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引言
一 对生产力概念的重新认识
二 国际竞争形式的新变化
三 关于科技全球化
四 关于本书
第一章 科技全球化:研究概述
一 科技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史
(一)科技全球化的历史发展
(二)关于科技全球化研究的三个共识
(三)关于科技全球化的研究视角
二 科技全球化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全球化的规模
(二)科技全球化的类型与特点
(三)科技全球化的动力机制
(四)关于海外研究开发区位的选择
(五)关于外国参与研究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三 小结
第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创新体系: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一 国家创新体系的界定及其内涵
(一)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
(三)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
二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一般意义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
(三)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变化
三 走向全球创新体系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缺陷及其修补
(二)跨国创新体系——跨国公司视角
(三)走向全球创新体系——国家视角
第三章 科技全球化的基本形式之一:研究开发国际化
一 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产业研究开发全球化
(一)关于研究开发国际化的三个基本问题
(二)大规模的产业研究开发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深入的标志
(三)发达国家产业研究开发全球化仍然居主导地位
(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研究开发全球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 中国产业研究开发国际化的现状
(一)专利申请情况
(二)跨国公司对中国研究开发投资的情况
(三)国内企业在国外的研究开发
(四)国际技术联盟
(五)技术贸易规模和结构
三 产业研究开发全球化对中国产业研究开发的影响
(一)研究开发资金和技术的获取
(二)本地技术开发及溢出效应
(三)人才的培养和流失
(四)有关产业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的学习效应
四 中国应对产业研究全球化的政策建议
(一)应对产业研发全球化的政策分析框架
(二)准确把握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产业技术特征
(三)充分理解转型中的国家创新体系
(四)应对产业研发全球化的政策取向
第四章 科技全球化的基本形式之二:企业战略技术联盟
一 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定义及其分类
(一)何谓战略联盟
(二)战略联盟的种类
(三)技术联盟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二 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背景、趋势与特点
(一)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二)策略性技术联盟的发展趋势
(三)建立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动机
三 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国别与部门差异
(一)世界范围内策略性技术联盟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企业技术联盟的国别差异
(三)企业技术联盟的产业差异
四 小结
第五章 科技全球化的基本形式之三:全球科技合作
一 国际科技合作:定义及其基本形式
二 迅猛发展的区域科技合作
(一)欧盟研究开发框架计划(FP)
(二)“尤里卡”计划
(三)欧洲研究区
(四)亚太地区的区域科技合作
三 大科学项目与全球科技合作
(一)大科学项目的形成及发展
(二)主要大科学项目
(三)大科学项目合作的基本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
四 结论及其对中国的含义
第六章 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一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产权制度
二 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三 经济发展水平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四 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五 结论及其对中国的含义
第七章 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
一 关于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的文献回顾
二 关于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的三个视角
三 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问卷分析
四 中国台湾微电子产业的案例分析
五 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第八章 科技人力资源的全球流动
一 关于科技人力资源
二 科技人力资源全球流动的规模、特点与原因
(一)科技人力资源的全球分布及其流动的总体规模
(二)科技人力资源全球流动的特点
(三)科技人力资源全球流动的原因分析
三 典型国家吸引科技人力资源的政策措施比较
(一)美国
(二)欧盟
(三)韩国
四 几点结论
第九章 科技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全球治理
一 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治理
(一)全球治理的理论内涵
(二)科学技术的全球治理
(三)科学技术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科技组织
二 科技发展与产业规制——以转基因技术为例
(一)美国
(二)欧盟
(三)日本
三 标准之争与科学技术的全球治理
(一)全美亚洲研究所的报告
(二)互联网实验室的反驳
(三)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四 科学技术的全球治理:平衡技术全球主义与技术民族主义
(一)技术全球主义
(二)技术民族主义
(三)科学技术的全球治理:在技术全球主义与技术民族主义之间寻求平衡
五 几点结论
第十章 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选择
一 科技全球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一)中国有可能得自科技全球化的收益
(二)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 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选择
(一)中国和平崛起的科技含义
(二)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
(三)中国科技发展的路径选择
(四)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措施
三 关于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技术创新本质上是科技知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过程
(二)自主创新重在自主
(三)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制度能力
(四)小结
四 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