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原来你非不快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夕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香港著名词人林夕创作的长篇随笔。全书围绕“快乐与不快乐”的主题,内容涉及心境、工作、时事、社会民生、生命等多个方面的思考。该书的主旨就是直面“不快乐”,将苦痛解剖,从而找到真正的长久的快乐,以安稳人生,改塑生活的面貌和品质。

内容推荐

本书系林夕先生2007年至2008年写作的关于人生与社会生活的作品专集——围绕“快乐/不快乐”的主题,内容涉及心境、工作、时事、社会民生、生命等等多个方面的思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直面“不快乐”,将苦痛解剖,从而找到真正的长久的快乐,以安稳人生,改塑生活的面貌和品质。文字上承袭林夕词作一向的精致风格,蕴涵与晓畅兼备,殊值品味。

目录

致内地读者

前言: 未知苦焉知乐

自语: 我的快乐时代

听心跳放下静如蝉

 风景不转心境转

 心如工画师

 当无闲事挂心头

 江河万古流

 独恨当时已下山

 这不是我的眼耳鼻舌身意

 不是太早,就是太迟

抛得开手里玩具 先懂得好好进睡

 安乐与快乐

 李白的理财哲学

 我们拥有的多不过付出的一切

 谁都很想富有谁都不必富有

 任何售价不买都便宜

 足够,便足以忘记

 车会驶进月台

 舍了风景得心境

仰望到太高 贬低的只有自己

 摘星危害健康

 都是励志片惹的祸

 坚强的迷思

 人望高处

 水向低流

 一追再追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老三的哲学

 天生我材不要用

 哥前哥后三分险

 做一个普通人

王子挑选宠儿 外套寻找它的模特儿

 红颜薄命

 鱼的联想

 选一张合适的椅子

 找一个自己的布景

 风会吹过露台

 十二少

 戒又何欢吃又何憾

 凯琳的抉择

 好样的

 为幸福着想

 水族与音乐族

脸色放在一旁 内心反而宽广

 蟑螂的脸孔

 没情人鼓励没情人

 忘我则柔

 利他而忘我

 挑拨别人自卑的过客

 好人难做

 求知才能守望相爱

 健康政治正确

 以人为本的不幸

涌涌声浪撞睡莲 拈花带笑静默无言

 天啊天神啊神

 中国的圣经

 苦海中慈航的船票

 何足道

 真理越辩越昏

 世界不是平的

 只看见别人眼中的沙石

 福由心生

 如果东京不快乐

 与内心无关的冷热知识

 与命理大师对战

 假面的纪念

人造卫星围绕这地球 我们却围绕着 快乐哀愁

 好好活下去

 从特写到长镜

 万暗中光华射

 应节不过是替国民生产总值效劳

 一无所求故一无所惧

 有病呻吟

 两忘于江湖

 当我不知道原来你摔了一跤的遗憾

 一件睡衣的污垢

 温馨的小人

 眼泪赞

住客请记得 总有某天租约将满

 你可以不怕死

 多见一面少见一面

 未知死焉知生

 超生破障寂灭忘言

 顺变有理,节哀无谓

 笑丧

 倘若乔峰不死

 去你的传奇

 无名氏的遗书

 生有涯

 我们都是傻孩子

后话: 原来你非不快乐

试读章节

风景不转心境转

一0八二年,苏东坡途中遇雨,没带雨具,常人只有狼狈二字,雨声打在竹林上发出巨响,不是不寒心的。好一个苏轼,就这样写下宋词中我的最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用不听,而用莫听。

不听,那种坚决,就要运用意志力,跟雨声抗衡,莫听,是你可选择听,但声音也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决定听不到,听不到,着一“莫”字,境界就从容自主起来。

何妨吟啸,那何妨也是一派优悠,反正落汤鸡的现实无法改变,倒不如吟起当时的流行曲。无法改变的事情,就让它自然存在吧。

苏老当时只拿着竹拐杖,穿《倩女幽魂》内那种草鞋,从头到脚尽湿,没有坐马,真是一步一生。但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从负面自嘲发掘出乐趣,雨中持杖穿轻便草鞋,比骑马还轻便。

