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
新闻中矛盾比比皆是,从新闻的开始到新闻的终结。
走近矛盾就像进入一个通道,以矛盾为视角解读新闻现象,能带来理性愉悦,也能催生神秘快感——
在这里,你可以发现新闻世界奇妙无比;在这里,你可以感到新闻运动有章可循;在这里,你可以领悟新闻之光照亮灵魂。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详论新闻矛盾的专著。
基本框架新颖独特:运用辩证思维解析新闻现象十大矛盾——客体矛盾:事实与传播、作品与接受、媒体与影响;主体矛盾:作者与他者、编辑与编外、受众与众人;关系矛盾:认可与排斥,迎合与引导、合作与制衡、一个与众多。
主要特点引人入胜: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理论抽象和思辨——赵家的遗憾为什么也能成为新闻;丁家打井怎么挖出一个人呢;外交部缘何致电解放军报表示感谢;为什么发表来信却“枪毙”来稿。
论点辨析值得关注:为数众多的新闻名家以独特方式登场——国外大师高端论道;国内耆宿指点迷津;地方专家传授秘诀;军队同仁破译密码。
序
著述牵引人生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矛盾无处不在的世界
1.来到这个世界时,你哭,周围的人笑;离开这个世界时,你笑,周围的人哭
2.黑格尔关于生命和心灵的那段话表明:智慧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矛盾
3.薛定谔的猫依然生死不明
第二节 矛盾中的新闻
4.球鞋和鞋球——重新审视博加特的“人咬狗”理论
5.孔子和花生——是发生还是发现
6.哲理园和水晶石——“天眼”究竟在哪里
第三节 新闻中的矛盾
7.你听说过“现闻”这个词吗
8.“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这句话到底想说什么
9.有时候驴唇也能对上马嘴
第二章 客体矛盾论
第四节 事实与传播
10.赵家的遗憾为什么也能成为新闻
11.丁家打井怎么挖出一个人呢
12.谁能知道世界上哪里生活节奏最快
第五节 作品与接受
13.从一条带有8个电头的消息说起
14.空筐结构:“奇怪的陀螺”与“引爆的装置”
15.“固执的受众”能走出固执吗
第六节 媒体与影响
16.外交部缘何致电解放军报表示感谢
17.拿破仑说:“报馆一间,犹联军一队也。”
18.公信力不等于发行量
第三章 主体矛盾论
第七节 作者与他者
19.毛泽东倍加赞赏的唐代太守“勾推法”
20.桂南一带上空为何盘桓飞舞上万只蝴蝶
21.最后一个生产队的故事
第八节 编辑与编外
22.艾丰说新闻工作是“个体创造,整体完成”
23.译著《最佳编辑要领》确实值得一读
24.张建星认为“新闻的创意时代”已经来临
第九节 受众与众人
25.解国记发誓要记一辈子的两次失误
26.瘸腿总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27.“穿灰衣的好夫人”终于换下了黑白装
第四章 关系矛盾论
第十节 认可与排斥中的选择
28.敬一丹:“你这扣子怎么是用红线缝的?”
29.为什么发表来信却“枪毙”了来稿
30.人民日报缘何走上被告席
第十一节 迎合与引导中的塑造
31.“狗仔队”源于意大利影片《生活的甜蜜》
32.刘少奇提出“要宣传也要检验”的观点
33.人人都还在那扇窗户下吗
第十二节 合作与制衡中的超越
34.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
35.“焦青天”通天之路的背后
36.马克思认为报刊始终是“在形成的过程中”
第十三节 一个与众多中的事业
37.饶洪桥放出一只“探测气球”奠基成名作
38.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39.不妨重温范伟那句经典台词:“让我们抓紧时间慢慢等吧!”
第五章 余论
第十四节 新闻生态论
40.沃克认为:“一家报纸就是国家的文化的一部日记。”
41.关注新闻的那条生态链
42.董强主张“跳出新闻看新闻”
第十五节 新闻功能论
43.从一个追问开始:古代为什么没有新闻事业
44.不能忽视一个概念:个体一心理—社会稳态
45.结论:在消除矛盾和对立中完成路径选择
第十六节 新闻创新论
46.小干事靠什么搅动了大热潮
47.谁也不能把谁看小了,谁也不能把谁看老了
48.想起了霍夫施塔特那条“永恒的金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