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公元1592-1643没),努尔哈赤第八子。1627年,在大贝勒代善等人的。“拥戴”下,成为后金第二位汗王。1636年,他改国号为“清”,正式建立大清朝。七年后,在睡梦中无疾而终。
皇太极的一生,基本上是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度过的。他先后五次兴兵南下伐明,都取得了预期的胜利,为后继者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把洪承畴招致麾下,他甚至诏命自己的爱妃施美人计。但他又不是一个只知道砍砍杀杀的君主,在军事、政治、经济、邦交等各方面,他也都有相当的建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皇太极(开创大清江山的天聪汗长篇历史小说珍藏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顾晓清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皇太极(公元1592-1643没),努尔哈赤第八子。1627年,在大贝勒代善等人的。“拥戴”下,成为后金第二位汗王。1636年,他改国号为“清”,正式建立大清朝。七年后,在睡梦中无疾而终。 皇太极的一生,基本上是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度过的。他先后五次兴兵南下伐明,都取得了预期的胜利,为后继者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把洪承畴招致麾下,他甚至诏命自己的爱妃施美人计。但他又不是一个只知道砍砍杀杀的君主,在军事、政治、经济、邦交等各方面,他也都有相当的建树。 内容推荐 爱新觉罗·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自幼便深得父亲的喜爱,甚至连“皇太极”这个名字,也与“皇太子”有些谐音,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在他身上寄托了怎样的希望。皇太极作为四大和硕贝勒之一,在努尔哈赤的诸多子侄中,是有着显赫地位和相当权力的。而且,在努尔哈赤几十年的征战生涯中,皇太极一直追随其左右,他统领的正白、镶白两旗健儿,也是战功卓著、所向披靡。1627年,皇太极在大贝勒代善等人的拥戴下,继努尔哈赤之后成了后金的第二位汗王,1636年,他又改国号为清,由此而成为大清国的第一代国君。 皇太极的一生,基本是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度过的,特别是他登上宝座之后,曾先后五次兴兵南下伐明,都取得了预期的胜利。为了入主中原、统一天下,他每每亲冒弩矢、不避风险,称得上是一位马上皇帝。但他又不是一个只知砍砍杀杀的君主,在政治、经济、邦交等各方面,他也都有着相当的建树。他的后妃,全都出身于蒙古贵族,说明他对于蒙古部落力量的借重。为了把明朝大臣洪承畴招致麾下,他甚至不惜让自己的爱妃去施美人计,这在常人心目中简亘更是无法理解的举动了。 1643年,在位十七年、年仅五十二岁的皇太极在睡梦中无疾而终,带着入主中原、统一天下的梦想离开了人世。死后,他被累谥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庙号“太宗”,葬在了昭陵。 就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儿子福临即顺治皇帝,终于实现了他的遗愿,率领八旗铁骑叩开山海关、直取紫禁城,清朝从此开始了对中国长达二百余年的统治。 本书作者在把握翔实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大胆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了各种笔法,再现了皇太极的一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兼具史料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小说,读来确实引人入胜。 