雨停了,金句来了。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境界较低的是,好了,雨停了,身干了,雨后自有晴天,做人无须在逆境中头发乱了。

苏东坡却更通透无碍,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凭心境自乐,于是,晴也不是晴天,万法无常之变已与他心境无关。

我常常想,万一时运低见鬼,也会学苏老,心里无鬼,于是,看不见,看不见,然后转身走开,吟啸:“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七个字的境界,值得我们在无常变化的处境中用来做口头禅。

心如工画师

《华严经》道:“心如工画师。”

请想象一个画家,他拥有自由的意志去画什么。齐白石爱画虾,可以想象他的思想慢慢会活在一个虾的世界里。一个画家的心境会影响他题材笔触用色,从画作可看出画家的心灵状态,如患上躁郁症的凡-高,他在低落时写的画,色调都偏向沉郁,但,最伟大之处在于,在贫病失恋被出卖的绝境下,他依然有很多色彩亮丽的作品予人以生命力的精神境界,他一些夸张的勾勒用色,是因为精神病发还是艺术手法一种,是个永远的谜。

但只要看他眼中的星空麦田,在精神病房的窗外看出去依然一片光明。星星发着黄色的光环,没病没痛而在雨天下伤春悲秋的人,该不该有所领悟。

既然我们的心有能力决定画什么,像凡-高无视于夜空漆黑的现实,反过来说,外物于我们的冲击,也可以随心境而画成不一样的画。

不理想的遭遇,只是外在的环境,心境仍能决定你自己选择想画一幅怎么样的心图。

知易行难,但如果逆境没有改变,就让心境保持着凡‘高的星空吧。

起码会比较安乐自在点。我们纵不是画家,但你的心境确由你扫去尘埃的扫把去影响你的悲喜。

只要心静,世间一切起伏变化,都不过是有为法,如露亦如电,虚幻而短暂,悲欢离合聚散的所谓感受,没错会上心,可一个人总该有能力以至修为去控制人最自由的地方,心。

万法唯心造,其实不难理解与体会。

当无闲事挂心头

常言道:“心如明镜台。”

被人歪曲,误解,赠以莫须有之罪,扣帽子,并非名人的专利,只要你不是陶渊明,活在尘网中,就有所谓毁誉的烦恼。

那就考验你的情绪智商高低。现在忽然流行资优神童,IQ动不动就超过一百三十,不知是好现象还是压力来临的先兆。历史上很多天才都有抑郁症的纪录,不晓得这是因为高处不胜孤独,还是上天的公平分配,或是左右脑之不能两全其美。左脑理性发达,右脑感性却失控。能力越高,责任越大,压力越大。

作为普罗庸人,其实无谓羡慕超人。正如人言可畏,别人对你不算公道的评价,甚至是谩骂,只要想,你原是庸人,不是完人的天才,又有何损失?

有些不快的事件,我们纵然一时不能忘怀,我的心法是把它分清楚。这些如尘埃般的负能量,不能忘记,是我们的记性有时不幸太好,但最多只留在脑海,不见得要留在心上。庸人纵庸,总有足够智商把毁誉得失检讨过后得来的反省藏在左脑,至于心,是要保持干净卫生,懂得消毒的。正如神秀的禅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何处惹尘埃。”当然更高的慧能禅诗将之提升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连仆仆风尘都能毋视,连扫地都省回。

脑是用来思考的,心当往无重状态飞。一如云门诗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江河万古流

杜甫诗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几世前的肉身已灭,那个肉身的诗名,随江河万古流。一场地震,连他的草堂也遭破坏,坏了其实也不必可惜,不因天灾而毁,也会输给时间,复修如果能仿真得令过客怀古,何以还不明白真假本无差异?

