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在银行监管方面的经验。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的重要理念。体现在银行监管领域,则是通过监管法规、措施和手段的理念科学、样本科学、方法科学和判析科学四个方面的科学性来保障整个体系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在本书的论证中,作者正式遵循了这四个方面的科学性,从而实现静态优化和科学发展相统一的研究目标。
第1章 导论
1.1 概念的厘定
1.2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1.3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构和框架安排
1.4 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第2章 银行监管的主要理论和法律规则述评
2.1 现代银行监管理论述评
2.2 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述评
第3章 银行监管组织管理体系的比较
3.1 发达国家银行监管组织体系
3.2 成熟赶超型国家(日本)的银行监管组织体系
3.3 转型国家(俄罗斯)银行监管组织体系
3.4 新兴发展中大国(印度)银行监管组织体系
3.5 银行监管组织体系的一般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4章 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体系的比较
4.1 市场准人的概念及其监管目标
4.2 市场准人的监管指标体系
4.3 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市场准人监管体系
4.4 成熟赶超型国家(日本)的银行业市场准人监管体系
4.5 转型国家(俄罗斯)银行业市场准人监管体系
4.6 新兴发展中大国(印度)的银行业市场准人监管体系
4.7 主要国家的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体系的比较
第5章 银行监管法规体系的比较
5.1 发达国家的银行监管法规体系
5.2 成熟赶超型国家(日本)的银行监管法规体系
5.3 转型国家(俄罗斯)的银行监管法规体系
5.4 新兴发展中大国(印度)的银行监管法规体系
5.5 银行监管法规的比较与借鉴
第6章 银行监管现场检查体系的比较
6.1 发达国家的银行监管现场检查体系
6.2 成熟赶超型国家(日本)的银行监管现场检查体系
6.3 转轨国家(俄罗斯)的银行监管现场检查体系
6.4 新兴发展中大国(印度)的银行监管现场检查体系
6.5 各国银行监管现场检查比较分析与我国的改进
第7章 银行监管风险评价与预警体系
7.1 发达国家的银行危机评价和预警体系
7.2 成熟赶超型国家(13本)的银行风险评级和预警体系
7.3 转型国家(俄罗斯)的银行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
7.4 新兴发展中大国(巴西)的银行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
7.5 各国银行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7.6 银行监管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的案例
第8章 银行监管分类纠正与处置体系的比较
8.1 银行监管分类纠正与处置体系的制度安排
8.2 发达国家的银行监管分类纠正与处置体系
8.3 成熟赶超型国家(日本)的银行监管分类纠正与处置体系
8.4 转型国家(俄罗斯)的银行监管分类纠正与处置体系
8.5 新兴发展中大国(印度)的银行监管分类纠正与处置体系
8.6 各国银行监管分类纠正与处置体系的评价和我国的改进
第9章 银行业监管体系的有效性研究
9.1 银行监管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9.2 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9.3 银行监管有效性模型的确立
9.4 国外银行监管的有效性评价
9.5 我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评价
第10章 银行监管函数与全球监管的统一性趋势
10.1 银行监管函数与最优监管区的确立
10.2 监管体系统一性趋势形成的现实基础
10.3 银行监管体系统一性趋势对银行监管函数的影响
10.4 银行监管体系统一性实践与我国银行监管的改进方案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