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名著选》是为高等学校历史专业课程史学名著选读编选的。目的在通过选本训练学生阅读古典历史文献的能力,并略知我国古代著名历史著作的各种体裁和基本内容。
本书先编选《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六种选本,分册印行。体例不要求一致。或按年代先后,或按原著卷帙次第,或按问题性质分类,编次成书。
选本重点选录名著的代表作品,包括它所反映的这一特定时期的主要典章制度、重大历史事件、杰出人物的活动、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发现、文化思想的流派和民族关系等内容,以及著者的历史观点。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这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公元九五九年),全书分为二百九十四卷,用三百多万字,写出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文字简练,记事周详,在当时来说,是一部空前的编年史巨著。
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泰及颖川贾彪为其冠,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①。学中语日:“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李膺字元礼,陈蕃字仲举,王畅字叔茂。于是中外承风,竞以臧否相尚②,否,音鄙。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⑧。屣履者,履不蹑跟也。
宛有富贾张、汎者④,《考异》日:《陈蕃传》作张汜,谢承《书》作张子禁,今从《岑晊传》。与后宫有亲,又善雕镂玩好之物,颇以赂遗中官,以此得显位,用孰纵横。岑睡与贼曹史张牧,贼曹,主盗贼事。劝成瑨收捕沉等;既而遇赦,瑁竞诛之,并收其宗族宾客,杀二百余人,后乃奏闻。小黄门晋阳赵津,贪暴放恣,为一县巨患。太原太守平原刘璜使郡吏王允讨捕⑤,亦于赦后杀之。于是中常侍侯览使张沉妻上书讼冤,宦者因缘谮诉瑨、璜。帝大怒,征瑨、璜皆下狱。有司承旨,奏瑁、瑨罪当弃市⑥。
山阳太守翟超,以郡人张俭为东部督邮。侯览家在防东⑦,《百官志》:郡有五部督邮,监属县。《郡国志》:防东县属山阳郡。贤日:故城在今兖州金乡县南。 残暴百姓;览丧母还家,大起茔冢,茔音营。俭举奏览罪,而览伺候遮戳,戳,…”后乃作截。章竟不上。俭遂破览冢宅,藉没资财,具奏其状,复不得御。御,进也,谓其奏不得进也。《考异》日:《袁纪》“俭行部至平陵,逢览母,俭按剑怒曰:‘何等女子干督邮,此非贼邪!’使吏卒收览母,杀之。追擒览家属、宾客,死者百余人,皆僵尸道路,伐其园宅,井堙木刊,鸡犬器物,悉无遗类。”《苑康传》亦云:“张俭杀侯览母,按其宗党,或有进匿太山界者。康穷相收掩,无得遗脱。览大怨之,征诣廷尉,坐徙日南。”案《侯览传》云:“览丧母还家。”《陈蕃传》云:“翟超没入侯览财产,坐髡钳。”皆不云俭杀其母。若果杀之,则苑康不止徙日南也。《侯览传》又云:“建宁二年丧母”,盖以诛党人在其年,致此误耳。徐璜兄子宣为下邳令①,暴虐尤甚。尝求故汝南太守李衙女不能得,遂将吏卒至嵩家,载其女归,戏射杀之。东海相汝南黄浮闻之,收宣家属,无少长悉考之。掾史以下固争,浮日:“徐宣国贼,今日杀之,明日坐死,足以瞑目矣!”即案宣罪弃市,暴其尸。于是宦官诉冤于帝,帝大怒,超、浮并坐髡钳,输作右校②。
