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向清华(冷智妈妈育儿拙记)
分类
作者 冰岛牧场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准备做妈妈

我不记得自己做了哪些具体的准备,但有些事情却印象深刻,并且深深受益。

1.1 读书

我读了一些书,首先是孕、婴知识类,这些不大记得书名,但对我育儿的帮助很大,尤其是一些新生儿保健知识,很有用的。记得孩子出生第二天,我们从医院回到租住的农舍里(那是一间有窗棂子的老式小屋),有七十岁的老母和我亲爱的先生陪伴着我,又加上初为人母,那种幸福,是任何做过母亲的人都能体会得到、却无法表达得出的幸福。

我还读了一些养育子女的书。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苏联教育家芭霍娃的《教育子女的艺术》(据我所知,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仍有收藏)。作者似乎是卓娅和舒拉的妈妈的同代人,我没有考证过。正是这本叫做《教育子女的艺术》的书,帮我树立了孩子的养、育观念,使我坚信在孩子的成长中,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行为与心性习惯的养成,这能锤炼出好的品性。我现在仍然记得书中关于孩子养育的一些细节。

我还读了一本日本的育儿书,因为那时候有一些人在做中、日儿童对比研究,似乎日本人很注意对孩子意志的培养。比如,据说日本人让小孩子冬天里穿着短裤在雪地里玩耍,尽管我并不大相信那是真的,但还是觉得“小儿要得安,三分饥和寒”是有一些道理的。不过,那本书对我培养孩子的意志有无帮助且不说,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它教给我不要让孩子太早上学是很正确的。因为,对于儿童来说,差一岁,其智力、理解、操作的能力差很多,太早上学,反而会因理解能力低或因学业压力大而不利于孩子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大家知道,我国的孩子即使在小学,其学业压力也是非常重的。如果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情况没有准备好,我宁可让她晚一点儿上学。这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迷信,记得在女儿两岁多的时候,我见其他小孩能分辨很多种颜色,我女儿对此却显得滞后。有一天,我通过抢玩具的游戏,反复发出抢到红色积木为胜或抢到绿色积木为胜的信息,企图让她学会分辨出红色和绿色。到了晚上,我变相让她说出一个绿色玩具的颜色,她竟毫不犹豫地说“黑色”。但过了一个月有余,我发现孩子很轻易地认识了很多颜色,包括不太好分辨的橘红、粉色,等等。所以,就像不到季节草木不发一样,时间对于孩子来说也很重要,急是急不来的。

我还读了一些美国和西方的育儿书。因为,都说美国人很注意孩子的自主意识的培养,所以我刻意去读了一些,也确实很有帮助。遗憾的是,二十年过去了,有些书名竟不大记得了。

1.2 思考

无论如何,做妈妈之前,一定要读一些相关的书籍。这对于养育孩子有益处,因为这能帮助你建立起自己的养育理念。

我必须说明的是,我读了书之后,就建立起了我的养、育观念。所以,我不赞成把早早地教孩子认字、计算称之为智力开发,智力的内涵要远远比这丰富得多。有时候我们很不客观,常常把利用孩子的识读、计算能力与智力开发混为一谈。我个人认为,智力的开发更多的应该是情感、态度、思维与判断,是心智的开发,而非机械记忆的练习。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做,我向来把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与心性习惯作为家庭的主要任务,而把学习科学知识更多地认为是学校的任务。所以,孩子的学习只是我关注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少的一部分。如果你帮助孩子养成一事到底、善始善终的习惯,如果你帮助孩子养成积极努力,不怕困难的品性,他必定会以此对待学习。学习也是一件事情,只不过这件事情持续时间比较长,需要付出更多的毅力而已。我个人的实践证明,这样的育儿理念是非常奏效的。

1.3 观察  我记得,为了做好妈妈,我做得最多的准备是观察周围的孩子和家长(这和读书一样重要)。我总是喜欢推敲孩子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特征的原因,这让我思考了很多问题,也使我更加理解我所阅读的那些养育儿女的著作的内涵,使我能够把多种观点尽可能多地融合,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样,顾此失彼。我总是力求使自己看到事物本身固然存在的两面性,努力为将来找到平衡点多做些准备。