目录 第一章 女真血血水汇黑水 父祖仇仇山化白山 第二章 佟佳氏对月忆往事 塔克世比武赢新人 第三章 丧生母幼童离故土 祭山神壮士献自身 第四章 享天伦灯下弄娇女 亲歌舞席前收勇夫 第五章 揽贤士学周公吐哺 纳美人作韩信将兵 第六章 慕英雄孟古易姐嫁 悬弓矢都督庆子生 第七章 八阿哥抓周爱王冕 四扈伦犯境惹战端 第八章 偷拜佛美妃流苦泪 暗用兵都督设巧伏 第九章 建州军大胜九部众 皇太极浅说三字经 第十章 费阿拉少主妒老主 皇太极童言赛狂言 第十一章 叶赫部美女悲远嫁 建州卫稚子哭死别 第十二章 承天命都督登汗位 忧后裔福晋荐良缘 第十三章 忧储君绸缪于未雨 领嘉号封赏岂无功 第十四章 逼效忠威吓诸贝勒 图报复诅咒大汗壬 第十五章 后金汗焚告七大恨 皇太极请赐万丈缨 第十六章 界藩城遣将充内应 抚顺关招降建头功 第十七章 后金汗东关跪降将 皇太极北峪灭追兵 第十八章 紫禁城大臣撞钟鼓 黄罗帐贝勒算兵卒 第十九章 杨经略大兵分四路 后金汗令箭派三支 第二十章 杜总兵受阻鱼虾阵 四贝勒安排虎狼兵 第二十一章 马儒将分营怯大战 刘大刀轻装陷重围 第二十二章 观虎斗不期遭虎噬 得犬遇有意效犬忠 第二十三章 辽东地期年两易帅 紫禁城一月再哭君 第二十四章 瞬问诛叶赫两贝勒 旬日下辽东七十城 第二十五章 蠢巡抚乱布长蛇阵 忠经略忍斩妄言人 第二十六章 两情侣殉国约共死 一烈女行刺不独生 第二十七章 谬行止大贝勒失宠 谋进退八阿哥得机 第二十八章 耻逆子老父终缢死 悲忠臣大帅竟暴尸 第二十九章 真误国阉竖黜能力 严治军良将斩贪官 第三十章 守孤城崇焕秉赤胆遭 重创汗王畏后生 第三十一章 思长治后金创新制 虑久安大汗宴旧亲 第三十二章 患背痈老汗王殒命 运心机皇太极矫诏 第三十三章 得玉玺大清改国号 纳美人新帝充后宫 第三十四章 踏征程易于蹈醋海 宁萧墙难过破边城 第三十五章 洪承畴统雄兵压境 多尔衮率勇将抗敌 第三十六章 杀忠臣干城竟自毁 遣良将营垒许谁攻 第三十七章 八旗兵唾手得松锦 清太宗纵情享天伦 第三十八章 尝新酒同乐御花苑 温旧梦重进永福宫 第三十九章 三官庙皇妃荐席枕 崇政殿大帅改衣冠 第四十章 未放心疑虑留清阙 不瞑目怅恨望明京 试读章节 建州八千精兵外加古埒寨五千守军,一夜之间竞被李成梁纵兵屠戮,砍杀殆尽!大军过处,死尸遍地,血流成河,古埒寨成了屠场,成了人间地狱!李成梁要将古埒寨化为灰烬,要让建州女真永远消灭! 黑龙江古称弱水,长白山古称不咸。悠悠弱水、巍巍不咸,自古以来护佑着中华民族一辈又一辈的北方先民。而就在这白山黑水之间,有一座古城赫图阿拉——这正是大清国的龙兴之地。天命汗努尔哈赤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他征服天下的历程的。 然而,随着部族的壮大和人马的增加,小城赫图阿拉便显得拥挤不堪了。破旧的木栅栏和低矮的草房实在与声威大振的汗王努尔哈赤的身份极不相称。于是,在离赫图阿拉老城不远的烟筒山下,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空地上,汗王正命工匠日夜不停地修建新城,这座在建州史上空前壮观宏伟的城池就是山城费阿拉。 山城费阿拉的东南西三面均为崖壁所环绕,自成屏障,居高临下,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北面为嘉哈河与硕里加河交汇之地,一片平滩,正好居住人口、兴基立业、扩展势力,努尔哈赤一眼便相中了这里。《满洲实录》中记载道: “太祖于硕里口呼兰哈达(满语:烟筒山)下东南二道,一名嘉哈、一名硕里加河中一平山,筑城三层,启建楼台。”《满洲实录》对费阿拉城只有“筑城三层,启建楼台”简单八个字的记载,未免过于疏略。事实是,这城池分内、外两重,用石块、泥坯垒成,最外一重用木栅栏围成了城垣,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八里之外的赫图阿拉老城。城外方圆约十里,是努尔哈赤的部将、军士、工匠等居住的茅顶草房,及近千户兵士和他们的家眷。城内则是一栋栋石砌木房,住着努尔哈赤的爱将以及亲族子孙,此外还有神殿、鼓楼、阁台、庭院,错落有致,有条不紊。而内城正中拔地而起的那栋飞檐式楼宇更显巍峨壮观。楼高三层,上盖丹、青两色鸳鸯瓦,白墙彩壁,雕梁画栋,人物花鸟,栩栩如生。这便是汗王努尔哈赤的议政楼。 此时此刻,努尔哈赤正端坐在宽敞的大厅里,一脸的严肃,一双浓眉拧成了八字形。其实,这会儿努尔哈赤并不是遇上了什么烦心的事儿,他是在思考问题呢。可能是见惯了主子的这种神情,几个全副武装的卫兵悄悄地退到了门旁。 “哎,这房里怎么有些凉飕飕的,是不是那火炕里的柴禾烧完了?”一个小阿哈抱起了双肩,小声嘀咕道。 “别出声!”另一个阿哈朝抱着肩膀有些打冷颤的阿哈一瞪眼,其实他自己也冷得直搓手呢。朔方的野风刀子似的从门缝里钻进来,一阵紧似一阵,把房里的暖气吹得无影无踪。 “真冷啊!”努尔哈赤的心里也这么想着,只不过他的思绪已飞到了从前…… 野外的坟场上,数百名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们,面对着祖宗陵寝,大放悲声,一时间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哭声响在赫图阿拉城上空,响在苏子河畔的旷野上,撼天动地。觉昌安、塔克世、礼敦以及部中诸将士死难,众人伤心不已,号啕恸哭。风传悲声,河水呜咽。白色的纸钱在萧萧秋风中漫天飞舞,白衣白裙的萨满太太手持铃鼓,声嘶力竭地唱着跳着,为不幸遇难的将士们送行。 