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写检查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的前提是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写一篇充分否定自己的“保证书”。这种“保证书”继承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光荣传统,名曰:检查。
没有哪个学生自愿写检查,都是老师“明要求暗指示”的。正因为被迫,学生才会产生对抗心理,导致自我批评流于形式,交篇检查就完事大吉。很多同学都是应付差事,把检查当成作业去写。对此,我不以为然,反正都得写,为什么不把它写好呢?
许多同学很不解,检查谁不会写,到时候厚着脸皮读一下不就行了?没这么简单,一篇优秀的检查,不仅能体现作者扎实的语文功底,还能反映出作者清晰的逻辑思维。凭本人多年写检查的经验,我惊奇地发现:写检查是一个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大好契机!
我写检查的历史,要追溯到小学三年级。原因多是“上课说话”和“搞小动作”。(之所以把这两个罪名用引号引起来,是觉得它们挺可爱的。)刚开始我很发愁,这检查该怎么写呢?当时的我性格比较内向,作文水平极差,连写日记都要妈妈帮忙。可写检查哪能找妈妈呀,那不是找抽吗?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写,写得我心情很不爽,有负罪感。拼命凑出一百多字,交给老师,老师说写得不深刻,重写!没办法,继续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编词儿。后来也怪我不争气,一再犯错,屡教不改,成了“惯犯”。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每次都得写检查,无一例外。班里的几个“活跃分子”几乎每天都身背写检查重任,我们时常交流经验心得。渐渐地,我写的检查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最值得炫耀的是,我战胜了自己,突破了心理关。从此,我写检查时心平气和,不再发憷,作文水平突飞猛进,跟同学说话也多了,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上了初中,本性难改,注定还要写检查。但是老师哪知道,此时的我已是个写检查的高手,居然可以傲视检查,逢人便说:“朕又创作了一篇《罪己诏》,给你念念。”开始我没好好写,但后来我发现,如果不写一篇气贯长虹的真家伙把老师震住,老师总会伺机找我麻烦。所以有一次我心一横,写了一篇长达八页作文稿纸的检查。果然,此后老师再也没让我写,可能是心疼我写检查太浪费时间了吧。
经过长期实践,到高三时,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说,叫“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认为,写检查要从心理上战胜它,要把它当作是磨练自己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是写好一篇检查的前提。另外写检查还需要冷静的思考和分析,如果只沉浸在悔恨与自责中,那么你写出来的不是检查,而是忏悔录。
首先,你要分析写检查的原因,把事情的原委讲清楚,然后即可自由发挥!我自创了“优秀检查三部曲”,只用其中一招就能写出很好的检查,当然,三招都用就所向披靡了。
第一招:大揽罪名
你必须疯狂地给自己扣帽子揽罪名。越多越好,越大越好。什么叫越大越好呢?就是争取让自己挤进危害社会的不法分子的行列,至少也要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是不安定因素,是不和谐的音符。比如因上课说话写检查,在揽罪名时可以这样写:我有以下几点错误:1.扰乱课堂纪律;2.打扰其他同学听课;3.打断老师讲课:4.自由散漫;5.没有起到一名班委和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6.对自己不负责任,自暴自弃;7.对同学不负责任,非法剥夺同学上课时间;8.不尊重老师;9.给班集体丢脸,给学校抹黑;10.辜负了老师和家长对我的精心培育,辜负了党和人民对我的殷切期望。还能再多说一点,那你自己发挥想象去吧,把坏事都往自己身上拽就行了(当然也别太夸张,老师知道“911”不是你干的。)这一招会让老师认为你检查得很深刻很全面。
第二招:狂认错误
