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追寻连氏家族之根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胡启华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三章 百代风流留胜迹

连氏家族在湖北广水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有祖墓,有碑匾,有纪念性建筑,有隐居地。这些珍贵的文化古迹历经千年风雨得以幸存,它是连氏文献资料的有力佐证,它是连氏家族辉煌历史的最好见证,它为广水秀丽的山川平添光彩。同时,令人欣慰的是,闽浙等地至今也遗存着有关应山连氏的文物古迹。

一、蔽山之麓的连舜宾墓

广水市南部本是开阔的平原,大片肥沃的良田,但是与安陆市交界之处,却有3座拔地而起的高山,自东往西一字排开,东为吉阳山,中为蔽山,西为寿山。3座山,山山风景秀丽,山山都有美丽动人的故事。

连处士墓就坐落于蔽山之阳。此山为什么称蔽山?光绪戊子镌《德安府志》记载道出了其中原委:“(府治北)五十五里日蔽山:半属安陆,半属应山。山如屏障遮蔽南北。应山志云:宋连舜宾墓在其东麓。”

连舜宾墓葬于宋庆历二年十一月四日,距今已有965年,因年久失修,欧阳修所书墓表遗失,墓园四周围墙倒塌,但墓冢尚在。

墓冢高约3米,占地约40平方米,四周尚存宽2米余、长200多米的墓园墙基,皆为硕大坚硬的黑色花岗岩所砌,十分壮观。环顾处士墓,背靠蔽山,面朝观音山,墓园前有一个村庄叫楼坊湾,湾前有一条长长的山冲叫辅弼冲,冲上有辅弼冲水库和参山林场。这里青山绿水,风景如画,的确非同凡响。

关于连舜宾墓,四部《应山县志》都有记载。明《嘉靖应山县志》《丘墓》载:“连处士墓,在蔽山之阳,欧阳修撰墓表,见后。”

现将嘉靖志中欧阳修《连处士墓表》全文照录如下: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鳏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诗’,一不中,而其父政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赀,悉散以明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赀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盗有窃其牛者,官为捕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舍之而去。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十里迎哭,争负其枢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 ‘当为连公行丧。’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十四日卒,享年五十有九。庆历二年十一月四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八年闰正月一日。”

从欧阳修文中知道,连舜宾为侍奉有病的父亲连正,不出去做官,是个大孝子。他在父亲死后,把家里的钱财“悉散以炯乡里”,后来遇到灾荒,他又“出谷万斛以粜”,连邻县乡亲都赖以活命,是个大善人。连盗贼也很敬重他,说:“此长者,不可犯也。”死后,“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是个大名人。

欧阳修为什么会为连舜宾撰写墓表呢?《嘉靖应山县志》记载,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团。  此志《流寓》篇记载:“欧阳修,庐陵人,幼居随州,尝游连处士家,与二连相友善,见王莘《连庠墓志》”

此志《艺文》载颜木《法兴寺》诗云:“连公富好礼,义方训厥子;二宋及欧阳,皆其门塾士。云何同讲道,出处不相私?百年周德安,犹自慕连氏。”

原来,幼年欧阳修从随州游学到应山,曾住在连舜宾家,与他的两个儿子连庶、连庠是好朋友。当时,连庶、连庠及宋祁、宋庠皆师从连舜宾,欧阳修也依附门下,与连舜宾有师生之谊。

关于欧阳修、二宋与连家的交往,还有官居相位的宋庠的一首诗《春日会连舜宾别墅》可以证实:

粉榆乡社转春蹊,坐荫芳林日欲西。

触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

虽然我们不知道当时具体是哪些人春日相会,也不知道相会具体年代,但我们据此可以推测:在万物争荣的春天,宋庠等一帮同窗好友,相约相会于恩师连舜宾家中。连舜宾住的是别墅,附近有乡社、春蹊,路旁是野花触袖、幽鸟飞啼,宾主相会在这样的美好春天,诗情画意,流连忘返。

关于欧阳修与连家的交情,我们还可从乾隆《随州志》卷十七《艺文上》所载一封《答连职方》看出:该函短短246字,三次称连庶为“上党三哥”,读罢此文,充分感受到欧阳修与连氏父子的师生之情、同窗之谊,也再次证明了欧阳修幼居随州、游学应山,与连家、与二连二宋的一段友情,也透露出连家平时以“望出上党”自称的信息。

