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是培根在《谈谈读书》一文中有一段经典名言。然而,今天有这种浓厚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似乎少了,书香精神飘失了。
本书正是一本“帮助培养青少年朋友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好书。这本书里处处氤氲着读书热情、读书意识、读书愿望和读书行为,作者时时现身说法地宣讲读书的意义,引导读书的方向,传授读书的方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书趁华年--与青年朋友谈读书 |
分类 | |
作者 | 陈明刚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是培根在《谈谈读书》一文中有一段经典名言。然而,今天有这种浓厚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似乎少了,书香精神飘失了。 本书正是一本“帮助培养青少年朋友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好书。这本书里处处氤氲着读书热情、读书意识、读书愿望和读书行为,作者时时现身说法地宣讲读书的意义,引导读书的方向,传授读书的方法。 内容推荐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本书是“帮助培养青少年朋友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一本难得的好书,全书处处氤氲着读书热情、读书意识、读书愿望和读书行为,作者时时在现身说法地宣讲读书的意义,引导读书的方向,传授读书的方法。全书四卷,卷一读书方法,卷二夜读心语,卷三书之漫话,卷四赏读短札。阅读本书,可以从头读起,一篇一篇地读,一卷一卷地读;亦可以选读某卷某篇,或随手翻到任何一篇,三五分钟一篇,开卷有益,甚至过目难忘。 目录 序言 羡慕(自序) 卷一 读书方法 书是 体贴 精读 熟读 心读 细读 苦读 悟读 活读 讲读 侃读 听读 间读 陶读 慎读 疑读 诵读 吟读(一) 吟读(二) 抄读 背读 广读 略读 速读 潜读(一) 潜读(二) 复读(一) 复读(二) 静读 慢读 写读 笔读 误读 读十部书 吕洞宾的那个指头 卷二 夜读心语 夜读是心灵的旅行 从五祖寺的古莲子说起 崇拜书籍 百年树人话书香 “读书当饭吃” 再谈“吃书” 你我他都爱书 再谈爱书 镇斋之宝 雅致的病痛 “还不是得坏了病” 展开清凉的书眼 红袖添香难读书 绛帐恩深静读书 红颜书痴 生命之书 “指缘堂”随想 从时间中找时间 阅读的痛苦 失败的阅读 美丽的蝴蝶 素心烂读贾君书 浏览书店 读书与存款 读写养气 理想的读书生活 读无字之书 枕边书 多读小书 读在“三上” 读在“三余” 读须“三到” 读写短文章 边读边写(一) 边读边写(二) 勿使僧人伸腿 面对书橱 享受深刻 享受智趣 享受幽默 享受轻松 享受流行 卷三 书之漫话 漫话借书 漫话买书 漫话藏书 漫话抄书 漫话偷书 漫话守书 漫话散书 倾财倾情藏与散 漫话书厄 漫话书店 难忘琉璃厂 黄州淘书记 漫话图书馆 漫话书房 再话书房 漫话书斋名 漫话书斋楹联 漫话书癖 漫话书人雅号 漫话咏读书诗 读苏轼咏读书诗 读孙犁《书箴》 漫话书话 卷四 赏读短札 读论文 读字典 读《论语》 再读《论语》 如切如磋 读《报任安书》 读《红楼梦》 掬一捧而自饮 读袁枚《食单》 读《声律启蒙》 读《两地书真迹》 读《傅雷家书》 读《海》 读《桥》 读《废都》 读佛经 读《爱与金钱之网》 读随笔 读半岛 读阎志 读萧袤 读田翔 致熊明修 读古清生 读刘醒龙 读何存中 读周濯街 读南东求 读刘文进 读丁永淮 读姜天民 读叶君健 读秦兆阳 诗情斋记 啊,莲(画论) 王建新印象(画论) 品评杨疾超(书论) 何勋书风简论(书论) 历史与现实的歌唱(乐论) 倪国华的意义 不可低估的开始 读青云塔 读kè子山 附录 拼搏三年,赢得一生——写给05级新同学 读书学技,天道酬勤——写给06级新同学 珍惜时间,学会学习——写给07级新同学 树立目标,夯实基础——写给08级新同学 后记 试读章节 谈读书方法,似乎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超过大学者朱熹。但是每一个认真读书的人,对读书方法总有一些独特的体会,也多少能够说出一些对别人有益的经验,正是抱着这种认识,我才敢来谈读书方法。这里先谈精读,什么是精读?如何去精读?精读的意义和作用何在?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来琢磨一下精读的“精”字。“精”的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白米,引申义有十几条,其中“用功深到而专一”之义,正是精读之“精义”,所以精读,可以解释为用功、细心、专一地阅读。