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神话与绝唱--张家界/英雄中国大型系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罗长江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家界旅游三十年、建市二十年,其间该有多少丰繁与璀璨。本书以一个作家的视角,紧紧扣住张家界旅游立市这一发展主线,通过一个个事件、人物和故事,再现张家界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勇于探索与实践的生动场景,真实记录了我们这个城市的成长历程,堪称一部大写意的城市传记与断代史。一幕幕气吞山河的叱咤风云,一出出可歌可泣的感天动地,一个个神话般的奇迹以及比神话更要美丽的现实,真可谓胸中丘壑、笔底波澜,读来备感亲切又备感振奋。

内容推荐

“英雄中国”大型系列丛书的城市选择遵循以下原则:一、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探索和实践,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发展模式;二、该城市在改革开放历史中具有典型性和推广意义;三、注意地区平衡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整套丛书力求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在各个层面的影响——从东部沿海改革开放的前沿,到西部民族地区、中部中原崛起的城市、东北和华北的老工业基地。

本丛书都有其典型代表。每本书主要围绕下列内容展开: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历程。改革开放之初城市的社会发展状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治市方略(方针、政策、发展方向)的确立。重点描述该市的地区优势(核心竞争力、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形成过程,诸如其间发生的标志性事件,所做的重大决策,出现的代表单位或人物。地区优势的形成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带动。二、城市特色和成就展示。该市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旅游、风土民情等方面的事物、景观、单位、人物、民俗等。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介绍的城市为张家界。

目录

序/胡伯俊

写在前面 现实要比神话更美丽

卷一 撩开神秘面纱

引子 1978-1979:张家界旅游的开端

第一章 岁月燃烧的激情

[链接]张家界林场旅游开发大事记略(1979-1982)

第二章 一个新华社记者和三个文化名人

杨飞:最早把镜头对准张家界

吴冠中:与张家界有缘

黄永玉:心中的恋乡

陈复礼:喜拍《山鹰图》

第三章 索溪峪异军突起

赵树立与“一千零一夜”

跑步前进军地坪

[链接]早期考察故事小辑

第四章 吹角连营天子山

打响了两张牌

贺龙铜像上山

第五章 发现者素描

“发现”黄龙洞

“发现”茅岩河

[阅读延伸]王海然探险九天洞

第六章 “三国归晋”和旅游立市

[阅读延伸]张家界赋——为湖南省大庸市更名张家界市作

卷二 我们挥汗如雨

引子 那些寒山大曲浇灌的深夜

第七章 首届“森保节”的热切与亢奋

第八章 十年一觉飞天梦

第九章 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十章  “一流”的感觉,真好

卷三 谁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引子 一家四星级酒店修了整整十年

第十一章 流速与落差化成灿烂

第十二章 谁动了公家的奶酪

第十三章 风景区山民ABC

挎相机的“阿庆嫂”

会唱猴歌的老吴

由不肯卖辣椒小菜到

农产品经纪人

第十四章 核心景区大拆迁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历史将记住这一幕

我想象我曾是一只漂瓶

底线·准则·理念

卷四 旅游王子的花样年华

引子 克林顿访华,与张家界失之交臂

第十五章 千年等一回

[链接]张家界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记略

第十六章 云破天惊穿天门

人类首次驾机穿越

自然山洞目击记

第十七章 一个洞穴的旅游神话

风生水起黄龙洞

“玩”的就是心跳

黄龙洞的一、二、三

第十八章 韩流,韩流

[阅读延伸]美学的盛宴

卷五 活色生香的带动效应

引子 生物链——产业链

第十九章 当一块块石头有了愿望

李军声和他的砂石画

第二十章 笑起来的感觉很月光

王国兴和他的娃娃鱼王国

第二十一章 一些雪花风乌的事

袁家界:雪花飘飞的村庄

沙堤:正当梨花开遍天涯

基地:风儿告诉我,鸟儿告诉我

第二十二章 旅游学校“有女不愁嫁”

