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解水经注(白话缩译插图本)/图解经典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北魏)郦道元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用江河讲述华夏文明史!

记载河流1252条,湖泊、沼泽500余处,地下水近300处,瀑布60多处,水灾30多次,地震近20次,堪称内容最为宏大的“宇宙未有之奇书”。

包罗最完备的《水经注》古绘图,让你愉快,直观、形象地了解《水经注》根据当代郦学研究权威专家陈桥驿教授著作中的研究和考据成果,制作90条《水经注》研究专题,增强历史文化感。

内容推荐

《水经注》成书于公元6世纪,为郦道元所著,全文30余万字,以《水经》为纲,记载河流1252条,逐一阐述各水的源头、支派、流向、流经地域、汇流及河道概况,并对每一流域内的地貌、气候、植物、农业、矿藏及城邑、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都做了详尽记叙,堪称内容宏富的地理百科全书。

为了使这部宏伟巨著以最适合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完美展现,编者做了以下几点创新:首先,将全书译为准确流畅的白话文,方便阅读。其次,对原书中记载的大部分河流已考据出现代位置,并在正文中进行标注。再次,完备收录多种版本的珍贵《水经注》图,帮助读者最为便捷地了解古代地理概况和历史地理的变迁。最后,根据当代郦学研究权威专家陈桥驿教授著作中的研究和考据成果,制作了90条《水经注》研究专题。力图既保存《水经注》的原貌,又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使其成为适合现代人阅读、珍藏、馈赠亲友的经典图文典籍。

