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散文集,他以自己的童年经验题材,以质朴的笔法,为孩子解答许多人生根本的疑问,散文中融入他对人生的持续思考及少年时代的回忆,情感真挚,借由提问———疑惑———解答的三步骤,盼能带给迷失中的孩子一盏明灯,给晦暗中的大人一丝勇气。
“孩子的童年生活中,大人到底应该给他们什么?”围绕这样的概念,大江健三郎于是完成了这16篇适合亲子共读的人生散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在自己的树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大江健三郎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散文集,他以自己的童年经验题材,以质朴的笔法,为孩子解答许多人生根本的疑问,散文中融入他对人生的持续思考及少年时代的回忆,情感真挚,借由提问———疑惑———解答的三步骤,盼能带给迷失中的孩子一盏明灯,给晦暗中的大人一丝勇气。 “孩子的童年生活中,大人到底应该给他们什么?”围绕这样的概念,大江健三郎于是完成了这16篇适合亲子共读的人生散文。 内容推荐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自传性随笔集。收文章16篇,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是作者在“漫长的作家生涯中”,第一次为孩子们写的书。 年幼时奇特的生命经历,母亲关于再生的讲述,祖母口中“自己的树”的故事,对战争创伤的亲身体验与深刻反省,在树上的小屋中再等待一段时间的信念,森林中的小海豹,一百年的孩子,连接过去和未来……孩子为什么要上学?树为什么会笔直地向上生长?从森林环绕的山村走出来的文学巨匠,以他特有的笔触,为年轻人展现自己的成长道路与生活体验,宽容中的犀利,温厚中的锋芒,一切,都在提醒读者正视自己,正视人类自身。 作者说:当他渐入老境,总期望能在“自己的树”下与过去的自己相逢。相信翻开本书,你也会在这里与一位智者、一位朋友相逢,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目录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你是怎么生活过来的 小海豹的故事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爱抄写书的孩子 孩子的战斗方式 新加坡的皮球 在某中学讲课 我的学习方法 被洪流冲下来的人 坦克太郎的“脑袋” 树上的读书小屋 抵制流言的力量 一百年的孩子 孩子永远来得及 请等待一段时间 试读章节 在我以往的人生中,曾就这个问题思考过两次。对于重要的问题,再费脑筋也得好好去思考,因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即使问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但是花时间认真去思考本身,会使你今后想起这个问题时,觉得是很值得的。 幸运的是,我每次思考这个问题时,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答案。甚至可以说,是我这一生中获得的无数答案中最好的答案。 我最开始对“孩子为什么要上学”的问题产生强烈的疑问——还不是思考,是在我十岁那年的秋天。那年夏天,我国在太平洋战争中被打败了(日本是在和美国、英国、荷兰、中国等国打仗)。也是在这次战争中,原子弹第一次被投在了人类居住的城市里。 由于战败,日本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到战败之前,我们这些孩子,包括大人,一直被灌输的是:要相信我们日本最强有力的天皇是一位“神”。可是,战败后我们明白了,天皇也是人。 交战国中,美国是我们最惧怕、最憎恨的敌对国家,而现在,这个国家是要从战争废墟中重新站起来的日本最为依赖的国家。 我小小年纪也觉得这种转变是对的。我懂得了,比起“神”主宰的社会,还是人人享有平等权利、携手共进的民主主义要好。我还切身感到,从此不必再去当炮灰,不必再以杀敌为名去别的国家杀人——也可能被人家杀死,是多么巨大的变化。 可是,战争结束后一个月,我就不想去上学了。 这是因为曾经一直跟我们说天皇是“神”,要我们向天皇的照片顶礼膜拜,说美国人是“恶魔”、“禽兽”的老师,从战败那天起,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若无其事地说起相反的话来,而且也没有跟我们解释一下以前的看法、教育方法是错误的,应该反省等等。