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脾气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抑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精神紧张是身体健康的大敌,心理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人的心理状态与生理状况高度关联,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身体健康的营养素,心理状态是身体是否健康的晴雨表……阅读本书,让你知道更多心理保健的基本知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治病先健心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千舒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坏脾气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抑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精神紧张是身体健康的大敌,心理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人的心理状态与生理状况高度关联,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身体健康的营养素,心理状态是身体是否健康的晴雨表……阅读本书,让你知道更多心理保健的基本知识。 内容推荐 免疫与代谢疾病患者的心理调适,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调适,妇科与男科疾病患者的心理调适,癌症患者的心理调适,其他疾病患者的心理调适,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调适……阅读本书,让你知道更多心理保健的基本知识。 目录 第一篇 心理对生理的影响 一、人的心理状态与生理状况高度关联 1.人的生理与心理是相互影响的 2.现代医学对心理与生理相关的探寻 3.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不可分割 4.祖国传统医学的心身统一观 5.现代医学理论中的心身统一观 6.生理疾病往往伴随着精神创伤的发生 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身体健康的营养素 1.不要忽视良好心理状态的强大功用 2.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健康可以良性循环 3.身体健康的七种心理营养素 三、心理状态是身体是否健康的睛雨表 1.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健康概念 2.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 3.心理健康与疾病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四、心身疾病产生的根源在哪里 1.什么是心身疾病 2.人为什么会患心身疾病 3.六种常见心身疾病的致病原因 4.何种人易患心身疾病 第二篇 百病由心生 一、精神紧张是身体健康的公害 1.人为何有时精神紧张 2.长期精神紧张对身体有客 3.紧张是对身体平衡的极大破坏 4.过度紧张会导致疾患 5.过度紧张易引起紧张性头痛 6.紧张会引起女性月经病 7.精神紧张能引起荨麻疹 二、心理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1.不良压力对人的身心的危害 2.不良压力下身体会出现警讯 3.压力过大所引起的生理反应 三、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1.情绪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2.不良情绪会造成人体哪些病理改变 3.不良情绪在何时才能成为病因 4.情感障碍有哪些表现 5.心情太好也可能是一种病 6.情绪不佳会导致厌食 7.情绪紧张能引起情绪性腹泻 8.不良情绪可导致免疫系统代谢失调 9.癌症发生与恶性情绪刺激有关 四、坏脾气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1.发脾气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无益 2.愤怒可导致身体的各种疾病 3.产生负面效应的表达愤怒方式 五、抑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1.抑郁:身心健康的大敌 2.抑郁症的种种表象特征 3.抑郁症对健康的严重危害 第三篇 健身先健心 一、创造快乐心情。缓解精神紧张 1.好心情是健康的灵丹妙药 2.乐观:保持健康的有力武器 3.坚强:重要的抗病性格 4.锻炼培养抗病性格的两种方法 5.希望: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 6.重症患者的“希望生物学” 7.让健康情绪代替不良情绪 8.培养快乐的心理忠告 二、学会幽默,学会微笑 1.幽默具有心理调节功能 2.幽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3.幽默是情绪的处理器 4.幽默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 5.幽默中蕴藏着大智慧 6.如何训练自己的幽默感 7.笑的生理健康效应 8.笑是治疗疾病的主要心理疗法 9.微笑具有很强的情绪感染力 10.让自己天天笑逐颜开的方法 三、释放心中的压力 1.良好的心态可以缓解压力 2.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化解压力 3.减少压力源,有效应对压力 4.学会与压力“共眠” 5.缓解压力、让身心放松的方法 6.发泄情绪、释放情感 7.美国专家对减轻压力的建议 8.放松自己,拥有快乐的心情 9.几种消除压力的呼吸法 10.训练自己养成冥想的习惯 11.学会练习渐进式放松法 四、忘记不幸与悲伤 1.努力忘记昨日的悲伤 2.学会面对生活中的痛苦 3.不要让痛苦“赶”走快乐 4.想哭就哭:把忧伤发泄出来 5.要懂得从祸中求福的辩证法 五、改掉你的坏脾气 1.树立防止愤怒的新观念 2.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3.完善性格,降低“愤怒商” 4.浇灭愤怒之火的有效方法 5.几种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 六、克服忧虑与孤独 1.用健康的心理和情感克服忧虑 2.保持愉悦,把烦恼抛到脑后 3.宽容他人,消除心中的怨恨 4.开阔心胸,克服自己的嫉妒之心 5.心里郁闷,不妨喊上两嗓子 6.调整心理,走出孤独阴影 7.与时俱进,不宜固执己见 8.心情不快时的种种对策 9.“吃掉”忧郁,“晒掉”烦恼 第四篇 主要疾病的心理治疗 一、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1.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2.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调适 3.心脏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4.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心理调适 5.脑血管患者的心理调适 附:自我暗示法降低血压 二、免疫与代谢疾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1.风湿症患者的心理调适 2.哮喘症患者的心理调适 3.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1.肥胖症患者的心理调适 2.便秘患者的心理调适 3.