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百城记(上那些被火炬照耀过的地方)
分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作者 曹章晋//陆南//胡贲//王小山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热闹中冷静,在喧嚣中寂寞,逃离人山人海的大道,独步落寞寂寥的巷陌——“百城记”另辟蹊径,既热心又冷淡,既参与又掉队,若即若离,不即不离。当其他的媒体使用录像机和照相机记录的时候,“百城记”拿起有点落伍的画笔,玩起了大写意速写。

作者试图以一个平静的旁观者而非热情的参与者的身份,沿着奥运火炬传递的路线,做一系列速写,大略地勾勒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之际那些被火炬照耀过的地方的一个大体轮廓。

内容推荐

奥运是一场倾全国之力举办的盛会,火炬在境外传递的过程中,海外华人一路燃烧的热情,更告诉我们:新闻的现场、历史的现场远非北京。作者试图以一个平静的旁观者而非热情的参与者的身份,沿着奥运火炬传递的路线,做一个系列速写,大致勾勒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时,那些被火炬照耀过的地方的一个大体轮廓。

目录

香港:红色Mandarin淹没HongKong/1

澳门:滑翔的脚步/6

三亚:谁还记得“亚运之光”/12

海口: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又起朱楼/17

广州:无意至有意的包容力/22

深圳:离共产主义社会最近的城市/27

惠州:为稚嫩付出的代价/33

汕头:没落的世家/36

福州:偷渡之城的双重人格/40

泉州:爱拼才会赢/44

厦门: “通”还是“不通”,不是个问题/49

龙岩:客家人,新罗人,都是自己人/52

瑞金:追逐火炬的人们/55

南昌:经营出来的活力之都/60

温州:那个该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是谁/64

绍兴:千万别得罪绍兴人/67

杭州:通往彼岸的运河/71

宁波:浙江的还是上海的/77

上海:让我如何不想她/81

南通:跨过长江去/83

泰州:那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87

南京:悲情城市/89

合肥:我们都是爱国者/93

淮南:随淮河迷失的城市/99

芜湖:与合肥竞争/103

绩溪:龙川村有座胡氏宗祠/107

黄山:一条老街,一条新街/109

武汉:生活挤压出的小市民/112

宜昌:躺在水坝的边缘/118

荆州:被抛弃的故都/121

岳阳:忧思之城的忧思/124

长沙:娱乐至死/128

韶山:润之气息随处可闻/132

桂林:中国式旅游/135

南宁:半座老城,半座新城/140

昆明:失忆的十年/147

丽江:不是后花园的后花园/152

香格里拉:西北偏北,卡瓦格博/158

贵阳:晚安,不夜城/163

凯里:只是用来旅游/168

遵义:红色的酒城/173

重庆:追赶他,追赶他/177

乌鲁木齐:混血之城/183

喀什:从家乡到异乡/188

石河子:最后的兵团/195

昌吉:和乌鲁木齐融为一体/201

拉萨:想象的天堂/204

格尔木:在天路上被遗忘/212

青海湖:四对夫妻/217

西宁:告别历史/219

试读章节

香港是火炬接力路线上中国人的第一个主场。虽然在澳大利亚、韩国,海外留学生已经成就了一片红色海洋,但香港才是奥运火炬传递路线中真正的红色城市。

火炬接力在香港的第一站是尖沙咀,我不知道那些最早出来迎接火炬的人是什么时候抵达现场的。我和陆南还没从地铁通道出来,就听到外面阵阵声浪。出隧道,街道几乎已无空地落脚,当时还只是早上八点。

这是一个红色的早晨,虽然飘着细雨,但周围是红色的旗帜、红色的口号、红色的衬衫和贴着红色贴纸的红色脸膛。火炬还要近两个小时后才出现,但现场已经弥漫了几近沸腾的红色空气。

香港人以守秩序著称,但现场所有高出地面可以落脚的地方,都被密密麻麻的人占据。对着一米远的一张红色笑脸按下快门,画面里出现的却是一面飘过的红旗;刚举起相机追逐一辆疾驶而过的警车,眼前就出现一片手臂的丛林,每棵树的顶端都是一台相机。

这就是主场。

在尖沙咀弥敦道,的确有抗议者,这也是火炬传递过程中唯一出现抗议者的地方。我无法数清他们的人数,因为他们人太少,少到被旁边的支持者用高举的红旗围裹得严严实实,即使站在栏杆上也看不到。

火炬在韩国时,海外学生曾与“藏独”支持者发生肢体冲突。在香港,“藏独”同情者只有港大那个著名的女生陈巧文一个人,但她似乎没能抵达现场。雪山狮子旗被警方中途没收,现场唯一出现的“藏独”标识,是一块巴掌大的雪山狮子旗贴纸。这一小片不和谐,在现场的红色海洋夹缝中刚刚闪了一下,就从它的主人——一位西方人的脸上被扯落。香港是火炬迎接队伍中最热烈的一站,但也是最和谐、最不暴力的一站。问过一些热烈旁观火炬传递的西方人,多数都认为奥运应当与政治分开。

