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不过,同第一版一样,本书仍基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来我在哈佛商学院为MBA和EMBA讲授战略时的经验,同样继续强调实用性、易读性和严谨性。
就严谨性而言,本书建立在当代战略领域的研究成果之上,采取了以价值为着眼点、以公司为核心的视角,与在价值创造与转移方面的近期研究相一致。这一视角不仅统合了不同章节中的论述,还推广了一种战略分析方法。不过,本书开篇仍保留了原来的风格,从历史角度对战略这一领域作了明晰的回顾。
本书意在面向实践者或准实践者,为此本书的写作定位是对战略的简短介绍或回顾。目标读者影响了我们对在何种程度上强调学术研究、在何种程度上从商业和咨询角度人手的决策。除历史介绍一章外,各章都提出了战略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意见,包括跟进或验证步骤、应用原则等。行文的可读性增强了意欲达到的实用性效果。
第1章 战略的起源
1.1 背景
1.2 学院派的贡献
1.3 战略咨询顾问的崛起
1.3.1 BCG与经验曲线
1.3.2 从经验曲线到投资组合计划
1.3.3 战略事业单位与投资组合计划
1.4 问题与展望
小结
术语表
第2章 描画商业景致
2.1 供给-需求分析
2.2 “五力”框架
2.2.1 力量一:竞争水平
2.2.2 力量二:进入者的威胁
2.2.3 力量三:替代品的威胁
2.2.4 力量四:买方力量
2.2.5 力量五:供方力量
2.3 价值网络及其他概括性成果
2.4 描画商业景致的流程
2.4.1 步骤一:收集信息
2.4.2 步骤二:刻画边界
2.4.3 步骤三:识别参与者集群
2.4.4 步骤四:理解集群层面的议价力量
2.4.5 步骤五:动态思考
2.4.6 步骤六:商业景致的调适与塑造
小结
术语表
第3章 创造竞争优势
3.1 竞争定位的概念发展
3.1.1 成本分析
3.1.2 差异分析
3.1.3 成本与差异
3.1.4 附加值
3.2 分析过程
3.2.1 步骤一:通过活动分析相关成本
3.2.2 步骤二:通过活动分析相对支付意愿
3.2.3 步骤三:开发各种战略方案并作出选择
3.3 整体与局部
小结
术语表
第4章 预见竞争态势
4.1 简单博弈
4.2 动态博弈
4.3 竞争对手分析
4.3.1 应用:埃森哲公司的印度战略
4.3.2 整合
4.4 展开分析过程
4.4.1 原则一:广泛思考一系列的战略选择
4.4.2 原则二:扩大动态分析工具箱
4.4.3 原则三:确保分析与行业及公司情境相匹配
小结
术语袁
第5章 保持骄人业绩
5.1 可持续性与资源
5.2 模仿的威胁
5.2.1 保密的信息
5.2.2 转换成本/关系
5.2.3 规模经济
5.2.4 报复的威胁
5.2.5 模仿的滞后
5.2.6 升级
5.3 替代的威胁
5.3.1 不回应
5.3.2 转移/收获
5.3.3 防御
5.3.4 见望
5.3.5 转换
5.3.6 重组
5.3.7 蛙跳
5.4 强行索价的威胁
5.4.1 签约
5.4.2 一体化
5.4.3 提高(并利用)议价能力
5.4.4 建立相互依存关系
5.4.5 培养信任
5.5 懈怠的威胁
5.5.1 获取信息
5.5.2 监控行为
5.5.3 提供业绩诱因
5.5.4 塑造规范
5.5.5 聚合资源
5.5.6 管理变革
5.5.7 激发变革
5.6 一个综合案例:沃尔玛(Wal-Mart)
小结
术语表
第6章 选择公司领地
6.1 公司战略的实践历程
6.2 两个检验
6.3 较优性检验
6.3.1 行业吸引力
6.3.2 竞争优势
6.3.3 风险因素
6.4 最优性检验
6.4.1 交易成本与所有权
6.4.2 公司管理模式
6.5 应用:美林证券对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案的分析
小结
术语表
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