。

本书追根溯源,从四千年前“商人”的起源讲起,以通俗的语言展开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讲述了欧美帝国崛起、中国朝贡贸易的辉煌和强权崩溃、黑色大萧条时代和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时期的贸易战历程,总结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基本特征,分析贸易货币角逐的背后意义,判断在当今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下中国外贸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探究世界贸易之新格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贸易战争阴云密布

 贸易战忧思录

芭比娃娃和夺命贸易摩擦

战略经济对话

美国的战争叫嚣

 大萧条恐惧症

黑色的全球恐慌记忆

金融危机爆发和全球经济衰退

贸易战争猜想

第二章 贸易争斗贯穿古今

 古代贸易战争

士农工商排位

管仲范蠡故事

罗马波斯之争

 当今国际利益重组

诸子理论实践

中美博弈格局

金融改革要求

第三章 强盗贸易VS.强权贸易

 葡萄牙和西班牙之争

葡萄牙海外扩张与掠夺

西班牙挑战霸权加入贸易争夺

教皇的荒唐裁决

 贸易竞争和掠夺第二波

新老帝国交替

贸易成就荷兰

大英帝国的崛起

 中国强权贸易的崩溃

朝贡贸易的兴起

郑和出洋传奇和朝贡贸易辉煌

鸦片战争——中国经历的首次国际贸易战争

受伤雄狮的奋力一搏:中国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与日本崛起

甲午战争结局:强权遭遇强盗羞辱

第四章 冷战和决胜贸易战

 美苏对抗的冷战时代

雅尔塔分水岭

全面对抗形成

和平演变战略

 决胜贸易战争

阵营贸易歧视

决战时刻来临

苏联阵营溃败

第五章 贸易争端仲裁和现代贸易混战

 贸易争端的仲裁者:世界贸易组织

全球经济事务

关税贸易协定

多哈回合谈判

 贸易争端解决

争端解决程序和美欧牛肉争端

香蕉战的故事和争端解决效率

贸易混战之中国涉案诉讼

第六章 美元霸权与贸易货币的角逐

 美元称霸

英镑让位美元

美元霸权时代来临

欧元挑战美元

 贸易货币角逐

亚洲美元战略

汇率债务攻防战

美国印钞争议

第七章 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世界贸易何去何从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和贸易保护教训

从郁金香崩盘事件说起

经济大萧条与石油危机

危机下的贸易保护浪潮

 金融风暴改写世界贸易格局

贸易保护和反保护的较量

各国救市大行动

中美贸易关系演义

 经济飓风下的贸易拉锯战

希拉里和“同舟共济”

新威胁和中国的态度

二十国金融峰会与贸易战争防御

力拓毁约意味着什么

附录1 不可不知的自由贸易进程和公平贸易运动

附录2 世贸组织受理的诉讼案件

后记

试读章节

2009年,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未见消退,贸易保护主义却愈演愈烈。不少国家相继抬高了进口的贸易壁垒,希望本国市场能够最大限度消化掉本国产品,以此帮助本国经济恢复增长。例如:印度宣布对进口豆油开征20%的进口税;印度尼西亚宣布对至少500项产品实施进口管制;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也纷纷调高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法国酝酿设立国家基金,防止本国企业被外企并购。贸易保护在金融风暴中以燎原之势蔓延全球。在金融危机的严冬考验中,五花八门的贸易保护政策正在你方唱罢我登场。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二○○九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法案中包含两个“买美国货”条款:一是要求在由刺激资金支出的公共建筑和公共工程中使用美国生产的钢材、铁和制成品,当基于公众利益的考量,或无法获取,或成本不合理时,可以例外;另一条款要求美国国土安全部购买美国生产的纺织品和服装。在无法获取等情况下可以例外。

“购买美国货”条款率先在欧洲和加拿大引发抗议风暴,每年这两个地区都要向美国出口大量钢材。加拿大总理哈珀最早公开对该条款表示不满,称将对此事“严重关切”。欧盟贸易代表阿什顿也说,如果美国国会通过禁用外国产品的振兴经济法案,欧盟“绝不会坐视不理”。

