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的主题是“多视野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与我国内地和台湾、香港的130位学者躬逢此次盛会。会上交流了100多篇论文,内容涉及中国科学、技术、农学和医学的多个领域,学者们从历史、文化、艺术、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生态学、工艺学等多个视野和角度进行研究。本书即是大会组委会从大会提交的论文中挑选汇编而成的。
本书是关于“第十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的学术论文集,全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提交的21篇论文,内容涉及中国科学、技术、农学和医学等多个领域,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也来自历史、文化、考古、艺术、社会学、工艺学等多个方面,是真正意义的“多视野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
本书适合从事中国科学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前言
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与中国科学史研究——编史学意义上的理论可能性
技术史缺失的危险——关于中国史学研究的一项思考
地方科学技术史理论初探
从社会经济结构与社会人的两维度透视李约瑟问题
14世纪初中国数学中断并从此沉寂数百年析
试论科技史研究的价值与开发应用
Dragon Veins,Cultural Chauvinism,and the Energy of the Land
中国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其防治
从西医的视角看中国古代药物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中美医学交流:坎农的影响与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影响
The Reception of Atomic Theory in China:1842~1895
The Reception of Relativity in China:The Japanese Influence
陶葆楷与中国的环境科学
辽宋金元科技创新与理学关系的几点定量定性分析
Simulated Experiment,Physical and Chemical Examination for the Question about “Medieval
Preparations of Urinary Steroid Hormone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Application on Testing Ancient T
中国古代青铜合金演变的初步探讨
刘仙洲与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发明史研究
“耙”等诸字及其所表示的农具
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第一汽车制造厂概述
中国传统箭矢制作及使用中的力学知识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