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得知,欧阳修为连舜宾作墓表的基本原因:一是两人有师生之谊,二是欧阳公敬重连公的为人。为了避免“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在连公逝世20年、葬于蔽山辅弼冲6年之后,欧阳公以其宰辅之尊,以其文学家之笔,以其欧体书法之墨,亲撰亲书了《连处士墓表》。

如今,可以告慰连氏家族和欧阳公的是:广水人没有忘记连公,连处士至今仍是广水市家喻户晓的人物,千百年来连处士的崇高精神品格一直对广水人民的心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P58-61

后记

改革开放以后,闽浙等地连氏不断到广水寻根,海内外史学界热议广水连氏,作为连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的广水市,理所当然应该承担整理研究广水连氏文化的责任。2007年7月,广水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连氏文化建设,分工广水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研究考证连氏家族源流。此时,我们史志办正在编修《广水市志》、《中共广水党史正本》等,几个专班正在按照年初制定的分工责任制紧张开展工作,大家都已是弓满弦紧了,经过再三考虑,我只有自不量力,给自己再分配一项工作任务。从7月份开始,我利用工作之余,时断时续,调查写作,到2007年底匆匆写出初稿。春节期间,我又得空进行了一次系统修改。

我知道,自己无论是学识水平,还是工作精力,要完成这个工作量相当大的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责任重于泰山,我只能不揣陋钝勉为其难了。现在终于交差了,心中既有小学生交考卷时的忐忑,又有挑担脚夫到达终点后的如释重负。令人忐忑的是,现在我无法觉察,本文哪些地方尚存贻笑大方的肤浅和无知。而令人自信的是,笔者本着史志工作者追求历史真实的责任,尽占广水相关史料丰富的优势,然后以史料说话,应当能够向史学界提供一份真实可靠的连氏历史参考资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祝学斌、李洁、胡启嘉同志在资料搜集打印校对等方面付出了辛勤劳动。承蒙广水市委书记李耀华同志赐墨作序。承蒙《中华连姓》主编连钧文先生、福建龙海连氏宗亲会会长连俊三先生题字,安徽史志专家马骐先生、南京理工大学王仁光教授、《中华连姓》执行主编连旭升先生多方赐教。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广水市人民政府市长周静、市委副书记吴超明、市委宣传部部长刘秀玲以及湖北省台办、湖北省方志办、随州市方志办领导和全国众多连姓朋友们给予了有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胡启华

2008年5月16日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一脉相承的世系

 一、从连总至连南夫的世系

 二、从连南夫至连兴位的世系

 三、从连兴位至连战的世系

第二章 千年望族垂青史

 一、《应山县志》中丰富的记载

 二、《宋史》及省府州志中的文献证据

 三、闽、浙、台等地史料

第三章 百代风流留胜迹

 一、蔽山之麓的连舜宾墓

 二、三钟山下的连庠墓

 三、应山县城的四贤祠

 四、滴水岩与连南夫

 五、闽、浙等地文物古迹

第四章 繁衍不息的连氏家族

 一、广水连氏家族现状

 二、以广水为中心的鄂豫连氏

 三、从广水南迁的连氏宗亲

第五章 隔不断的亲情

 一、漫漫寻根问祖路

 二、马骐先生到广水

 三、擦亮千年文化明珠

后记

序言

欣闻《追寻连氏家族之根》即将出版,可喜可贺!这是广水连氏文化建设的又一成果,也是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同根同祖的又一例证。

广水连氏文化是中华连姓这一千年望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历代《应山县志》记载了连氏先贤的大量光辉事迹,广水至今遗存着宋代连氏名胜古迹——连处士墓、连都官墓、四贤祠等。在《随州志》、《德安府志》、《湖北通志》、《宋史》、《六一居士文集》等古代文化典籍中,在《福建通志》、《漳州府志》、《龙溪县志》、《石码镇志》等众多地方志书中,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全国各地的《连氏宗谱》中,都记载着应山连氏的辉煌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连姓族人、文史专家,不断到广水寻根问祖、考察论证,确认山西上党、湖北广水、福建龙海、台湾宁南坊连氏一脉相承,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之根也在广水。

