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用声学实验的方法对普通话阻塞辅音(包括爆发音、摩擦音和塞擦音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复杂性、多变性在声学表现上作了集中考察。同时,作者还对有关辅音的气流过程、发音方法、发音部位等语音学的基本现象和属于进行了比较研究和梳理。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辅音现象与辅音特性--基于普通话的汉语阻塞辅音实验研究/南开汉院博士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冉启斌 |
出版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是用声学实验的方法对普通话阻塞辅音(包括爆发音、摩擦音和塞擦音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复杂性、多变性在声学表现上作了集中考察。同时,作者还对有关辅音的气流过程、发音方法、发音部位等语音学的基本现象和属于进行了比较研究和梳理。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辅音和元音是语音单位的两大基本类别。辅音发音方法多样,种类繁多,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响音(sonorant)和阻音(obstruent)。阻音又叫做阻塞音、阻塞辅音。阻塞辅音一般包括爆发音、摩擦音、塞擦音等。应该说阻塞辅音不管是在发音生理上,还是在音响特性上都更能够体现辅音的典型特征。它的阻碍程度更明显,噪音成分比重很大。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与别的音类比较起来阻塞辅音在声学表现上更为复杂,变异性更多。对这些语音的声学表现作一个集中的考察是有意义的。 对于汉语普通话辅音的声学分析,前修时贤都做过一些研究。例如吴宗济先生等《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1986)对普通话元音及辅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给出了普通话元音及辅音的声学参数。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其他有关辅音的研究也有不少,不过一般都集中在考察某一个特定的语音问题上,或者作为其他研究的随带考察。我们希望能够以更多的语料,主要用声学实验的方法,专门对普通话的阻塞辅音作一个更加细致的分析研究。期望从较多的数据中可以发现一些现象,验证一些问题,对阻塞辅音的某些表现有更可靠、更准确的把握,从而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整个汉语辅音系统的特征和面貌。 同时书中也对有关辅音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如辅音的气流过程、发音方法、发音部位等语音学基本术语作了初步的梳理,大致列举了一些不同研究者的意见,指出它们当中的差异和分歧,以期引起语音研究者的注意,寻求更好的改进方法。书中还对辅音格局的相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语音共时的表现以及历时的变化都是在格局的框架之内进行运作的,辅音也不例外。格局的分析对于更好地认识语音现象,把语音学和音系学结合起来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上这些都是作为辅音分析的基本理论问题来探讨的。 从语言学上讲,对汉语普通话阻塞辅音细致考察的结果,可以与世界上其他语言的辅音进行比较。音系学的分析能够从宏观上指出它们之间的异同,而实验的结果则能够从微观上揭示它们之间有哪些共性和特性。同时,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分析是一个基础,了解了普通话辅音的特性,可以为大量汉语方言的语音声学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从应用上讲,深入的普通话辅音实验分析结果可以为语音教学、语音工程、语音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数据,作为这些研究的支持和参考。另外,汉语阻塞辅音的实验分析也是分析其他类别辅音的基础。认识了阻塞辅音的特性,对于其他辅音的分析会更为有利。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的内容简介 第二节 方法和思路 第三节 框架结构 第二章 辅音的基本问题与辅音格局 第一节 辅音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辅音相关的名称与意义 二、辅音的气流过程 三、辅音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四、辅音的命名方式与术语 五、本书使用的发音方法与发音部位的名称 第二节 辅音音位的对立配列格局 一、语音格局 二、从内部配列关系来看辅音格局 (一)语音单位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关联与对立 (二)辅音音位配列格局的初步分析 (三)几种语言的辅音配列格局 三、从不同的语音变体来看辅音格局 (一)几种汉语方言的爆发音音位变体格局 (二)音位变体中辅音格局的意义 四、辅音的阶、层分析 第三章 汉语爆发音的实验分析 第一节 爆发音概说 一、爆发音的特殊现象 二、爆发音的优势部位 三、汉语方言中的爆发音 第二节 普通话单音节中爆发音的VOT分析 一、引言 二、实验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测量方法 (三)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 (二)关于VOT时长与发音部位之间的关系 (三)VOT在区分爆发音发音部位上的作用 (四)声调对VOT的影响 (五)不同韵母对VOT的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从音轨方程考察普通话不送气爆发音声母的协同发音 一、引言 二、音轨方程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爆发音F2起点值的差异及起点值与目标值之间的相关性 (二)不同爆发音的F2起点值、目标值散点图及最佳拟合线 (三)通过音轨方程计算音轨 (四)协同发音及爆发音部位分类 (五)元音的变异情况 五、讨论 (一)音征变化与发音生理的关系 (二)音轨方程的适用范围 六、小结 第四节 普通话爆发音的闭塞段分析 一、引言 二、实验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测量方法和分析手段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 (二)送气爆发音和不送气爆发音闭塞段时长的关系 (三)闭塞段时长与发音部位的关系 四、讨论 五、小结 第四章 汉语擦音的实验分析 第一节 擦音概说 一、擦音类型学简述 二、汉语方言中的擦音 第二节 普通话擦音的音长分析 一、引言 二、实验材料和测算方法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结果及与以往研究的比较 (二)擦音音长与声调的关系 (三)擦音的长度与爆发音的长度及相关问题 四、擦音的音高、音强与音长的关系一 五、小结 第三节 擦音的声学空间与分布 一、引言 二、实验方法与材料 (一)谱重心和分散程度的计算 (二)实验操作与语料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五个清擦音的谱重心与分散程度 (二)利用谱重心和分散程度参量考察擦音空间 四、小结 第四节 几种汉语方言的擦音格局 一、引言 二、青岛话的擦音格局 三、上海话的擦音格局 四、湘潭话、南宁话、厦门话的擦音格局 五、关于擦音格局分析的几点看法 六、小结 第五章 汉语闭擦音的实验分析 第一节 闭擦音概说 一、闭擦音类型学简述 二、汉语方言中的闭擦音 第二节 普通话闭擦音的音长分析 一、引言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单音节中闭擦音的时长结果 (二)双音节词(或词组)中闭擦音的时长结果 (三)闭擦音音长与声调的关系 (四)与其他研究中闭擦音音长结果的比较 四、普通话舌尖后塞擦音声母的性质与认识 五、送气闭擦音与擦音之间的关系 六、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辅音的基本问题与辅音格局 一、关于辅音的基本问题 二、关于辅音格局 三、关于各类辅音的情况 第二节 对实验分析若干结果的初步看法 一、音节中元音对辅音声学特征的影响 二、声调对辅音声学特征的影响 三、发音方法与辅音声学特征的关系 四、发音部位与辅音声学特征的关系 五、音位标写与语音实质的关系 六、声谱特征与发音生理的关系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现代汉语方言音库》40个方言点编写者及声母清单 附录2 “汉语拼音发音数据库”录音音节表 附录3 A、B两位发音人VOT原始数据表 附录4 音轨方程实验词(字)表 附录5 音轨方程实验测得F2起点值、目标值原始数据表 附录6 爆发音闭塞段测量发音表 附录7 爆发音闭塞段实验测量原始数据表 附录8 擦音音长统计原始数据表 附录9 擦音实验二字组表 附录10 测得擦音谱重心和分散程度原始数据表 附录11 闭擦音时长测量词表 附录12 闭擦音时长原始数据表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