国际舆论包括美国舆论对奥巴马政府提出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反应如此激烈,很大程度上是对80年前美国胡佛政府犯下的错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记忆犹新,并且不约而同地将美国这一自私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条款与上世纪30年代初、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推出的《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相提并论。1930年6月,也就是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后,美国胡佛政府为了保护国内工业不受大量进口商品冲击,提出并通过了《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开始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立即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同时引发对美国出口商品的报复,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使全球贸易几乎中止,美国的经济也由此下降了三分之二,一半的人失去工作。

在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重压下,很多人担忧美国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将引发全球贸易混战,把全球经济引向末路。

其实,早在2005年7月5日,《亚洲时报》就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即将到来的贸易战和全球性的经济萧条》。作者是美国金融评论家、纽约廖氏投资集团主席廖子光。文章指出,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正重新抬头并将逐渐演变成全球贸易战。他还更具体地指出,新的贸易战不是由某个在贸易链中接受残羹剩菜的穷国发起,而是由获益更大的美国发起。为什么是美国呢?因为美国经济会首先出问题。一旦美国发动贸易战争,会把矛头首先指向对美贸易顺差巨大的中国。

廖先生的观点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有人甚至以为他危言耸听。但纵观近两三年发生的国际事件,从2005年以来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开来以后,面对正在来临的经济危机的威胁,各国纷纷挥舞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使我们不得不佩服上文作者的预见能力。然而,贸易保护是否即将演变为贸易战争、经济战争、军事战争?这是目前人们最不愿意看到但也最为担心的事情。对此,我们试图做出分析。

贸易战忧思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因而也遭遇了最多的贸易争端和摩擦。

1979年至2008年,全球共有38个国家对我国发起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总数达990件,其中反倾销案件占90%。近千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国内上万家企业、数千种产品,影响数百亿美元出15,数十万人就业。  从1979年提出第一个反倾销诉讼到1996年,欧盟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达60多项。其中除糠醛和锤子等少数几起案件因证实共同体相关产业的损害与中国进l5产品没有因果关系而撤诉外,大多数案件都以中方败诉而结束。

2000年12月22日,日本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葱、鲜香菇、草席等三种主要商品进行产业损害调查。2001年4月17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从4月23日起至11月8日的200天里,日本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葱、鲜香菇及灯心草三种农产品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在限制进口量(大葱5383吨、鲜香菇8003吨和蔺草席7949吨)以内的产品征收3%-6%的关税,超过部分则征收106%-266%的关税。6月22日,中国针对日本的贸易保护行为采取相应措施,开始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机和空调实施100%的惩罚性关税。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的代表分别在北京、上海、多哈、东京为解决贸易争端举行了多次磋商,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12月21日双方达成共识,日方决定不启动对从中国进口三种农产品的正式保障措施,中方决定撤销对日本三种商品的特别关税措施。中日农产品贸易争端历经一年的波澜起伏最终得以化解。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此后,中国对美出口激增。5月,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的7类纺织品抡起“特保”大棒,时任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把阻击中国纺织品作为上任的“第一炮”打响。中美之间围绕纺织品问题展开了七轮艰苦的谈判才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紧接着,贸易摩擦又转移到从钢铁到玩具的一系列产品。

特殊保障措施是保障措施的一种,但与一般保障措施有所不同。中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一些成员担心我国出口激增而对其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造成冲击和损害,因而设立了“针对特定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机制”(transitional product-specific safeguard mechanism.简称特殊保障措施),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特殊保障措施是专门针对中国产品的保障措施。美国、加拿大和印度根据《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的承诺,调整了国内立法。2002年8月13日,印度启动了全球第一期针对中国的特殊保障措施调查,被调查产品为工业用缝纫针。2002年8月19日,美国启动了对坐垫升降装置的特殊保障措施调查。

P3-6

序言

自古以来,所有的战争毫无例外地都是为了利益的争夺。从原始社会开始,战争就是为了争夺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财富而发动的。以后的战争虽然表现出多样性,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掠夺与反掠夺、侵略与反侵略、争霸与反争霸、扩张与反扩张、压迫与反压迫而进行的。其中压迫与反压迫的战争多为国内战争,其他多为国际战争。按照性质划分,战争又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反侵略、反争霸、反扩张、反压迫战争(起义、民族独立和解放)自然是正义战争,而侵略、争霸、扩张、反革命镇压自然是非正义战争。贸易战争和军事战争都以利益争夺为目的,区别主要是手段不同。军事战争主要是武装力量的对抗,贸易战争主要表现为国际间非暴力的贸易摩擦和冲突。军事对抗的结果必然是输赢,由于战争本身的破坏性和发动战争付出的巨大代价,战争打成和局实际等于双输。贸易战争也很难有真正的赢家,最终结果也往往是两败俱伤。在国际经贸合作不断加深的今天,追求双赢成为各国努力的方向,避免战争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任务。