揽完了罪名,就要认错。要想表现出非常诚恳的认错态度,脸皮厚是关键。不要吝惜那些犀利的词语,得像谴责别人一样谴责自己,直到能博得同情为止。其实有些老师让我们写检查无非是想教育你,老师最清楚,写检查属于形式主义,“没有下次”意味着“还有下次”。如果实在张不开嘴,你就别以为这检查里说的是自己。再说,刚才在第一环节里,自己不是已经成为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了吗?那还犹豫什么,赶紧认罪吧。
第三招:狠表态度
认完错自然需要表个态度,表示以后会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中国,态度问题可是大问题,只要态度好,把事办砸了也可以原谅;态度不端正,把事办好了也难逃批评。前面写得再催人泪下,一旦表态不诚恳,可就晚节不保前功尽弃了。表态要“狠”,就是要真诚而不虚假。可以用“老师可能原谅我,但我自己不能原谅自己”和“不要看我怎么说,要看我怎么做”这种比较务实的话做全文结尾,这样会打动老师的心,使他认为你真有悔改之意。
这三招是检查初学者的必修,我3200字的检查,光靠这三招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提高写检查水平的过程中,要经常总结经验。写完检查让老师审定时,要观察老师的反应,以便使日后的创作更对他胃口,这就需要悟性了。如果你认为自己水平足够高,也可以把语文知识学以致用,穿插一些“废话”(比如自己的经历),或适度地写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同时也不能缺少那三个要素。如此一来,相信你一定可以写出一篇非常有感染力的检查。它虽是“认罪书”,却也是“起义状”,老师也会非常赏识你的。
P14-17
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孩子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心灵深处隐匿的真实想法,这本书不仅是青少年成长的“参考书”,对教师、家长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值得一读。
——著名作家 赵晏彪
出本书真是不容易。序言自己写,插图自己画,三百六十行,干了一大半。累得我腰酸背痛腿抽筋,也不知道能有多少人翻到后记这一页。
出本这样的书更是不容易。写了好几年,改了多少次,说话得罪人,费力不讨好。现在的少男少女们都不好我这口,人家爱看青春小说。喜欢富家千金与穷小子的爱情故事,喜欢90后“贱女孩”的尖酸文字。早知道我也这么写,可惜现在都被写乏了,还能怎么创新呢?
不过,正如我在序言中所说,身为一个稚气未脱的毛头小子,在没有毕姥爷的帮助下,能够出版一本小书,实属不易,这也使我摔跟头捡钱——很欣慰。当然,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我的野心大着呢!但我不敢说出来,生怕看青春小说的人笑话我。还是说说书吧。
本书收录了我高中三年及大一杂文四十篇,另附几首小诗,全书无一考场作文,皆为课外走笔。在此,要提醒年轻读者,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我深感荣幸;如果你从此也想这么写,我深感自豪;如果你想在考场上这么写,我深感担忧。私底下怎么写都成,考场上咱还是放老实点吧。
另外,本书字里行间充斥着“歪理邪说”,也不时流露“叛逆思想”,读者切不可信以为真,拨打110。我的观点和看法。不强求读者认可。表扬、批评都很欢迎;知我罪我,一任诸君!
最后,感谢爱我的叔叔、阿姨!
青春期!天生就是思想叛逆的成长阶段。因为“我”成人了,“我”不再唯命是从,被父母、老师牵着走;“我”要自己选择,“我”要自己去判断社会的原本,去思考人群的善恶,去辨认学问的真伪。这,便造就了一个人青春期的思想与行为的叛逆。
“叛逆”真好。因为没有思想的人类,是愚蠢的人类。假如几十万年前,没有第一只猿猴试着直立行走,敢于逆流而行的叛逆行为,人类或许至今仍是猿猴。当年的布鲁诺违背教会坚持“日心说”被处以火刑,他因叛逆而变成了伟人,世界却因他的叛逆而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
叛逆,有着新观念、新思想破土的惊喜和闪亮。
我一直想见见这位传说中的“叛逆”方日金。
当这个小伙子戴着眼镜来到我面前时,他沉静的外表,说话慢条斯理的样子,让我产生了巨大的疑惑,难道这就是被老师称为“以后不是伟人就是高智商罪犯”的那个男孩吗?我的所见和老师眼里的那个叛逆者有着强烈的反差。这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想知道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否真的如传言中那么“叛逆”?
