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论
分类
作者 王嘉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的整体构想,是通过对以往思潮观的反思与比较,提出文学思潮研究的可取理念。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主要阐述中国新文学中的七种现实主义形态,每种形态又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学流派、文学创作。现实主义思潮是中国新文学的主潮,这一编将是重点论述部分。中编论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概括中国浪漫文学的自身特色,并以20世纪前半期的三个时期(五四极盛期、30年代转型期、40年代深化期)述述其发展、变化特点,又对几个主要浪漫文学流派做出描述与评估。下编论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这股思潮在现代文学期间影响最小,但也有输入/接受背景,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几种文体类型都产生过接近现代派的文学流派(如象征主义诗歌、唯美主义戏剧、新感觉派小说等)。本编以一章对各个时期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多种表现形态作整体梳理和描述后,又叙述了三种对中国新文学影响相对较大的现代主义文学形态,旨在使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文学中的接受状况有较为明晰的呈示。

内容推荐

本书从史与论的结合上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接受背景、发展轨迹、形态类型作出了整合性描述,同时也含有重新建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的意图。因是史、论的融合,“史”的“过程”描述相对简约,避免了同已有的“思潮史”所叙述的内容重复,集中展示了著者自己确立的文学思潮观,并以此展开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特征及在此特征规约下形成的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论析,使文学思潮的研究更接近于本体意义上的“精神潮流”的揭橥,同时也考察了与文学思潮相对应而生成的创作现象,使文学思潮的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目录

引论

上编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第一章 现实主义文学的主潮地位

 一 中国新文学首选现实主义的必然性

 二 现实主义文学形态的多样复杂性

 三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走势与形态类别

第二章 启蒙现实主义

 一 启蒙思潮与现实主义的联姻

 二 新文学作家的现实主义关注点

 三 五四文学中的启蒙现实主义

 四 伟大的启蒙现实主义作家鲁迅

第三章 人道现实主义

 一 人道精神对于丰富现实主义的意义

 二 周作人建构人道现实主义的理论贡献

 三 中国现代文学中三种“人道关怀”文本

 四 人道现实主义文学的曲折历程

第四章 社会批判现实主义

 一 批判性:现实主义的灵魂

 二 “社会批判”型的一般形态

 三 “社会批判”与“社会剖析”的融合

 四 典型的社会批判型现实主义作家茅盾

第五章 “为人生”现实主义

 一 文学与人生:现实主义的不竭话题

 二 五四“人生派”文学现实主义的高扬

 三 “为人生”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层拓进

 四 典型的“为人生”现实主义作家巴金

第六章 风俗文化现实主义

 一 现实主义文学的风俗文化视角

 二 乡村风情和都市风情

 三 沿海风情和边地风情

 四 老舍:文化现实主义作家的典型代表

第七章 心理体验现实主义

 一 “灵魂的写实”:现实主义的反思与深化

 二 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的独创性

 三 七月派创作:“心理体验”型的文本呈示

第八章 政治化现实主义

 一 现实主义的宿命:政治与文学联姻

 二 现实主义创作中“阶级政治”的阐释

 三 文学创作中“民族政治”的阐释

 四 政治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得失

中编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第九章 浪漫文学在现代中国的接受与走势

 一 浪漫文学思潮及其在现代中国的命运

 二 中国现代浪漫文学变衍流程

 三 中国现代浪漫文学形态特征

第十章 激情型浪漫文学

 一 新文学前夜呼唤“摩罗”文学

 二 狂飙突进的五四催生浪漫激情

 三 郭沫若:开一代浪漫诗风

 四 抗战激情喷发与激情型浪漫文学复活

第十一章 感伤型浪漫文学

 一 五四落潮的感伤文学潮流

 二 郁达夫:感伤型浪漫文学的典型代表

 三 感美感恋与感伤:“湖畔”与“新月”诗人

第十二章 “革命浪漫蒂克”:准浪漫文学

 一 生成背景:时代情绪与作家气质

 二 “准”浪漫文学的浪漫主义含量

 三 蒋光慈与革命浪漫蒂克文学

第十三章 田园诗情型浪漫文学

 一 田园诗情型浪漫文学理论构成

 二 废名:回归自然的田园诗情

 三 沈从文:审视神秘土地的“浪漫派”

第十四章 “传奇”型浪漫文学

 一 “传奇”型浪漫小说:与西方浪漫文学的趋近

 二 浪漫传奇:奇崛、瑰丽的叙事文本

 三 透视人性与生命:爱情的超越性书写

 四 宗教意蕴渗透:浪漫精神的深层拓展

 五 超越传统:个性化叙事艺术

下编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第十五章 现代主义思潮的来源与接受效应

 一 接受背景:世界新潮与艺术需求的遇合

 二 新文学现代主义的基本特质与发展路径

 三 中国新文学的主要现代主义文学类型

第十六章 唯美主义戏剧

 一 “新浪漫主义”潮流与五四戏剧

 二 “莎乐美”的青睐:唯美主义戏剧风行

 三 剧作形式:唯美外衣下的东方神韵

第十七章 象征主义诗歌

 一 中国新诗中的多重“现代”因素吸纳

 二 早期象征诗派开启现代象征主义诗潮

 三 戴望舒与20世纪30年代象征主义诗潮

 四 穆旦与“九叶诗人”现代诗风拓展

第十八章 新感觉派小说

 一 “新感觉派”:颇具现代特质的小说流派

 二 反叛传统:文学创作的现代性审美特征

 三 背离与融合:新感觉派小说的本土特色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6: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