在香港迎接火炬的人群,明显可以看出,主要是两个年龄段的人,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退休老人。

5月2日,香港并非节假日,普通香港市民几乎都在忙于工作,所以,在尖沙咀迎接火炬的人群中,很难看到上班族,起码其人数不会比珠三角地区自发组织赴港迎火炬的人占明显优势。在这里的香港本地人明显以老年人为主。除了老人外,香港本地人中最热心的参与者是被老师带来的小学生,除了弥敦道附近高度拥挤的地段,到处都有那些手持小红旗的孩子。

必须承认,在中国的第一站,内地在港大学生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在港内地大学生与海外留学生有一个很大区别:海外留学生主要是本科以上的学生;而在香港的内地学生群体则主要是本科生,甚至在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不少学生其实才跨入大学校门不久。

这些满腔热忱的年轻人卓有成效的组织,使香港瞬间变成了一座说普通话、喊内地习惯口号的城市。为了观察这个过程,我特意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和浸会大学的活动。

中文大学队伍的组织者是一位名叫汪洋的女生,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一种领袖气质和不凡的号召力。这支直接赶往沙田的队伍,是汪洋同学在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中文大学BBs上发起的,队伍的大小旗帜、贴纸等似乎都是汪同学在外面置办的。中文大学的这支队伍并无事先的周密安排和分工,但在过程中,汪同学个人的指挥才能使得这只临时聚集的队伍始终保持不散,并在多个场所活跃出现。

而浸会大学又是另外一番情形。他们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参加了网易奥运百所高校“观方站”活动搭设的网络平台,进行现场直播。看上去他们那里没有一位具有天生领袖气质的人,但却靠着严密的团队组织配合,体现出了强大的工作效能。  在尖沙咀的现场,这个团队的许姓队长把报道指挥中心设在离现场焦点半岛饭店不足20米的一家咖啡厅,队长本人负责不断接听电话直接发布最新消息。长着一张娃娃脸的许同学指挥若定,也很忙碌,他那张摆放着电脑和啃了一半的面包的小桌子被挤在一个小角落里,实在不太符合人们对指挥部的想象。

火炬迎接人群中,不少组织都让自己的成员穿着统一的服装。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支穿着印有火炬logo衣服的队伍,他们不但看上去人数较多,而且非常活跃。后来得知,这是一个跨学校的组织,名叫“祝福北京、祝福中国、祝福奥运”筹备委员会,其发起人是浸会大学一位名叫杨可的大一学生。他们一共组织了800名学生,其中不乏香港本地的大学生。

直到现在,没有人能知道到底有多少学生上街活动,但他们确确实实在5月2日这天,把香港变得仿佛一座红色的城市。他们的着装、他们手中的旗帜、他们标准的普通话,在形色匆匆而又沉默的香港本地人当中格外抢眼。

火炬传递,是塑造香港人国家认同的又一个历史契机。十年来,在一段经济不景气的岁月中,香港人在内心深处一直进行着“我们是谁”的重新定位和心理转型。经济上与内地的日益一体化,人员与文化上的日益交融,使得这座城市在平静中一点点拉近了与内地母体的距离。5月2日,香港变成了一座被红色淹没的城市,一座被Mandarin(普通话)淹没的城市。香港媒体一律不加区分地将红色Mandmjn的热情视为香港市民的热情,它本身就有足够浓厚的国家认同的意味。

P3-5

序言

很多人不止一次暗中想象,如果某天能有闲有钱与几个死党结伴全国旅行一次,这样的人生该是多么完美。因为奥运火炬的传递,这种人生理想突然就馅饼般掉到了我们头上。是的,以撰写国内、国际新闻为业,却整日在北京二环内的写字楼和外环之间奔波,在自己国家的大部分土地不曾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留下足迹,这种生活,想想就觉得可笑。

我很少感谢自己的老板,但在这里不得不对就职的网易公司表示一下赞赏。只有这样的公司才有可能筹划一次奥运火炬的全程追踪,才有可能追逐着火炬,但却着眼于城市本身。职业的行为与个人的理念能够完美融合,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于是,就有四个人聚集在了一起:胡贲,1984年生人,一个聪明过头所以每天都有不同人生规划的人,2006年,还是实习记者时,因一篇中国境内朝鲜难民的报道获《南方周末》年度致敬;陆南,1981年生人,一个聪明且对新闻有执著追求的人,2007年,与胡贲合作《叶利钦》获《南方周末》年度致敬;至于我,黄章晋,1970年生人,一个结交了各种聪明人且能忽悠他们在一起做事的人,曾是陈、胡二人的编辑;比我还老的老男人是王小山,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介绍这个经历复杂且有着无数男女粉丝的偶像,还好,维基百科和百度词条上都有他的介绍。