P1-3

后记

女儿考上了清华大学,大家都很高兴。许多人前来问长问短,不外是问“育儿经”,希望能“学”到点“经验”,运用于自己的育儿实践中。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于是,自己从对个别人的口头交流,到“勇敢”地“开博”,只是想与大家分享育儿的快乐而已。没想到受到那么多的网友关注,大家鼓励我写成书出版,说那会让更多的母亲和孩子受益。在广大网友的鼓励下,有了大家看到的这本书。

事实上,没有哪本书、没有任何人的经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或者说,机械地套用任何人的经验都是危险的。

有一个故事说,给两个驯兽员阅读同样的驯兽技巧书,让他们穿一模一样的服装,他们使用同样的手势和语言指挥雄狮。结果,一个人可以指挥雄狮跃起钻过火圈,另一个却未必做得到。

为什么?

所以,我们不是要教会孩子什么,不是要教会孩子知道什么,而是要教会孩子懂得些什么。我们教孩子,是为了要激发孩子自己的心性潜能,不是把他们培养成我们自己。

不倚于人性,知识会变得苍白无力。偏偏人性这东西不可见,不可摸。这就为我们家长提出了挑战,我们为人母,为人父,就没有理由不反省自己,没有理由不完善自己,没有理由不提高自己。

我们所要做的是:多听、多看、多想。关键是多想。要想对孩子有帮助,我们做父母的通过多想,形成自己的、客观的、科学的、理性的、整体的、持续的(当然都是尽可能的)一些想法。我常常看到这样的父母,看很多东西,听很多建议,不断地更换方法,结果忙忙乱乱,把孩子弄得不知所措。我觉得帮孩子成长最怕的就是这个。

断章取义、顾此失彼是常有的。但孩子的一岁、二岁……不常有。

以为用所谓成功的经验,就能使自己的孩子一夜飞跃,那也多少算是误区。关键是你要有自己的想法,营造适合自己和孩子成长的快乐氛围。

所以,谁也不管用,除了你自己。

我的拙记,是想向大家贡献一些想法。每位妈妈都会找到适合自己与孩子的技巧。

祝天下的妈妈能够

如愿!

