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一种后现代型的后意识的哲学范式出发,对中国古代哲学之性质内容给予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解读,并从中开显出以身体为本,以两性生命对话为取径,以历时性和族类化的历史生成为终极指归的所谓“身体哲学”体系。全书由“上篇”与“下篇”两部分组成。“上篇”作为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理论体系奠基性部分,其涉及到一般人类哲学理论最基本的三大领域,即宇宙论、伦理学与宗教观。“下篇”可以看作是对由“上篇”所开出的中国身体哲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的阐发和拓展。
本书从一种后现代型的后意识的哲学范式出发,对中国古代哲学之性质内容给予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解读,并从中开显出以身体为本,以两性生命对话为取径,以历时性和族类化的历史生成为终极指归的所谓“身体哲学”体系。该体系的推出,既可视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本来面目更为忠实的现象学还原,又同时以一种别具一格和自成一体的理论建构,使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最终告别了以西方意识哲学为其元话语的哲学上的宏大叙事。
总序
序 走向“身体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上 篇
第一章 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身体性
第二章 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
第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观的身体性
第四章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
下 篇
第五章 中国古代“家”的哲学论纲
第六章 系谱学与周易史观
第七章 中国古代身体政治学发微
第八章 中国古代“体知”的基本特征及时代意义
第九章 王夫之的身体哲学思想
第十章 《红楼梦》
——人类文化的一部新的《圣经》
第十一章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体哲学”
——张再林教授访谈录
附录
一 中国哲学身体观研究的三个向度
二 民国时期的“新女性”的身体和形象(1912-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