目录

编者序:赋地理于时空的百科全书

原序

上篇 北水

 卷一 河水

 卷二 河水

 卷三 河水

 卷四 河水

 卷五 河水

 卷六 汾水 浍水 涑水 文水 原公水 洞公水 晋水 湛水

 卷七 济水

 卷八 济水

 卷九 清水 沁水 淇水 荡水 洹水

 卷十 浊漳水 清漳水

 卷十一 易水 寇水

 卷十二 圣水 巨马水

 卷十三 漯水

 卷十四 湿余水 洁河 鲍丘水 濡水 大辽水 小辽水 贝水

 卷十五 洛水 伊水 涧水

 卷十六 谷水 甘水 漆水 沮水

 卷十七 渭水

 卷十八 渭水

 卷十九 渭水

 卷二十 漾水 丹水

 卷二十一 汝水

 卷二十二 颍水 洧水 渠沙水

 卷二十三 阴沟水 获水

 卷二十四 睢水 瓠子河 汶水

 卷二十五 泗水 沂水 洙水

 卷二十六 沭水 巨洋水 淄水 汶水 潍水 胶水

 卷二十七 沔水

下篇 南水

 卷二十八 沔水

 卷二十九 沔水 潜水 湍水 均水 粉水 白水 比水

 卷三十  淮水

 卷三十一 滍水 清水 漶水 灌水 (氵亲)水 (氵无)水 涢水

 卷三十二 谬水 蕲水 决水 沘水 泄水 肥水 施水 沮水 漳水 夏水 羌水 涪水 梓潼水 涔水

 卷三十三 江水

 卷三十四 江水

 卷三十五 江水

 卷三十六 青衣水 桓水 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温水

 卷三十七 淹水 叶榆河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

 卷三十八 资水 涟水 湘水 漓水 溱水

 卷三十九 涯水 深水 钟水 耒水 洣水 漉水 浏水 (氵买)水 赣水 庐江水

 卷四十 渐江水 斤江水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试读章节

浙江又向东流经过灵隐山,山在四周的丛山之中,有高峻的岩崖和洞穴,左右有石室三所,还有孤石直立,大三十围,上面开散,形状像莲花。从前有道士长期在此居住不归,这或许就是山被称为“灵隐”原因吧。山下有钱唐县旧址,浙江流过它的南面,王莽改钱唐为泉亭。钱唐县南江边上有明圣湖,相传,古时曾见湖中有金牛,神奇莫测,所以又称之为金牛湖。钱唐县有武林山,武林水从此发源。县东有定山和包山等山,都在浙江以西,江水流经两山之间,江水湍急,加上昼夜两度的海涛。海涛是按时刻来到的,月初和月半常常特别大,而二月和八月最高,高达两丈多。浙江又向北流,与诏息湖会合,此湖原名阼湖,因秦始皇巡狩时曾在此休息,所以得到“诏息”的名称。浙江又向东流,与临平湖会合。据《异苑》记载:晋武帝时,吴郡临平湖湖岸崩塌,出现一个石鼓,打击它不发声音。去问张华,张华说:可取四川的桐木,把它雕刻成鱼形,用来打击此石鼓,就会发出声音。按照张华话做,石鼓果然发声,声闻数十里。根据传说,此湖若是被葑草淤塞,天下就要乱;湖水若是开通,天下就太平。湖水上与浦阳江相通,下流注入浙江,称之为东江,是旅客通往浙江的通道。

浙江又流经固陵城北,以前范蠡在浙江沿岸修筑城堡,称此城可以固守,因此叫做固陵,就是今天的西陵。浙江又向东流,经过祖塘,又称为■渎。这里有西陵湖,又称西城湖,湖以西有湖城山,湖以东有夏架山,湖上承妖皋溪水,下与浙江会合。浙江又经过会稽郡山阴县,这里有苦竹里,里中有旧城,据说是勾践封范蠡的封邑。浙江又向东流与兰溪会合,湖以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称为兰亭,也叫兰上里。太守王羲之和谢安兄弟曾多次到那里。现在亭宇虽已塌废,但基础仍然存在。浙江又流经越王允常墓北,墓在木客村。浙江向东北流,和长湖口会合,此湖宽五里,东西长一百三十里,沿湖设有水门六十九所,可以灌溉农田万顷,向北流注入长江。湖以南有复蚪斟山,周围五百里,山北连鼓吹山,山西有长溪流出,注入长湖。山的西岭有贺台,越人攻入吴国后,胜利返回而建,所以称之为贺台。又有秦望山,在州城的正南,是群峰中最高的一座。山的南面有■岘,■岘内有一座大城,是越王无余的旧都。又有会稽之山,也就是古时的防山,也叫茅山,又称为栋山。又有射的山,远望此山,宛如一个射手引弓射山,所以山名射的。山以西有石室,称之为射堂。人们常以射的山预占年景的丰歉,射的山明朗米价贱,射的山昏暗米价贵。射的山以北有石帆山,山东北有孤石,高二十余丈,宽八丈,看去宛如船帆,所以得名。石帆山北濒大湖,水深不测,相传与海连通,何次道作郡守时,曾在此湖中捕得乌贼鱼。石帆山南对精庐,仰望有美丽的树林,俯视有清冷的泉水。西和会稽山相连,这些山,其实都是互相连接的一片山岳。山东旁有若耶溪,若耶溪上承■岘麻溪,麻溪下有孤潭,周围数亩,水很清而潭极深。潭边有孤石,登上此石下望,连猴子也会感到吃惊。浓荫森郁的树木,遮盖了麻潭,看起来阴森可怕。麻潭向下流注于若邪溪,溪水极清,群山倒影映入溪中,看去犹如图画。溪水下流注入大湖。若邪溪以东,又有寒溪,溪北有郑公泉,泉广数丈,冬温夏凉。湖水向东也注入江中并且通海。水边有白鹿山,山北的湖塘上,以前有亭,称为杨亭,后被烧毁,又重修,杨事之名仍然存在。杨亭以东有铜牛山,山上有一个三十多丈的洞穴,穴中有一座大树神庙。铜牛山上有冶官,山北的湖边有炼塘里。据《吴越春秋》记载:这是勾践冶炼铜锡的地方,当时在南山伐薪烧炭,所以这中间有一条称为■■的河渠。后勾践战败称臣于吴,吴王以一百里的土地封于越的勾践,东到炭渎,就是这条河渠。山阴县南九里有侯山,山孤立于长湖之中。长湖以北有三座小山,称为鹿野山,位于山阳县南六里。山上有石室,据说是越王游憩的地方。山阴县南,长湖以北有陈音山。