杜甫留下来的遗产,价值不在于一间供肉眼发思古之幽情的身外物,不在于向联合国申请成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景点,甚至也不止于这两句诗之文字美,而是以十四个字,包含了接近佛家成住坏空的流转世界观。成劫住劫,是有情世间的建设的时节,坏劫是各种灾害破坏有情世问的时节,空劫是世问消失回到空寂状态的时节,周而复始生灭有序。故有情世间的文明总有消失的一天,只是迟早的问题。诗圣倘能令痴男女不再执著于草堂的表相,已在早晚会息流的江河中留下善业。

把三国一品再品的易中天,没有品过诸葛之大智实愚,愚忠于刘姓前皇室的虚名,鞠躬尽瘁于争夺地盘,既知死而后已,已有的必已焉,又何必执著到机关算尽。纵使他挑错的接班人姜维,竟能保住蜀国且灭魏吴再亡晋,得享百年基业,又能否万古长存。火烧更多藤甲兵的命,也不能改变蜀地从川狭四路到简称四川在名字上的改变。

二百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这天府已有人类活动,那些人身与名俱灭,在江河流过万古,亡灵再轮回几度成住坏空,但愿终将无忧于须弥山的三千大千世界。消失的,记着了,不能忘,就失而忘。这不是哀悼,而是灭哀之道。

P4-11

序言

未知苦焉知乐

如果你寄情于许冠杰所唱:“快乐,是回家往浴缸里的一浸。”擦干身后呢?那只是用肉身的享受减压。那是一时的快感。

假若你把快乐寄托于每晚的节目,节目完毕后呢?那是一时高兴。乐极不可能永远忘形。

要是你将快乐交托于爱情,以至结婚生子,那是长期替欢愉幸福卖力的豪赌,付出代价后赢了快活,万一输了呢?

即使你天生乐观到对老病生死视若无睹,总难逃幸福并非必然的现实。

的确,快乐有太多近亲,开心、放怀、高兴、快活、狂喜、兴奋、喜悦,在生活逼人及时行乐的大势中,很容易令人忽略了快乐的母亲,安乐。心境不能安乐,如何可保飘忽无常的快乐?

其实,快乐的天敌比近亲更多,不用佛家的三毒五欲五盖无明又长又深奥来吓人了,这些人性带来的,就简称烦恼与痛苦。从写作的思考过程,生活成长的经验,以及我的信仰,都告诉我,不面对认识痛苦,找到灭苦的方法,就只能靠逃避来享乐,依然与快乐无关。

说白了,这本书没有列出一千种快乐的方法,一万个快活逍遥游好去处。还没放下心里的包袱,逍遥得到哪里去?没提供心灵的鸡汤,汤只能补身,我不自量力试图扮神农尝草开药,所以选择残忍地尝试把这包袱打开,理解痛苦的来源,才能为心把关,只有心无挂碍,才能让烦恼与痛苦贬值到视而不见,才能找回快乐的生母:安乐自在。

再说白点,举例,关于爱情,因安乐而快乐,就是做到“不错过任何挑逗,也不为任何人等候”,“不给我的我不要??,不是我的我不爱”。

书名叫《原来你非不快乐》,副题该是“得你一人未发觉”。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快乐本由心决定,一如空气存在,用力呼吸才会发觉,但用力呼吸到喘息,便生了害怕失去之心,执著于快乐,便不快乐。

本书分为八章,小心的是,最后一章讲死亡,因为我深信未知死焉知生,正如未知苦焉知乐。对终极结局忌讳,没有想过探索之后的出路,之前的快乐都是一场快活的幻觉罢了。

可能,这都是讲得出还未完全做得到的一些体验,看完让大家失望,那么,在这里补充一个资料,原来快乐并不抽象,美国威斯康星州有一间实验室,采用最先进的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术,居然能捕捉脑部深层电流活动的微细变化,测出一个人对抗情绪痛苦的能力。实验中胜出者全是禅修有道之士,我看过他们的书,最重要的得着是:快乐不可能从外境追求,??因为现实挫败难免,只能往自己内在的心修练,才能无敌无惧于外在遭遇。不用找,不要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