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1
上篇 历史的断裂与持续
第一章 自然与人文一瞥31
第一节 社区概况31
第二节 地理和交通34
第二章 黑井盐业的历史脉络39
第一节 黑盐的由来和生产39
第二节 盐业兴衰导致的经济结构变迁及启示47
第三章 社区历史的生态杠杆64
第一节 社区生态印象64
第二节 历史回溯68
第三节 重建中的生态启示72
第四章 传统文化乡土化78
第一节 儒家文化遗迹与宗教78
第二节 洞经音乐和戏曲活动84
第五章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93
第一节 历史上的黑井女性93
第二节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故事99
第三节 当代黑井的社会性别104
下篇 构成的现实和未来
第六章 村域经济的构成与消长123
第一节 传统农业与黑井的农户123
第二节 小农经济给定黑井农业发展的空间130
第七章 转型时期的村庄面貌及结构变化137
第一节 从黑井看农村生产力的历史承载137
第二节 多种经营和非农经济发展历程148
第八章 文化旅游业及其催生下的城镇化进程165
第一节 黑井复兴的希望——新兴文化旅游业的发展165
第二节 黑井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性178
第三节 文化旅游业催生下的城镇化进程189
第九章 村民自治架构下的黑井村治之路195
第一节 建制沿革与社会变迁196
第二节 村治结构与公共组织199
第三节 领导人的产生及其权威210
第四节 村治规则及决策过程——公共权力的运作216
第十章 作为传统和未来希望的黑井教育227
第一节 地方教育和国民教育今昔227
第二节 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234
第三节 农民教育240
第十一章 医疗卫生及健康水平发展情况245
第一节 医疗卫生基本状况245
第二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256
第三节 老盐产区的居民膳食结构和公共卫生259
第四节 黑井的艾滋病预防控制264
第十二章 方法论及其他:黑井的他述和自述269
第一节 “多者”关系和我们的选择270
第二节 山村小镇怎样述说自己282
第三节 和谐小康的黑井——有关村庄共识的一种展望289
附录 抽样调查方案298
后记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