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生于隋开皇十八年(599)。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由于追随宇文泰开创关中政权,佐周代魏有功,李虎成为著名的八柱国之一,位极荣贵,死后追封世袭唐国公。这个封号一直延续到李渊,也是唐帝国得名的根据。祖父唐国公李昞,曾任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父亲李渊,年幼就袭封唐国公。他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姨侄,与隋炀帝是表兄弟。在隋朝时,李渊历任谯、陇、岐等州刺史,荥阳、楼烦等郡太守,以及殿内少监、卫尉少卿等重要职务,是隋皇室倚重的大臣。由于山西当北方要冲,炀帝任他为太原留守,相当于北方大军区的总管。这位总管在战时可以组建军政合一的权力机构,可见隋炀帝对李渊的信任和重视的程度。
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其实是突厥族人,即纥豆陵氏,取其中的“豆”字,谐音汉姓的“窦”。其先世源于西北少数民族。窦氏是隋朝贵族神武公窦毅的女儿,她聪明能干,善于书法,中国的皇后喜欢模仿皇帝丈夫的笔迹,这样的皇后一般都很有心机,或者辅佐丈夫,或者架空丈夫。窦氏模仿李渊的字体,十分逼真,别人难以辨别。李世民的哥哥,名李建成。还有三个弟弟,就是李玄霸、李元吉、李智云。李玄霸早年夭折,他在民间传说中被鼓吹为天下第一条好汉。李智云是庶出,李渊晋阳起兵后,李智云被隋朝官吏捕杀,年仅十四。
李世民的得名很有传奇色彩。据说,他四岁那年,有个自称擅长算命的书生对时任岐州刺史的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有贵子。之所以您是贵人,就因为您有这位贵子。不过,正因为您是贵人,才有这位贵子。”语无伦次的算命先生见到李世民,吓得魂不附体:“龙的身,凤的姿!二十岁!济世安民,就在二十岁!”说完便跑,一溜烟不见踪影。李渊怕这些话泄露出去引起麻烦,准备杀掉书生灭口,可是追出很远,到底也没有找到那位书生。李渊猜想这家伙大概是神仙化作疯子来启示他的吧,便依书生讲的“济世安民”的意思给二公子取名“李世民”。
李氏家族祖祖辈辈都是武将,与西北强悍的少数民族关系密切。家族始终保持尚武的习俗,传统教育也是骑射征战。对于这一点,李世民后来有过回忆。他说:“我少时,喜好弓箭,骑马射箭的本领非一般人可比。”又说:“少年时期,崇尚武艺,而对学业并不怎么用心,也没有理会那些做君王的南面之术。”可见少年时代的李世民不是一个彬彬有礼、安分守己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个强悍骁勇、武艺精湛、陇右豪强式的贵族子弟。这些回忆是可靠的,李氏家族更像西北蛮族,以尚武为正宗,习武的空闲时间才学学读书写字,背诵些经书的教条。李世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主要是在长期的征战实践中获得的,正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李世民的天资超常,很快就掌握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他后来在政治舞台上对这些学说运用自如,隋炀帝的传统文化修养之高远非李世民可比,但是李世民在实战中的成就也是隋炀帝难以望其项背的。
李世民十六岁时,与长孙氏家族的女儿结婚。长孙氏是河南洛阳人,也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其先世出于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担任过宗室长,故改姓长孙氏。长孙氏的祖父叫长孙兕,曾担任北周的左将军,她的父亲名叫长孙晟,是隋朝的右骁卫将军。长孙氏家族与李氏家族一样,都是军事贵族高门,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更多是政治联姻。唐初的宫廷斗争中,长孙氏家族当然站在秦王李世民一边。这个家族在后来的太宗朝廷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