太尉陈蕃、司空刘茂共谏,请瑶、瑨、超、浮等罪;《考异》日:《陈蕃传》又有司徒刘矩,按时胡广为司徒,非矩也。帝不悦。有司劾奏之,茂不敢复言。蕃乃独上疏日:“今寇贼在外,四支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臣寝不能寐,食不能饱,实忧左右日亲③,忠言日疏,内患渐积,外难方深。陛下超从列侯,继承天位,贤日:言帝以蠡吾侯即位。小家畜产百万之资,子孙尚耻愧失其先业,况乃产兼天下,受之先帝,而欲懈怠以自轻忽乎!诚不爱己,不当念先帝得之勤苦邪!前梁氏五侯,毒遍海内,天启圣意,收而戮之。贤日:五侯谓胤、让、淑、忠、戟,与冀同时诛,事见《冀传》。天下之议,冀当小平;明鉴未远,覆车如昨,而近习之权,复相扇结。小黄门赵津,大猾张汎等,肆行贪虐,奸媚左右。前太原太守刘璜,南阳太守成瑨,纠而戮之,虽言赦后不当诛杀,原其诚心,在乎去恶,至于陛下,有何悁悁!《说文》日:悁悁,恚忿也。而小人道长,荧惑圣听④,遂使天威为之发怒,必加刑谴,已为过甚,况乃重罚,令伏欧刀乎⑤!又前山阳太守翟超,东海相黄浮,奉公不桡,疾恶如雠,超没侯览财物,浮诛徐宣之罪,并蒙刑坐,不逢赦恕。览之从横,没财已幸;宣犯衅过,死有余辜。昔丞相申屠嘉召责邓通,雒阳令董宣折辱公主,而文帝从而请之,光武加以重赏,申屠嘉事,见十四卷文帝后二年,董宣事见四十三卷光武建武十九年。未闻二臣有专命之诛。而今左右群竖,恶伤党类,妄相交构,致此刑谴,闻臣是言,当复唬诉。陛下深宜割塞近习与政之源,唬与啼同。与读日豫。引纳尚书朝省之士,简练清高,斥黜佞邪。如是天和于上,地洽于下,休祯符瑞,岂远乎哉!”帝不纳,宦官由此疾蕃弥甚,选举奏议,辄以中诏谴却,长史以下,多至抵罪,犹以蕃名臣,不敢加害。
平原襄楷诣阙上疏日:“臣闻皇天不言,以文象设教①。臣窃见太微,天廷五帝之坐,而金、火罚星扬光其中,《天文志》: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坐也。贤日:太白,金也;荧惑,火也。《天文志》日:逆夏令,伤火气,罚见荧惑;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白;故金、火并为罚星也。于占,天子凶;又俱人房、心,《天文志》:房四星为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心三星,天王正位也;中星日明堂,天子位焉;前星为太子,后星为庶子。法无继嗣。前年冬大寒,杀鸟兽,害鱼鳖,城傍竹柏之叶有伤枯者。《续汉志》日:延熹七年,雒阳城傍竹柏叶有伤枯者。《考异》日:《帝纪》此年十二月书“雒城傍竹柏枯伤”,误也。臣闻于师日:‘柏伤竹枯,不出二年,天子当之。’今自春夏以来,连有霜雹及大雨雷电,臣作威作福,刑罚急刻之所感也。太原太守刘瑨,南阳太守成瑨,志除奸邪,其所诛翦,皆合人望。而陛下受阉竖之谮,乃远加考逮,三公上书乞哀璜等,不见采察而严被谴让②,忧国之臣,将遂杜口矣。臣闻杀无罪,诛贤者,祸及三世。黄石公《三略》日:伤贤者,殃及三世。蔽贤者,身当其害。达贤者,福流子孙。疾贤者,名不全。自陛下即位以来,频行诛罚,梁、寇、孙、邓并见族灭,贤日:梁冀、寇荣、孙寿、邓万世等也。其从坐者又非其数。李云上书,明主所不当讳;杜众乞死,谅以感悟圣朝;曾无赦宥而并被残戮,天下之人,咸知其冤,事见上卷二年。汉兴以来,未有拒谏诛贤,用刑太深如今者也!昔文王一妻,诞至十子;《史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伯邑考,次武王发,次管叔鲜,次周公旦,次蔡叔度,次曹叔振铎,次成叔武,次霍叔处,次康叔封,次辊季载,同母兄弟十人。今宫女数千,未闻庆育,宜修德省刑,以广《螽斯》之祚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