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调适 4.胃肠神经症患者的心理调适 四、妇科与男科疾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1.痛经患者的心理调适 2.更年期患者的心理调适 3.阳痿患者的心理调适 4.早泄患者的心理调适 5.性厌恶患者的心理调适 五、癌症患者的心理调适 1.患者的心理反应对癌症病程有什么影响 2.如何对癌症病人进行心理调适 3.心理免疫,战胜癌症 4.抗击癌症,建立新的心理模式 六、其他疾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1.头痛患者的心理调适 2.皮肤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3.鼻炎患者的心理调适 试读章节 2.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 人的健康与疾病,既受自然界生物学规律的影响,同时也受心理学和社会学规律的影响。现代科学研究的大量资料表明,人体的生理、生化改变固然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同样,人的心理活动变化,也能影响人体的生理、生化的变化。比如,极端的担忧、恐惧和焦虑可使人头发变白,便是由于严重的动机冲突和极度的情绪紧张造成的结果。美国科学家曾作过一项科学研究,对胃造瘘伴有胃黏膜疝的病人进行观察发现,情绪愉快时,胃黏膜分泌与血管充盈均增加,胃壁运动也明显增强;而当情绪悲伤、自责和沮丧时,则胃黏膜苍白、胃蠕动减慢,分泌明显减少。 心理因素对人的心身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复杂的。一般地说,积极、良好的心理因素能够有效地促进人的心身健康;反之,消极、不良的心理因素则会损害人的心身健康。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那么,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目前国内外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则因为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对健康心理会有不同的要求;二则人的心理随着年龄增长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层次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但是,对同一社会文化背景、同一年龄阶段的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家还是有较为一致的看法的。至少应具备下列几点,才算得上是健康的心理。 (1)现实的态度 正视现实,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现实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不是脱离现实,沉迷于对过去岁月的迷恋、回归之中,或者陷于对未来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调节自己的期待和态度。 (2)良好的自我意识 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既不自视过高,产生自满心理,也不妄自菲薄,形成自卑感;能按对自我的正确评价,自觉调整自己的意识与行为。 (3)愉快而平稳的情绪 以乐观开朗、安定平稳为主要的情绪基调;情绪反应适度,没有狂喜、暴怒、绝望等过激的情绪现象;能够用理智驾驭自己的情感,遇到情绪困扰能自行解脱。 (4)融洽的人际关系 乐于和他人交往;既对别人施与感情,也能欣赏并接受别人的感情;与大多数人心理相容,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5)自觉独立的意志品质 能够自觉地确定行动的目的,并具有按此目的行动的决心和毅力,有独立自主的行为能力,可以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既能有所为,也能有所不为。 3.心理健康与疾病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前进、经济的发展,人类已进人情绪负重的非常时期,精神因素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将越来越复杂。事实证明,现有50%~80%的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国外有学者统计,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一76%。美国某医院对就诊病人统计,发现65%的病人身患疾病与社会环境有关。 据调查发现,在遭遇强烈刺激,感情急剧波动后,在短时间内死亡的170例中,59%死于个人不幸与巨大损失消息传来之后;34%死于面临危险或威胁的处境;7%死于狂喜之时。 情志的不良刺激,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会引起整个心理活动失去平衡状态,从而引起组织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它可诱发内分泌功能失调,降低免疫能力,为肿瘤的发生提供内在的条件。 引起癌症的原因尽管很多,但近年来大量科学实验证实,不良的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这一点已为动物实验所证实。如将狗分成两组,使一组长期处于惊恐不安状态,另一组则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结果,前一组6条狗中有3条狗死于癌症,后一组4条狗都安然无恙。现代心身医学实验证实,不良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抑郁悲伤等,可以通过类固醇作用使胸腺退化,造成免疫性T淋巴细胞成熟障碍,抑制免疫功能,诱发癌症。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对心血管机能具有明显影响。如情绪激动时,会出现心动过速,害羞时面部血管会扩张等,都是常见的现象。临床观察,心绞痛往往在情绪激动时发生。这是由于在情绪激动或紧张的脑力劳动时,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增加,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肌的耗氧量,突然发作心绞痛,严重者甚至可以诱发急性心肌梗塞而致人死亡。 一般人在高兴时胃口较好,悲伤时食欲减退。研究表明,情绪变化时,迷走神经冲动,胃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此外,情绪对肠功能变化也是很明显的,如愤怒、焦虑的情绪使结肠功能亢进,降低结肠持续收缩,结肠变窄,溶菌酶分泌增加,肠结膜变脆,并出现斑点出血,甚至糜烂、溃疡。 情志太过会导致神经系统严重失调,引起各种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和强迫症,严重者还可以引起精神错乱和行为失常。所谓反应性精神病大都是这样引起的,它是由强烈、突然或持久的精神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精神障碍。 内分泌专家告诫人们:“过度紧张、长期焦虑等精神负担是诱发‘甲亢’的重要因素。”从“甲亢”病人就诊时的主诉便可得知,升学、出国、晋级、升职等可导致情绪波动,而由于工作、学习过度劳累引起的精神持续紧张,与发病更有密切关系,农村的“甲亢”病人就明显较少。 由上可知,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皆与心理因素有关,要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心理健康。 P30-3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