卷六 城市长满青春痘

引子 春天般疯长的一个个词组

第二十三章 城市的文化胎记

胎记一:石锛与陶纹

胎记二:仅存的—截古城墙

胎记三:普光寺·崇文塔

胎记四:吊脚楼·三下锅

胎记五:花灯会

第二十四章 一座山·一条河·一个民族

一座山与一个城市

一条河与一个城市

一个民族与一个城市

第二十五章 激情·理性·城市梦想

[链接]

张家界市城区重点工程

建设盘点(2004年-2008年)

卷七 最大的一桩民生工程

引子 生存权是最大的人权

第二十六章 特困村的九十九朵彩云

绝壁上的绝响

千呼万唤谷村路

神堂坪的“红旗渠”

[随想1]老百姓的渴望就像

一堆堆干柴

第二十七章 月亮不再是那个月亮

金风沉醉,金叶飘香

土司故地的养猪大户

崇山的前世今生

[随想2]常常有一种无法

言说的感奋

第二十八章 脊梁,脊梁

村官啊村官

火种与春风

[随想3]镌刻在大地上的丰碑

卷八 当代“张家界人”肖像

引子 砂岩峰林与张家界人

第二十九章 六十八年寻亲与

五十一年守望

重情重义的张家界人

[链接]贺来毅寻找参加南昌

起义的三千子弟兵

第三十章 一个好人死了,一个和一群

好人活着

侠骨热肠的张家界人

第三十一章 长在岩峰上的武陵松

不屈不挠的张家界人

[链接]陈三虎:抗争灾难的坚强少年

第三十二章 稼穑·拐杖·青春弧光

甘于奉献的张家界人

第三十三章 登临绝顶我为峰

争为人先的张家界人

写在后面 看重现在,更看好未来

试读章节

写张家界,必定要写张家界旅游,因为旅游是张家界最大的特色。

写张家界旅游,必定要写张家界林场,因为倘没有张家界林场屡屡获“先进”、得“红旗”,引来一拨一拨的人参观、学习、开现场会,也就没有最初的口碑相传;那么张家界的被发现,不知道还会推迟多少年。

写张家界林场,必定要写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刘开林。倘没有这样一个好场长,二十年如一日带领大家“愚公移山”,把一个林场办得有声有色,那么张家界的旅游开发,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版本。

张家界林场始建于1958年。当时这里满目荒凉,老虎、毒蛇凶得很。第一任场长陈伯祥带领四十几号人搭建茅棚,整修旧时土匪筑的碉堡,从龙凤庵和黄石寨坍毁的寺庙挑运幸存的砖瓦,搬往老磨湾盖房。就在大家开荒造林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附近几个公社调集几千劳力,在止马塌(即现在的水绕四门)大炼钢铁,刚刚建起的林场惨遭破坏。刘开林是1959年9月接任场长的。刘开林原名不叫刘开林,而是叫刘少华,上山后,为了表示献身开垦造林事业的决心,才把名字改成“刘开林”。1959、1960、1961这三年,在共和国历史上叫“三年困难时期”,老百姓的通俗说法叫过“苦日子”。为改变林场无钱无粮的极度困难局面,他组织大家砍锄头把子卖,绞葛藤索子卖,蒸樟油卖,挖葛、打蕨、刨老鸦蒜填肚皮,同时种苦荞、大麦、油菜、药材,开展生产自救。第二年,粮食作物和药材都获得了丰收,把吃饭和用钱的问题给解决了。1960年冬恢复造林,至次年共造了六百多亩,这在当时是个奇迹!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各地饿死人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形下,能够保住不饿死人或者少饿死人,就已经是天大的功劳,谁还顾得上开荒造林的事啊?可张家界林场做到了既没饿死人,又造林六百多亩,理所当然被评为湘西自治州红旗单位。然而,紧接着一场新的危机出现了:1961年起农村推行“三自一包”,1962年国家实施精兵简政,眼见干部、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抵不得养一只兔子、一只母鸡,不少人退职回家开荒种地去了,湘西自治州十七个国营林场,垮掉了一半。张家界林场七十二个编制,精简的精简,跑的跑,最后只剩下三十六人。林场几万亩山地,靠三十多个人造林,要造到哪年哪月才是尽头哦?针对职工中的畏难情绪,他带领大家学《愚公移山》,在毛主席像前宣誓:“头发白在张家界,牙齿掉在张家界,不绿化张家界决不下山。”为了表达自己铁心铁意开发建设张家界森林事业的决心,他当场把自己的名字“刘少华”改成“刘开林”。