总之,老师极其自然地开始教我们说“天皇也是人”、“美国人是朋友”这样的话了。 美国兵开着几辆吉普车,进驻了森林峡谷中的小村子——那里是我出生的地方。学生们摇晃着自己做的星条旗,夹道欢迎他们到来,还朝他们喊着:“Hello!”只有我从学校悄悄溜出来,跑进森林中去了。 从山上俯瞰山谷,汽车模型似的吉普车沿着河边开进了村庄,虽然看不清楚只有豆粒大小的孩子们的表情,可是,他们喊的“Hello”却听得一清二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 P1-3 序言 记得是2007年的8月底至9月初,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先生及其夫人前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在一次午餐的餐桌上,这位作家说起希伯来民族在历史上曾遭受许多劫难,多次面临种族灭绝、文化消亡的危险,却总能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下延续至今,究其重要原因,就是在任何时期,群居的希伯来人都会推举族群里最有知识和智慧的长者担任拉比,将历史、法典和智慧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即便在今天的以色列这个现代国家里,拉比在社会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时我便插话说道,奥兹先生您以及大江健三郎先生、爱德华·赛义德先生等人都是当代的拉比,在不停地为人们讲述着历史、知识和智慧,当然,更是在不停地讲述着历史的教训以及我们面临的危险。奥兹先生当时似乎没再拘泥于礼节,用提高了许多的嗓门说道:“对!对!正是如此!” 这里说到的大江健三郎先生,就是你们正要阅读的这套丛书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这位可敬的老作家已经七十多岁了,在自己的人生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为了把这些经验和智慧以及感受到的危险告诉你们,特地为他所认定的新人,也就是象征着希望和未来的你们,陆续写下了《康复的家庭》、《宽松的纽带》和《在自己的树下》这三部作品,并且请夫人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绘制了非常漂亮的彩色插图,与“妻子一道,从内心里期盼这些作品也被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悄悄期盼着将来有一天能够把这三本书汇编成一套系列丛书”,而且,老作家“现在正想象着,这三本书汇编成一套丛书后,被中国的孩子以及年轻的父母们所阅读时那个家庭的情景。在并不久远的将来,在东京,在北京,抑或在更为广泛的各种场所,假如阅读了这套丛书的日本孩子、中国孩子(那时,他们和她们已然成长为小伙子和大姑娘了吧),能够围绕这套丛书进行交流的话……啊,在我来说,这是至高无上的、最为期盼的梦境”。 大江先生出生于日本四国地区一座被群山和森林围拥着的小村庄,他最初的“拉比”是家里的一位老奶奶,这位老奶奶向儿童时代的大江极为生动地讲述了当地历史上的几次农民暴动,还述说了那片森林里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老奶奶去世后,母亲接替了老奶奶曾扮演的“拉比”这个角色,她不去理睬战争时期那些宣传极端国家主义的所谓“国策”书籍,却从家里并不多的粮食里取出一部分,徒步前往很远的地方城市换来《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使得大江得以沉浸在美妙的神话世界里。战争结束之后,母亲取出原本作为敌国文学而藏在箱子里的《鲁迅选集》送给少年大江,作为他由小学升入初中的贺礼。由此,大江开始了对鲁迅文学从不曾间断的阅读。七年后,大江考入东京大学,邂逅了人生中另一位“拉比”,法国文学专家渡边一夫教授,开始沐浴在人道主义的光芒之下…… 在人生不同时期的“拉比”的引导下,少年大江掌握了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了慈爱、悲悯和宽容,同时形成了不畏强权、坚持真理的个性,及至成为作家后,他又将这一切反映在包括这套丛书在内的文学作品里。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大江先生更是时时鲜明地表现出他的以上品质。