除了使我们能聚在一起,奥运火炬传递于我们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它提醒了我们:和众多待在北京的人一样,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北京是一切新闻的现场,是历史聚光灯下的舞台中心,这座伟.大的城市,每天看上去都有许多重大事件要发生,而奥运盛典的指日可待和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更加深了我们这种错觉。

奥运是一场倾全国之力举办的盛会,火炬在境外传递的过程中,海外华人一路燃烧的热情,更告诉我们:新闻的现场、历史的现场远非北京。如果把奥运看成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之时最辉煌的庆祝仪式,那么这场伟大改革中那些最值得记录的变迁,几乎都不在北京。

是的,我们有一种不切实际的野心,我们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中国社会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这次,我们试图以一个平静的旁观者而非热情的参与者的身份,沿着奥运火炬传递的路线,做一个系列速写,大致勾勒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时,那些被火炬照耀过的地方的一个大体轮廓。

出行前不足一个月时,为此行有一个好的概念、一个抓人的名字,我们还在反复争论。突然之间,一切问题变得简单了:我们原本就是以圣火追踪报道之名而行,就是为看看圣火途经的中国。于我们自己,是以个人的直观体验去置换脑海中关于那些城市、那些乡村道听途说甚至一直只作为方块字的模糊印象,让它从此鲜活起来,尽管只是急匆匆的走马观花;于读者,是提供我们四人对2008年的中国的速写;于那些“途经之地”的家乡人,则是提供了一个他者的观察,它一定不是全面、客观而准确的。

因为此行将走过中国31个省和113座城市,于是,就有了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名字——百城记。

113个城市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这个名单只是某种标准下精心挑选和互相角逐的产物。所以,我们摒除了报道一个完整“中国”概念的野心。我们的角色和身份,使我们不太可能跻身紧贴圣火传递的第一报道方阵,这反而使我们可以相对从容地观察所经过的地方。相对圣火传递这个焦点,我们更关注的是所经过的城市、乡村和那里生活的人们。

无疑,于我们四人而言,这是有生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疯狂奔走,见缝插针地对途径之地采访观察,以我的有限阅读,这种高强度的奔波写作,似乎史无前例。所以,在这里,我们必须诚实地告诉各位读者:我们尽可以对自己施加巨大压力,但我们肯定不能令自己满意,更从未指望被读者充分肯定;尤其在那些圣火经过自己家乡的读者朋友们面前,我们已经做好了迎接板砖的思想准备。  我们的观察,对不同地方可能会采用多种方式——

或是某种整体直观印象,一切采访和资料的组织运用,全部围绕着它:无疑,它可能只是某种城市偏见的再次重复和强化,虽然我们发自内心地想尽一切努力避免,并希望能够发掘出前所未有的视角;对一个对自己家乡又爱又恨的人来说,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挑衅。

或是只对一地某一特征感兴趣,以此为横断面的观察和阐发:这种特征或横断面在您眼中未必具有典型特征,它天然就是以偏概全的观察方式。

或是借由一物一事一景一时的刺激为起行,借由一地阐发对各地共同现象的评述;如果这种评述对象是负面的,如果这种我们绝对想避免的情形当真发生了,请原谅我们的鲁莽;不过,没准我们会疯狂赞美您的家乡的。

或是时间足够,且碰到好的素材,我们会尽可能做一些特写报道:它不是野心勃勃地对某地或某地人们的观察描述,仅仅是记录的职业本能,就好比您在大街上看到美女帅哥而自己又正好手持Dv……

我们经过的是一个被奥运圣火沿途照亮的中国。在北京,全社会的一切早已与奥运概念挂钩,甚至小商贩的推销也自觉与奥运建立了亲密联系。但离开北京,那些有幸分享到奥运荣耀的地方,又会是怎样一番情形……

中国地图正在书桌上静静摊开,上面被我们讨论过无数次的城市被画满了圈圈。窗外的北京被太阳唤醒,精神焕发或神情懒散的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天。希望的、心满意足的或没有希望的人们,驾车的、乘公交车的、骑车的和步行的人们,晨练归来的老人、被家长驱赶到学校去的学生、辛苦的上班族、满面风尘的拾荒者……无数的人正涌上街头。同一轮太阳下,在中国地图上只是方块字的那些地名,应该和北京相同吧——喧闹的大街,表情各异的人们的内心当有着与北京大街相同的参差各态吧?而各地奔波的人们身旁,无论是政治标语还是商业广告,是否有着同样的内容?

到现场去,到现场去。是为序。

黄章晋

2008年4月28日上午9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2: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