方日金喜欢看书。小学三年级就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年级在《小学生作文》上发表处女作《我想振翅飞翔》。小作文的发表,给了他极大的信心和鼓舞,从此,更加热爱读书。历史著作、UFO之谜、世界奇观、伟大人物传记等,大凡他感兴趣的东西,都有涉猎,无论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虫鱼鸟兽。
有一阵子,他看上了DV摄录。于是买来《数码摄像从入门到精通》和《实用电视编辑》看,还把班级搞的野外拓展活动,通过录制、编辑、配乐、旁白、字幕等环节,制成小短片《鹫峰一日游》,刻成光盘,利用课间播放给同学们看。放映完毕,教室里一片掌声,喝彩接踵而至。小试牛刀的成功,使方日金神采飞扬。
高一那年,想当教授。写完作业就看《我是口才高手》和《心态决定成功》,对着卫生间的镜子设计肢体语言,十分自我陶醉。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方日金对音乐如醉如痴。北航附中教数学的王人伟老师退休了,接替他的是金红梅老师,金老师新型的教学理念、清晰的逻辑推理、独到的语言驾驭能力(“看我是怎样把这道题干掉的”,“这条辅助线显然非常可爱”……),深深吸引并折服了方日金。那时候,他觉得做音乐人很风光,于是尝试着用周杰伦《逆鳞》的节奏,重新填上金老师常用、经典、标志性的语言,自编、自导、自演一曲《金主席语录>,拿到年级比赛上演出,同学们震惊得目瞪口呆,溢美之词如滔滔江水。
上了高三,又迷上了《百家讲坛》中人气最旺的易中天、孔庆东。从西单图书大厦回来,一头就扎进易教授品读的三国里。非但如此,还拉着父母,一边吃饭一边听教语文的孔老师分析鲁迅的《呐喊》,真乃求知若渴。
眼下,身为新闻系学生的方日金,总是用刚刚从老师那儿趸来的花拳绣腿,捕捉周边有价值的信息,考量电视里的新闻类节目,评判其中的利弊得失,似乎已经拥有了驰骋青春的舞台。他羡慕凤凰卫视胡一虎的掌控能力,欣赏北京卫视高潮东的京腔京韵,喜欢湖南卫视汪涵的幽默搞笑。他畅想有一天肩扛镜头,手持话筒,以新闻人的视角,评说世间万物、人生百态。偶而他也会欣欣然且飘飘然,露出那条得意忘形的轻狂尾巴。
这就是天性活泼,总有新想法从头脑里进发,并要立刻付诸行动的方日金。虽然我没有看出他将来是否能成为“伟人”或是“高智商罪犯”,但有一点我可以确信,他肯定不是一个“少年老成”、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青年。从他的这本《90后“叛逆”宣言》中,可以看出他思维敏锐,善于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并坚持个性主张的性格特点。读者可以了解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心灵深处隐匿的真实想法。这本书不仅仅是青少年成长的“宣言”,同时也是青少年第一时间郑重其事地直面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参考书,值得一读。
叛逆,属于思想者。齐白石老人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之所以名满天下,就因为他对传统绘画的叛逆。叛逆是个性的张扬,是创造力的萌发,是跳动的青春符号。
是为序。
本书作者方日金以自己幽默、辛辣、老道的文笔,书写了“叛逆”者的心灵世界,以及对自身、学校、社会的深度思考。本书对青春期的孩子成长及家长、学校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多方面的参考,是一本具有“麻辣”效果的好书。
青春期,这个年龄天生就是思想叛逆的成长阶段。因为“我”成人了,“我”不会惟命是从了,也不再被父母、老师牵着走路。“我”要自己选择,“我”要自己去判断社会的原本,去思考人群的善恶,去辨认学问的真伪。这,便造就了青春期的思想与行为的叛逆。
方日金,这位头脑敏锐的北京男孩,以自己幽默、辛辣、老道的文笔,书写了“叛逆”者的心灵世界,以及对自身、学校、社会的深度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青少年成长的“宣言”,同时也是青少年第一时间郑重其事地直面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参考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