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丰富精彩的动物种类,本书中展示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希望它能唤起广大民众对野生动物的热爱,采取更多的行动保护它们。该书首版于20世纪80年代,20年后,经由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主任解焱的补充和修改,它于2008年再版发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自然的精灵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解焱//黄祝坚 |
出版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有着丰富精彩的动物种类,本书中展示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希望它能唤起广大民众对野生动物的热爱,采取更多的行动保护它们。该书首版于20世纪80年代,20年后,经由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主任解焱的补充和修改,它于2008年再版发行。 内容推荐 中国有多少人了解与我们相伴的野生动物?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有责任保护这些人类的朋友?就让我们从认识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开始吧…… 更多中国物种的信息:www.baohu.org 目录 一、生命纵观 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少种生物 是什么决定了生物的组成 为什么要保护野生生物 鸟瞰中国大地的生命种类 我国生物的生存状况 我国的生物受到哪些威胁 我们已经做了什么 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 二、中国的珍禽 林海珍禽寻踪 松鸡四“姐妹” 爱情的象征——鸳鸯 鹳科二“弟兄”——白鹤和黑鹳 莫道中原异鸟多 秦岭深处访朱鹩 褐马鸡和长尾雉 碧树荫浓话黄鹂 家鸽的野生姐妹——原鸽 草原、荒漠有珍禽 “仙禽”丹顶鹤 草原益鸟——大鸨 草原歌手——百灵鸟 “天鹅湖”见闻 奇异的鸟鼠同穴 风雪高原珍鸟鸣 鸟岛风光 黑颈鹤的故乡 草原清道夫——秃鹫和胡秃鹫 白马鸡和蓝马鸡 巡礼藏南藏北 鸣禽和鸡类的乐园 鹛类之王——画眉 几种会学舌的鸣禽 嗜食竹笋的白腹锦鸡 胸有红斑的血雉 大江南北珍鸟谱 古称“怨鸟”的杜鹃 猫头鹰和传说中的妖鸟 雉类王子 少见的黄腹角雉 珍奇的海鸟世界 鸟语花香的世界 飞行宝石——太阳鸟和啄花鸟 犀鸟的传奇 凡鸡都从此鸡来 幸福、吉祥之鸟——绿孔雀 台湾珍禽——黑长尾雉和蓝鹇 白衣仙子——白鹇 鸩与蛇雕 活的“艺术品”——红嘴相思乌 小鸟天堂 三、中国的珍兽 林海雪原珍兽多 毛皮兽之乡 百兽之王——东北虎 几种有趣的鹿类 棕熊和黑熊 中原异兽古今谈 身世不凡的“四不像” 与世无争的斑羚 应该恢复名誉的貉 爱洁成癖的獾 草原、荒漠的动物群 黄羊和它的“兄弟”们 瀚海珍兽——野骆驼 野马和野驴 白鼬和石貂 世界屋脊上的兽类 青藏高原的野羊 高原之车——野牦牛 白唇鹿的故乡 高山霸王——雪豹 横断山脉的珍兽 活化石——大熊猫 既像牛又像羊的羚牛 散发香气的动物——麝和灵猫 你知道小熊猫吗 巡礼大江南北 娇小玲珑的毛冠鹿 我国特有的金丝猴 奇异的白化动物 长江珍兽白暨豚 热带珍兽种类多 林中之王——野象 大象的好邻居——野牛 坡鹿和鼷鹿 猕猴的王国 猿类中的歌唱家——长臂猿 广西的叶猴 懒得出奇的懒猴 美人鱼——儒艮 四、其他丰富多彩的动物 珍贵的大鲵 漫谈蛙类 蜥蜴世界 蛇岛见闻 驰名的扬子鳄 最濒危的鳖 西沙海龟 试读章节 碧树荫浓话黄鹂 黄鹂又叫黄莺、黄鸟,是人们熟悉的珍鸟。它的名字总是和青春美丽、娇婉喜人、能歌善舞联系在一起。因此有的父母常常喜欢给自己的娇女取名为莺,例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这种雀形目、黄鹂科的小鸟,通体金黄色,头上有一宽阔的黑纹,两翅和尾羽大都是黑色的,因此在鸟类学上,正式的名字是“黑枕黄鹂”。 黑枕黄鹂主要生活在平原地带,也栖息在山岳丘陵地区的山林、村庄附近的大树上和树林之中,是一种典型的树栖鸟类,极少落在地面。 黄鹂大约在每年5月就由南方飞到华北,开始配对,繁殖后代。这时,绿林中传来阵阵雄鸟的歌声。雌鸟如果被雄鸟的恋歌打动芳心,就低声唱和。不一会雄鸟就寻声飞去,与爱侣相会。也许是由于害羞,雌鸟故意躲避飞离。于是一对情侣相互追逐,边飞边鸣,金黄的羽色穿梭于万绿丛中,非常夺目。 