目录

第一部分

1.准备做妈妈

 1.1 读书

 1.2 思考

 1.3 观察

 1.4 收获

 1.5 形成理念

 1.6 对胎教的思考

 1.7目标

2.照顾新生命

 2.1 新鲜空气

 2.2 定时喂奶

 2.3 保证休息

 2.4 亲女交流

 2.5 爸爸的爱

3.养成在幼年

 3.1养成与习惯的阐释

 3.2 谁掌帅

 3.3 选择快乐

3.3.1 孩子你别哭

3.3.2 提问回答

3.3.3 创造并感受着快乐

3.3.4 独立的快乐

3.3.5 谁笑话

3.3.6 出众与快乐

 3.4 懂些规矩

3.4.1 你必须这样

3.4.2 你不能这样

3.4.3 任性可不好

3.4.4 人来不疯

3.4.5 饮食不挑

3.4.6 性急的人做事做两遍

3.4.7 不用错误纠正错误

 3.5 宽容与坚毅

3.5.1 让着小弟弟

3.5.2 打针不哭

3.5.3 只哭不闹

3.5.4 炼就好身板

 3.6 语言和心智

3.6.1 语言与理解

3.6.2 热爱生活

3.6.3 亲历知识

3.6.4 能力与自信

3.6.5 计划与注意

 3.7 身教与言传

3.7.1 和谐与尊重

3.7.2 勤奋与积极

 3.8 不是圣人

3.8.1 不听阿姨的

3.8.2 打疼他

4.培育在少年

 4.1 开始上学

4.1.1 上学第一天

4.1.2 万物唯人贵

 4.2 学习之道

4.2.1 尊重书本

4.2.2 敏而好学

4.2.3 慧鸟先飞

4.2.4 管理时间

4.2.5 激发动力

 4.3 校园生活

4.3.1 突破口算

4.3.2 遭遇同学

4.3.3 遭遇老师

4.3.4 运动会

4.3.5 新环境

4.3.6 妈妈难题

4.3.7 礼物怪论

4.3.8 远足毅力

4.3.9 加餐应用题

4.3.10 遭遇作文

4.3.11 关于兴趣班

4.3.12 电视的诱惑

4.3.13 找校长去

4.3.14 大手笔1997

4.3.15 耕耘英语

4.3.16 奥林匹克

4.3.17 重任在肩

5.走向成年

 5.1 选择学校

 5.2 做个课代表

 5.3 解读利益

 5.4 再担重任

 5.5 钱财与简朴

 5.6 绊住了

 5.7 举止、修养、礼仪

 5.8 请假

 5.9 关于学习

 5.10 关于挫折

 5.11 关于孝悌

 5.12 成为自己

 5.13 原则

 5.14 如此原则

 5.15 诚实

 5.16 正确做事

 5.17 压力

 5.18 学会放弃

 5.19 非常时期

 5.20 理解自我

 5.21 三个朋友

 5.22 写给妈妈的信

 5.23 和要上大学的女儿谈“性”

 5.24 成人节的祝福(兼作结束语)

第二部分

在家长论坛的回帖

 1.网友在《冷智妈妈育儿拙记》中的回复

 2.网友访谈:家教高手高高手之冰岛牧场!!!

 3.网友和家长们探讨教育的几大疑惑

 4.不愿让看作业的孩子

 5.好表现的孩子

 6.顶嘴的孩子

 7.超常的孩子

 8.自尊的孩子

 9.自信的孩子

 10.喜爱电脑的孩子

 11.多愁善感的孩子

 12.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13.关于圈养与放养

 14.高一的孩子

 15.“早恋”

 16.大学生的困惑

 17.孩子的路

 18.大人的心情

 19.我的大哥

后记

序言

献给为人父母的人们

亚力士多德曾经说过的两句话:“尽力做好你能做的事”,还有“适可而止”。在和孩子们相处、互动的教育生活里,我们需要随时处处努力着“恰到好处”。要想办法巧妙地平衡冷静和娇宠在教育中的作用,从而成功地、愉悦地完成社会赋予每个家庭教育未成年子女的工作。

这是一个母亲经心教育孩子的心情笔记。静心地阅读,能让我们透过母子间琐碎的和富有情趣的对话,透过或许每个孩子都会经历,每个母亲都曾彷徨过的故事,发现教育本身是快乐的生活方式。

愉快的生活,轻松的教育;不高压督促学习,却让孩子生出自愿努力的坚韧和耐心。有趣的是我们将会从书中的字里行间看到,考入清华大学并非作者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收获孩子的勇气、正直、担负责任、心怀宽大的同时,优异的成绩反而更像是一个赠品。

罗素说没有科学的爱是无能为力的,此书很想提供了一种科学爱的方式。所有的奥秘都在接下来的字里行间里。

内容推荐

女儿考上了清华大学,大家都很高兴。许多人前来问长问短,不外是问“育儿经”,希望能“学”到点“经验”,运用于自己的育儿实践中。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于是,自三从对个别人的口头交流,到“勇敢”地“开博”,只是想与大家分享育儿的快乐而已。没想到受到那么多的网友关注,大家鼓励我写成书出版,说那会让更多的母亲和孩子受益。在广大网友的鼓励下,有了大家看到的这本书。

《走向清华:冷智妈妈育儿拙记》讲述了一位普通母亲从准备做妈妈的阶段到现在一路走来内心情感路程的变化及实践经验。

编辑推荐

不是明星名人,没有任何推广,一位网名为“冰岛牧场”的普通母亲在网络上开办了“如何成功育儿”的个人博客,竟从众多博客中脱颖而出。

这本《走向清华——冷智妈妈育儿拙记》真实地记录了这位普通母亲从准备做妈妈,到照顾新生命及孩子在幼年、少年和走向成年的过程中作为妈妈的真实心路历程和实际经验,读来亲切感人,生动形象,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对妈妈和孩子都有启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5: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