浙江又向北流经山阴县西,西门外百余步有一座怪山,此山原在琅邪郡武县,飞到这里,压死了数百家。据《吴越春秋))记载:怪山是东武县海中的一座山,一名自来山,百姓对此很奇怪,所以称为怪山,也叫龟山。越国在山上建起一座灵台,并修筑一座三层楼以仰观天象。这里山清水秀,也是一处胜地。浙江又向东北流,经过重山之西,这是大夫文种所葬的地方。山上有一座白楼亭,此亭原来在山下,后来县令殷朗把它移到现在的地方。浙江又向东流,经过柴辟以南,这是从前吴、楚两国作战的地方。由于这里有军事设备,所以又称之为辟塞。

浙江又向东流与浦阳江会合。浦阳江源自于是乌伤县,向东流经过诸暨与泄溪会合,泄溪宽达数丈,沿岸两旁有陡峭的高山耸入云表。共有五泄,下泄高悬三十多丈,宽十丈。其中有三泄不能到达,攀登到山上远望,才能看见,水悬挂达百余丈,山高水急,水声震耳,响及溪外。上泄悬流二百多丈,好像是白云下垂,这其实就是瀑布,当地人称为“泄”。p576-579

序言

《易经》认为,天以道而化生为水,因而气在北方较为微弱,水就成了万物的先驱。《玄中记》称:世界上最丰富的物体是水。天上飘浮的,地上承载的,高山、低凹之所,没有它不能到达的:世界上的万物,没有不受它滋润的。等到它的精气流动触及山石,最终凝聚得紧密无间时,片刻之间甘霖就会沛然而降,连神佛、圣贤也无法与它相比。所以,即使博闻广见的人,也无法揣度它的源头与流经,不能彻底了解它的奥秘玄妙和浩瀚无边。以前的《大禹记》所记载的山海,虽然地域宽广但并不完备:《地理志》所记述的内容,过于简略而不够周详,《尚书》、《本纪》及《职方》都流于疏略j都赋中描绘的山川河岳,限于体裁而无法准确记述;《水经》虽然大致上呈现了川流的清晰思路,却极少触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正是所谓各说各的意思,而很少能对它们加以疏导整理。现在通过古籍寻访旧迹的人,只关注那些关于州郡疆域的谈论,而足迹遍及四海的游历者,却很少把河流对照起来看,即使与以前听说的依稀相似,还是深深感觉无所适从。我年少时没有寻访山川l的兴趣,成年之后也缺乏探究江河的喜好。论学识,我从来没读过深奥玄微的经典;论修养,我也缺乏专精渊博的学问。欲进,未有见其一而知其二的机灵:思退,又缺少观一隅而推见三隅的睿智。所学的知识单一而且见闻寡陋,这恰恰与古人曾因孤陋而伤怀的情形相似:丢弃并丧失了辞书,也和有识之士曾因为浅薄而嗟叹的状况相仿。独自静坐于幽室中,梦想着获取高深的学问;将船停泊在岸边,却希望寻访远地,这都是很难办到的。不过用细管窥天,有时也能从管中看得很清楚:饮几口江河的水,顺从天性的要求也得到满足了。我思考着余暇的时间还很多,虚度年华是非常可惜的事,于是便来阐述《水经》,为前人的著作添加一番旁征博引。《大传》称:大河相间,小河相连,滚滚东去,最后都奔入大海。我于是探寻支流水脉的源出和流入,观察川流沿途所流经的路线,多方面考察搜集资料,然后加以辑录编排。遇到《水经》中的错误之处,就加以考校订正i经文中没有记载,并非常流不断的水源,就不在记述之限。然而远古的事情已渺茫难知,华、胡等少数民族王朝互相更替,其间城邑荒芜,河流改道,名称也时常有所变动。且河渠有隐有显,地理书籍和舆图本来就不一致。有的乱流且有变名,有的直穿而产生通称,洲渚之地萦纡交错,急湍河渠奔泻回流,河网错综复杂,头绪繁多纷乱。即使通读《十二经》,有的河渠还是无法弄清楚,至于小河细流,原本就很难分辩。如此一来,我正可以呈献一份直抒所见的心意之作,详细阐述地理学家们的论述,至于不知道的地方,那是由于资料缺乏的原因。我之所以要撰文验证《水经》所记载的那些枝节及要点,不过聊以作为自己的参考,以免忘却或疏漏,求其易于查阅罢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