古代的战争以军事对抗为主,贸易战争相对较少。随着15世纪海洋时代的来临,海上强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对财富和市场的激烈争夺,通常都以武力征服为手段,遵循的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其中也伴随着贸易战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世纪前50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后50年国际新秩序得以建立,国际合作不断扩大,全球化进程加快,贸易自由化取得重大进展。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对军事战争的选择变得极为谨慎。冷战期间,非暴力的贸易战争更多地取代了军事对抗。冷战结束后,世贸组织成立。进入2l世纪以来,贸易摩擦和冲突依然不断,和以往相比还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但受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真正的贸易战争还没有打起来。

本书取名《贸易战争》,就是想通过回顾历史,分析贸易摩擦和冲突的一些基本特征。值此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有关经济危机和贸易战争的关系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本书也试图对中国外贸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加以分析。

引发贸易战争的原因往往是贸易保护。当一个国家的市场和产业受到进口冲击时,贸易保护主义几乎是本能的反应。贸易保护主义以关注民生和就业为出发点,蛊惑性很强,其中还包括工会组织的抗议,工人的示威等等,再加上带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阶级色彩,以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为借口,道义上占了上风,极易控制舆论导向,永远显得理直气壮。反对贸易保护者遇到这种情况却往往底气不足,很容易遭到批判。但贸易保护措施也并非进口方必然的选择,这是因为,限制进口的影响也往往是利弊各半,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可能遭到报复。

首先,限制进口自然是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可能有利于国内产业的发展,但这样做会对本国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伤害。尽管生产者本身也是消费者,但在国际产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分歧越来越大。所以,在一个国家内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生产者呼吁贸易保护时,很多消费者却极力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如果贸易保护的对象不是幼稚产业而是落后产业,还会抑制本国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其次,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可能违背国际义务和承诺。当一国政府或主动或迫于压力擅自采取贸易保护行动,自然会招致出口国的反对。、矛盾一旦激化,就有可能演变为贸易战争。世贸组织成员一旦采取违背相关义务和承诺的贸易保护措施,也有可能遭到授权报复。因此,进口国在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时,也必须慎之又慎。

在今天自由贸易理论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贸易保护主义受到主流民意的批判,一经出现便会像过街老鼠一样受到人人喊打。但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因此绝迹,而且还大量存在。对于某些国家而言,贸易保护也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具体贸易保护措施的看法和态度也不一样。竞争力强的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一般很难得到原谅,竞争力弱的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却往往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国际贸易在保护和反保护的持续较量中,表现为自由、冲击、保护、反保护几个阶段的循环往复,但总的发展方向是,不断走向自由化。

从历史上每隔几年就爆发一次的经济危机应对来看,在危机爆发初期,有关国家的领袖们都会想到共同应对(目前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态度如此),但随着危机蔓延,各种政治压力加大,政治人物就有可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国外。对此,人们不能掉以轻心。历史上,但凡各国达成一致意见不搞贸易保护,走出危机所需的时间就相对短一些;一旦保护主义盛行并引发贸易战争,危机持续的时间就会延长。

目前还在蔓延的金融危机会持续多久,影响会有多大,也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主要经济体的基本态度。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在口头上承诺不搞贸易保护,实际上还是出台了多项贸易保护措施,人们对贸易战争的担心依然挥之不去。一旦贸易保护主义泛滥,贸易战爆发,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中国外向型经济无疑将受到巨大的打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因而也遭遇了最多的贸易摩擦。除了美国和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挑起的贸易摩擦外,近年来由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挑起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中国政府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在注重政府间的对话、磋商和谈判的同时,也开始积极寻求世贸组织作出裁决。美国《福布斯》杂志在2009年4月2日,也就是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召开的当天,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认为中国政府对待国际贸易争端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文章指出,中国因其特定的文化思维模式,在刚加入世贸的前几年,更倾向于采用外交和双边谈判解决分歧,不希望启动法律程序,甚至把其他国家的起诉行为看作自己的外交失败。现在,中国政府开始积极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对其他国家的某些行为提起诉讼。

