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的论文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爱尔兰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繁荣和谐的当代社会风貌。爱尔兰文明以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具有普世价值。其当代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对我们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爱尔兰驻华使馆的资助。
爱尔兰文明历史悠久,在许多方面与中华文明神韵相通。本书从文学、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介绍了爱尔兰辉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当代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而积极探索的经验,尤其深入探讨了爱尔兰文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以及爱尔兰近年来独特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有益启示。
本书是爱尔兰政府资助的“爱尔兰研究中心项目”成果,得到了爱尔兰驻华使馆、爱尔兰国立大学梅努斯的大力支持。
前言——认识爱尔兰:历史遗产与当代经验
张鑫森大使致北京外国语大学爱尔兰研究中心的贺信
戴克澜大使在第一届中国爱尔兰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
第一部分 爱尔兰文学研究
爱尔兰文学在中国
文洁若:乔伊斯在中国
李维屏:艺术家的肖像:对20世纪乔伊斯批评的回顾
丁振祺:《为芬尼根守灵》浅见
马会娟:论金译《尤利西斯》中美学价值的再现
蒲度戎:叶芝译介在中国的发生期
爱尔兰的多元文化与多语共存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的智慧、爱尔兰的风趣:庄子和王尔德
李元:生存的审美化——试析奥斯卡·王尔德的
自我塑造与福柯的自我伦理学
陈丽:茧之惑——论鲍恩《那年九月》中的身份定位之惑
徐晏:通向精神自由之路——论詹姆斯·乔伊斯
故事集《都柏林人》的写作策略
王颖冲:马丁·麦克多纳剧作中的“后暴民时代”文学特点与爱尔兰酒吧文化
第二部分 爱尔兰历史、社会与文化
吴文安:爱尔兰后殖民翻译的历史阶段性
乔木:麦克布莱德生平及其传播思想分析
丁硕瑞:爱尔兰国家广播公司对爱尔兰当代社会影响的研究
李昊:后殖民模式是否适用于爱尔兰?
杨秋林:爱尔兰反哺农业给我们的启示
张逸之:大饥荒:分水岭还是催化剂?
张乐:就业:“凯尔特虎”之翼
董丽哲:“凯尔特虎”经济中的爱尔兰妇女
卢春雁、姬振亭:爱尔兰妇女:爱尔兰和谐社会中的另一半
梁远:浅析海岛文化和爱尔兰旅游业的互动关系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