莺声娇细,呖呖百啭,既不聒噪,也不絮叨,给人以一种美的感受。自古以来,不知多少诗人陶醉于这种天籁之中,写出了大量动人的诗篇。 黄鹂在我国分布较广。在华北一带,它营巢于梨树、栗树、杏树等阔叶树上;在江南一带则多营巢于杨柳、泽胡桃等树上。因此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在西湖十景中,还有“柳浪闻莺”一景。像黄鹂这种春夏季飞来繁殖,秋季飞往南方越冬的候鸟,叫夏候鸟。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这两个术语近来颇受人们注意,屡见报端。究竟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呢?黄鹂有位远房姐妹——黄雀(雀科)可以帮助我们弄清这两个术语的含义。我国古代有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有个典故,出自古书《说苑·正谏》:在春秋时,吴王要攻打楚国,不听别人劝告。后来有一个官吏的儿子对吴王说:“我在园子里打鸟,看到一只蝉在树上饮露水(其实是在吸食树的汁液),它不知道后面有只螳螂正要捕它。螳螂要捕蝉,却不知道后面有只黄雀要吃它。黄雀要吃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下面用弹弓要打它。蝉、螳螂、黄雀都只看到眼前的好处,而不顾后患。”吴王听了,就决定不去攻打楚国了。这个寓言本来说的是有关政治上的事,后来人们常常用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占别人的便宜,不想到另外有人在算计他。但是这个寓言却如实地反映了生态平衡的一个小小的侧面。原来,在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互为依存、互相制约的,从而形成一种人与自然界,以及自然界内部的平衡关系。靠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系,叫做生态系统。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经常处在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叫做生态平衡。对人有利的生态平衡如果遭到破坏,人类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黄鹂主要以昆虫为食,它的“食谱”中有土蝗、天蛾幼虫、小造桥虫幼虫、椿象、蝇类、金龟子、苹果舟形毛虫、梨心毛虫幼虫、步行虫等等,可见它是消灭农业害虫的能手,是一种益鸟,应当受到保护。 家鸽的野生姐妹——原鸽 家鸽的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为食用鸽、通信鸽和玩赏鸽三大类。目前优良的食用鸽品种不少,有法国的蒙腾鸽、美国的国王鸽、欧洲的波德斯鸽和我国的中山石歧鸽等等,它们飞翔力弱,生长快,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玩赏鸽就更多,有100多个品种,它们各有千秋,例如有一种球胸鸽,能把胸脯高高挺起,像个皮球;翻头鸽常在空中打转…… 科学研究证明,这些家鸽都是由一种野生的原鸽驯化而来的。 原鸽又叫野鸽子,是鸽形目鸠鸽科的鸟类。有两个亚种,一个亚种分布在新疆西部,另一个亚种则见于华北一带,都是留鸟。原鸽一般栖居在岩壁或高大古老的建筑物上,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食。 家鸽种类如此纷繁,是人工选择作用的结果。因此,原鸽对于阐明人工选择在物种起源中的巨大作用,功不可没。 从1837年开始,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就大力搜集有关动植物在家养情况下发生变异的材料。他注意到家鸽的品种繁多,羽毛的颜色变化多端。那时,英国社会盛行养鸽,还定期举行各种鸽子展览和竞赛。为了便于研究鸽子,达尔文参加了两个养鸽俱乐部。他发现,当时人们竞相搜求性状特殊的鸽子,哪怕有一点与众不同,都会受到养鸽者的注意,并试图加以繁育。前面提到的那种球胸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鸽子嗉囊特别膨大,像个大球挂在胸前,连嘴、眼睑都被遮住,样子奇特。 经过考察研究,达尔文发现,球胸鸽是逐渐变成的。起初,养鸽爱好者发现有只鸽子嗉囊比其他鸽子稍大些,对它产生了兴趣。后来,在竞赛中,这种嗉囊大的鸽子越来越受到重视,价值也越来越高。于是鸽子爱好者便有意识地挑选嗉囊大的鸽子,让它们交配繁育后代,而那些不合要求的鸽子被淘汰。于是后代嗉囊越来越明显,终于成为可供观赏的球胸鸽。 