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楚你的出口产品(名称、成本、技术、价格、生产流程及规模、产品结构、产品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等)
产品的名称是最基础的,不是我夸张,很多人刚入行的时候连产品名称都搞不清楚。比如我之前做过金属矿产品的生意,有客户问我们“HONEY”要不要,难道那是蜂蜜?或者跨国婚姻介绍所?这个加拿大人疯了吗?向一个国字头的金属矿产品公司推销这个?其实HONEY是废铜的一种标准,一种行业术语。每个国家/地区同样的东西都可能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团团圆圆在祖国大陆叫大熊猫,过了台湾海峡就叫猫熊了。这些基本知识我们是必须要了解的。具体怎么去做呢?一靠多问,二靠经验和想像力。又如小小的挂锁,上面有个铁环,学名是锁梁,可是具体到工厂里就有的叫锁环,有的叫“甩头”,其实单凭名字去想像一下也可以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如果真不知道,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要问清楚,之后和其他人再沟通就不会尴尬了。和工厂的人沟通时最好用他们所使用的习惯用语,这样显得自己更懂行,也更容易与之沟通。就像以前在江湖上混的各方,互报几个江湖切口,大家都听得懂,知道对方也是混江湖的,说不定是同一个师傅带出来的,大家就互相客气一点。
产品的成本/技术/价格,这些当然很难准确地知道,但是大方向要知道,比如某个产品可以用铜做也可以用铁做,如果我们报价2美元一个,客户还价说0.5美元,那这个客户不是疯了,而是他要的是铁做的,我们就可以和客户解释说此价格是铜报价,如果用铁做的话可以做到0.6美元左右,但是会生锈云云。如果对产品成本不了解,碰到有人还价是你报价的25%,那你基本上就没兴趣做下一步的沟通了。同样,不同的产品使用不同的工艺也会让价格相差很多,不同的技术档次,工业级和民用级的价格有时候是天差地别。说到底,了解产品的成本/技术/价格,就可以报正确的价格给客户、遇到客户还价也可以作出正确的回应。当然你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本企业的信息,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最近有新的工艺出来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而你一直蒙在鼓里,那岂不会“死”得不明不白?
生产流程及规模。了解企业/工厂的生产流程及规模,目的同样是为了向客户提供正确的回复。首先要对交货期心里有底,然后对一些订单的细节进行确认,这样就可以知道轻重缓急了。举个例子,我们某个产品,第一道工序是冲压、抛光电镀,然后再组装。这种情况下,产品上的标记和客户的LOG0是最紧急需要确认的,不可能电镀好了再去压LOG0。而服装的洗唛就不一样了,裁剪完了缝好了再加LOG0都可以。具体企业/产品不同,生产流程与规模也不同,大家分别体会一下。无论怎样,做市场推广不是简单知道产品价格就可以的。
产品结构。狭义上的产品结构指本企业所销售产品的结构。大部分企业都有很多种不同的产品,很多情况下能赚钱的就这么几个主打产品,大部分其他产品都是绿叶来配红花的。我们需要了解分析自己的产品哪些是赚钱的,哪些是保本的,哪些甚至是亏本的,然后相应地分配资源。每个人/企业的精力/资源都是有限的,钱当然要用到刀刃上去。赚钱的产品当然要重点推荐,不赚钱的产品有的为了占领市场份额、为了将来的发展也要做,有的产品可以砍的就砍掉(比如西门子卖掉它的手机部门)。
广义的产品结构也就是产品在整个市场上的位置。你的产品属于哪个档次,你是不是行业第一梯队的产品供应商?如果不是,有没有能力成为第一梯队的成员。广义的产品结构和狭义的产品结构可以进行分析和比较。比如市场上微波炉和电烤炉的产品销售数量比是10:1,本企业的销售比是100:1,而赢利是10:1(因为电烤炉单位利润高),那是不是应该在推广电烤炉上多花点精力?
产品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人对自己从事的行业刚开始可能并没有选择权,甚至很多大富豪刚起步时也是莫名其妙地入了行,但是过了谋生的阶段,就需要去分析自己产品的发展趋势和所存在的问题了。
比如太阳能,大家都说是好产品,节能,环保,趋势一片光明。2005年12月尚德在美国上市制造了一个全国首富,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全行业的生意红得都发紫了,我认识的一个业务员说他2008年上半年90%的电话都是用来告诉客户:“不好意思我们的订单排满了。”可是一夜之间,石油价格的暴跌也带来了这些新兴能源市场的萎缩,产品价格暴跌,当年要带款提货,排队开后门买货的尚德现在停工50%,工人放长假。又比如我有个朋友做的是低压电气产品(最早的那种陶瓷闸刀/保险丝盒子上用的铜片)的生意,一个非常低端的产品,市场上基本要被淘汰的,因为法律规定都必须用空气开关了。但是事实上这个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最近几年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为什么呢?因为农村里还有很多用户在用这个产品,当大家都认为这个产品没前途,基本没人去做的时候,只有他还在坚持,而且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了,别人也根本不会再在这个产品上有任何投资了,所以他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但是现在如果要你投资,你到底是投资太阳能还是投资那个铜片呢?简单地说现在的形势最好都不要投,真的要投还是投太阳能,毕竟用长远眼光看太阳能还是有前途的。再比如两个厂,一个在浙江云和做木头工艺品,一个在浙江安吉做竹工艺品,哪个厂更有投资价值?木头产品的价格更高,但是资源会越来越少,做木头产品的话最终要向高档、高价、量少的美术工艺品方向发展。而竹制品资源中国很有优势,竹子本身的生长周期又快,完全可以走跑量的产品,向日用品的方向发展。因此本人会喜欢投更多的精力去开发竹制品。
时代前进的脚步不可阻挡,有些产品该淘汰的肯定会被淘汰,所以做VCD的大部分必须及时转做DVD,做传呼机的必须转做手机,做MP3的及时转做MP4,不转的就要有很特殊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尽可能利用市场份额的扩大来抵消整个市场容量萎缩的影响。具体产品具体分析,最主要的还是要像了解你自己的手一样了解你的产品。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