所有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孩童,都哭了,有的涕泪滂沱,有的捶胸顿足,还有的早已伤心欲绝而背过气去。表面上,他们是在哭亡灵,恸逝者,实际上,他们是在哀叹爱新觉罗家的命运。 这几乎是一场灭顶之灾呀!明朝万历初年,辽东女真各部已经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动荡前夕,激烈的厮杀和明争暗斗、刀光剑影此起彼伏,令人防不胜防,措手不及。 辽东大地上的女真,大体上分为三大部,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海西女真起初居住在松花江流域,到了明中叶以后,南迁至开原边外及辉发河流域等地,分成叶赫、哈达、辉发、乌拉四部。野人女真又分为东海(指居住在黑龙江支流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及乌苏里江以东的滨海地区)女真和黑龙江女真。明廷为了加强对女真的统治,在女真地区设置了三百多个卫所,“因其部族,……封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以时朝贡”,并“分其枝,离其势,互令争长仇杀,以贻中国之安。”因此,女真“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至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 建州女真已由明初的“建州三卫”发展扩大成了建州五部——苏克素浒河部、浑河部、完颜部、董鄂部、哲陈部和长白山三部——鸭绿江部、朱舍呈部、讷殷部。而在当时这建州诸部中,以王杲的势力最强。这王杲曾“犯辽阳,劫孤山,略抚顺、汤站,前后杀指挥王国柱、陈其孚、戴冕、王重爵、杨玉美,把总温栾、于栾、王守廉、田耕、刘一鸣等,凡数十辈”,枭雄诸部,威振八方。这王杲何许人士?努尔哈赤的外公是也!王呆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的称雄充满了暴发户的冒险与偶然。 据说王杲的父亲多贝勒原为五女山下的猎户,一次偶然的机会从虎口中救下了哈达部首领王中,王中知恩图报,便扶持多贝勒建寨古埒山。古埒山地处通商抚顺、朝贡京师的要道,多贝勒占山为王,倒卖皮货,勒索行人,很快便聚众成势,骤然致富,再加上多贝勒精湛的猎术和武功,古埒山寨一时声威大振,这又引起了周边各地的妒嫉和明廷的关注。哈达部在王中死后,由他的侄子王台继为贝勒,这个王台野心勃勃又心狠手辣,为了压制和打击古埒山,王台暗中与明廷勾结,设计杀死了古埒山寨主多贝勒。而王杲则是这场劫难的幸存者,他审时度势,重又招集部属,抢夺敕书,把持贡市,趁建州女真内部混乱之时,再度雄起。随着王杲势力的强大,建州女真各部首领纷纷归顺于他,就连被明廷称为“市夷头目”、官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的觉昌安也与六弟宝实率领族人投奔于王杲的旗下。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正是在这个时候做了王杲的部将,并成了王杲的女婿。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王杲自恃雄据建州,无视明朝边官,多次扰边作乱,非常嚣张。而卑鄙狡猾的明廷也视王杲为眼中钉,想方设法要除掉他。不久,机会便来了。这是在万历二年(1574年),王杲借口明廷边官敲诈勒索贸边,扣留属人,便大举进犯辽、沈,袭掠马市,并煽动建州各部及蒙古三卫袭扰边关,甚至将俘获的汉人剖胸挖腹施以极刑,明廷只得罢了辽东关市。这消息传到京师,怠于朝政的明神宗勃然大怒:“九年前辽东总兵官李成梁便已血洗古埒寨,并向朝廷禀明寨中所有人等一概被斩尽杀绝,无一活口,怎地到现在又出来了多贝勒的儿子王杲,并且王杲还有两个生龙活虎的儿子阿台和阿海?这还了得!统统格杀勿论,也省得寡人烦心。” 于是,一道圣旨悄然传给了辽东总兵李成梁,王杲和他的儿子以及亲朋好友们绝对没想到,又一次灭顶之灾正向古埒寨袭来。自然,荒淫而昏庸的明神宗也绝对想不到,他轻易地下此圣旨,结果犯了一个朱明王朝的祖先绝对不能饶恕的大错误! 作为王杲的追随者,觉昌安父子也有自己的打算。一山难容二虎,王杲在建州称雄一天,便没有觉昌安父子的出头之日。尽管他们之间有着姻亲关系,但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家族利益面前,父子之情、翁婿之份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命运的煎熬使人们对亲情变得有些麻木不仁了,因为他们各怀“鬼胎”,彼此间早已是貌合神离,暗中提防了。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