达尔文考察了二十几个家鸽品种,当知道变化多端的家鸽都是由一种叫原鸽的野生鸽演变而来时,他连声赞叹人工选择的力量之伟大。达尔文在他的巨著《物种起源》中,对人工选择的原理和意义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在达尔文逝世后的100年中,人工选择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已经成为农业、畜牧业培育优良新品种的理论基础。 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驯化原鸽,作为玩赏和通信。家鸽传书,由来已久,据说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我国,鸽子用于通信,也有很久的历史。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被围困在枯井中,就是用鸽子调来援兵而解围的。唐朝宰相张九龄,经常以鸽子为媒与亲友通信,称为“飞鸽传书”。 鸽子为什么能从远处陌生地点飞回原地?这是一个自然之谜,到目前,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一般认为,鸽子的眼内有一块“突起”的磁骨(一说它的头部有一块很小的磁铁),能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当鸽子长期居住一地,对该地的地磁场的强度、大气压的变化和气味习惯以后,便能依靠它的磁感从遥远的陌生地点向熟悉的方向飞行,找到老巢。 鸽子的眼睛有上百万个神经元,视力极敏锐,经过训练,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产品质量检查工作,或在海难求助中发现远处海面待援救的目标(如落水的人员等)。 P35-39 序言 在热带岛屿旁边的珊瑚礁丛中潜水,或者在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中漫步,大部分人不会想到有哪些物种存在于自己的周围,但是在这里,人人都觉得很舒畅,因此这些地方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旅游胜地,而很少有人能够把单一的人工林当成旅游休闲的地方,即使四周充满了绿色。这是因为多样性让人流连忘返。 野外追踪某种旗帜性的野生动物,比如东北地区的老虎或者热带地区的犀鸟,非常辛苦,可是这成为很多人的爱好,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物种本身,也是因为在追踪过程中其他物种的存在。在30多摄氏度的酷热潮湿的森林中寻找犀鸟,即使在十分有经验的向导带领下,也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可是很多人乐在其中,大家悄无声息地尾随着向导,聆听着脚下树叶被踩出的声响,以及四周传出的各种鸟和昆虫的叫声,即使类似平时城市中夏日午后蝉的单调的吵闹声,在这里也成为音乐,因为有其他乌和昆虫的叫声存在。多样性让枯燥艰苦的工作变成人生的乐趣。 人们不得不感叹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形式的生命,并且以更多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珊瑚礁中成百上千、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物种如此密集地集中在一起,让人觉得在动物的世界中,珊瑚礁就像一个城市,是无数生灵的家园,如此众多的动物在这里来来往往,相互之间既互利互惠,也竞争排斥。在这里,各式各样的鱼儿和其他动物随心所欲地游动、追逐、嬉戏、采食,无数的尼莫《海洋总动员》中的小丑鱼)各自占据一个小小的家园,勇敢地面对任何可能侵犯其家园的不速之客,包括人类这种对它们来讲巨大的动物,而人类则笨拙地依靠人工设备才能进入它们的世界。这让我更清楚地了解,不同的动物在世界上有着不同活动区域和适宜的环境。在地处中国青藏高原的羌塘,气候寒冷,海拔很高,我们看到的却是成群的藏羚羊、藏原羚、野牦牛、藏野驴和雪豹等,这是另外一个充满魅力的自然世界。 这些生命不仅仅带给人类愉悦和美观,更重要的是,大自然离不开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相互依赖,形成当地的生态系统,并提供相应的生态服务功能。这些功能往往都和人类的生存条件密切相关。比如清洁的水源、适宜的气候、清新的空气、持续富足的自然资源等。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缺失和数量减少都会导致生态服务功能的降低。