四十多年来,他一直用慈父的爱心关爱着患智力障碍的儿子大江光;为南京大屠杀、广岛原子弹轰炸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等二十世纪的人道主义灾难大声疾呼;为日本复活国家主义并导致再次走向战争之路的可能性不断提出警告;为人类社会当今所面临的巨大危险和灾难发出警示…… 自不待言,大江先生的这种高贵品质尽管为所有拥有良知的人们所赞许,却也让另一部分人恼怒异常。你们将要阅读的《在自己的树下》中,大江先生曾这样告诫孩子们:“早在你们出生之前——直到现在,就有人提出要写出新的历史教科书,他们现在都是和我同龄的老人了。他们说这是为了日本的孩子们,也就是为了你们,能够拥有一种尊严。他们打算怎么去写呢?那就是从历史教科书上,把有关日本侵略过中国以及亚洲国家的内容统统抹掉!”这里所说的想要从教科书里删除侵略历史的老人们,就属于那些恼怒异常的那部分人了。 这些人不仅要删改教科书中的相关历史记述,还将大江健三郎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象征着人类文明和良知的老作家送上了被告席,理由是大江先生在将近四十年前出版的《冲绳札记》里,部分内容谈到在二战末期,面对美国军队的进攻,日本军队曾强令冲绳当地居民集体自杀。在保守团体的支持下,曾参加冲绳之战的原目军士兵及其遗族于2003年起诉《冲绳札记》的作者大江健三郎先生,说是该书中的相关表述没有事实根据,要求停止出版并进行赔偿。 面对挑衅,大江先生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战斗,表示要将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底。这种“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质,让我们无法不联想到另一位可敬的作家——鲁迅先生。所以,在倾听大江这位“拉比”为我们讲述知识、智慧以及警示时,我们不但要善于学习大师的知识和智慧,更要继承为了真理而战斗到底的优良品质。 许金龙 于东京都白金台 后记 《康复的家庭》出版以后,立刻引起很大的反响。许多读者寄来了书里夹带的征求感想的明信片,还有不少人明信片写不下,另外写信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我们和讲谈社出版部对这些充满热情和理解的文章感到由衷的高兴。 有的读者的来信很长,他们写了自己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勇敢而真诚的生活感受,读后令人感动。有一对年轻夫妇在来信里说,他们现在正经受着我们三十二年前长子出生时那样的痛苦体验,使我深深为之动情。许多读者在来信中说,读了《康复的家庭》,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而我们从这些来信中获取了多么大的激励啊! 这样过了一年以后,我们决定写《康复的家庭》的续篇。而且仍然有我画的插图,这是因为有几封读者来信说:“画得不好才喜欢,就这样画下去吧。”在这些鼓励下,我夜以继日地画起来。 每一个画中人物的原型都非常具有魅力,但是我没能把他们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觉得很抱歉,也很遗憾。 封面(日文版原书封面)上画的是年轻时的妈妈和小时候的我。妈妈正在给生病的我讲童话故事。对于在没有电视的时代长大的人来说,大概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我一生点小病,就可以让妈妈给我读《宫泽贤治全集》里的故事,真是因祸得福啊。 妈妈先念目录给我听,我来选自己喜欢听的故事,有的故事太喜欢了,就让妈妈念好几遍。那个时候,没有电饭煲、吸尘器、洗衣机,妈妈一天从早忙到晚,没有片刻的休息。父亲因病长年卧床,需要绝对安静,因此给生病的孩子读故事,对母亲来说也算是休息了。虽然母亲念故事时的语调没有抑扬顿挫,但是它们在我的脑子里,变成了风声和鸟语,变成了树叶和花草的喃喃絮语。我生病不能出去玩,一个人躺着的时候,这些童话故事里的动物、植物和云彩就都成了我的伙伴。 五十年的岁月过去了,现在,妈妈正在住院,但她作为我们家庭中的一员,正是以宽松的纽带与大家维系在一起的。她已经无法和我们正常交流,但是我每次去医院看她时,只要看到她对我露出了微笑,我便放下心来,感受到了幸福。 大江由佳里 以光为主题的电影《平静的生活》 荣获日本电影节优秀音乐奖之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