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他也是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法国),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他朴素的人生智慧,为您揭开他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秘诀。

内容推荐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民族开国时期的巨人。尽管他出身贫寒,只念过两年书。但他通过刻苦自学,令人难以置信地成为功勋卓著的政治家、有多项成果的科学家、成功的实业家……他的成功,令无数青少年着迷,他的自传也成为争相传阅的必读书。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呢?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他朴素的人生智慧,为您揭开谜底……

目录

译者简要说明

第一部 我的自传

 1.发端

 2.家族逸闻

 3.学徒与学习

 4.独闯费城

 5.求爱与交友

 6.出访伦敦

 7.印刷所打工——从帕尔默到瓦茨

 8.从伦敦回到费城

 9.道德和原则

 10.开印刷所、创建读书俱乐部、办报纸、

 11.和里德小姐完婚

 12.兴办图书馆——为北美开创先河

第二部 自传续篇

 1.朋友的鼓励与期待——续写自传

 2.成立会员制图书馆和勤奋读书

 3.宗教信仰和道德完美

第三部 自传再续篇

 1.作者自述续篇缘起

 2.对政党与宗教的见解

 3.宣扬美德

 4.学习外语

 5.初入政坛,热心公共事务

 6.对怀特菲尔德牧师的客观评价

 7.加强国防

 8.关注科学与教育

 9.城市的医疗和卫生

 10.成立“联邦政府”的设想

 11.为英军备战而奔忙

 12.奔赴前线,统军边防

 13.科学研究成果

 14.出使伦敦,不辱使命

第四部 没有结束的尾声

 与领主打官司

附录:富兰克林生平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我的一位伯父(也同样嗜好收集祖上逸事)曾经把他的札记传给了我,向我提供了有关族祖的一些详情,使我得知我们这个家族住在北安普敦郡的埃克顿村已有三百年之久。至于此前的情况,他也不清楚(可能起始于“富兰克林”这个词用作家族姓氏的时候。那时候,一个姓氏标志着这个群体的阶层,全国都流行立姓氏)。他们拥有不动产土地大约三十英亩,并以打铁为副业——这个行业一直流传至伯父,因为向来都是长子传业,我父亲和伯父都遵循这个传统,立长子继承家业。

在查阅埃克顿村的户籍册时,我查到了他们的出生、婚娶和丧葬的记载,但只有一五五五年以后的记载。在此之前,这个教区没有户籍册可查。我从户籍册中得知,在前五代人中,我是最小的儿子的最小一个儿子。

我的祖父托马斯生于一五八九年,久居埃克顿村,直到年迈体衰难以持业才去了儿子约翰那里。约翰住在牛津郡的班伯里,是个染匠,当时我父亲还在跟他学手艺。祖父就在那里去世,也在那里安葬。一七五八年,我们看到了他的墓碑。

祖父的长子托马斯住在埃克顿村,后来他把老宅连同土地都传给了他的独生女儿。她的丈夫姓菲雪,威灵堡人。他们夫妻俩又把这份产业出卖给了伊斯德先生,此人也就是现在的庄园领主。

我的祖父抚养了四个儿子长大成人,他们是:托马斯、约翰、本杰明和约塞亚。那些资料不在身边,我把所了解的写下来给你。在我离家期间,如果那些资料没有丢失,你会从中看到更详细的情况。

长子托马斯跟着父亲学打铁。他天性机灵,在学业上受到了那个教区的大绅士帕尔梅先生的鼓励(他的弟兄们都受到过这种鼓励)。后来,他成了合格的书记官,在地方上很有威望;在本村以及北安普敦郡,他成了各项公益事业的主要推动者,这方面的传说很多。他还受到了哈利费克斯爵士的高度赏识和资助。他于一七零二年旧历一月六日去世,我正是在四年后的这一天出生。我还记得:埃克顿村的一些长辈在向我们讲述他的生平和他的性格时,你当时很震惊,觉得他的情况和我有些类似。你还说过:“如果他死于你出生的那天,人们还以为你是他的灵魂转世呢!”