以“精”字为头构词十分丰富,譬如,精神、精华、精粹、精品、精辟、精湛、精彩、精锐、精干、精简、精密、精诚、精心、精通、精益求精,又有神鸟精卫、书斋名称精舍,还有兴妖作法的精怪……真是洋洋大观一个“精”!可见,以“精”来要求读,是不可小视的读书方法。 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先从头至尾通读一遍,了解基本内容,这是第一步,叫做粗读一遍;读后要想,要细细地想,想这篇文章或这本书如何好如何美妙,或者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不对的地方,细想的关键要具体,这是第二步,叫做细想一遍;细想之后,必须再读一遍,甚至再读多遍,要印证自己细想的结论,加深细想的体会,要吸其精华(精神、精粹、精彩……),这是第三步,叫做再读一遍,我们称这“粗读一遍——细想一遍——再读一遍”为“三步读书法”,这是精读的最基本的要求与方法。虽然这种方法似乎没有什么高深奥妙,但是,要真正做到殊非易事,难在坚持。青年朋友们,你们用这种方法读了多少篇文章和多少本书?如果你用这种方法读了100篇文章和10本书,那会有很多收获和得到明显的提高,你才真正体会到了精读的高深奥妙,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啊。 精读还有一种重要方法,那就是比较阅读,譬如,你现在正在读文学理论方面的著作,你手上正拿着一本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材《文学新论》,如果你仅仅读一本书,即使反复多遍地读,我可以断言你的文学理论知识和思维能力不会有很大提高,要获得大提高或者说过好文学理论修养关,那就必须实行比较阅读。你可以找来“文革”以前的教材《文学基本原理》(以群主编)和“文革”后的《文学概论》(蔡仪主编),这两种是有代表性的;你还要看丹纳的《艺术哲学》、韦勒克的《文学原理》、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等外国文学理论名著。把这些书搜集到以后,集中一段时间来打“攻坚战”,先通读,然后理出几个专题来对比阅读,譬如,关于“典型形象”的论述,以上各书分别是怎样论述的,比较他们各自论述的优劣,然后形成自己的比较稳定的见识。如此一个一个专题比较总结与研习后,你将如同在峨嵋山修炼十载而得道的高人,一通而百通,评文论人,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也。读历史、读哲学、读经济等等,均要采用这种比较阅读法。这一精读方法的关键又是贵在坚持,要有耐心,要不我怎么把它比喻成在峨嵋山修炼呢? 人生一世应有几个没有功利色彩、无话不说的真朋友,男人有一两个红颜知己,女人亦有一两个精神恋人,如此才算不枉来人世走一遭;同样,人生一世应该钟爱和精读一个或几个名人的著作,总有几本好书烂熟于心,犹如这真朋友、红颜知己、精神恋人那样伴你远行,陪你独处,如此才是精读的最高境界。明末学者吴应箕在编撰《读书止观录》时认为人生精读几本书是读书的第一法门。P7-8 序言 关于读书,古今中外名家名言太多了。培根在《谈谈读书》一文中有一段经典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这段名言被制成语录牌在许多大中小学校教室的墙上挂着,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地球人。 然而,今天有这种浓厚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似乎少了,书香精神飘失了,难怪一位出版商发出如此感叹:“印好的书有一半没有售出,售出的书有一半没人看,看了的书有一半没有了解,了解了的书有一半了解错了。”(见《特别关注》第17期珍藏本)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更是满怀忧虑且严肃认真地指出:“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见《小学生课外精读丛书》序,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退休后的柳斌同志积极倡导读书读好书,他认为一切教育文化工作者有责任挑选好文章、好作品、好图书推荐给青少年朋友们,有责任帮助培养青少年朋友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陈明刚同志的《读书趁华年——与青年朋友谈读书》正是一本“帮助培养青少年朋友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好书。这本书里处处氤氲着读书热情、读书意识、读书愿望和读书行为,作者时时现身说法地宣讲读书的意义,引导读书的方向,传授读书的方法。 