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一个实践性的产业,旅游研究必须强调与实践的结合;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旅游研究必须依托基础学科的支撑,而不能在旅游业内独自建立旅游研究的大厦。
本书是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写作至今的旅游杂谈,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且作者的笔触不限于旅游范畴,交通、礼仪……体现了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文学功底,读来有趣,笑过之后还能发人深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写在旅游研究边上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
作者 | 戴学锋 |
出版社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旅游业是一个实践性的产业,旅游研究必须强调与实践的结合;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旅游研究必须依托基础学科的支撑,而不能在旅游业内独自建立旅游研究的大厦。 本书是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写作至今的旅游杂谈,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且作者的笔触不限于旅游范畴,交通、礼仪……体现了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文学功底,读来有趣,笑过之后还能发人深省。 内容推荐 作者是旅游学界的知名学者,从事旅游业已经20余年,对于旅游规划和发展颇有心得。本书是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写作至今的旅游杂谈,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且作者的笔触不限于旅游范畴,交通、礼仪……体现了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文学功底,读来有趣,笑过之后还能发人深省。 目录 旅游研究必须走出象才塔 《老北京旅行指南》的启迪 圆明园遗址遐思 北京需要怎样的标志性建筑 从角落尿臊到旅游者行为规范 从一场不该进行的“探讨” 看我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儿子的百草园 ——城市植被绿化小议 公园本义 ——园林化城市的梦想 占村落旅游开发与文明延续的异想 古都花季 怀念爆竹声中的岁月 衷仁为美 旅游者的成熟是对导游最好的监督 为旅游业引回人文关怀 ——读《全球旅游新论》一得 音乐会礼仪随想 历时28年腾退有感 喜忧步行街 茁生 总经理为什么不能“端盘子” ——在“鞍钢宪法”故乡的思考 碰瓷儿 主持旅游规划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大树功旅游区 “沉闷”之旅引发的思考 走出传统资源概念,泉州旅游大有可为 ——泉州旅游发展战略思考 “煤电之城”的凤凰涅槃 ——阜新开发“煤电工业遗产旅游之城”的构想 北京交通堵在了思路上 ——对北京交通规划的深层次思考 没有围墙的主题公同 ——红楼梦源文化旅游带规则,探索主题公园的新出路 怀忆什刹海荷花市场 “节约型社会”VS“亮丽工程” 扶持老字号,关键是恢复其生存的土壤 “狗定理”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对北京都市园林建设的一点看法 “大屋顶”的联想 高山草甸的宿命 ——从博弈论角度看旅游规划 红桥为什么红火 ——恢复商业发展土壤的思考 什刹海建设湖心生态湿地设想 “无中生有”与“有中看无” ——对旅游规划多样性的一点看法 先农坛为什么不能园林化 利用工艺品手工作坊,发展崇文旅游业 从洗手间里的尴尬谈规范服务 谁来关心贫困人群的旅游 “中国驴友日”的建议 旅游业:在“冰河期”凤凰涅槃 新加坡救助方案的启发 SARs让我们对旅游研究进行反思 旅游预报应该准吗 如何向外国人做调查 “我们”是谁 有益的尝试,共同的目标 ——香港、内地十年旅游业发展的意义和启示 奥运会门票最低仅5元 黄金周尘埃落定后的思考 “绿色GDP”考核引发的思考 为什么说中国出境旅游是超前发展 后记 试读章节 随着西递、宏村于2000年11月以皖南古村落的名称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古村落立马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似乎在一夜间,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深具文化内涵的古村落,周庄、同里、苍坡、豫章、江湾、李坑……一时间,无数被遗忘的角落成为新宠,在现代都市里找不到北,更不知道还曾有江村文明的年轻人蜂拥拥向古村落。于是,古村中曾经“蛛丝儿结满雕梁”的“陋室空堂”,“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静寂了几十年的古村落忽然变得热闹非常,装扮一新地迎接着旅游者们的造访。 记得,那年去未经开发的某徽州古村调研,村里人似乎很忌讳提起村中的往事,后经我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方才从村民的点滴言语中了解到,这个村子原本就是大宗族,都是一个姓氏,各家的贫富相差不大,后来,村中的族长作为地主被打倒,外来的十余户贫下中农分得了其房产,古村的自组织体系旋即解体。现在住在村西最破的房子里的就是地主的后代,我从他们那猥琐的举止、狐疑的眼神中怎么也看不出大户人家的端庄仪表、淳厚德行。村里的宗祠当然没有了本来的作用,开始还延续了小学的功能,后来变成生产队部,再后来变成仓库,我去调研时已几成废弃物堆料场。村民除了还像过去一样在逝者如斯的小河里洗衣、洗菜,他们的生活看不出任何传统遗风。