从此,“刘开林”这个名字响亮地回荡在张家界林场的峰峦丘壑。往后的日子,不管是风调雨顺还是灾害频仍,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与林场不离不弃,相依为命。“文革”期间,刘开林被打成“走资派”。春节到了,天寒地冻,积雪堆起尺多厚,请来的二十多名临时工都放假回家了,却让他只身一人蹲在朝天观的包谷棚里,不许乱说乱动。这时,家住兴隆的覃友德老汉,家住教子垭的杨汉卿老汉,拄着棍子,带着米、锅、被子,上山与他做伴来了。附近村子的王大婆、唐纯武、张功高分别送来煮熟了的腊肉、血豆腐,林场职工张奇善和张嗣忠的堂客则送来炒熟了的干菜。乡亲、同事们的古道热肠、浓情厚谊,把刘开林感动得泪水叭叭往下掉。大年初一那天,刘开林站到山崖高处四望,只见漫山遍野皆是一片绿色,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岩峰在大片大片绿色的装点和簇拥下,险峻中蕴涵着秀美,古野中透露出柔媚,蕴藏着无限生机。看着林场栽的树,才几年工夫就把大大小小山峰的山脚山腰都给覆盖了,层层密密,长得几多旺势,刘开林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欣慰,心胸豁然开朗了。天风吹衣,玉宇浩荡,一个从心底泛起的声音在经久不息地回荡:

造林!造林!造林!

开林!开林!开林!

1969年,刘开林又回到林场的领导岗位。1971年,全场三万多亩山地实现了全面绿化。1972年开始,林场工作重点转到护林、育林和科研上。技术员江勤诺花八年时间,考察出林场有木本植物九十三科五百一十七种,识别优质树种二百多个,观察记录了五十多个乡土树种的花果期,选出八十多株优质树种,掌握了四十二个珍贵树种的种子育苗和无性嫁接技术,配齐定型了四个树种。因了他的努力,林场才显示出更高的科研价值,林场的工作才显示出深度和广度。1974年9月,全省各地州林业局长参加的林业现场会开在这里;1975年8月,湘西自治州所辖十县县委书记、县长参加的林业现场会开在这里;1979年8月,各地州一把手和林业重点县县委书记参加的全省林业现场会开在这里。全省、全州范围的这种现场会,在此期间一共召开了六次。一时间,深山幽林,风云际会,生机勃勃,蓄势待发。当时这里不通公路,车开到中湖,还要步行二十多里崎岖山路。如果不是张家界林场办得十分出色,筹办会议的同志恐怕很难下得了这个决心。这正好应了“无心插柳柳成荫”那句话,与会人员除了一致认定林场办得好,更一致惊叹张家界林场的风光好得不得了。一传十,十传百,张家界首先就在这种口碑相传中开始出名了。森林旅游的帷幕,就在这种口碑相传的不经意间,徐徐拉开了。

然而,交通不便、文化落后、信息闭塞等历史痼疾,加上长时期形成的游山玩水与传统政策相悖的既有观念,使得干部和群众对旅游业十分陌生。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胜利召开,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县委一班人认为老少边穷的大庸县要发展经济,改变落后面貌,必须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张家界林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正是本县之长。因此县委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紧紧把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旅游业的大好机遇,大力推进和加快张家界林场的旅游开发。

