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的“方案”要求,全面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给广大学生和音乐爱好者提供相应的课程教材和自学读物,编者特编著《音乐鉴赏》一书,以满足课堂教学和广大青年学生的需求。
本书以审美为主线,结合广大青年和大学生的实际,以歌曲鉴赏为导入,以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鉴赏为主体,以深入浅出的音乐鉴赏知识为铺垫,透过不同时代音乐的表现形式,看中外文化、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区别、品鉴、品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以最终达到提高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审美素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音乐鉴赏(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核心教材)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作者 | 朱英萍 |
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的“方案”要求,全面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给广大学生和音乐爱好者提供相应的课程教材和自学读物,编者特编著《音乐鉴赏》一书,以满足课堂教学和广大青年学生的需求。 本书以审美为主线,结合广大青年和大学生的实际,以歌曲鉴赏为导入,以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鉴赏为主体,以深入浅出的音乐鉴赏知识为铺垫,透过不同时代音乐的表现形式,看中外文化、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区别、品鉴、品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以最终达到提高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审美素质。 内容推荐 为了贯彻教育部2006年13号令《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要求,本书以审美为主线,结合广大青年学生的实际,以歌曲鉴赏和中外小型器乐作品为导入,以中外大型交响乐(曲)经典作品为主体,介绍了中西方不同时期和流派的创作风格和审美特征。本书在每章首页设置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名词解释及思考题为内容的“教与学提示”,使本书体例新颖,观点明晰,内容详略适当,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审美教育的教材,亦可作为青年人提高音乐鉴赏水平的自学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鉴赏音乐的方法 一、比较法 二、对音乐风格的判断 三、对音乐情绪与意境的判断 四、体裁的划分 五、时代背景及音乐作品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歌曲鉴赏 第一节 中国当代歌曲的发展轨迹 一、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胜利歌声 二、曲折前进的歌曲创作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歌曲 四、歌曲创作的复苏与开拓 五、20世纪80年代的通俗歌曲大潮 第二节 歌曲的四种演唱方法 一、美声唱法及其特点 二、民族唱法及其特点 三、通俗唱法及其特点 四、原生态唱法及其特点 第三节 作品赏析 一、外国歌曲与外国(民族)文化 二、中国民族、民间歌曲与中国民族文化 三、通俗(流行)歌曲与通俗文化 第三章 乐器、乐队及主要曲式 第一节 交响乐队的乐器与编制 一、西洋乐器及乐队编制 二、中国民族乐器及乐队编制 第二节 交响音乐的主要曲式 一、乐句与乐段 二、二部、三部(并列)曲式 三、变奏曲式 四、复三部曲式 五、回旋曲式 六、奏鸣曲式 第四章 小型器乐作品鉴赏 第一节 独奏 一、《二泉映月》(二胡) 二、《春江花月夜》(丝竹乐) 三、《十面埋伏》(琵琶曲) 四、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钢琴) 第二节 合奏 一、聂耳《金蛇狂舞》(民族管弦乐曲) 二、郑路《北京喜讯到边寨》(管弦乐曲) 三、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管弦乐合奏) 第五章 小型交响乐作品鉴赏 第一节 组曲 一、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二、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组曲 第二节 序曲 一、李焕之《春节序曲》 二、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 三、比才《卡门序曲》 第三节 交响诗 一、辛沪光《嘎达梅林》 二、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 三、西贝柳斯《芬兰颂》 第四节 协奏曲 一、陈钢、何占豪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刘敦南钢琴协奏曲《山林》 第六章 巴洛克时期交响音乐鉴赏 年表简要:巴洛克时期(1600~1750) 巴洛克风格 第一节 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代表人物及审美特点概述 第二节 作品赏析 一、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二、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四首) 三、亨德尔《水上音乐》 第七章 古典主义时期交响音乐鉴赏 年表简要: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 古典时期 第一节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代表人物及审美特点概述 第二节 作品赏析 一、海顿 二、莫扎特 三、贝多芬 第八章 浪漫主义时期交响音乐鉴赏 年表简要:浪漫主义时期(1820~1900) 浪漫主义 第一节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代表人物及审美特点概述 第二节 作品赏析 一、舒伯特《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 二、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三、罗伯特·舒曼《第一(春天)交响曲》 四、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五、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 六、威尔第歌剧《命运的力量》序曲 七、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八、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九、马勒《大地之歌》 第九章 民族乐派交响音乐鉴赏 第一节 民族乐派音乐风格、代表人物及审美特点概述 第二节 作品赏析 一、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二、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三、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 第十章 现代交响音乐鉴赏[ 年表简要:20世纪(1900~2000) 20世纪发展概况 第一节 20世纪音乐风格、代表人物及审美特点概述 第二节 作品赏析 一、德彪两《牧神午后》前奏曲 二、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二场舞剧) 三、勋伯格《一个华沙幸存者》 四、肖斯塔科维奇《C大调第七(列宁格勒) 第一节 中国当代交响音乐创作的发展轨迹 一、萌芽与起步 二、发展与曲折 三、挫折与凋零 四、复苏与突破 第二节 中国当代交响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创作风格、审美特点及作品鉴赏 一、马思聪管弦乐《思乡曲》 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三、贺绿汀管弦乐《森吉德玛》 四、江文也管弦乐《台湾舞曲》 五、瞿维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 六、朱践耳《第一交响曲》 七、吴祖强、刘德海、王燕樵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后记 参考书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