二伯父约翰当了一名染匠,我以为是毛织品的染匠。

三伯父本杰明在伦敦当学徒,学习染丝绸,很有悟性。他记得很清楚,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曾到父亲的家里来,和我们一起在波士顿住了几年。他活到高寿,其孙子塞缪尔·富兰克林现在还住在波士顿。伯父本杰明留下两卷四开本的诗稿,有些是赠给亲友的即兴之作,下面有一首是他送给我的,作为范例。他还创造了自己的一套速记法,并且教了我,由于我从来没有实践过,已经忘记了。因为父亲和他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我也就随着这位伯父起了自己的名字。他笃信宗教,每当出色的教士布道时,他总是虔诚的听众,还用自己的速记方法将布道记录下来,留下多卷速记本子。他还热衷于政治,不过以他的身份而言,也许有点过分了。

最近,我在伦敦得到了一卷是他自己搜集的重要的论文册子,内容论述的是从一六四一年到一七一七年的有关公共事务。从卷数的编号看,缺了许多本,但仍然存有八卷对开本,二十四卷四开本和八开本。由于我有时候在一个旧书商那里买书,和他认识。他搜集了这些书卷就拿来给了我。三伯父似乎是在去美洲之前留下了这些书,算起来已经是五十年前的往事了。他在书的边页上还作了许多注释。

我们这个卑微的家族很早就参加了宗教改革运动,在整个玛丽女王统治时期,一直信仰新教。由于我们强烈反对罗马天主教,因此时常会处于危险的境地。他们曾经弄到一本英文版《圣经》,为了安全地隐藏起来,就把它打开,用绳子绑缚在一把折凳底下。如果曾祖父要向家人诵读《圣经》时,他就把折凳翻过来放在膝上,从绳子下边翻读;与此同时,让一个孩子在门口放哨,如果有宗教法庭传令官露面,孩子立刻就会通报。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把折凳重新翻过来,放好凳脚,《圣经》就像原先那样隐藏起来了。我是从三伯父本杰明那里听到这个逸事的。

直到大约在查理二世统治的末年,我们全家都还继续信奉英国国教。当时有些牧师不信奉国教,因此便遭到了驱逐。汶些人在北安普敦郡举行了非国教徒聚会,本杰明和约塞亚跟随了他们,终生不渝;而家族里其他的人仍然信奉国教。

我的父亲约塞亚很早就结了婚,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移居到了新英格兰,时间大约是在一六八二年。那时候,非国教教徒的集会为法律所不容许,而且经常受到扰乱。我父亲所熟悉的人中,一些有名望的就想到要移居新大陆,并且劝导父亲与他们同往。他们指望在那里能享受到宗教信仰的自由。到了新英格兰,他的前妻又为他生了四个孩子;继室生了十个,总共有十七个子女。我还记得,有一次,我看见坐在餐桌上吃饭的就有十三个,他们都长大成人,男婚女嫁。

我出生在新英格兰的波士顿,家里的男孩子中,我最小;比我小的还有两个妹妹。我母亲阿拜亚·福格尔是继室,她的父亲彼得斯·福格尔是首批到新英格兰的定居者。如果我没有记错,科顿·马瑟在《美洲基督教史》中赞扬他“信仰虔诚、学识渊博”。我还听说他写过题材多样的即兴小诗,可是发表的只有一首,多年前我曾经读到过。

那首诗写于一六七五年,用的是当时民间流行的诗体,为当地政府的有关人士而写。诗中代表了浸礼会、教友会以及其他受迫害的教派,倡导宗教信仰自由。诗中还指出:印第安人战争和其他降临于国家的种种灾难,都起因于宗教迫害,所以上帝才对这些罪行给予严厉惩罚。因此,诗中规劝当局废除那些残酷的法律。整首诗看起来写得真诚坦荡,自由大胆。诗歌的前面两节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结尾的六行。大意是说:他的责备出于善意,因此他愿意让读者知道作者是谁。P4-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8: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