作者写这本书自始至终是热情洋溢的,全身心地投入,他认为“热情是一种很辉煌的感觉”,三年写了300篇,篇篇及时见报,然后从这300篇短文中选取149篇分四卷编辑成书。卷一,读书方法;卷二,夜读心语;卷三,书之漫话;卷四,赏读短札。作者还介绍读这本书的方法,饶有兴味,他说:“读者阅读这本书时,可以从头读起,一篇一篇地读,一卷一卷地读完;亦可以选读某卷某篇,或者随手翻到任何一篇,三五分钟一篇,读后不妨细细回味与反思自我。如此,可谓‘开卷有益’也!” 作者从教30余年,退休后受聘于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担任副院长。此书附录有一小辑文章,即《拼搏三年,赢得一生》、《读书学技,天道酬勤》、《珍惜时间,学会学习》、《树立目标,夯实基础》,这些短文是作者分别写给我院05级、06级、07级和08级学生的寄语,许多学生读到这些寄语时受益匪浅。现在作者又向青年朋友们奉献他的心血之作《读书趁华年》,倡导青年学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构建书香校园。我以为,今后我们学院可以用讲座或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校园“读书读好书”活动,聘请校内外读书较广、文化科技素养深厚、具有较高思想和学术造诣的优秀老师进行讲授,针对不同专业的实际,通过向学生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体验,介绍优秀的读物,与学生共同交流读书心得等活动,来引领和指导学生的读书实践,培养学生读书的热情、读书的意识、读书的愿望、读书的神圣感和读书的自觉行为,从而构建浓郁的书香校园,这应该是我们校园文化构建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办学的特色之一。从我们校园里走出的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将让他们受用一辈子,巴丹在《阅读改变人生》一书中说得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匆匆写来,是为序。 李友芳 2008.6.22.写于黄冈科技职业学院 后记 这本《读书趁华年》的出版是对我的读书、教书、写作经历的一个小结,甚至是对我的人生历程的一个小结。 年逢新甲,六十“耳顺”,人生无常有“五章”:从出生到幼儿到读小学、初中、高中,这是我人生的第一章;1968年12月20日从黄冈中学回乡务农,响应毛主席号召,十年农民,十年流汗,十年苦涩,耕田耖田,割谷插禾,一担挑两百斤,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这是人生第二章;1978年考入黄冈师专,大学三年,毕业留校,由助教到讲师到副教授、中文系副主任,高校工作15年,这是人生第三章;由于结婚早,孩子多,家大口阔,为了生计,亦为T3C@事业,1992年调人农行,主持金融文学期刊《金潮》杂志编务工作,从黄冈到武汉再到北京,漂萍随水,转蓬随风,《金潮》无疾而终,心痛难忍,这是人生第四章;成了名人,也成了闲人,参加政协,由市政协委员到常委,又重执教鞭,“老夫聊发少年狂”,受聘于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先后担任图书馆馆长、教务处处长,现任学院副院长,这是人生第五章。当然,还应该有人生第六章,那便是休闲养老章,七十岁以后吧! 一生好读书,乐写作,“观看四面春,难写得意文”。已发表文学批评论文、小说散文、书话随笔、教育短论共计百余万言。这本《读书趁华年》原计划编成五卷:卷一,读书方法;卷二,夜读心语;卷三,书之漫话;卷四,赏读短札;卷五,读书人生。后因篇幅所限,“割爱”了“读书人生”一卷。也许以后出版散文集时再收人此卷文章。这本《读书趁华年》里的所有文章都曾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因为是报刊短文,文中所引文字就没有像学术论文那样一一详细注明出处,在此我诚挚地感谢我所引用文字的作者朋友们。同时,我还要诚挚地感谢黄冈科技职业学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友芳同志热情地为本书作序;诚挚地感谢关心和支持我写作本书的朋友们,他们是金为华、於可训、刘醒龙、金宏宇、柯善文、刘富中,何存中、熊文祥、姜恩海、陈炳健、丁勇、胡敏芝;感谢戴敏女士为本书文稿的打印、校对所付出的辛苦和细心;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人生在世,要知感恩,要表谢意,笑对尘世,“快哉一雨洗红尘”啊! 作者 2008年11月6日写于黄州遗爱湖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