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1 资源型城市兴衰规律/1
1.1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点/1
1.2 资源型城市生命的演化/6
1.3 中国资源型城市分布/10
2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际经验/15
2.1 资源诅咒陷阱/15
2.2 专业锁定陷阱/17
2.3 政府补贴陷阱/19
2.4 荒废的“鬼城”/20
2.5 政府扶持作用/22
3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26
3.1 产业转型含义/26
3.2 产业转型方式/28
3.3 产业转型途径/31
3.4 产业转型主体/36
4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成本/40
4.1 产业转型障碍/40
4.2 产业转型成本/43
4.3 转型成本支付/48
5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机制/51
5.1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51
5.2 衰退产业援助机制/57
5.3 替代产业扶持机制/61
6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66
6.1 财政政策/66
6.2 金融政策/74
6.3 招商政策/81
6.4 人才政策/84
7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评价/88
7.1 产业转型的评价内容/88
7.2 产业转型的评价标准/89
7.3 试点城市转型的评价/90
8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经验/103
8.1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阜新市“现代农业”的经验/103
8.2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辽源市“高接大转”的经验/112
8.3 石油城市产业转型:大庆市“政企协调”的经验/122
8.4 森工城市产业转型:伊春市“林权改革”的经验/130
8.5 综合城市产业转型:白山市“多元并举”的经验/142
9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就业结构/155
9.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障碍/155
9.2 产业转型与就业结构的关系/164
9.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化/174
10 资源桔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可持续发展/180
10.1 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180
10.2 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187
10.3 阜新市可持续发展评价/193
11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环境治理/197
11.1 城市矿区环境破坏问题与治理/197
11.2 淮北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经验/204
11.3 抚顺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214
11.4 恒山建设国家矿山公园的经验/227
1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循序渐转”/238
12.1 “循序渐转”的含义/238
12.2 “循序渐转”的意义/239
12.3 “循序渐转”的实践/24l
参考文献/254
致谢/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