P16-18

序言

非常感谢中国青年出版社以出版家的眼光与气魄,适时推出以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宗旨的“英雄中国丛书”。张家界有幸忝列其中,既是丛书策划、出版者对张家界的看重,更要归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共和国版图上就不可能诞生张家界这个新兴旅游城市,因此说张家界是中国改革开放胎生的直接产物,张家界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标本价值,一点也不为过。

成长中的城市让人百感交集。

创业永远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

应中青社之约,本书作者用文学的方式为我们这个城市写史作传,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我在阅读这部作品时,自始至终为流淌与激荡在作家笔端的赤子情怀所深深感染与感动。张家界旅游三十年、建市二十年,其间该有多少丰繁与璀璨。本书以一个作家的视角,紧紧扣住张家界旅游立市这一发展主线,通过一个个事件、人物和故事,再现张家界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勇于探索与实践的生动场景,真实记录了我们这个城市的成长历程,堪称一部大写意的城市传记与断代史。一幕幕气吞山河的叱咤风云,一出出可歌可泣的感天动地,一个个神话般的奇迹以及比神话更要美丽的现实,真可谓胸中丘壑、笔底波澜,读来备感亲切又备感振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八年前,我来到张家界这个年轻的城市,作为一名新市民,与张家界人民一道挥洒汗水、播种希冀、收获喜悦。阅读本书,对旅游开发初期一大批开荒斩草的老同志,对建市以来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这块热土的众多建设者,倍生由衷的敬意;对各个时期给予张家界发展以各种关爱、扶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涌动由衷的感激。回首与这座城市相濡以沫的日日夜夜,细数与这座城市同甘共苦的风风雨雨,发现我们与作者一样,从骨子里对这座城市怀有太深太深的感情!

本书作者罗长江同志,建市之初就来到这块热土上工作和生活,亲历了张家界发展的各个时期。他既是知名作家,又是行政官员,还是民盟市委的举旗人,多重身分使他对这个城市的认知与感受,显然多出一份宏观或微观、知性或悟性。尤为难得的是他对张家界怀有一份源自骨子的挚爱。他所发表出版的几百万字的作品,以及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和海内外数十种选本的作品,大部分是张家界题材。另一方面,他作为党外同志,建言献策的多是事关我市全局和大局的“重大题材”,每有发言,必有他独到的见解,故而其意见和建议总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采纳。他襟怀坦荡而善与人同,为人低调而不事张扬,腹有诗书而不恃才傲物,其人品文品为人们所称道,与他的交往,使我对“肝胆相照”四个字多出一份质的感受。

苍山如海,雄关如铁。诚如书中所说的,这座二十岁的城市是一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年轻人,“目光坚定,英气勃勃,扑面而来一股葱茏的青春气息”。我们理所当然看重她的现在,理所当然更看好她的未来——看好她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发展后劲和远大前程,看好她能够创造更多更多要比神话美丽的伟大现实,看好她正在雄心勃勃地续写增订版的“张家界神话”!

是为序。

2008年7月于张家界

后记

应中国青年出版社之约写这样一本书,我很乐意。理由很简单,一是我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又亲历了张家界旅游立市二十年,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张家界这座新兴旅游城市充满了感情。因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张家界建市二十周年之际,充满感情地写一本书作为献给她们的生日礼物,当是一个作家最为庄重也最为合适的表达方式。

写作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中共张家界市委、市委宣传部、张家界市二十周年市庆活动筹委会,以及中共张家界市纪委、市监察局的鼎力支持。武陵源区委办、桑植县委办和县委宣传部、永定区委宣传部和区旅游局、慈利县委宣传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以及市直有关单位、部门和个人热情提供资料和图片。担任本书责编的龙冬先生,不时传送着来自北京方面的关心和关注。湖南省作家协会则将本书列为湖南省本年度重点扶持书目,等等。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诗人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含着泪水,只因为爱这块土地爱得深沉!”

我从骨子里热爱张家界。我愿一辈子为张家界写作。

作者

2008年7月上旬千张家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3: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