只有那一幢幢没钱翻新的旧屋,依然高大幽深,在触及不到的角落,精美的雕饰清晰可辨,从这点点滴滴中不难猜测古村过去的辉煌。村民不无羡慕地讲起附近村落由于发现了矿藏,一夜暴富,“在那些村子里已经找不到这样的破房,都变成水泥瓷砖的楼房了”。 的确,现在保留下来的古村落几乎都是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当古村落的旅游价值被发掘后,老屋的新主人弹去雕梁画栋上多年的封尘,在细腻刀法、描金线条所表现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松竹梅兰和福禄寿喜图案中,他们惊异地发现原来的主人生活是那么精致,比现在的小资还要精致。于是,祠堂中的稻谷、农具等杂物被清理,原宗祠中祖宗的牌位被庄重地请回;“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也不能忘记,此地曾有过多少状元(或举人,甚或秀才)、宰相(或大臣,甚或小县官)、巨贾(或商人,甚或小商贩)、先贤大德(或乡绅雅士,甚或民族败类)都被珍重地挖掘整理造册;他们的嗜好当然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他们的食、住、行,甚至赌博、狎妓也无不透着小资般的文化。所有这些当然都要编纂成为导游词,向来访者娓娓介绍。 20世纪中后期,工业化发展最早的英国已经步入后工业时代,对蒸汽机时代的工业文明怀有浓厚兴趣的一小撮人开始了对工业遗产文化的挖掘,还提出了工业考古(Industrial Archaeology)的概念,并因此发展出了吸引普通旅游者的工业遗产旅游(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这表明,人们是多么容易遗忘,几十年前的事物如果不再使用,很快就会成为被遗忘的历史,一段文明就变成了断线的风筝,像满语那样迅速被遗忘;这也表明,当代人是多么固执地拒绝遗忘,几十年前的事物也要当做文物一样考古发掘、珍藏。当古村落被再次发现,古村落考古似乎也成为了一门显学,拒绝遗忘的人们从中再次发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隅。然而,无论现在的人们怎么想方设法“修旧如旧”,都不可能恢复那曾经的文明。祠堂里不再有威严而慈祥的长者;村民的言行不再依循百年古风;尽管古村还保留着按照儒家礼仪规范布置的格局,然而已经没有人再相信那套道德仁义的说教。旅游开发保留并恢复的仅仅是古村文明的空壳;隐藏在古村建筑背后无形的文明,即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不存在了。古村中以宗祠家族为核心的自组织管理体系,随着宗族的消亡而消亡;千年形成的儒家伦理规范早已随风飘逝,温良恭俭让也不再是必须遵从的价值观……当所有这些消失后,文明就被割断,而一旦文明被割断,就如同被砍头的尸体,即便再安装上被砍下的头颅,也必然是没有灵魂的僵尸。 这是灾难还是幸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每当我走进那熙熙攘攘的古村落,看到祠堂中粉饰一新的牌位,我的心总会变得沉重,因为我总会想起鲁迅先生在《祝福》里描绘的鲁村中的祥林嫂,我总忘不了,她捐了门槛后还不能碰触的祖宗牌位;每当我看到古村边那贞节牌坊,我总想起那无数被囚禁的灵魂,想起巴金先生在《家》中描绘的一切,想起被逼自杀的鸣凤,想起郁郁而终的梅表姐,想起决心与这样的家族决裂的觉新;我总想起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描绘的“吃人”的时代。这或许是我们为什么要革命的理由,因为我们有天赋的权力,去埋葬那没有民主的吃人的“文明”。 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我们用古村落传统文明的空壳还魂市场经济文明,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也许此乃古村为体、经济为用的最佳选择。 当然,对价值的判断永远只能见仁见智,我的解读深深印带着我们这代人的心理烙印,相信对此更有无数的解读方式,必然有忧患、有庆幸,也有无所谓。而这无数解读方式的共存,正是我们这个多元文化时代对于传统文化一元判断的背叛。 2006.08.30P32-34 后记 取书名总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此书收录的文字大都与旅游研究沾点边,但无论视角还是文体抑或讲述方式都难登大雅之堂,更遑论旅游研究的正室,仅仅是些写在旅游研究边上的碎屑,故名。 这本小集能够出版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调入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后的我整天百无聊赖,白天在单位胡思乱想一天,晚上回家胡诌一篇小文,第二天上班后用文豪(当时的一种中文打字机)生硬地敲出来,晚上回家一边继续胡思乱想一边修改,上班后再用文豪打出,晚上再修改。如此一篇两三千字的小文足可让我一两个礼拜,甚至更长时间,都有事情做。而今,从那些用文豪打出的发黄的复印纸中,筛选出与旅游研究多少有些瓜葛的几篇文字,一下让我回想起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只是感觉如此毫无目的地打发时间真是太奢侈了。而近20年来的小文竟能辑录成册,则应感谢《中国国情国力》、《旅游学刊》、《中国旅游报》、《旅游》等报刊的编辑们,如果不是他们殷勤地鼓励、约稿,懒隋如我者绝不可能在案牍之余再去写这些在政府机关、在旅游企业、在研究单位都毫无用处的小文。最后,还要感谢中国旅游出版社,不但修订了原文中的诸多谬误,还将此书装帧得如此漂亮。 我好胡思乱想,亦好胡说八道,这里收录的文字很多都是我胡思乱想或胡说八道后的产物,既缺乏妙文缜密的逻辑,更没有论文旁征博引的苦功。有些杞人忧天式的胡思乱想,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如对鞭炮解禁的期望、对什刹海生态岛的设想等;其他如对北京交通微循环的改善、对城墙遗址上现代遗迹的保护等则仅仅是我的幻想。此集对原文中的观点没有任何改动,也算是对个人现代遗迹的尊重吧。 戴学锋 2009.5.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