所以说,“大自然并不脆弱,脆弱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热爱和保护我国的各种野生动植物,是维护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动,也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下他们也能够依赖和欣赏的千奇百怪的生灵。 这本书就是通过展示中国自然界精彩生灵中的小小的一部分,来唤起广大民众对野生动物的热爱,进而采取行动来保护它们。 本书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老科学家黄祝坚教授的一再催促下完成。他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了一本《大自然的精灵》,非常希望wcs将其改编后再次出版。黄老师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扬子鳄,为了研究这种珍稀濒危的动物,他深入扬子鳄栖息地,曾经在急流之上往返通过很长的独木桥,险些成为江中的亡魂。20世纪50-60年代,他多次参加科学考察,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发现多个新种、新科以及中国新纪录。他主攻两栖爬行类动物,曾经在新疆边防地区的冰雪草原寻找毒蛇;乘军舰赴烈日炎炎的西沙群岛研究海龟的踪迹;帮助建立了浙江长兴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他被授予英国皇家科学院荣誉院士,曾经担任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名誉顾问,国际鳄鱼专家组、海龟专家组成员,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常务理事等。在中国的基础生物学科领域中作出过突出贡献。本书包含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丰富的动物学知识。 青年国画家李理为此书配图。7年前,不到20岁的李理就开始了默默无闻的北京地区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大部分这个年龄的人还在懵懵懂懂地寻求自己的未来事业和前途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就开始常年带着自愿者到北京郊区巡山,寻找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阻止当地野生动物的贩卖,救护当地受伤的动物,努力说服当地餐馆不售卖野生动物,给当地老百姓散发宣传材料,不厌其烦地讲解如何减少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发展到现在,他建立的“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监测站”已经有长期固定人员7位,自愿者20多位,频繁活跃于北京市郊区。李理将自己卖画的大部分收入都投入到购买汽油去巡山,印刷宣传品做宣教,购买食品满足最基本的进山人员的开支。这么多年下来,他的监测站人员一次次到同样的地方巡护,很多自愿者因为吃不了这样的苦,也不愿意反复到同一个地方而被淘汰。剩下的精华也都是像他一样的有着其他专职工作的人,利用业余时间,搭上自己的钱财来开展这些自己分配给自己的工作。 李理从小被誉为天才小画家,5岁开始发表国画作品,10岁举办了个人国画展,在国画上颇有造诣。国画是我国文化的国粹之一,其山水花乌的描述充分流露了中国人民长久以来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这本书,则是第一次用国画手段来表现如此多真实的中国物种以及其中的生物学、生态学和保护学的含义。在这里,古老的国画艺术变成了保护自然的手段。 很高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此书终于在黄老师的热情鼓励下,补充、修改完成。这是老中青三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自然、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希望这样的一本书,能够吸引更广大的人们关爱自然和动物,保护好了它们,也就保护了我们人类自己。 解焱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主任 2008年3月2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