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首部将日本社会教育的历史变迁基于史料并整体性加以论述的学术著作。
本书将日本战后教育改革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社会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适当地划分并系统地整理,以战后教育改革、民主理念的法制化为出发点,全面论述了形成战后社会教育政策主线的地区社会的公民馆、成人学校以及劳动青年学校的发展历程,进而以地区社会的教育活动为实例,针对20世纪60年代经济腾飞期中出现的都市型社会教育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本书利用史料、调查等方法,对日本战后社会教育的理念、政策和活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通过对公民馆的研究,总结了社会教育在恢复生产、安定民生、普及教育等方面的意义;通过对劳动者教育的研究,揭示了劳动政策与社会教育政策相辅相承,为劳动者实现其劳动权、生存权提供了可能这一事实;通过对青年业校、劳动青年学校的研究,明确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特殊关联,暴露了青年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初步涉及20世纪80年代终身教育政策出台以后社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描述了当前终身学习的主要形态和实施效果。
以上研究为我们从教育政策的角度解读、研究日本战后发展打开了新的视角,在研究我国如何开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序 章 研究的意义及研究概况1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
第二节 日本社会教育研究概况10
第一章 战前、战后社会教育的分水岭14
第一节 日本近代史上的“社会教育”14
第二节 战后民主主义改革25
第三节 社会教育理念的确立31
第二章 公民馆制度与国民教育38
第一节 社会教育政策中的公民馆38
第二节 早期公民馆的活动及其特点(1945年~20世纪50年代)49
第三节 东京都的公民馆(20世纪50~60年代)53
第四节 都市型公民馆的建立(20世纪60~70年代)62
第五节 公民馆制度的特征及意义78
第三章 劳动、社会教育政策与劳动者教育84
第一节 劳动者教育政策的展开84
第二节 成人学校的兴起(1945年~20世纪50年代)94
第三节 东京都的成人学校(20世纪50~60年代)101
第四节 成人学校活动的变化(20世纪60~70年代)114
第五节 成人学校的意义118
第四章 中等教育、社会教育政策与劳动青少年教育124
第一节 中等教育政策与劳动青少年124
第二节 青年业校的发起及法制化(1945年~20世纪50年代)126
第三节 东京都的青年业校(20世纪50~60年代)138
第四节 劳动青年学校的登场和失败(20世纪60~70年代)147
第五节 劳动青年学校的终结167
第五章 日本战后社会教育体制特征174
第一节 日本战后社会教育体制特征174
第二节 社会教育活动的意义及问题点182
终 章 终身学习体制下社会教育的变革191
第一节 终身教育理念的登场及其政策的展开191
第二节 终身学习体制下社会教育的变革201
补 论 中日社会教育、成人教育政策比较215
资 料
法律文献译文231
日本战后社会教育参考年表 (1945年~20世纪70年代) 255
参考文献汇编267
后 记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