然而,在突发的全球金融海啸面前,包括世贸组织在内的所有国际组织都变得束手无策。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大幅萎缩,对出口依赖严重的中国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凭借巨额外汇储备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受到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既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也有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机会。中国还因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较大,极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遭遇更多的贸易摩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恐怕世贸组织也解决不了。所以,努力阻止贸易战争爆发,也就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在2008年11月和2009年4月召开的两次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与会领导入都对中国寄予很大的期望,中国领导人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指导性意见,被大会所发布的公报所采纳。

伦敦金融峰会承诺不搞贸易保护,与会领导人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国际合作并签署多项协议,以早日摆脱危机的影响,尽快恢复世界经济。只要这些承诺和协议能够得到落实,贸易战就不会爆发,至少可以推迟。

2009年6月5日,全球第二大铁矿石供应商力拓公司在英国伦敦召开董事会,决定撤销与中铝的交易计划。力拓同时宣称,已同必和必拓达成协议,将合并双方在澳大利亚的主要业务,建立各自持股50%的合资企业。力拓毁约与中铝的交易协议分手引发媒体的热议。有媒体认为力拓毁约表明保护主义抬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国内外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在僵持不下的时候,往往会使出将经济问题上升到‘国家经济安全’政治高度的杀手锏,吸引民众参与,最终形成民意给政府部门以压力,影响政府对外资并购政策的取向。”

此后,2009年6月8日,加拿大城市联盟通过一项“不买美国货”决议,意在反制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有关“购买美国货”条款。加拿大此举,可被看作是可能引发贸易战的信号。当然,更多的好消息和坏消息还在等着我们。

一旦贸易战爆发并进一步演化成国际性军事斗争,世界经济就将受到巨大的破坏,大萧条就会重演,甚至更加糟糕。

后记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关于贸易战争的忧虑就与日俱增,而中国总是被看做贸易战争的主要对象,因而国内对贸易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予以极大关注。为了满足读者对贸易战争有关情况的了解,中国经济出版社的乔卫兵副总编亲自确定书名,策划组织《贸易战争》一书,并对全书内容安排给予指导性意见。商务部研究院的郝红梅副研究员参加了本书的编写。伯乐致远咨询公司的任志杰和方圆,对本书的编写做出了特殊贡献,帮助查找、翻译和核对了大量资料。本书责任编辑黄静女士自始至终参与本书的编写,多次参与提纲讨论,初稿完成后,与编著者共同完成了书稿的数次较大的修改。

编著者认为,只要各国政府能够信守承诺,国际社会共同防御,贸易战争就能够避免。因此,本书最后一部分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不久前召开的伦敦金融峰会,以及峰会就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所做出的承诺。但承诺能否算数,依然需要密切关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的情况下,我们对贸易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书评(媒体评论)

各国政府要反对保护主义、如果抵制不住诱惑,就会让局势更加糟糕。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帕斯卡尔·拉米

国际贸易战争的初级阶段表现为一种“货币战争”。汇率争端将是国际贸易战争的前哨战。宋鸿兵先生关于货币战争的描述,敏锐地感受到了国际贸易战争的来临。美国新任总统以及新任财政部长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言论绝非口误,那不过是一种文雅的宣战。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在第一轮人民币升值过程中,中国已经初尝国际贸易战争的可怕杀伤力。换句话说,国际贸易战争已经打响了。

——卢麒元

G20承诺保护自由贸易,但有些国家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想靠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来应对全球贸易战争。(贸易保护)可能形成一场贸易战争,很危险,世界贸易可能因此瘫痪,带来一系列的货币战争、贸易战争,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的话,结果将会很糟糕。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 鲁里埃尔·罗比尼

在经济危机时期,如果国际间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增多,国际间合作将越来越少,危机的影响也就将越来越大。从长远的角度上来说,我们鼓励各个国家采取措施避免保护主义。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 普罗迪

目前世界已建立了经济贸易领域的沟通和对话机制,金融危机再次显示全世界经济体早已“血肉相连”。建立世界贸易新秩序,谨防贸易保护主义“复辟”,才是走出危机的重要途径。

——《不要让贸易保护成为一场新危机》 中国证券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