连氏文化对广水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正统年间德安郡守范君理巡视应山时说:“应山之为邑,以四贤之名见重”;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连处士墓表》中说:“其(应山人)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连舜宾)为法”;宋集贤校理张耒在《四贤堂记》中说:“凡吾邑之俗好学而文,纯静有耻者,四君子之化也!”受连氏文化的影响,应山“民秀而文,俗朴而俭”,名人贤士辈出:宋庠、宋祁、连庶、连庠、欧阳修五进士同出名师连舜宾一门;王世则、宋庠、宋祁、郑獬四状元相继出现在北宋应山一县。宋代以来,广水名人“项背相望,后先辉映”,如宋代抗金英雄连南夫、抗元名将李庭芝,明代直谏忠烈杨涟,清代“开国功臣”洪起元、台湾府海防同知洪一栋父子,现代旅美作家聂华玲、高能物理学家聂华桐姊弟等等。

广水春秋时为贰国,梁大同二年(536年)设置永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应山县,1988年撤县建市命名广水市。广水地处鄂北门户,位于大别山脉与桐柏山脉交汇处,境内高山连绵,雄关鼎立,河流纵横,山水竞秀,自古是南北交通咽喉,军事重地,商旅要途。北部的平靖关、武胜关、九里关,号称“鄂北三关”,其中平靖、武胜两关名列“中国九大名关”。平靖关、武胜关之间的中华山,至今遗存上百座古代军事山寨,与百条风光秀丽的沟壑瀑布形成中华山九十九寨沟旅游风光,现已成功开发的三潭风景区、中华山森林公园、黑龙潭风景区名扬四海。广水南部的徐家河风景区、李白望月思乡赋诗处寿山太白庐、“一师五进士”之师连处士蔽山墓、国共美三人小组吉阳山谈判旧址,四大人文美景闻名遐迩。广水历史上称颂的“三台八景”自古著称于世。

广水优越的地理位置,壮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建设文化名市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共广水市委、广水市人民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县域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山水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经过几年努力,广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工业企业形成了以风机制造、金属冶炼、医药化工、造纸包装、食品加工、轻纺服装为支柱的六大产业。文化事业、旅游开发、城乡建设跨越发展。先后荣获中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城市称号。

广水山川壮丽,地理条件优越,自古为名人雅士荟萃之地,经商旅游的理想之所;广水文化灿烂,连氏文化影响深远,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广水93万父老乡亲,热忱欢迎海内外连氏宗亲到广水寻根谒祖!欢迎台湾同胞和广大有识之士到广水观光旅游、投资兴业!祝愿广水连氏文化这颗千年明珠,沐浴盛世春风,放射出璀燥的光芒!

2008年4月6日

内容推荐

台湾连氏家族源远流长,春秋时开宗山西上党,西晋时南迁河南固始,唐末移居湖北应山,北宋末年宦寓福建龙溪,清康熙年间东渡台湾宁南坊。湖北省广水市(原应山县)是连氏家族辉煌发展史上绚丽动人的一页。

在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连氏家族历经曲折,饱经忧患,顽强生存,繁衍不息,涌现了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发生了无数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特别是其爱国忠义、爱民济民的精神,代代相传,令人景仰,成为连氏文化的精神内涵。如果说连氏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那么应山连氏文化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翻开广水历代县志,一览连氏先贤的光辉历史,连氏一族实为千年望族:有连光裕这样勤政惠民的县令,有连舜宾这样仁义慈善的处士,有连庶、连庠兄弟这样品行高洁的清官,有连南夫、连万夫兄弟这样的爱国英雄……连氏一族,为广水悠久的历史增光,为广水秀丽的山川添彩。特别令广水人民感到亲近的是,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也是广水连氏同根同祖的一脉传人。

本书内容包括:一脉相承的世系,千年望族垂青史,百代风流留胜迹,繁衍不息的连氏家族,隔不断的亲情。

编辑推荐

广水连氏文化是中华连姓这一千年望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历代《应山县志》记载了连氏先贤的大量光辉事迹,广水至今遗存着宋代连氏名胜古迹——连处士墓、连都官墓、四贤祠等。连氏文化对广水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书对连氏家族在广水的历史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进而对连战家族源流进行了深入追溯,将考证的史实如实记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